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老的考问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杨小帅的道心更加通透坚定。然而,修行路上,光有坚定的心还不够,还得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青岚剑诀》的修炼就遇到了新的坎儿。
这坎儿说来也怪,不是灵力不够,也不是招式难学,而是卡在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基础理论上——五行灵力在特定经脉节点转换时,如何才能做到如春雨润物般“了无痕迹”,而不是像他现在这样,每次转换都带着点“咯噔”一下的滞涩感,严重影响剑招的流畅和威力。
他在百草园对着花草比划了三天,甚至尝试跟一株特别有灵性的“听风草”倾诉烦恼,结果除了被路过的弟子当成自言自语傻子外,一无所获。陈长老只是高深莫测地让他“自行体会”。
“体会,体会……再体会下去,我这剑招就要变成打嗝剑法了!”杨小帅愁眉苦脸地蹲在药圃边,看着自己那柄因为灵力转换不畅而显得有些“委顿”的木剑,叹了口气。
看来,闭门造车是不行了。他想起内门那座号称包罗万象的藏书阁,或许那里能找到一些关于五行灵力精微控制的典籍或者前人心得?
说去就去!杨小帅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怀揣着仅剩的几块灵石(大部分都“投资”给外门伙伴了),带着一种“知识就是力量”的虔诚,第一次踏入了内门藏书阁的大门。
踏入藏书阁的瞬间,杨小帅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由书卷和玉简构成的浩瀚海洋。
与外门传功阁的朴素不同,内门藏书阁恢宏大气,穹顶高悬,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明珠将内部照得亮如白昼。数不清的檀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排列,直抵穹顶,上面密密麻麻陈列着无数玉简、兽皮卷、线装古籍。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灵木清香以及一种独特的、属于知识的宁静气息。
阁内弟子不少,但都悄无声息,或静立书架前凝神寻找,或端坐于僻静角落潜心阅读,只有翻动书页和玉简触碰的细微声响,更衬托出此地的庄严与肃穆。
杨小帅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连呼吸都收敛了几分,生怕自己这个“泥腿子”惊扰了这片知识的圣地。他像个刚进城的乡下小子,仰着头,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几乎望不到顶的书架,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粒尘埃。
“我的乖乖……这得看到猴年马月去?”他小声嘀咕着,心里那点因为混沌灵根而产生的小得意,瞬间被这浩瀚的书海拍得粉碎。
他定了定神,开始按照区域标识寻找与“五行理论”、“灵力精控”相关的区域。书架上的分类细致得让人头皮发麻,什么《五行基础概论》、《灵力流转的三百六十种猜想》、《论相生相克在微观层面的应用》……光是书名就看得他眼花缭乱,很多字还不认识,只能连蒙带猜。
他抽出一枚名为《戊土灵力沉稳特性与庚金灵力锋锐特性在经脉**存之可能性初探》的玉简,神识往里一探,里面密密麻麻的符文、经脉图解和晦涩论述,瞬间让他感觉脑袋里像被塞进了一团浆糊,赶紧退了出来,额角冒汗。
“这……这比伺候星纹兰难多了……”他苦着脸,感觉自己可能来错了地方。这里的典籍都太高深了,他需要的是更基础、更易懂的指引。
就在他像只无头苍蝇,在巨大的书架迷宫中转得晕头转向,几乎要放弃,考虑是不是回去继续对着听风草倾诉时,他的目光被不远处靠窗的一个角落吸引了过去。
那里,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下斑驳的光影。一个身着淡青色衣裙的女子,正静静地坐在窗边的矮几前。她身姿窈窕,气质温婉,如一朵空谷幽兰。几上摊开着一本极其厚重、封面破损严重的古老兽皮书,她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遇到了什么难解之处,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在书页边缘轻轻敲击着,发出几不可闻的“哒、哒”声。
那专注而娴静的神情,那与周围书卷融为一体的氛围,让杨小帅一瞬间竟有些看呆了。他认得那本书的材质,陈长老曾提过,那是记录上古阵法和秘闻的“龙皮秘卷”,极其罕见难懂。
鬼使神差地,杨小帅朝着那个角落走了过去。他的脚步很轻,但或许是太过专注于书中难题,那女子并未察觉他的靠近。
走得近了,他能看到那摊开的书页上,绘制着一个极其复杂残缺的阵法图案,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如同天书般的上古符文。女子目光紧锁着阵法的一处残缺节点,嘴唇微动,似乎在无声地推演着什么,但显然陷入了僵局。
杨小帅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个残缺的阵法节点上。说来也怪,或许是他修炼《青岚剑诀》对五行流转特别敏感,又或许是他那混沌灵根对万物气机有着天然的亲和,他看着那残缺的线条和周围符文的走向,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仿佛福至心灵一般,一个极其简单、甚至有些“土气”的念头冒了出来。
他完全忘了场合,也忘了眼前是个素不相识的同门,下意识地就指着那处节点,用带着青石镇口音的、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