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44章 星火燎原,火器启新篇

槐下田舍 第44章 星火燎原,火器启新篇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1:33:39

格致研究所的晨露还未干透,陈默已蹲在长绳枪的铁管前,用细锉刀打磨着一个黄铜零件。那零件呈齿轮状,边缘布满细密的齿牙,中心嵌着一小块燧石,正是他琢磨了半月的“发火器”。

“苏相,您看这个。”他举起零件,眼里带着血丝,却难掩兴奋,“长绳枪点火得用引线,遇着风雨就灭,我想把这燧石齿轮安在枪尾,扣动扳机时齿轮转动,燧石摩擦生火,直接点燃药室里的火药,保管淋不着、吹不灭!”

苏砚秋接过黄铜零件,指尖抚过冰凉的齿牙。这原理与他模糊记忆中的“燧发枪”不谋而合——用机械摩擦取代明火引线,正是火器发展的关键一步。他将零件凑到长绳枪的药室口比对,尺寸竟严丝合缝,显然陈默早已反复测算过。

“好想法!”苏砚秋的声音带着赞许,“但光改点火还不够。你看这长绳枪,枪管太粗,只能发射带绳的铁弹,若把枪管做细些,换用铅弹,再配上准星,是不是就能当‘快枪’用?”

陈默愣住了,随即眼睛亮得惊人:“快枪?不用绳子,直接打铅弹?”他抓起炭笔,在地上飞快画起来,“枪管细了,后坐力能小些;铅弹圆溜,飞得更稳;再按格致课学的‘抛物线’算个准星……”

两人越说越投机,地上的草图很快变成了一把全新武器的模样:细长的枪管,带燧石齿轮的枪机,木制枪托上刻着便于握持的纹路,旁边标注着“铅弹重一钱,枪管长三尺,射程百丈”。

“就叫它‘燧发枪’。”苏砚秋拍板,“先做十支样品,让军武学堂的学员试射,看看准头和射速。”

消息传到军武学堂,林墨、赵虎等人都跑来看热闹。赵虎掂着试做的燧发枪,掂量着比弓箭沉不了多少,扣动扳机时,“咔嗒”一声,燧石擦出火星,药室里的火药瞬间燃爆,铅弹呼啸着击穿了百步外的木板,留下一个圆圆的孔洞。

“这玩意儿比弩箭快!”赵虎眼睛瞪得溜圆,“上弦、搭箭得三步,这枪装弹、扣扳机,两步就成!”

林墨则盯着枪机的齿轮:“若把齿轮换成更耐磨的精钢,燧石用北地的火石,怕是能经得住上千次射击。”他蹲下身,捡起铅弹的碎屑,“铅比铁软,击中目标后会变形,杀伤力比铁弹还大。”

就在燧发枪的改良如火如荼时,陈默又有了更大胆的构想。这日他拉着苏砚秋来到研究所的空场,指着地上画的巨大圆圈:“苏相,您说要是把长绳枪的铁管放大十倍,装五十斤火药,发射三十斤重的铁弹,能不能轰开鞑靼的营寨?”

地上的圆圈旁,标着密密麻麻的尺寸:“炮管长三丈,口径三尺,药室容五十斤火药,铁弹铸造成球形,表面带棱纹。”旁边还画着个简易的支架,标注着“可转动,调整仰角”。

苏砚秋的呼吸微微一滞。这正是“大炮”的雏形。他想起边镇的奏报,说鞑靼的营寨越修越坚固,寻常的投石机根本砸不开,若真有这样的火炮,定能让敌军闻风丧胆。

“但这炮管……”苏砚秋指着圆圈,“得用最结实的钢材,否则火药一炸,怕是会炸膛。”

“我想过!”陈默立刻拿出另一张图纸,“用三层钢板卷成炮管,中间灌上铁水,冷却后凝成一体,比实心铁管还结实。格致课的先生算过,这样的结构能承受五十斤火药的冲击力。”

他又指着支架:“炮架下面装滚轮,既能移动,又能通过齿轮调整角度,想打高处就抬炮口,想打远处就放平些,比固定的投石机灵活多了。”

苏砚秋看着图纸上的火炮,又看了看一旁试射成功的燧发枪,忽然觉得眼前仿佛有星火燎原——从长绳枪到燧发枪,再到构想中的大炮,每一步都是对旧有武器的突破,而这突破的起点,不过是除夕夜那束偶然绽放的烟花。

“大炮的事,暂缓试制,但图纸要抓紧完善。”苏砚秋沉吟道,“先集中力量改良燧发枪,让军武学堂的学员熟悉操作,待时机成熟,再启动大炮项目。”他顿了顿,补充道,“给你调三个铁工坊的老师傅,再从经世大学请两位算学教授,专门帮你测算火药量与炮管强度的关系。”

陈默用力点头,转身就往工坊跑,衣角带起的风卷走了地上的炭灰,却吹不灭他眼里的光。

半年后,第一批改良后的燧发枪送到了大同镇。守将亲自试射,三十步内击穿了鞑靼的铁甲,五十步外能精准命中靶心,射速更是弓箭的两倍。他在奏报里写道:“有此利器,边军如虎添翼,鞑靼骑兵再不敢轻易靠近!”

皇帝看着燧发枪的样品,又听苏砚秋讲述了陈默的“大炮构想”,抚掌笑道:“当年成祖爷北征,靠的是神机营的火铳,如今有了这燧发枪、大炮,怕是能让北境再无烽火了。”

苏砚秋躬身道:“火器虽利,终究是护民的工具。若能凭此让鞑靼不敢南侵,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才是最大的功劳。”

这日傍晚,苏砚秋再次来到格致研究所。陈默正和工匠们围着一个缩小的火炮模型讨论,夕阳透过窗棂,照在他们专注的脸上,也照在那些散落的图纸、零件上。燧发枪的枪管堆在墙角,泛着金属的冷光;远处的试射场传来零星的枪声,清脆而有力。

他忽然想起十年前,自己刚推广“嘉稻”时,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亲眼见证火器的革新。但细想之下,无论是农桑还是军械,本质都是一样的——用智慧改善民生,用力量守护安宁。

陈默看到他,举着模型跑过来:“苏相,您看这炮轮,用了格致课学的‘轴承’原理,推起来省力多了!”

苏砚秋接过模型,指尖拂过炮身的纹路,仿佛已能听到未来战场上,火炮轰鸣着击碎敌阵的声响。他知道,燧发枪也好,大炮也罢,都只是开始。格致研究所的炉火会一直燃烧,那些从烟火中诞生的智慧,终将化作守护大明的坚盾,与滋养民生的沃土,共同撑起一个更安稳、更辽阔的盛世。

而那束除夕夜的烟花,早已在无数人的心中,点燃了永不熄灭的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