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80章 十军列阵蓄锋芒,新军砺剑待出征

洛阳城外的演武场,已扩至往日的三倍大小。尘土飞扬中,五万新兵正在接受队列训练,口号声此起彼伏,虽略显生涩,却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苏砚秋站在高台上,手里捏着一份《新军扩编章程》,目光扫过场中正在整队的各级军官——他们多是从副军长到副班长的“副职梯队”,此刻正扯着嗓子纠正新兵的动作,额角的汗珠混着尘土滚落,却没人敢懈怠。

“陛下,按章程,第六至第十军已完成建制。”苏砚秋转身对身旁的万历皇帝道,“每军编制人,五军共计人,新兵占比七成,由各军副职军官带队训练,预计一年后可形成战力。”

皇帝接过章程,翻看其中的编制表:每军设3个师,每师3个旅,每旅3个团,团以下按“三三制”逐级下辖,直至班。“这编制倒是规整,”他点头道,“层层相扣,指挥起来也方便。只是新兵居多,能行吗?”

“臣已让军武学堂的教官全员入驻各军。”苏砚秋指向场边的靶场,“您看,那边正在进行燧发枪实弹射击,新兵们虽准头不足,但装填速度已达标;再往后是体能训练区,三个月内,他们的负重行军距离要从十里增至三十里。”

正说着,第六军副军长赵雷带着一队新兵跑过,步伐虽不齐,却无一人掉队。赵雷原是第一军副师长,此次调任第六军主持新兵训练,嗓子已喊得沙哑:“都给我挺住!现在掉的汗,是为了将来少流血!”

皇帝看着这一幕,忽然笑道:“这些副职军官,从前总说没机会独当一面,如今让他们带新兵,倒成了最好的历练。”

“正是此意。”苏砚秋道,“副军长带军师,副师长带旅,副旅长带团……从高层到基层,副职全员下沉,既能将老军的经验传给新兵,也能让他们在实战指挥中成长。一年后若能合格,便可转正,真正撑起十军的骨架。”

为了让新兵尽快形成战力,各军都按“老带新”的模式编组:每队3名老兵带7名新兵,行军时老兵在前引路,扎营时老兵示范搭帐篷,甚至吃饭时都由老兵教新兵如何快速加热干粮。第七军副军长高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让老兵把战术要诀编成顺口溜:“枪口朝前,脚步莫偏,听令射击,速装再填”,新兵们念得朗朗上口,训练效率竟提高了两成。

武器配备上,新军虽未立刻换装最新型的后装燧发枪,却统一配发了改良版前装枪与标准化刺刀。格致工坊特意赶制了一批“训练用模型”——木质的枪炮模型重量与实物一致,供新兵反复练习装填、瞄准,连扳机的扣动力度都与真枪无异。

“苏相您看,这模型真管用!”第八军副师长韩磊拿着木质步枪,给新兵演示“三段射”,“新兵们先在模型上练熟了,再摸真枪,胆子大了,动作也顺了。”

除了战术训练,思想动员同样重要。各军每日晨操后,都要由军官宣讲《大明军规》,其中“护民”一条被反复强调:“咱们是百姓的兵,不是抢百姓的匪,进了村镇,买东西要给钱,借东西要还,谁敢犯戒,军法处置!”

为了让新兵明白“为何而战”,苏砚秋让人将边疆百姓被外族劫掠的故事绘成连环画,分发到各营。新兵们传阅着画册,看到画中牧民的牛羊被抢、商旅的货物被烧,无不咬牙切齿。一个来自云中郡的新兵攥紧拳头:“俺爹就是被西域的马匪杀的,俺一定要练好本事,替他报仇!”

训练之余,新军还参与了实际防务。第六军驻守北疆,协助第一军巡逻边境,新兵们跟着老兵学习辨识匈奴残部的踪迹,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炊烟是否异常;第七军在南疆参与堡垒修缮,搬砖运石的同时,听老兵讲当年清剿匪患的故事;第八军在海东协助水师操练,虽未出海,却已学会了辨识海图与信号旗。

这样的“实战化训练”,让新兵们快速褪去青涩。有次第六军在巡逻时遭遇小股匈奴游骑,副军长赵雷沉着指挥,新兵们虽紧张得手心冒汗,却严格按“三段射”战术开火,竟成功将对方驱离。事后清点,无一人伤亡,只消耗了三十发弹药。

“这就是进步。”苏砚秋在全军通报表扬,“从‘不敢开枪’到‘按令开枪’,就是战力的萌芽。”

随着时间推移,五个新军的面貌日渐硬朗。新兵们晒得黝黑,眼神却愈发坚定,队列行进时脚步声震得地面发颤,实弹射击的命中率从三成提升至七成,负重行军能跟上老兵的速度。各军副职军官也褪去了“副手”的拘谨,指挥时愈发果断,赵雷甚至根据北疆地形,摸索出“雪地伪装战术”,被推广至全军。

一年后,十军会操在演武场举行。第六至第十军的士兵身着统一的灰布军装,与前五军的深蓝色军装分列两侧,军容严整,气势不相上下。当皇帝检阅至第六军方阵前,赵雷一声令下,全军训词响彻云霄:“保家卫国,死战不退!”

会操结束后,御书房内,苏砚秋铺开一幅巨大的舆图,上面标注着五个邻国的疆域——西域的回纥汗国、海东的倭国、南疆的安南、西南的缅甸、北方的鞑靼部落。

“陛下,新军已堪一战。”苏砚秋指着舆图,“按计划,一年后分兵五路:第六军攻回纥,第七军征海东,第八军南下安南,第九军西进缅甸,第十军北伐鞑靼。每军各战一国,由军长统一指挥,老军负责后勤与策应。”

皇帝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划过,最终落在“回纥”的位置:“这些国家,或阻断商路,或袭扰边境,或收留我朝叛贼,早已是心腹大患。如今十军在手,是时候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疆域,不容觊觎。”

他看向苏砚秋,语气郑重:“朕准了。让各军军长即刻制定作战计划,粮草、军械由户部、工部全力保障。朕要的不是掠夺土地,是让这些国家臣服,开放商路,永不再犯——让他们看看,大明的兵锋,能护得四方安宁。”

苏砚秋躬身领命,退出御书房时,正遇上赵雷等五位新军军长前来领命。他们身着崭新的将军铠甲,眉宇间带着跃跃欲试的锋芒。

“苏相,”赵雷抱拳道,“第六军已备好,只等陛下一声令下,定将回纥打服!”

苏砚秋看着他们,忽然想起一年前那些带着新兵跌跌撞撞训练的日子。他笑了笑,递过作战纲要:“记住,兵强马壮,不是为了杀戮,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安稳日子。去吧,让大明的旗帜,在更遥远的地方升起。”

五人齐声应道,转身离去的脚步声坚定有力。苏砚秋站在廊下,望着演武场上飘扬的十军军旗,心中清楚,这场即将到来的征战,不是穷兵黩武的扩张,而是用铁与火,为大明的百姓铺就一条更安稳的前路。

风猎猎吹过,军旗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在预示着一场席卷四方的风暴——风暴过后,将是更辽阔的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