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洪荒之北斗星君传 > 第116章 通天河灵感?八戒试冰 踏冰出发

师徒们对着这场雪感叹观赏了许久,只见陈家的老者,带着两个僮仆,清扫出一条道路,又有两个僮仆端来热汤,让师徒们洗脸。

不多时,又送上滚茶和乳饼,还抬来炭火,一并送到厢房之中。

师徒们围坐在一起,长老开口问道:“老施主,贵处的时令,不知是否也分春夏秋冬?”

陈老笑着点点头,答道:“此间虽是偏僻之地,但风俗人物与上国有所不同,然而至于各种谷物、牲畜,皆是同享天日,岂有不分四时之理?”

唐三藏又问:“既分四时,为何如今就有这般大雪,如此寒冷?”

陈老捋了捋胡须,说道:“此时虽说才七月,但昨日已交白露,算起来便是八月节了。我们这里常年八月间便会有霜雪降临。”

唐三藏道:“这与我东土大不相同,我那里要到冬节才会有这般景象。”

正说着话,只见僮仆前来摆放桌子,邀请众人吃粥。

用过粥后,雪势比起清晨愈发大了,不多时,平地积雪便有二尺来深。

唐三藏心中焦急,不禁潸然泪下。

陈老赶忙宽慰道:“老爷莫要忧心,莫因这雪深而徒增烦恼。我家中尚有不少粮食,供养老爷们半生也不成问题。”

唐三藏长叹一声,说道:“老施主有所不知,贫僧心中实有苦楚。当年贫僧承蒙圣上恩赐旨意,圣上摆大驾亲自送我出关,唐王更是御手擎杯为我饯行,还问我几时能够归来。贫僧不知山川险阻,顺口回奏,只需三年便可取经回国。自离别至今,已然过去七八个年头,却还未能见到佛面。贫僧既担心违背了钦限,又惧怕妖魔凶狠,故而忧虑万分。今日有幸能借宿贵府,昨夜我那几个徒弟略施小惠以作报答,本指望求得一艘船只渡河。不曾想天降大雪,道路迷漫难行,真不知何时才能功成返回故土啊!”

陈老赶忙劝道:“老爷放宽心,这许多日子都已过去,又何必在乎这几日?且等天晴,冰雪消融,老夫哪怕倾家荡产,也必定设法送老爷过河。”

正说着,又有僮仆前来请众人去厅上吃早斋。

众人到厅上吃罢,稍作叙谈,午斋便又相继端了上来。

唐三藏见桌上菜品丰盛,心中愈发不安,连连摆手说道:“既然承蒙您留我等在此,以家常饭菜相待便好。”

陈老诚恳地说道:“老爷,您几位替我家孩儿当祭品,救了他们性命,这般大恩,即便每日设宴款待,也难以报答一二。”

此后,大雪终于渐渐停歇,路上也开始有行人走动。陈老见唐三藏心情不佳,便命人打扫花园,在花园中用大盆架起火堆,邀请众人前往雪洞闲耍,以驱散烦闷。

猪八戒见状,撇撇嘴笑道:“这老儿真是不会算计!春二三月才是赏花园的好时节,这般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有何可赏玩的!”

孙悟空笑着敲了下猪八戒的头,说道:“呆子,你懂什么!雪景自有一番幽静之美,一来可供游赏,二来也能让师父宽心解闷。”

陈老连声道:“正是,正是。”于是众人便一同来到花园,虽是三秋时节,风光却如腊月寒冬。苍松枝头凝结着如玉般的花蕊,衰柳之上挂满了似银的花朵。

众人在园中观赏许久,便在雪洞里坐下,与相邻的老叟谈起取经之事,又捧起香茶饮用完毕。

陈老问道:“列位老爷,可饮酒么?”

唐三藏答道:“贫僧不饮酒,小徒们倒是可略饮几杯素酒。”

陈老大喜,当即吩咐道:“快去取些素果品,将酒炖暖,与列位老爷驱寒。”

僮仆们即刻抬来桌子,围在炉边,众人与两个邻叟各自饮了几杯,随后收拾了餐具。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众人又被请到厅上用晚斋。只听得街上行人纷纷说道:“好冷天啊!把通天河都冻住了!”

唐三藏听闻,赶忙转头问孙悟空:“悟空,河冻住了,我们该如何是好?”

陈老说道:“这天气乍寒乍冷,想来只是靠近河边浅水的地方冻结了。”

那行人却道:“八百里通天河都冻得像镜面一般平整,路口上都有人在行走哩!”

