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洪荒之北斗星君传 > 第138章 真假美猴王?悟空杀生 师徒起争执

却说唐三藏骑着马,正朝东边狂奔。

猪八戒和沙僧赶忙拦住他,道:“师父,你往哪去?走错路了。”

唐三藏赶忙拉住缰绳,道:“徒弟啊,你们快去跟你师兄说,让他手下留情,别把那些强盗都打死了。”

猪八戒道:“师父您先停下,我这就去说。”

呆子一路小跑,来到前面,大声喊道:“哥哥,师父叫你别打人啦!”

孙悟空道:“兄弟,我哪有打人?”

猪八戒道:“那些强盗到哪去了?”

孙悟空道:“其他人都跑散了,就这两个头领在这儿睡觉呢。”

猪八戒笑道:“你们两个倒霉蛋,是不是昨晚没睡好,这么辛苦,不在别处睡,偏偏睡在这儿!”

呆子走到跟前,看了看,道:“嘿,还跟我挺像,张着嘴睡得正香,口水都流出来了。”

孙悟空道:“这是老孙一棍子打出豆腐来了。”

猪八戒道:“人头上怎么会有豆腐?”

孙悟空道:“打出脑子来了!”

猪八戒一听打出脑子来,赶忙转身跑回去,对唐僧道:“散伙啦!”

唐三藏道:“善哉!善哉!他们往哪条路跑了?”

猪八戒道:“都被打得直挺挺的,还能往哪跑!”

唐三藏道:“你怎么说散伙?”

猪八戒道:“人都被打死了,这不就是散伙嘛!”

唐三藏问:“打得什么模样?”

猪八戒道:“头上被打出两个大窟窿。”

唐三藏赶忙道:“快解开包袱,拿几文衬钱,去给他们买两个膏药贴上。”

猪八戒笑道:“师父你可真有意思,膏药只能贴活人的疮肿,哪能贴死人的窟窿啊?”

唐三藏道:“真的打死了?”

顿时恼怒起来,嘴里不停地絮絮叨叨,一会儿“猢狲长”,一会儿“猴子短”,调转马头,与沙僧、猪八戒一同来到死人跟前,只见二人倒在山坡之下,鲜血淋漓。

这长老实在不忍,赶忙吩咐猪八戒:“快用钉耙挖个坑,把他们埋了,我给他们念卷倒头经。”

猪八戒道:“师父,你可真会使唤人。孙悟空打死人,该让他去埋才对,怎么让老猪来干这土工的活儿?”

孙悟空被师父骂得恼了,对着猪八戒喝道:“你这泼懒的夯货!赶紧去埋!再磨蹭,一棍子打你!”

呆子吓得赶忙跑到山坡下,用力筑了个三尺深的坑。可下面全是石头和树根,钉耙齿都被卡住了。

呆子无奈,只好丢了钉耙,用嘴去拱。这一拱,还真拱出软土,一嘴下去有二尺五,两嘴就有五尺深,终于把两个贼的尸体埋起来,堆成坟堆。

唐三藏道:“悟空,去取些香烛来,待我祷告一番,好念经超度他们。”

孙悟空撇了撇嘴,道:“师父,你可真不会挑时候。这荒郊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上哪弄香烛?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

唐三藏恨恨道:“猴头,一边去!等我撮土焚香祷告。”

只见唐三藏下了马,对着荒坟悲叹,诚心祝祷:“拜求好汉,且听我言:念我乃东土大唐弟子,奉太宗皇帝旨意,前往西方求取真经。方才路过此地,遇见你们众人,不知你们是何府、何州、何县之人,却在此山结党成群。

我好言相劝,诚恳哀求,你们却不听从,反而心生嗔怒。结果遭我徒弟棍下伤身。如今念及你们尸骸暴露,我便随即将你们掩埋,堆起坟茔。

我折下青竹当作香烛,虽无光亮,却也是一片诚心;取来顽石权作施食,虽无滋味,却饱含真诚。你们若到森罗殿下去告状,可要追根溯源,他姓孙,我姓陈,各为异姓之人。冤有头,债有主,千万不要告我这取经的僧人。”

猪八戒在一旁笑道:“师父倒是撇得干净,他打人的时候,可没我们俩什么事儿。”

唐三藏又当真撮土祷告:“好汉若是告状,只告孙悟空便是,与猪八戒、沙僧无关。”

