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316章 时间匆匆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316章 时间匆匆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13:56:29

自从知道姜蕴宁带着重点项目和专项经费来到研究所,研究所里每个人都充满好奇。这次刚好有空档,何国良顺便询问大家的意愿,结果除了核心科研人员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即便只是打下手,也愿意参与。

毕竟,姜蕴宁在这一领域还是新手,他们未必真的能学到多少东西。但一个人能够在不同领域连续取得突破,必然说明她有过人之处——

无论是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值得学习。

姜蕴宁沉默片刻,似乎在斟酌他话的真实性,随后才点头道:“何所,如果方便的话,把人员资料先给我,我看看大家的技能和分工,再决定如何调配。”

何国良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我明天上午让助理把资料送过来。你看完确定后,把名单给我就行。还有,时间紧,你尽量尽快处理。”

“好的,你放心,我明天优先处理这事。”

何国良果然雷厉风行。隔天一早,他的助理便把一沓厚厚的资料送到姜蕴宁手边。

姜蕴宁心里清楚,眼下的人手只是勉强维持运转。起初她没有申请更大的团队,是因为将前期定位为概念验证阶段,项目刚起步,并不需要投入过多人力。

然而,随着项目推进得比预期顺利,一旦进入关键阶段,人员不足的弊端便会显露无遗:核心成员疲于奔命,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

她早已推算过,若能再补充六到八个合适的成员,将团队扩充到十八人左右,才是最理想的状态。那时,研发各个模块各有分工,不至于到后面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姜蕴宁翻阅着每个人的背景、专长和过往项目经验。

她仔细思考着:谁可以独立承担关键任务,谁适合辅助操作,又有哪些人可以负责项目的调试工作。

一个小时过去,姜蕴宁终于做出了筛选。她整理好名单,将每个人的特长、潜力以及适合承担的角色标注清楚,然后带着资料走进何国良的办公室。

“这是我根据资料挑选出来的,总共有八位成员,”她平静地说道,同时将整理好的名单递了过去,“你看看,可以吗?”

何国良接过名单,目光扫过几人信息,眉头微微一挑,“看起来你考虑得很周全。”

“每一个成员对于项目都至关重要,如果人员变动太频繁,整个进度容易出问题,所以我必须谨慎些。”

何国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低下头,又仔细看了片刻后,语气干脆地说道:“没什么问题,就按你这份名单来安排。”

时间匆匆。

姜蕴宁在华国航天高性能发动机研究所已经待了半年。

项目进展缓慢,期间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

实验室里,发动机在实验台上轰鸣着点火,模拟实际工作状态。每一次点火都伴随着屏幕上温度、压力、转速、燃料消耗和排气参数的不断跳动。

孙俊凯焦急地拍了拍桌子,声音里带着无奈,“这一轮测出来的温度曲线又偏高了!”

每一次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排查和优化这些偏差,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时间和细致的数据分析。一轮完整验证往往要花费数天甚至一周。

何景澄轻声叹了口气:“上次调整燃烧室压力的方法也没有得到改善,数据完全不稳定。”

姜蕴宁站在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环视忙碌的团队:“大家别灰心,仔细分析每一次数据波动的原因,我们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她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实验数据,眉头紧锁。

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两个月,始终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每一次实验调整后,数据总会出现新的偏差,让人有种不断绕圈的感觉——仿佛整个团队已经钻进了死胡同,前路迷茫而又压抑。

姜蕴宁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深知团队每个人的压力也到了极限。

陈语妍整理着实验数据,皱着眉头说:“每一轮数据都不一致,好像总有遗漏的因素没考虑到。”

姜蕴宁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大家先停一停手上的工作,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实验流程,一个一个排查。”

她转头看向陈语妍,“有没有可能是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延迟造成误差?”

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延迟可能导致温度曲线偏离、压力峰值错位,进而使数据分析结果出现不一致。

站在屏幕前的陈语妍摇了摇头,“姜工,传感器已经校准过了,延迟不可能这么明显。”

“那就考虑一下燃料喷射和冷却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联动效应,而不是单独调整某一个参数。”姜蕴宁思索着说,“分工明确,谁负责数据重构,谁负责参数模拟。”

虽然问题复杂,但团队成员们还是迅速冷静下来,立刻开始讨论方案,气氛紧张而专注。

想要取得突破绝非易事,每一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付出最大的努力。

实验室里灯光明亮,仪器的嗡鸣声持续不断。

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记录每一个微小数据变化。

孙俊凯仔细检查燃料喷射参数,眉头紧蹙:“如果喷射角度再微调0.1度,有没有可能会改善燃烧室温度分布情况?”

苏修远摇了摇头,“上次已经试过微调了,但是数据显示,温度曲线依然不稳定。”

何景澄则在旁边监控冷却系统的数据波动,轻声提醒:“温度曲线又出现轻微波动,可能是冷却气流分布不均。”

陈语妍低声记录着每一次参数变化和实验结果,她的手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姜蕴宁看着数据结果,说:“这一轮数据要和前十轮进行对比,确保每一个偏差都被排查。”

直到深夜,所有数据整理完毕,姜蕴宁才缓缓起身离开实验室。

这一刻,只剩下满身疲惫。

她躺在床上,轻轻闭上眼,却无法真正放松——脑海里依旧回放着一整天的实验数据、温度曲线和压力波动。

窗帘没有完全拉上,月光透进来,洒在桌面和床单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