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 第135章 不愧是她

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 第135章 不愧是她

作者:小小明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13:56:29

高考结束后的姜蕴宁与高考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日子还是两点一线,只是学校的位置,变成了市图书馆。

走的人行道没变,变的只是终点。

她依旧早上出门,黄昏归家,翻阅文献、研究数据,偶尔还抽空前往辰光机电,跟进项目进度。

这天,辰光的会议室里正进行阶段性技术讨论。

杜怀中敲了敲桌面,笑着总结道:“大家都知道,超导项目涉及的物理参数特别复杂,尤其是临界温区的动态反馈,德方对核心数据的把控相当严格。我们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才拿到足够完整的模型参数用来仿真。”

“前馈预测模块的稳定运行,正是建立在这些严谨数据基础上。虽然过程不算短,但每一步都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一圈,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所以,虽然合作持续了四个月,但这期间不仅完成了模型优化,还反复协调接口、进行实地调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让第一套方案顺利落地,真是非常难得的成绩。”

经过四个月的努力,第一套方案已成功落地,进展甚至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轻松愉快的气氛,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但是,第二套备选方案,自初次提出后便搁置至今,技术部始终无人能真正吃透。

杜怀中重新提出这一方案,略显迟疑地问道:“姜同学,这个‘双层缓冲机制’能详细讲讲吗?趁这次机会,我们讨论这套方案我们有没有做的必要?”

姜蕴宁微微一笑,走上前拿起白板笔,干净利落地几笔勾勒出电路简图与能量波动曲线。

她站在白板旁,稍微等一下,确定所有人都对示意图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缓缓开口,语气平稳却清晰:

“双层缓冲机制,核心是在主反馈回路和执行单元之间插入一个中间缓冲层。这样一来,当系统检测到电流或温度的突变时,第一反应会先进入这个缓冲池进行初步平滑,削弱信号冲击,再决定是否传递给主控制单元。”

杜怀中皱着眉思索片刻,随即点头:“有意思,这和咱们之前用的pId控制完全是两套思路。”

姜蕴宁转身,在图上标出“前级反馈”“缓冲池”“主响应”三个关键点,继续解释道:

“这个设计的关键在于,它人为引入了一段‘冷静时间’,延迟了系统的过度响应,降低控制回路的敏感度,从而换来整体调节的稳定性。简单说,就是不让系统一发现温度变化就立刻大动干戈——否则反而容易引起二次波动。”

她扫视一圈众人,最后补充道:“根据我的模拟数据,在温升曲线最陡的阶段,这个结构能让温度应力波动幅度降低20%以上。当然,这是在理想参数下得出的初步结果。”

温度应力波动幅度是指某一材料或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内部所承受的应力随着温度因素发生变化。

“所以这是防系统冲动行事的缓冲器?或者说‘防误触’工具?”年轻工程师挠了挠头,“感觉像是程序里的情绪管理模块。”

“那就好比多加了一层‘理智滤网’。”年长工程师一边整理笔记一边说,“省得它热起来就乱跳。”

在多数人看来,第一套方案中引入的前馈预测模块已足以满足项目当前的需求,作为常规优化手段,成本低、部署快,推进顺利。

但姜蕴宁在这一次阶段性汇报中提醒道:

“这个方案只能应对中等负载场景,一旦系统进入更极端工况,或者未来要向高精度、高稳定性拓展,前馈机制的反应速度和容错范围就远远不够用了。”

她顿了顿,语气平静却坚定,“那时候,只有‘双层缓冲’这一结构性机制,才能稳住系统核心响应。”

所以,姜蕴宁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

第二套方案不仅要做,而且必须做好。

她把白板笔还回原处,又轻轻将袖口拢好,神情淡然,仿佛刚才不过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头脑风暴。

杜怀中闻言沉思片刻,最终做出决定:将原本预备支持其他子模块的工程人员,抽调一部分,另组小组,专门投入第二套方案的研究与验证。

与此同时,考虑到这套机制属于深层架构设计,可能涉及系统自主调节逻辑与硬件协同的底层接口,他拍板决定:该方案暂不纳入与华德的当前合作内容,作为辰光内部的核心技术独立推进。

会议结束时,白板上的图纸还未擦去,线条凌厉清晰,像是悄然勾勒出的另一条战线。

整个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

技术部的其他工程师还坐在座位上,像是还没从那场思维风暴中回过神来。

“……真想撬开她的脑子看看……”

“是啊,看看她的脑回路是不是比我们多几圈。本以为拿出来应付德国佬的那个方案已经够牛了,结果,人家压箱底的东西还留着。”

“不愧是她!”

“她真的才十六岁吗?”

“为什么我们的十六岁,完全不一样……”

“可得了吧,你十六岁都上大学了,也吊打了很多人好吗?”

“这也是为什么,德方心心念念想挖她。”

“我若是间谍,像这么牛逼的人物,值得我格外的关注。”

“你是吗?”

“是个嘚——”

“你知道间谍是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吗?”

“所以?”

“当间谍,祖宗的棺材板都压不住,被抓了,人家想怎么虐你,一句话的事。”

会议结束后不久,技术组便根据她提供的原理图,搭建了第一套简易仿真环境。

二十天后,仿真结果出炉——数据超出预期。

新结构在高负载连续运算场景下表现出出色的热控响应:

仿真数据显示,系统的温度变化曲线明显更平滑,峰值下降了将近30%,而整体回稳时间也缩短了近40%。

这种改进主要得益于她设计的“双层缓冲机制”,有效减缓了温控回路中的剧烈波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