大圣听了,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可真没情义。为帮你取经,我费了多少心血,吃了多少苦头,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好,教他们去告老孙。虽说动手的是我,但还不是为了你。你若不去西天取经,我也不会做你徒弟,又怎会来此还打死了人!索性我也祝祷一番。”

说着,攥紧铁棒,朝着坟上捣了三下,道:“遭瘟的强盗,你听好了!你前前后后打我十几棍,打得我不痛不痒,结果惹恼我,一个不小心,就把你打死了。你爱到哪告,就到哪告,我老孙可不怕你:玉帝认得我,天王与我相熟;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惮我;府县城隍见我下跪,东岳天齐见我胆寒;十代阎君曾是我仆从,五路猖神曾是我晚辈;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交情深厚,关系熟络。你随便去告,看谁能把我怎样!”

唐三藏听他说出这般狠话,心中又惊又怕。

长老举步向前,忽见村舍门里悠悠然走出一位老者。长老赶忙迎上前,恭恭敬敬行了问讯之礼。

那老者见状,开口问道:“僧家从何处而来呀?”

唐三藏赶忙回应:“贫僧乃东土大唐奉圣上旨意,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之人。适才路过宝地,眼见天色渐晚,故而特来府上,恳请借宿一宵。”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从你那贵处到我这儿,路途迢递,山高水远的,你怎么就独自一人,涉水登山来到此地了呢?”

唐三藏忙道:“贫僧还有三位徒儿与我同行。”

老者好奇询问:“高徒此刻在何处呀?”

唐三藏伸手指了指:“就在那大路旁站立着的便是。”

老者猛地抬头望去,瞧见他们那副面貌,着实丑陋不堪,吓得急忙转身,就要往屋里奔去。

唐三藏眼疾手快,赶忙一把扯住老者,苦苦哀求:“老施主,您千万慈悲为怀,就借宿一晚吧!”

老者浑身战兢兢的,嘴巴好似被钳住,半晌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儿地摇着头,摆着手,哆哆嗦嗦地说道:“不……不……不似人模样啊!这……这分明就是几个妖精啊!”

唐三藏赶忙赔着笑脸解释:“施主切莫恐惧,我这几位徒弟生来便是这副相貌,可绝不是什么妖精!”

者却依旧惊魂未定,叫嚷着:“哎呀,爷爷呀,一个像夜叉,一个似马面,还有一个活脱脱就是雷公啊!”

孙悟空一听,当即厉声高叫起来:“雷公那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更是我玄孙哩!”

这一嗓子,吓得那老者魂飞魄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只想赶紧进屋躲起来。

唐三藏赶忙搀住他,一同来到草堂,仍旧陪着笑脸安抚:“老施主,您别害怕他们。他们生性粗鲁,说话没个分寸。”

正劝解着,只见后面袅袅婷婷地走出一位婆婆,手中还牵着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孩儿。婆婆见状,不禁问道:“爷爷,你为何这般惊恐啊?”

老者这才缓过神来,喊道:“妈妈,快去沏茶来。”

那婆婆应了一声,当真放下孩儿,转身进屋里,不多时便捧出两盅香茗。

众人喝过茶后,唐三藏从座位上起身,走到婆婆跟前,恭恭敬敬地作礼道:“贫僧乃是东土大唐奉旨前往西天取经之人,方才来到贵处,特来府上拜求借宿。只因我那三位徒弟相貌丑陋,让老家长受惊了。”

婆婆听了,轻笑道:“见了貌丑的就这般惊慌,若是瞧见老虎豺狼,那可如何是好?”

老者唉声叹气道:“妈妈呀,这人面丑陋倒也罢了,只是他们言语更是吓人。我刚说他们像夜叉、马面、雷公,他就大声吆喝,说雷公是他孙子,夜叉是他重孙,马面是他玄孙。我听了这话,怎能不害怕呀。”

唐僧赶忙解释:“不是这样的,像雷公的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像马面的是二徒弟猪悟能,像夜叉的则是三徒弟沙悟净。他们虽说模样生得丑陋了些,可都是秉持沙门教义,一心皈依善果之人,绝非什么恶魔毒怪,您无需害怕。”

公婆二人听闻他们名号,又听说是皈依沙门的,这才渐渐定下神来,不再惊慌,忙说道:“请来,请来。”长老转身出门,将徒弟们唤进来,又特意叮嘱道:“适才这老者对你们印象不佳,如今进去相见,切不可失礼,都要尊重些。”

猪八戒一听,忙道:“我生得俊秀,又斯文,可不比师兄那般撒泼。”

孙悟空笑着打趣:“可不是嘴长、耳大、脸丑,就不能算是个好男子了。”

沙僧赶忙劝道:“别争讲了,这儿可不是耍聪明、卖弄乖巧的地方,咱们先进去吧!先进去!”

