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依旧是孟宴臣下的厨,简单的三菜一汤,味道却恰到好处。白芷安静而专注地吃完,甚至按照自己的营养公式评估了每一道菜的成分,给出了“盐分控制精准,膳食纤维比例可微调”的专业意见。孟宴臣笑着记下,说明天改进。
饭后,两人窝在客厅的沙发上,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室内只开了一盏温暖的落地灯,气氛宁静温馨。白芷盘腿坐着,膝盖上放着电子绘图板,似乎在优化某个复杂的算法模型,而孟宴臣则靠在一旁,看着财经新闻,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绕着她散落下来的发丝。
然而,这份宁静之下,却压着孟宴臣心头一个沉甸甸的秘密。前世的记忆,尤其是望乡那场惨烈的地震,随着时间推移临近,让他越发焦虑。他知道天灾不可逆,但重活一世,拥有这预知的记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再次发生,这种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新闻里正好在报道某个地区的小型地质活动,孟宴臣的指尖微微一顿。他关掉了电视,客厅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白芷电子笔触碰屏幕的细微声响。
“小芷。”他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有些低沉。
“嗯?”白芷没有抬头,手指依旧飞快,但给出了回应,表示她在听。
孟宴臣深吸了一口气,组织着语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其中的沉重却无法完全掩饰:“有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说,也想问问你的看法。”
白芷滑动屏幕的手指停了下来。她抬起头,看向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情绪频率的异常波动,那是混杂着沉重、忧虑和一丝无奈的数据信号。“哥哥,你的情绪数据出现负向偏移。是什么事?”
孟宴臣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窗外遥远的、记忆中的方向,缓缓说道:“我记得……上一世,在明年7月23号,西南地区的望乡,会发生一场……很大的地震。时间,是下午14点。” 他说得有些艰难,每一个字都带着前世沉重的阴影,“很多很多人……没能跑出来。”
白芷的瞳孔微微收缩,超脑后台瞬间启动了最高优先级运算。她没有质疑孟宴臣“记忆”的真实性——她自身的存在就是超越常理的证明,更何况哥哥是她绝对信任的“核心锚点”。她迅速调取了所有关于望乡县的地质结构数据、历史地震记录、近期卫星遥感影像、甚至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建筑抗震等级等海量信息。
几秒钟的绝对寂静后,白芷开口,语气是纯粹的理性分析:“根据你提供的时间点,结合现有公开数据进行回溯性模拟分析,该区域存在发生浅源强震的地质条件概率,确实存在异常能量积聚的微弱前兆信号,但以当前人类科技水平的监测网络,无法在半年周期做出可靠预警。”
她看向孟宴臣,清晰地指出核心困境:“哥哥,我知道你的意图。你想预警,避免悲剧。但问题在于:预警的来源无法解释。我们无法提供任何科学依据来支持这个精确到具体日期的时间预测。任何直接、公开的预警,不仅不会被采信,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无法预估的麻烦,包括但不限于被列为散播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甚至被某些机构进行非友好性质的‘研究’。”
孟宴臣的心沉了下去。他何尝不知道这些?他痛苦地闭上眼:“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
“不,”白芷打断了他,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直接预警不可行,但,存在非线性干预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个‘概率云’干预模型。”
“概率云?”孟宴臣猛地睁开眼,看向她。
“嗯。”白芷坐直身体,面对着他,开始清晰地阐述她的分析,“我们不能改变地震本身,但可以尝试影响‘人’这个变量在灾难发生时的状态分布。比如,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通过投资、慈善、技术合作等名义,逐步加强对望乡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学校、老旧小区等脆弱环节的防灾减灾投入。推广抗震知识,资助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当地建筑的隐性抗震标准——当然,要以符合常规发展逻辑的方式进行,不能过于突兀。”
她顿了顿,继续道:“最关键的时间点,是在地震发生前的一到两个月内。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巧合’,比如,以开展大型青少年科普活动、学术会议、或某个需要大量人员聚集的庆典筹备等名义,在预测的地震发生时间段,将尽可能多的人,尤其是学生,引导至户外或更安全的场所。同时,可以安排一次覆盖该区域的、‘恰好’在那个时间点进行的消防或应急演练……”
孟宴臣的眼睛亮了起来!小芷的思路,跳出了“直接预警”的陷阱,转而利用信息差,在规则之内,巧妙地拨动命运的琴弦!
“这需要精密的策划和长期的铺垫,”白芷总结道,“成功率无法保证,变量极多。但这是基于当前数据库,计算出的最优干预路径。至少,可以尝试将灾难的损失曲线,向下平移一个数量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