唐三藏听说有人在冰上行走,便想去看看。

陈老赶忙劝道:“老爷莫急,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去看也不迟。”

于是众人告别邻叟,晚斋过后,依旧歇在厢房之中。

到了次日清晨,猪八戒一骨碌爬起身,说道:“师兄,昨夜愈发寒冷,想必河已冻得结实了。”

唐三藏迎着门,朝天礼拜道:“众位护教大神,弟子一路西行,虔心拜佛,历经千难万险,从未有过一声抱怨。如今来到此地,承蒙皇天庇佑,河水冻结,弟子暂且诚心谢过。待取经归来,定当奏明唐皇,竭诚酬谢。”

礼拜完毕,便吩咐悟净背马,打算乘冰过河。

陈老赶忙又道:“莫急,待几日雪融冰化,老夫在此备好船只相送。”

沙僧道:“就此前行不妥,再停留几日也不是办法。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眼见。我先背了马,请师父亲自去看看。”

陈老道:“言之有理。”便吩咐道:“小的们,快去牵我们的六匹马来!且莫牵唐三藏老爷的马。”

随即有六个小厮跟随,一行人径直来到河边。

但见雪积如山高耸,云收雾散,破晓天晴。寒凝大地,楚塞千峰显得愈发清瘦,冰封江湖,一片平整如镜。朔风凛冽刺骨,冰面滑冻棱棱。通天的阔水不再有波澜,皎洁的冰面犹如陆路一般。

唐三藏与众人来到河边,勒住马观看,果然见路口有人行走。

唐三藏问道:“施主,那些人在冰上要去往何处?”

陈老答道:“河那边乃是西梁女国,这些人都是做买卖的。我们这边价值百钱的物件,到了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同样能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们不顾生死前往。往常每年都有五七人一船,或者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如今河道冻结,故而他们便舍命步行。”

唐三藏感慨道:“世间之事,唯有名利最为重要。像他们这般为利之人,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取经,一心全忠,说到底也是为了名声,与他们又能相差多少呢!”

于是吩咐道:“悟空,快回施主家,收拾行囊,扣好马匹,趁此冰层厚实,早早奔赴西方而去。”

孙悟空笑吟吟地答应了。

沙僧道:“师父啊,常言道,千日吃了千升米。如今承蒙陈府照料,且再住几日,等天晴冰化,备好船只再过河,匆忙赶路恐怕会出差错。”

唐三藏道:“悟净,你怎如此迂腐!若是正二月,天气一日暖似一日,尚可等待冰解。可此时乃是八月,一日冷似一日,如何能指望解冻?这岂不是又要耽误半年行程?”

猪八戒跳下马来,大大咧咧地说道:“你们且别讲这些闲言碎语,等老猪去试试这冰有多厚。”

孙悟空道:“呆子,前夜试水,还能去抛石,如今冰冻厚实,又怎能试得?”

猪八戒得意地晃了晃脑袋,说道:“师兄有所不知,等我举起钉耙筑它一下。倘若筑破了,便是冰薄,万万不敢前行;若筑不动,便是冰厚,为何不行?”

唐三藏点头道:“正是,说得有理。”

那呆子撩起衣裳,迈开大步,走到河边,双手高高举起钉耙,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一筑,只听“扑”的一声,冰面上留下九个白印,震得他双手生疼。

呆子却咧嘴笑道:“能走!能走!这冰连底都锢住了。”

唐三藏听闻,心中十分欢喜,与众一同返回陈家,只吩咐收拾行装准备赶路。

陈家两位老者苦苦挽留,却留不住,只得安排烘炒些干粮,做了些烧饼馍馍相送。

一家子纷纷磕头礼拜,又捧出一盘子散碎金银,跪在面前说道:“多蒙老爷救活我家孩儿之恩,这点心意,权表途中一顿饭的敬意。”

唐三藏摆手摇头,坚决不受,说道:“贫僧乃出家人,要财帛有何用?即便在途中,也不敢取用。贫僧以化斋度日为正事,收下干粮便足够了。”

二老又再三央求,孙悟空用指尖捻起一小块,约摸有四五钱重,递给唐三藏道:“师父,就当是些衬钱,莫要辜负了二老的心意。”

于是众人就此告别,径直来到河边冰面上。

那马蹄在冰上滑了一滑,险些将唐三藏从马上颠落。

沙僧赶忙伸手扶住,说道:“师父,这路难行啊!”

猪八戒道:“且住!去问陈老官讨些稻草来我用。”

孙悟空好奇地问道:“要稻草做什么?”

猪八戒翻了个白眼,说道:“你哪里晓得,用稻草包着马蹄,马才不会滑倒,免得师父跌下马来。”

陈老在岸上听到这话,急忙命人从家中取来一束稻草,又请唐三藏上岸下马。

猪八戒手脚麻利地用稻草将马足包裹好,然后众人踏冰前行。

众人告别陈老,离开河边,行了三四里路远近,猪八戒将九环锡杖递给唐三藏,说道:“师父,您把这锡杖横放在马上。”

孙悟空皱着眉头,说道:“你这呆子好生奸诈!锡杖原本是你挑着的,为何又叫师父拿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