于是,师徒几人将行囊马匹都搬到草堂之上,一同唱了个喏,而后各自坐下。那婆婆十分贤慧,见此情形,赶忙牵着小儿,吩咐着去煮饭,又精心安排了一顿素斋。

师徒几人用过饭后,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屋里又掌起灯来,众人便都在草堂上悠闲地叙谈起来。

长老这时才开口问道:“不知施主贵姓啊?”

老者答道:“免贵姓杨。”

长老又问年纪,老者道:“七十四岁了。”

长老接着问:“府上几位令郎啊?”

老者叹了口气,道:“只生得一个,适才妈妈牵着的便是小孙。”

长老忙道:“请令郎出来相见,也好让贫僧拜揖。”

老者却摇头道:“那厮不值得拜。老拙命苦啊,养了这么个不孝子,如今他不在家。”

唐三藏好奇问道:“令郎是在何方营生呢?”

老者听了,不禁点头叹息:“可怜啊!可怜!他若肯好好营生,那便是我之万幸了!那厮整日里尽生些恶念,不务正业,专爱打家劫道,杀人放火,结交的也都是些狐朋狗友。自五日之前出门后,至今都还未归。”

唐三藏听闻,心中暗自思忖:“莫不是悟空打杀的就是此人?”

想到此处,不禁神色不安,欠身说道:“善哉!善哉!如此贤良的父母,怎就生出这般忤逆之子!”

孙悟空走上前,对老者说道:“老官儿,像这般不孝、奸盗邪淫的逆子,连累父母,留着他又有何用!待我替你将他寻来,一棒打杀了便是。”

老者赶忙摆手:“我也想过将他送官,可家中再无其他男丁,纵使他再不孝,也总得留他为我养老送终啊。”

沙僧与猪八戒在一旁笑道:“师兄,莫要多管闲事,咱们又不是官府之人。他家之事,与我们何干!且请施主赐一捆草,我们就在那边打个地铺睡觉,天明便启程赶路。”

老者听了,当即起身,带着沙僧到后园拿了两捆稻草,安排他们在园中草团瓢内安歇。

孙悟空牵了马,猪八戒挑了行李,师徒几人便一同到草团瓢内安歇,暂且不表。

且说那伙贼人之中,果真是有老杨的儿子。

他们自清晨在山前被孙悟空打死两个贼首后,便四散奔逃。

约莫到了四更时分,又纠集在一起,来到门前敲门。

老者听到敲门声,赶忙披衣起身,说道:“妈妈,那伙人来了。”

妈妈应道:“既然来了,你便去开门,放他们进来吧。”

老者打开门,只见那一伙贼人叫嚷着:“饿了!饿了!”

老杨的儿子急忙走进屋里,叫醒妻子,吩咐打米煮饭。可厨下没了柴火,他便往后园去拿柴。

到了厨房,他问妻子:“后园里那匹白马是从哪儿来的?”

其妻答道:“是从东土来取经的和尚,昨晚到此借宿,公公婆婆招待了他们一顿晚饭,让他们在草团瓢里睡下了。”

那厮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走出草堂,拍手打掌地笑道:“兄弟们,运气来了!运气来了!咱们的冤家就在我家里呢!”

众贼忙问:“哪个冤家?”

那厮道:“就是打死我们头儿的那几个和尚,此刻正在我家借宿,就睡在草团瓢里。”

众贼一听,大喜道:“正好!正好!把这些秃驴都拿住,一个个剁成肉酱,一来能得那行囊白马,二来还能给我们头儿报仇!”

那厮忙道:“且别急,你们先去磨刀。等我把饭煮熟了,大家吃饱喝足,再一起动手。”

于是,那些贼当真磨刀的磨刀,磨枪的磨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