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409章 年轻气盛不是坏事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409章 年轻气盛不是坏事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13:56:29

听到姜蕴宁的话,周雄也非常高兴。

高兴到什么程度呢?

对着姜蕴宁咧着嘴笑得跟个大傻子似的。

他在那里兴奋地举手支持,“对,就应该这样!不能惯着他们,真太把自己当盘菜了。”

“可是……这样一来,不就是明摆着打灯塔国的脸吗?”会议室角落里,一个声音带着迟疑与谨慎,仿佛每个字都在权衡可能的后果。

另一位老者慢慢开口,声音低沉,“他们复测一结束,我们就上调价格、缩小合作范围,这……确实有点故意了吧?”

姜蕴宁神色不动,轻轻开口:“当年‘苍穹x1’研发出来之后,一经上市,也引起了各国前后谈合作的兴趣。当时同样遇到阻力,不过不同的是,他们依靠全球供应链和先进设备的优势,对华国产品施加了不小压力。”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但我们并不慌张。华国本身就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国内消费力足以支撑我们的产品。而且,国内市场稳定只是基础,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国际影响力和战略布局。”

她微微一笑,继续说:“这些年,‘苍穹’系列打下的基础,足以让‘极光’系列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如果灯塔国坚持认为产品不达标,也无妨。等国内市场稳定后,再考虑国际市场,届时价格策略会有所调整。新上市的产品通常带有优惠,而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产品,则另当别论。”

会议室里有人皱眉,“复测结果出来如果正常,是不是我们有些反应过度了?”

姜蕴宁语气平静,语气里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怕就怕……复测仍旧不通过。”

三天后,灯塔国的复测结果如她所料。

仍旧不通过。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桌子上的报告封面上。

大家都知道不会顺利,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灯塔国的下限。

军方科研单位所在基地。

“极光”系列项目的总负责人刘致,此刻正坐在实验室的办公室里,盯着灯塔国传回的测试报告。报告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参数和对比数据。他一边比对,一边在终端上调取原始测试日志,眉头越皱越紧。

内部会议结束之后,陆文昊立即与研究所取得联系,将姜蕴宁在会议中指出的问题详细反馈了过去。

听到陆文昊提到姜蕴宁,刘致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

回想当初,在她离开研究所之前,一手将自己提拔到现在的岗位,赋予了他很大的信任和责任感。

没想到,这次谈判的技术负责人竟然是她。

心绪稍定后,刘致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他针对陆文昊特别提醒的功耗、频率波动等几个关键指标,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组织团队开展了数据复核。

这一次,他特意按照国际通用标准重新设定测试参数与测量环境,力求让结果具备更高的公信力与说服力。

然而,当刘致将这一决定在团队全员会议上宣布时,研发大厅的气氛明显紧绷了起来。

与刘致的冷静不同,其他科研人员的反应几乎是在一瞬间内就爆发了。

“极光”系列是在“苍穹”系列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升级。这是整个团队历时数年、投入巨大人力与物力才获得的成果。

这个系列的核心芯片技术难度极高,其中几个关键技术瓶颈更是困扰团队许久。

那段时间,研发楼几乎灯火不熄,他们几乎是连轴转;方案推翻、验证、再推翻、再优化,不知经历了多少轮。

直到最终的成品问世,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进行了数十轮严格测试,涵盖高温、低压、极限频率等多种环境。

每一组数据都经过层层复核,所有性能指标都稳定在预期范围内。

“在这样的极限工况下反复测试,全部通过的情况下,还被判‘不通过’,这谁能服气?”

“我们的测试流程比他们严苛得多,结果反倒成了‘不达标’?”

“为什么他们说复测不通过就不通过?”有人忍不住拍了拍桌子,语气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

“按照我们的测试流程,这已经是最高标准的校验了!”另一名研究员皱着眉,眼中满是不服气。

“现在是他们技术落后,那也就算了。偏偏他们还要设一堆标准来卡我们。他们哪里来的脸干这样的事情?这还算得上是公平竞争吗?”

“国际通用标准?呵,他们自己定的标准,就一定通用?”

会议室内充满了反对声。

刘致静静听着,神情没有太大波动。

在政治与技术交织的博弈里,情绪是最没有用的东西。

但他并没有阻止那些年轻科研人员发泄不满,对他来说,年轻气盛不是坏事。

真正可怕的,是在面对压制和不公时,所有人都习惯了沉默。

那样的科研团队,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他知道,这种情绪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无数次被技术壁垒和政治偏见阻碍后的本能反应。

他等众人情绪稍微平静了之后,才缓缓开口道:“我知道你们不甘心。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让数据说话。要用他们所谓的标准,做出让他们无话可说的结果。”

短短一句话,压下了满屋的躁动。

空气重新归于冷静,只剩下设备的嗡鸣声在空间中回荡。

一名年轻科研人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浓浓的不满,“可是,刘主任,如果……他们的立场就是挑刺,即便我们严格按照他们的标准做,他们也会找尽一切理由证明我们的数据有问题。比如测试流程的顺序、测试时长、工作环境的微小差异……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他们质疑的借口。”

话音落下,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在国际合作或出口技术测试中,外方利用流程、环境、测量标准差异进行挑剔或设置技术门槛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与策略交织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