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的书房,已按照最高标准改造成一个集舒适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的指挥中心。
巨大的曲面屏占据了一整面墙。
上面无声流淌着全球各热点地区的实时数据流、卫星云图、经济指标和舆情摘要。
白芷坐在屏幕前,眼神专注,指尖偶尔在虚拟键盘上轻点,调取着不同纬度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
魏大勋在门外停留片刻,透过虚掩的门缝观察她的状态。
见她侧脸微凝,知道她正沉浸在关键工作中,便没有立即打扰。
他转身去了厨房,十分钟后,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上面除了那杯温度刚好的参茶,还多了一小碟剥好、并用清水湃过的核桃仁。
他轻轻推门而入。
将茶放在她手边不易碰洒的位置,又将那碟核桃仁推近了些。
然后用指节极轻地敲了敲桌面,示意东西送到了。
他没有停留。
也没去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屏幕。
只是转身走到不远的单人沙发旁坐下,拿起一本看到一半的军事杂志,安静地陪着她。
他的存在,像房间里多了一件安稳的家具,不占空间,却提供着无声的支撑。
过了一会儿,魏大勋抬眼,目光越过书页上方,落在白芷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冽眉眼上。
他放下杂志,溜达过去,俯身看着屏幕上那些他看不懂的符号,语气里带着点轻松的调侃:
“这回是遇上了什么……值得你亲自关注的‘麻烦’?”
白芷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屏幕上一处看似平静的东南亚海域航线图。
但超脑的后台正在高速运转,标记出几个异常的能量波动和通讯密度变化。
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不是麻烦。”
她平静回道:
“是‘杂音’正在汇聚成可识别的‘信号’。”
她指了指那片海域:
“常规航运数据出现3.7%的异常偏离,伴随有加密通讯量的激增,模式与三年前‘黑水’国际雇佣兵公司大规模调动前的特征吻合度达89.2%。”
“同时,该地区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矿业公司股价出现同步异动,背后资本流向指向同一个离岸账户。”
魏大勋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抓住了核心:
“意思是……那边要出事了?”
“概率正在上升。”
白芷切换屏幕,调出一份简短的内部预警报告草案:
“目标是可能途经该海域的、载有敏感高科技设备的我方商船‘探索者’号。”
“意图是制造事端,以‘海上安全事故’为幌子,进行技术掠夺或破坏。”
她转过座椅,看向魏大勋,眼神清亮:
“这是我的新办公室接到的第一个‘萌芽期’威胁预警。‘天幕’系统需要一次实战检验。”
白芷的报告以最高优先级呈送决策层。
她没有建议派遣军舰护航,那会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和对峙。
她提出的方案更加精妙且无形。
根据她的研判,一场围绕“探索者”号的无声博弈悄然展开:
我方驻相关国家使馆的商务参赞,“恰好”在一次非正式聚会中,向该国海事部门高层“随口”提及了“探索者”号的航行计划,和对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视,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与两家异动矿业公司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几家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突然接到来自“匿名渠道”的“友情提示”,暗示其投资组合存在“潜在合规风险”,促使他们紧急查询,间接对幕后资本形成了压力。
几个活跃在该区域的极端主义组织的匿名网络论坛上,突然流传起一些经过精心篡改的、关于“探索者”号装载货物的“内部消息”。
将其描述为毫无价值的普通工业品,极大地降低了其作为袭击目标的吸引力。
这些看似分散、偶然的事件,经由白芷在幕后精准的推算和协调,形成了一张无形的防护网。
她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只是拨动了几个关键的信息节点,就改变了整个局部的“势”。
几天后,“探索者”号商船安然无恙地通过了那片海域,全程风平浪静。
事后情报证实。
那股受雇的骚扰力量在最后时刻接到了“终止行动”的指令。
原因是“目标价值评估下调”和“潜在风险过高”。
一次可能引发外交风波和技术损失的危机,在萌芽状态被无声无息地化解。
“探索者”号事件的成功处理,虽然未公开,却在最高决策层内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份高度机密的评估报告放在了负责人的案头。
结论只有八个字:
“料敌先机,防患未然。”
这意味着——
白芷和她的“战略态势与信息协调办公室”,已经成功地将国家的安全防线向前推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她不再仅仅是事态发生后的“强硬回应者”。
而是成为了危险发生前的“预警者”和“化解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