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120章 银屏观盛典,万众共齐心

槐下田舍 第120章 银屏观盛典,万众共齐心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1:33:39

洛阳城的文化广场上,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数十台电视机已被搬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百姓们自带小马扎,早早围坐成圈,孩子们爬到树上、蹲在墙头上,伸长脖子盯着屏幕——今天是大明国建国百年纪念日,也是第一期“新闻联播”开播的日子,重头戏是首都洛阳的大阅兵,这是全国百姓第一次通过电视,同步观看如此盛大的盛典。

“开播了!”有人喊道。屏幕上闪过“大明新闻联播”六个金字,随后切换到太和殿前的广场:十万士兵列成整齐的方阵,军装在阳光下泛着藏青的光;远处的天空中,“凌云-战机型”飞机组成“百年”字样,拉出彩色的烟带;更远处,十艘缩小的航母模型在电子屏上驶过,象征着大明海军的威严。

“我的天,这阵仗!”广场上响起一片惊叹。一个参加过早年边防战的老兵,看着屏幕上士兵手中的连发步枪、肩上的火箭筒,忍不住抹了抹眼角:“想当年咱们扛着单发枪守边关,现在的兵,真是鸟枪换炮了!”

新闻联播的镜头缓缓推进:陆军方阵迈着正步走过观礼台,每一步都踏在同一节奏上,脚步声通过电视扬声器传出,沉闷而有力;装甲车队紧随其后,坦克的履带碾过地面,炮口直指苍穹;海军方阵穿着洁白的军装,胸前的徽章闪着银光,让人想起泉州港的巨舰;最后是空军方阵,飞行员们戴着飞行帽,身后的背景是“凌云号”飞机呼啸而过的画面。

“那是我儿子的部队!”人群中,一个妇人指着陆军方阵,激动得站起来。她的儿子在漠北军区服役,虽然在电视上看不清脸,但她认得那支部队的臂章。周围的百姓纷纷鼓掌,有人喊道:“让你儿子在边关放心,家里有我们呢!”

屏幕上,皇帝的声音响起,通过扬声器传遍广场:“大明百年,靠的是百姓勤劳,靠的是军队强悍,靠的是华夏同心!今日阅兵,不是为炫耀武力,是为告诉世界:大明热爱和平,但从不畏惧战争;是为告诉百姓:你们的安宁,有千万将士用生命守护!”

话音刚落,空中梯队的表演达到**。一百架“凌云-5型”战斗机组成“华夏”二字,在洛阳上空盘旋一周,随后拉着彩烟俯冲而下,又骤然拉升,留下一道道绚丽的弧线。广场上的百姓仰头望去,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真实的飞机掠过头顶,欢呼声震耳欲聋。

最震撼的是“格致装备方阵”。格致馆研制的电磁炮、远程导弹发射车、无线电通讯车缓缓驶过,这些曾只在图纸上见过的武器,如今真实地出现在眼前。解说员的声音介绍着:“电磁炮射程可达百里,导弹能精准打击目标,通讯车能让前线与后方实时联络……”

“有这些家伙,谁还敢来欺负咱们?”一个汉子攥着拳头说。旁边的商人点头:“上次我去波斯经商,人家一听是大明的,立马客客气气,还不是因为咱们有实力!”

新闻联播还穿插了各地的庆祝画面:泉州港的渔民敲锣打鼓,太平州郡的岛民舞着草龙,漠北的牧民围着篝火歌唱,西域的商人挂起“华夏同心”的横幅。当镜头切到海外华人聚居区时,广场上的百姓更是激动——那些穿着汉服的华人,在异国他乡升起大明龙旗,跟着电视里的节奏鼓掌,脸上的自豪与国内百姓如出一辙。

“原来海外还有那么多咱们的人!”一个老者感慨道。他年轻时以为“华夏”只在中原,如今通过电视才知道,大明的华人早已遍布地球,而无论身在何处,看到阅兵的画面,都会热血沸腾。

阅兵结束后,新闻联播播放了“百姓访谈”。镜头里,有在北极科考的学者,有在南洋种橡胶的移民,有在格致馆研发新药的医生,他们都说着同一句话:“看到阅兵,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广场上的百姓久久不愿散去。有人围着电视机讨论军队的装备,有人回忆着百年前的艰难岁月,有人给孩子讲边关将士的故事。一个教书先生对学生们说:“你们要记住今天看到的,不是因为武器厉害才骄傲,是因为这些武器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工匠造炮,农民种粮,士兵守边,少了谁都不行。”

消息传到各地,同样的震撼在无数个角落上演。在江南的水乡,村民们挤在村委会的电视机前,看着屏幕里的方阵,默默给远方的士兵儿子写信;在中原的村庄,老人们把电视搬到院子里,让全村人一起看,说“要让娃娃们知道,自己是大明的人,要争气”;在经世大学,学子们看完阅兵,纷纷报名参军,说“要去守护这盛世”。

苏砚秋站在太和殿的观礼台上,看着电视屏幕上转播的广场画面,又望向窗外真实的阅兵队伍,忽然觉得,电视这小小的匣子,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它让千里之外的百姓能亲历盛典,让分散各地的华人能共享荣耀,让“国家”这个概念,变得可感可触。

傍晚,新闻联播结束的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大明万岁,华夏同心”的字样。广场上的百姓缓缓散去,有人哼着阅兵时的军歌,有人还在讨论飞机的表演,孩子们则模仿着士兵的正步,在地上迈着步子。

夕阳下,文化广场的电视机还亮着,屏幕上的画面定格在阅兵方阵的最后一幕。风吹过广场,带着百姓的笑语,也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这种力量,源于对国家的认同,源于对军队的信任,源于“我们都是大明人”的共同信念。

而这,或许就是新闻联播与大阅兵的真正意义:不仅是一次盛典的记录,更是一次人心的凝聚。当千万双眼睛通过银屏,看到同一支军队、同一个庆典,感受到同一份骄傲时,“华夏”二字便有了更坚实的根基,这颗蓝色的地球之上,属于大明的故事,也将因这份同心,书写得更加壮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