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379章 那我们走?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379章 那我们走?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13:56:29

监控室沉默得令人窒息。

“好奇怪,在这一刻,我竟然有点难过……”

不知道哪个角落突然传来一声轻语。

声音像一阵微风,在紧张的空气里轻轻掀起涟漪。

轻语落下后,监控室内一时间静得更深。

所有人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变慢,胸口像被轻轻敲了一下。即便知道那只是一个人类的无意识反应,他们还是感到一种奇怪的共鸣。

是的,他们也觉得有点说不上来的感受……既轻微又无法忽视。

这种感觉让人莫名的沉默。

盘古锤一号明明只是一个冰冷的飞行器,钢铁的躯壳在宇宙的漆黑中泛着冷光,表面没有一丝温度,也不该承载任何情绪。

可就在它按预定入射角冲向“Y-0103”小行星的那一刹那,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它的背影里读出了悲壮——

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如同古老传说中的英雄,背负着天地的期许,毅然踏上无法回头的征途。

天目一号静静地悬浮在不远处,它的传感器一刻不停地运作,高分辨率的观测设备捕捉着每一丝微小的变化。

屏幕上数据流像车轮般滚动,仿佛连时间也在这一刻被拉长。

地面指挥中心沉默而紧张,屏幕前的人们几乎屏住呼吸。他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操作,更是一场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博弈。

尽管盘古锤一号没有灵魂,但此刻,它承载的意义,远比任何活物都要沉重。

在浩瀚宇宙中,无尽的黑暗与冷寂中,飞行器如孤勇者般向前冲去,直指那颗陌生而危险的小行星。

光影交错中,悲壮与孤独交织成某种难以言说的美。

瞬间,一团耀眼的火光炸开,火光、岩石与粉尘在暗黑的宇宙中交织成一片光幕。碎片四散飞溅,炽热的亮光在空中划出长长的弧线,宛若千万颗微型流星。

科研人员屏住呼吸,眼睛紧盯着屏幕。

火光下,目标小行星表面瞬间出现深深的凹坑,灰色尘雾被强烈的撞击力抛向太空,缓缓扩散成一个巨大的云团。

姜蕴宁望着那深深的凹坑和飞溅的物质,大致有了判断。

至少从眼前的景象来看,撞击算是成功了。

可是,屏幕上滚动的最终数据尚未全部确认,所有人仍屏住呼吸,等待着正式结论。

数据流飞快滚动,显示出撞击速度、入射角度以及抛射物的分布都与预先计算完全吻合。

几秒钟后,房间里终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撞击成功了。

屏幕上,火光与碎片在缓缓消散,撞击凹坑深邃而清晰。

盘古锤一号的物理存在终结了,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撞击瞬间的高分辨率数据被天目一号完整捕捉。

随后,它继续在轨道上守望,记录着撞击在小行星表面留下的每一个细节:凹坑深度、碎片喷发、尘埃扩散、抛射物轨迹等,为任务团队提供了无价的观测资料。

此刻的天目一号,宛如一个孤独的守望者,在寂静的宇宙中默默履行使命——

因为长期观测,有助于验证动能撞击理论。

“Y-0103”小行星的后续监测工作,已交由后续观测团队接手。

如果没有意外,撞击任务到此正式结束。

姜蕴宁没有参加庆祝,也没有多作停留。她只是向主控中心提交了推进系统的最后一份数据报告,然后带着团队直接回了研究所。

此时,破空二号的全功率测试仍在进行,进度不甚理想。

姜蕴宁对于这样的现状,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破空二号的技术跨度太大了,对于团队来说,这个挑战前所未有。而全功率测试,是整个推进系统中最棘手的一环。

它要求发动机在极限环境下持续稳定运行,在高温、高压与高速燃料流动的多重应力下,任何一个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系统失稳。

而终于等到姜蕴宁回来的破空二号团队其他成员终于松了口气。

主心骨回来了。

“姜工~~~”

“姜工,你终于回来了。”

“姜工,我好想你啊~~~”

“姜工,我们都快撑不住了……”

……

此起彼伏的声音,让研发大厅的紧张与压抑稍稍冲淡了些。

迎接姜蕴宁的,除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还有就是被晾在一边的苏修远几人的怨念。

孙俊凯瞄了大家一眼,故作委屈地问:“不想我们吗?那我们走?”

两天后,华国官方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撞击器如同一道利箭般撞向“Y-0103”小行星,撞击瞬间的火光和尘埃飞溅清晰可见,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Y-0103”小行星表面在冲击下微微震动,碎片四散,光影跳动间,力量的震撼几乎能穿透屏幕传来。

然而,从视频上看,“Y-0103”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除了碎片与那个巨大的凹坑,它依旧沿着原轨道前行。

视频一出,立即引发热议。

许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清晰、如此精准的画面,仿佛是合成的特效,或者是智能电脑模拟生成的虚拟场景。

社交平台上,一时间质疑声一片:

“所以,这是撞了跟没撞一样吗?”

“飞了那么远,结果去撞了个寂寞。”

“虽然我是华国人,我还是想问,这么清晰,真的是实拍的吗?”

……

接下来,各大博主纷纷制作科普视频,重点讲解小行星撞击器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意义。

知名博主“晚晚晚知道”在看到官方发布的视频后,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

“晚晚晚知道”,就是当初姜蕴宁高一同桌林晚晚。如今,她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同时也是业余航天天文科普视频博主。大学时期,她受到舍友的影响,对天文和航天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她将这份热爱转化为公众传播的事业,如今在科普领域已经小有名气。

官方公布视频时,林晚晚早早就关注了第一时间的动态。

为了弄清楚真实的撞击效果,她特地去查阅航天机构官网公开的数据资料——果然,撞击器给“Y-0103”小行星带来了大约0.5 米每秒的速度改变。

对于视频,她从来没有怀疑过真实性。

她明白,在科研领域,华国官方向来谨慎对外——重要信息往往被隐瞒,但公开的资料则经过严格把控,绝不会虚构。

因为这些资料的背后都含有一种震慑力,这是华国在向外界展示航天的真实实力。

视频里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同样的信号:

华国航天团队真的做到了。

接下来,林晚晚迅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开始整理和准备科普视频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