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123章 雷霆惊寰宇,重器镇国疆

槐下田舍 第123章 雷霆惊寰宇,重器镇国疆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1:33:39

漠北荒原的试验基地,清晨的空气里弥漫着紧张与肃穆。一座高达百米的铁塔矗立在旷野中央,塔顶悬挂着一枚橄榄形的金属装置,表面闪烁着银灰色的冷光——这是大明国耗费十年心血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镇国”。

塔下的控制室里,苏砚秋与格致学者们围在观测屏前,每个人的指尖都微微发凉。总工程师陈默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却带着颤抖:“倒计时十分钟,各单位最后检查!”

“起爆装置正常!”

“观测设备就绪!”

“人员已撤离至安全区!”

回应声此起彼伏,透过无线电传到控制室,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这颗原子弹的诞生,凝聚了全国最顶尖的智慧:从北极开采的稀土元素提纯,到格致馆研制的精密引爆装置,从数万吨炸药的当量计算,到辐射放护的每一个细节,背后是上万名科研人员、工匠、士兵的默默付出。

十年前,当学者们在实验室里第一次观测到核裂变现象时,苏砚秋就意识到这种力量的两面性——既能毁灭一切,也能成为守护和平的终极屏障。“若大明拥有此物,便可震慑万国,让战火远离华夏大地。”他在给皇帝的密折中写道,“但必须立铁规:非到亡国危机,绝不启用。”

皇帝准奏,秘密启动“重器计划”。无数个日夜,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演算、试验,失败了无数次:早期的核材料纯度不足,引爆装置屡屡失灵,甚至有一次因计算失误,导致局部爆炸,三名学者牺牲在岗位上。他们的墓碑就立在试验基地旁,碑上没有名字,只有一行字:“为万世开太平”。

“倒计时一分钟!”陈默的声音打破了控制室的寂静。

苏砚秋望向窗外,荒原上的风卷着沙石,天地一片苍茫。他想起那些牺牲的学者,想起北极冰原上开采稀土的矿工,想起护送核材料的士兵——这颗原子弹,不是冰冷的武器,是无数人的心血与信念铸成的“盾”。

“十、九、八……”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着观测屏。

“三、二、一,起爆!”

陈默按下红色按钮的瞬间,一道刺目的白光从铁塔顶端爆发,瞬间吞噬了整个荒原。紧接着,一股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遮天蔽日,冲击波像无形的巨手,推着控制室的窗户嗡嗡作响,远处的沙丘被掀起,形成一圈圈涟漪。

观测屏上,冲击波的范围不断扩大,温度、辐射的数据疯狂跳动。“当量达到预期!”有人嘶吼着,泪水混合着激动与后怕滚落,“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控制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有人拥抱,有人瘫坐在地,陈默摘下眼镜,用衣袖擦着镜片,却怎么也擦不掉模糊的水汽。苏砚秋站在窗前,望着那朵久久不散的蘑菇云,心中没有胜利的狂喜,只有沉甸甸的敬畏——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世界的格局将被改写。

消息被严格保密,只有皇帝与核心大臣知晓。但试验产生的震动,还是被周边国家的观测站捕捉到。波斯使者在朝见时,试探着问:“近日漠北有异象,天地变色,不知是何征兆?”

皇帝平静地回答:“乃格致试验所致,无关军国大事。但朕可告知诸国:大明无意称霸,但若有人敢犯我疆土、害我百姓,必让其付出血的代价。”使者看着皇帝眼中的威严,不敢再多问,回国后如实禀报,各国自此对大明愈发敬畏,边境摩擦骤减。

几个月后,“镇国”原子弹的核心技术被应用于和平领域。格致馆利用核裂变原理建成了“原子能发电站”,发电量是常规电站的百倍,点亮了中原的万家灯火;医用核技术能精准治疗癌症,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苏砚秋在视察核电站时说:“重器的终极意义,不是毁灭,是守护与创造。”

但原子弹的威慑力始终存在。朝廷在秘密地点储备了数枚原子弹,制定了严格的使用条例:必须经皇帝、内阁、军方联席会议一致同意,必须是国家面临灭国危机时,必须提前公示警告,最大限度减少平民伤亡。“这不是用来炫耀的武器,”苏砚秋对军方将领说,“是悬在头顶的警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也警告敌人不可妄动。”

在经世大学的“格致伦理课”上,教授们第一次公开讲解核裂变原理,却着重强调:“科学是双刃剑,能造原子弹,也能造核电站;能毁灭国家,也能滋养民生。关键在于使用者的良知与责任。”学生们听得沉默,有人在课后写道:“愿这颗蓝色的地球,永远不必见识原子弹的真正威力。”

数年后,当大明国的影响力遍及全球,有小国因边界纠纷试图挑衅时,朝廷只是公布了一组“漠北试验”的间接数据——蘑菇云高度、冲击波范围、能量当量换算成“可毁灭中等国家”的数量。对方立刻遣使道歉,承诺永不越界。

苏砚秋在晚年回顾“重器计划”时,曾对子孙说:“我这一生,见过太多战火与苦难,知道和平有多珍贵。原子弹的出世,不是为了让大明称霸,是为了让所有华夏儿女,能在安稳的土地上,看着孩子长大,看着庄稼丰收,看着飞机在蓝天上安全飞行。”

漠北的试验基地早已废弃,只留下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苏砚秋的话:“雷霆之威,当护苍生;重器之利,永守和平。”风吹过荒原,石碑上的字迹历经岁月洗礼,愈发清晰。

而那颗改变世界的“镇国”原子弹,其核心部件被保存在国家博物馆的地下密室,与它一同陈列的,还有科研人员的手稿、矿工的工具、士兵的日记。密室的入口写着一行字:“愿此物永不见天日,愿世间永无战火。”

这,或许就是原子弹出世的终极意义——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和平最有力的扞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