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156章 海疆观潮涌,渔盐话新篇

槐下田舍 第156章 海疆观潮涌,渔盐话新篇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1:33:39

河南的冬雪尚未消融,苏砚秋已踏上前往山东登州府的船。海风吹散了身上的寒气,带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站在甲板上远眺,渤海湾的海水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渔船如散落的星辰,桅杆在天际线间轻轻摇曳。

“苏大人,再有一个时辰就到登州港了。”船夫老李是个黝黑的汉子,手里转着船舵,“这几年海禁松了,港口比从前热闹十倍,南来北往的船,从早到晚都不断头。”

苏砚秋望着海面上穿梭的船只,有运粮的漕船,有载货的商船,还有几艘挂着“渔政”旗号的巡逻艇,正沿着海岸线巡航。“渔政船是做什么的?”他问道。

“管着海里的规矩呢!”老李笑道,“不准用密网捕鱼,不准在禁渔期出海,谁要是犯了,轻则罚银,重则收船。前阵子有个外乡船主用‘绝户网’,被渔政队逮着,连船带货都充了公,现在没人敢胡来。”

船近港口,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码头的栈桥上,脚夫们扛着盐包、鱼筐往来穿梭,号子声此起彼伏;仓库的吊臂正将南洋的香料、瓷器卸上岸,工人们用“计数仪”清点数量,数字实时显现在旁边的电子屏上;更远处的“渔货交易市场”里,商贩们围着刚靠岸的渔货讨价还价,银钱的叮当声混着鱼腥气,鲜活得像刚出水的海鱼。

“这是‘智能过磅秤’,”港口管事指着一台带显示屏的磅秤,“鱼获一放上去,重量、单价、总价立马算出来,比从前用杆秤快十倍,还没猫腻。您看这屏幕,连鱼的产地、捕捞时间都记着呢,买主放心,卖主也省心。”

苏砚秋走到一艘刚卸完货的渔船旁,渔民们正将分拣好的鲅鱼、海蛎子装进冰鲜箱。船老大王大海见他过来,甩了甩手上的水:“苏大人,尝尝咱这海蛎子!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撬开就能吃,比江南的河鲜鲜十倍!”

他递过一个带泥的海蛎子,苏砚秋接过,用小刀撬开,乳白的蛎肉颤巍巍的,带着海水的清冽。“今年收成咋样?”他问道。

“好得很!”王大海指着船舱里的“水温监测仪”,“这玩意儿能测海里的水温,哪片海域鱼多,一看就知道。前阵子跟着暖流走,一网下去捞了三百斤鲅鱼,卖了两贯钱!”他又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今日渔获:鲅鱼300斤、海蛎子500斤,支出:冰钱20文,收入:2150文”,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

港口的另一侧,是连片的盐田。白花花的盐堆如小山般矗立,盐工们正用木耙将盐粒归拢,阳光下的盐粒闪着细碎的光。“这是‘滩晒盐’,”盐场场长介绍道,“比从前的‘锅煮盐’省一半功夫,盐价也降了两成。您看那片塑料大棚,是格致馆设计的‘防雨盐田’,下雨天也能晒盐,一年能多产十万斤。”

盐田边的“盐质检测站”里,技术员正用仪器检测盐的纯度。“以前的盐发苦,含沙多,现在按‘国标’来,纯度不够不准上市。”技术员指着屏幕上的数字,“这盐纯度99%,能直接送进京城的御膳房。”

苏砚秋拿起一包包装好的“精盐”,纸包上印着“登州海盐”“生产日期:天启三年冬”“保质期:一年”,还有个小小的“质检合格”印章。“连包装都讲究了。”他笑道。

“可不是!”场长说,“去年给南洋运了一批,用这纸包着,没受潮,回来的船主说,那边的人就认咱这‘登州盐’,比欧罗巴的海盐还抢手。”

午后,苏砚秋来到“海洋格致馆”。这里的玻璃水箱里养着各种海鱼,墙上挂着洋流图、捕鱼工具发展史,还有几个学生正围着“海洋模型”,听老师讲“潮汐发电”的原理。

“这是学生们设计的‘浮标渔网’,”老师指着一个塑料模型,“浮标能跟着潮水升降,渔网不会被礁石刮破,还能让小鱼漏出去。上个月在胶州湾试了试,渔民说鱼获多了,小鱼也少了。”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举着图纸跑过来:“苏大人,您看我的‘海水淡化器’!用太阳能加热海水,蒸汽冷凝成淡水,船上的人再也不用愁没水喝了。”图纸上的装置虽然简单,却画得条理分明。

苏砚秋接过图纸,想起年轻时在海上见船员喝浑浊的雨水,忍不住点头:“好想法!等你做出来,我让人在渔船上试试。”

夕阳西下时,登州港的灯塔亮了起来,光柱在海面上扫过,如巨人的手臂指引着归航的船只。渔民们聚在码头的“渔家乐”里,喝着烧酒,吃着刚煮好的海鲜,聊着今天的收成。王大海搂着儿子的肩膀,指着远处的货轮:“等你长大了,咱也换艘机动船,去更远的海里捕鱼,让你娘也过上好日子。”

苏砚秋站在栈桥上,望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这海疆的繁华,从来不是天生的。从“绝户网”到“生态渔”,从“锅煮盐”到“滩晒盐”,从渔民单打独斗到官府、格致馆、百姓合力护海,这一点一滴的变化,才让这片海既养得起人,又护得住未来。

海风掀起他的袍角,带着潮水的气息。苏砚秋知道,海疆的故事还在继续——明天太阳升起时,渔船依旧会扬帆出海,盐工依旧会走进盐田,学生们依旧会在格致馆里画着新的发明图。而这片海,会带着他们的期盼,潮起潮落,生生不息。

登船离开时,灯塔的光映在苏砚秋的脸上,温暖而明亮。他望着渐渐远去的港口,心里清楚,无论是河南的田埂,还是登州的海岸,百姓对好日子的向往都是一样的。而他这一路的奔波,不过是想让这向往,能在更坚实的土地上、更丰饶的海域里,开出花来。

夜色渐浓,船行平稳,只有海浪拍击船舷的声音,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唱着人与海的相守,也唱着一个国家向海而生的勇气与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