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353章 礼貌逃跑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353章 礼貌逃跑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13:56:29

姜蕴宁是在晚上下班前打电话给徐良诚的。

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徐良诚正坐在办公桌前翻看文件。他抬头一看,指针刚好指到晚上十点。

得亏他今天有事情,走得晚了。

真的,怎么不直接半夜再打给他?

服气~

“徐部长,您好,我是姜蕴宁。何所说您找我,请问是有什么事情吗?”

姜蕴宁语气平稳,带着礼貌的疑问。

“姜蕴宁,当初闷声干了件大事,现在得了表彰,你不打算庆祝庆祝?”

电话那头的姜蕴宁顿了顿。

她在想自己最近有没有干了什么事情。不过,好像没想起来。

“徐部长,直接说吧。我猜不到。”

徐良诚笑了起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顾远舟教授手里的项目突破了。”

“智能卫星编队协同优化与动态任务分配研究?”

“对。”

姜蕴宁微微皱了皱眉,小心翼翼地说:“可是,徐部长,这个项目跟我……没什么关系吧?又不是我参与研发的。”

“可是,是你提出的方案啊。”徐良诚笑着纠正她。

姜蕴宁不解。

她记得那份方案她并没有署名。

顾老师大概率还是偷偷把她的名字加上去了。

姜蕴宁深吸一口气,耐心解释道:“徐部长,如果你仔细看了那个方案,应该会明白,虽然是我写的,但涉及的问题难度很大。严格来说,那只能算是一个脑洞,真正把它变成现实的,还是顾教授。”

“我当初看过你写的方案,内容很完整,也很严谨,大框架没有任何问题。”徐良诚语气带着几分肯定,“所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脑洞了。更何况,顾远舟教授还特意把你的名字放在最前面。”

徐良诚本身就是工科出身,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对科研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熟悉。科研经验和管理经验兼备,让他在看到方案时,也能快速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和捕捉其中的创新点。

“因为这个项目的意义非常重大。”徐良诚顿了顿,语气不自觉地带上几分正式,“其中涉及的自主编队控制算法,是微卫星群协同作业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能提升卫星在轨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在科学实验、地球观测以及深空探测等任务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

他说到这里,语气略微放缓:“这可是目前航天技术领域的前沿方向。能够在这个层面上取得突破,是整个团队的重要成果。所以,这次的表彰规格很高。”

他见姜蕴宁没有回应,便继续说道:“相关的表彰大会定在下周,在京市举行。顾远舟教授那边会带上几个核心成员过去参会,具体名单我这边还在确认。”

还没等徐良诚开口提要求,敏锐察觉到不对劲的姜蕴宁就先一步说道:

“徐部长,我这边忙得头都快秃了。麻烦您让人把表彰证书寄过来就好,我就不去了。”

徐良诚:“……”

他沉默了两秒。

那他刚刚辛辛苦苦铺垫了半天,是图个啥?

“当天来,当天回,也行。”他人性化地补充了一句。

“不行,本来破空二号这个项目的时间就特别紧迫,我真的来不了。”

姜蕴宁的语气依旧平静,“徐部长,旁边有人找我哈,我先挂了哟。”

说完,她利落地“啪”地一声挂断电话。

“嘟——嘟——嘟——”

直到忙音响起,徐良诚才看着手里的话筒,愣是被气笑了。

这么重要的项目成功了,表彰是大事。

她居然……!!

还真是把“礼貌逃跑”演得惟妙惟肖。

姜蕴宁挂了电话后,屏住呼吸,静静地坐在那里。两分钟过去,电话没有再响,她才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

上次见到顾远舟的模样,她完全能想象他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多少心血。她自然是清楚的,要让这个项目成功,如果顾远舟团队没有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他们现在别说成功了,连入门都算不上,路还长着。

而当初她并不是不在乎这个项目,只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重要的事情,总得交给最合适的人去做。而显然,这件事,顾远舟比她更合适。

姜蕴宁静下心来,开始梳理自己的项目情况。回家了一趟,回来本来以为运筹帷幄,现在想来,今天真的有一种兵荒马乱的感觉。

破空二号在立项阶段主要确定的是宏观方向,包括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的大致范围、初步技术路线,以及预算、周期和合作单位这些基础条件。至于具体的技术参数,还要在立项通过后的概念设计阶段进一步细化。

然而,因为姜蕴宁早早就与苏修远等人讨论过破空二号的一些细节,他们为了验证她随口提出的燃烧室形状的假设,竟在立项正式通过之前就开始悄悄进行了一些小规模操作。

目前,姜蕴宁团队正处在项目初期阶段,而这个阶段最关键的任务,是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

推力要多大?

燃料类型?

燃烧室形状?

这些参数几乎决定了整个发动机的命脉,每一个数字都可能影响数月后的试验成败。

苏修远等人用小型试验装置验证了锥形燃烧室的假设。虽然规模有限,但实验结果稳定,为后续大规模试验提供了重要参考。燃烧室形状的问题也因此基本解决,眼下团队只需把注意力放在推力和燃料类型两个参数上。

与此同时,方景清教授正在处理关键配件的问题,这也是项目初期必须解决的重要环节。关键配件的设计、选型和工艺方案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而他本身在这方面是专家,能高效地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从而大大缩短配件的完成时间。

有了这些进展,项目进度显着加快,他们很快就能进入理论计算和仿真阶段。

在接下来的阶段,他们的重点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喷管气流,热-力耦合分析评估材料能否承受高温高压。

简单来说,就是在真正动手制造和试验之前,先用计算机算一算:气流会怎么喷,会出现什么角度、什么问题,喷管里的材料在高温高压下会不会变形、损坏或者熔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