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349章 姜工的小灶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349章 姜工的小灶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13:56:29

姜蕴宁不置可否。

她微笑着看向方景清,语气平稳,“方教授,随着年纪增长,人难免会守旧,在意细枝末节,这是非常自然的事。这也是为什么,项目团队需要新鲜的血液。他们既有激情,又不拘泥于旧制框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步步冲击项目目标。”

方景清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还是你看得通透。”

他略一沉思,目光在窗外停留片刻,仿佛在斟酌着什么。

“我原以为,加入这个项目后,能学到更前沿的专业知识,甚至跨领域的一些知识,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他轻轻一笑,眼神里却透出一抹久违的光彩,“但现在看来,或许我得到的,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当科学研究变成了循规蹈矩的例行公事,重新找回那个对科研充满热情的自己,反倒成了最重要的事。

前几天,包括宋家明在内的几个重要项目负责人,得知他主动加入姜蕴宁的“破空二号”项目时,都颇为震惊。毕竟,即使姜蕴宁给予了他极大的权限,那也终究不是自己主导的项目。就像自己创业久了的人,怎么会愿意出来重新给人打工?

光是心态上的调整,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长期习惯主导和掌控一切的人,重新学习在别人的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心理落差比技术挑战更令人费神。

对他们而言,这件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科研的道路上,追求权力还是追求科研本身的价值,是许多人都必须面对的选择。

而方景清,这一次,显然选择了后者。

面对疑问,他当时只是笑了笑,说:“只要是在好好地做科研,到哪儿不是做呢?”

如今想来,他后来那个立项没有通过,或许正是因为缺乏真正的创新。他的思路老了——总想着做项目的一把手,却渐渐忘了,做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对了,”方景清忽然想起什么,语调微微一转,“昨天科技部打了个电话过来,说让你回到研究所之后,记得联系一下徐良诚部长。”

姜蕴宁倒不太感兴趣,整个心思都在手上的进展资料上,随口淡淡地问了一句:“这件事急吗?”

方景清眯起眼,思索了一会儿,“听着声音,应该不是很急。”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不过,如果我没有会错意的话,姜工似乎又立功了。”

“看样子确实不太紧急。我先去实验室,处理完再给那边打电话。方教授,一起吗?”

姜蕴宁合上资料,随即站起身来。

方景清指了指桌上的文件,“这里有个关键配件,以我们现有的工艺暂时无法制造,我需要联系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等下我过去跟他们对接。“

姜蕴宁点了点头,眼神仍落在资料上,“那你去处理吧,我先到实验室看看最新进展。”

方景清微微一笑,“好,我处理完就过去,你那边有什么问题随时叫我。”

破空二号立项成功只是整个项目的开始。详细的设计早已在前期讨论过,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方案的细化,以及对可行性和潜在风险的分析。

目前仍有几个关键细节没有敲定,只有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后,才能最终确定设计路线。

随后,团队将开始小样机或试验模型的制造工作,用以验证燃烧稳定性、燃料泵性能和热管理系统。同时,对关键零部件的材料特性和工艺可行性也会进行严格测试。

姜蕴宁走进实验室时,苏修远正埋头在实验台前操作。见她进来,他立刻起身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叠文件和厚厚的实验笔记。

“这是进度报告。一切都在按预期进行。遇到的几个问题也都在我们的预料之内,解决起来还算顺利。”苏修远开口道,他语气平稳,却掩不住几分紧张。

“那几个关键细节点的处理,有进展吗?”姜蕴宁抬眼问道。

苏修远摇了摇头,“材料还不符合要求,强度和耐热性都差了一点。孙俊凯他们正同时做几组材料比对测试,争取找到最合适的方案。预计最终结果还要几天才能出来。”

姜蕴宁听了,神色未变,“具体差在哪儿?是化学成分不达标,还是我们的加工工艺出了问题?”

苏修远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翻了几页,指着数据说道:“主要是耐高温性能不够,微观结构也需要优化。否则在小样机制造或全功率试验中,可能会出现失效的风险。”

姜蕴宁点头,接过文件,低头仔细翻阅起来。实验数据、反应曲线、误差标注——一页页翻得极快。

苏修远则安静等在旁边,侧头看着姜蕴宁,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

片刻后,她合上文件,语气不动声色地说:“你先跟我出来一下。”

苏修远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声,瞬间涌上一阵紧张和不安。

完啦。

这语气,一听就是出大事的前奏。

他迅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发现,自己这几天没干啥坏事或者蠢事啊。他握紧手中的笔记本,跟上姜蕴宁的脚步,脑中快速盘算着可能出现的情况。

两人穿过实验室长廊,脚步声在空旷的地面上清晰回荡。

他走后,孙俊凯、何景澄、顾承志等破空一号的老人,面面相觑。

“他干啥啦?”顾承志小声地问。

“这是去开小灶,还是关禁闭?”何景澄也满脸疑惑。

“管他是啥,赶紧干活吧!否则,回头换我们去开小灶,可就有得后悔的——还不如关禁闭呢。”孙俊凯骂骂咧咧。

“为什么?开小灶肯定比关禁闭好啊!”旁边一个新来的科研人员忍不住凑上来,眼里带着纯真的愚蠢。

他们说的禁闭并不是真正的禁闭,而是为了专注和效率,单独进行封闭管理。

“相信我。姜工的小灶,火势太大,一般人扛不住,容易糊。”孙俊凯心有戚戚。

何景澄等其他人感同身受,纷纷点头。

实验室外侧走廊尽头的角落。

苏修远站在一旁,像是在等判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