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29章 暗流潜涌

槐下田舍 第29章 暗流潜涌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1:33:39

惊蛰刚过,京城的柳枝抽出新绿,农桑部的庭院里,新育的稻种正借着暖意萌发。苏砚秋正对着《天下农桑图》标注各地春耕进度,秦风忽然推门而入,手里捏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脸色凝重:“大人,江南出事了。”

密信是苏州“嘉禾酒楼”掌柜所写,字迹潦草,显是仓促间写就:“常州唐氏联合无锡钱家、苏州陆家,暗中收购新粮,囤积‘嘉稻’种子,借口‘改良仓储’,实则抬高粮价,已有农户因买不到种子哭闹于衙署……”

苏砚秋指尖猛地攥紧信纸,纸上的“唐氏”二字刺得人眼生疼。唐氏是江南望族,祖上出过三朝元老,如今族中仍有三人在朝中任职,势力盘根错节。去年“嘉禾酒楼”在苏州开业,唐氏便处处刁难,只是碍于皇帝参股,才未敢公然作对。

“他们想干什么?”苏砚秋声音发冷,“‘嘉稻’推广已是国策,囤积种子,无异于与天下百姓为敌。”

“怕是不止如此。”秦风递上另一张纸,是阡陌卫从唐氏账房抄来的记录,“他们不仅囤粮,还暗中联络了山东孔家、山西乔家,打算联名上奏,说‘农桑新政过于激进,扰乱民生’,请求陛下收回推广‘嘉稻’‘嘉棉’的旨意。”

苏砚秋看着纸上的联名名单,密密麻麻写了十几个世家名号,心里冷笑。这些世家,或靠着祖上荫庇垄断田产,或借着官商勾结操控物价,农桑新政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要跳出来作梗。

“孔家也掺和进来了?”他挑眉。孔家乃圣人后裔,一向以“教化万民”自居,竟也为了利益插手此事。

“孔家在山东有万亩良田,租给农户种着普通麦稻,每年收租便可获利十万两。‘嘉麦’推广后,农户们纷纷要求换种,孔家怕收不到旧租,便动了歪心思。”秦风解释道,“他们还放出话,说‘嘉稻’是‘域外异种’,种了会坏了风水,蛊惑百姓。”

苏砚秋走到窗前,望着院外抽芽的柳树,忽然想起年前皇帝在御花园说的话:“世家大族,就像老树盘根,不动一动,土地就难透气。”那时他还觉得言过其实,如今看来,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早已开始反噬。

“不能等他们联名上奏。”苏砚秋转身,目光锐利,“秦风,你带一队阡陌卫去江南,伪装成粮商,摸清唐氏囤积种子的仓库位置,再设法将粮价抬高的证据散播出去,让百姓知道是谁在背后作祟。”

“那朝堂上的联名折子……”

“我来应付。”苏砚秋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字,“你让人把这个送到徐阁老府上,请他帮忙留意朝堂动向。另外,把唐氏与织造局旧案的牵连证据整理出来,若他们敢逼宫,我便让他们先尝尝抄家的滋味。”

秦风领命而去。苏砚秋独自坐在案前,看着窗外渐浓的春意,忽然觉得这暖意里藏着刺骨的寒意。这些世家,表面上温文尔雅,背地里却用百姓的饥寒做筹码,比起那些明火执仗的贪官,更让人不齿。

三日后,江南传来消息:秦风找到了唐氏囤积种子的十二处仓库,夜里悄悄在仓库外贴了告示,写明“唐氏囤种抬价,每石种子较官价高五钱”,还附上了收购记录。百姓见了告示,群情激愤,围住唐氏府邸讨说法,连常州知府都不得不出面调停。

唐氏族长唐敬之又惊又怒,一面派人驱散百姓,一面快马加鞭送密信入京,催促联名的世家尽快上奏。

朝堂上,果然有御史按捺不住,捧着联名奏折出列:“陛下,江南百姓因换种‘嘉稻’,生计受扰,常州、苏州等地已现乱象,此皆农桑新政操之过急之故。臣请陛下暂停推广,以安民心!”

苏砚秋出列反驳:“陛下,此乃世家囤积居奇,故意制造混乱!常州唐氏囤‘嘉稻’种子三万石,抬高粮价,证据确凿,臣已将账册呈于御前!”

他举起手中的账册,声音朗朗:“这些世家,见‘嘉稻’让百姓获利,便眼红生妒,一面囤积居奇,一面造谣惑众,说什么‘域外异种’,实则是怕百姓日子过好了,不再受他们盘剥!”

皇帝看着账册,脸色铁青:“唐敬之好大的胆子!朕的国策,岂容他一个世家置喙?传旨,将唐氏囤积的种子全部充公,按官价发予百姓;唐敬之革去所有功名,闭门思过!”

联名的世家见唐氏受挫,顿时噤声。孔家的代表本想出列辩解,见皇帝怒气未消,终究缩了回去。

退朝后,徐阶在宫门口拦住苏砚秋,抚须道:“这些世家只是小试牛刀,不会善罢甘休。孔家在山东的势力比唐氏更深,怕是要在麦收时动手脚。”

“我早有准备。”苏砚秋笑道,“已让人在山东多设了十个‘农桑驿站’,派去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不仅指导种‘稼麦’,还帮百姓看管种子,世家想囤积,怕是没那么容易。”

他望着远处的宫墙,阳光正好,却照不透某些角落里的阴影。但他不怕,这些世家的小动作,就像春日里的残雪,看着碍事,实则挡不住春耕的脚步。

果然,没过多久,山东传来消息:孔家想高价收购农户的“家麦”种子,却被农桑驿站的老农们识破,百姓们不仅不卖,还把孔家派来的人赶了出去。有农户在驿站的墙上写道:“苏大人送的种子,金不换!”

苏砚秋收到消息时,正在农桑学堂查看新收的“嘉棉”种子。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饱满的棉籽上,泛着温润的光。他忽然想起秦风说的,唐氏闭门思过时,曾对着族中子弟叹道:“苏砚秋不是在跟我们斗,是在跟这千百年来的规矩斗。”

他笑了笑,将棉籽放进陶瓮。规矩若成了盘剥百姓的枷锁,便该碎了重立。这些世家的小动作,不过是旧规矩最后的挣扎,而他要做的,就是让新的希望,在这些挣扎之上,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窗外的柳枝在风中轻摇,像在应和着远方传来的春耕号子。苏砚秋知道,暗流或许还会涌动,但只要守住民心,守住土地里长出的希望,再多的小动作,也掀不起大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