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京华墨韵 > 第65章 乡村的变奏

京华墨韵 第65章 乡村的变奏

作者:无始无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10:14:01

绿皮火车喘息着,在熟悉的山区小站缓缓停靠。陈默提着简单的行李走下火车,一股凛冽而熟悉的、混合着泥土、柴火和淡淡牲畜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瞬间将他包裹。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是故乡的味道,厚重,真实,带着冬日特有的清冽。

走出小小的站台,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怔住。记忆中那个尘土飞扬、坑洼不平的站前广场,如今铺上了平整的水泥砖,甚至还划出了停车位。几辆颜色鲜艳的共享电单车整齐地停在一旁,显得格外突兀。不远处,原本低矮杂乱的民居间,矗立起几栋贴着白色瓷砖的三层小楼,在冬日的阳光下有些晃眼。

“小默!这边!”父亲熟悉的声音传来。陈默转头,看到父亲推着一辆半新的电动三轮车,正站在路边朝他挥手。父亲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身上还是那件穿了多年的深蓝色棉服,但精神看起来不错。

“爸!”陈默快步走过去,将行李放进三轮车后面的车斗里。

“路上还顺利吧?饿不饿?你妈在家杀鸡哩。”父亲一边发动车子,一边絮叨着。电动三轮车发出轻微的嗡鸣,平稳地驶上回家的路。

车轮碾过的不再是记忆里雨天泥泞、晴天颠簸的土路,而是一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足够两辆小车错车。路两旁,不少人家盖起了新房,红砖墙、铝合金窗户,有的还安了太阳能热水器。偶尔能看到一两辆小轿车停在院门口。电线杆比以前密集了许多,黑色的电线如同蛛网般牵向四面八方。

“这路……”陈默忍不住开口。

“去年修的,‘村村通’嘛!”父亲语气里带着满足,“现在去镇上,骑这个一会儿就到了,方便多了。村里好多家都买了这种电动车,拉货、出门都行。”

变化远不止于此。快到村口时,陈默看到河边那片原本长满荒草的空地,立起了一座崭新的、红瓦白墙的建筑,门口挂着牌子——“陈家沟村文化活动中心”。旁边还有一小片安装了健身器材的场地,几个老人正边晒太阳边活动筋骨。

“那是镇上拨钱建的,”父亲解释道,“晚上还有婆姨们去那里跳广场舞呢,音乐放得震天响。”父亲说着,摇了摇头,脸上却带着笑意,显然对这种热闹并不排斥。

车子驶入村中主干道。青石板路依旧,但两旁的房屋大多焕然一新。许多人家门口堆着的不再是单一的柴火垛,还多了蜂窝煤或者液化气罐。一些屋顶上竖起了小小的卫星电视接收器,像一朵朵灰色的蘑菇。孩童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穿着也比记忆中鲜艳时尚了许多。

然而,在这崭新的底色上,依旧点缀着熟悉的旧痕。那口养育了全村人的老井还在,井口被磨得光滑如镜;村头那棵据说是明朝种下的老槐树,依旧枝干虬结,在冬日天空下伸展着沉默的臂膀;几条土狗懒洋洋地趴在墙根下晒太阳,看到三轮车驶过,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

“变样了吧?”父亲停在家门口,一边卸行李一边说,“日子是比以前好过多了。就是……感觉没那么静了,人也好像没以前那么亲了。年轻人都往外跑,过年才回来一趟。”

家,还是那个熟悉的院落。青砖围墙,黑漆木门,门楣上“耕读传家”的木匾被风雨侵蚀得字迹有些模糊,却依旧端正。母亲闻声从厨房里迎出来,围裙上沾着面粉,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和心疼:“瘦了!北京念书辛苦吧?快进屋,炕烧热乎了!”

家里的变化要细微一些。堂屋正中的八仙桌和条案还是老物件,擦拭得干干净净。但角落里多了一台冰箱,墙上挂着一个崭新的电子钟。里屋的桌子上,放着一台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台式电脑,屏幕却黑着。

“那是你小妹用的,”母亲解释道,“学校现在布置作业,有时候要在网上查资料。咱家拉上网线了,就是……我也不太会用。”

正说着,小妹陈灵像只小燕子般从外面跑进来,见到陈默,欢呼一声扑过来:“哥!你回来啦!”她长高了不少,扎着马尾辫,穿着一件粉色的羽绒服,脸上红扑扑的,充满了活力。

晚饭格外丰盛,母亲炖了鸡,炒了腊肉,蒸了香肠,都是陈默爱吃的。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热气腾腾。父母关切地问着他在北京的学习、生活,听到他武协教学、开网店的事情,既惊讶又自豪。

“网上还能卖东西?靠谱吗?”父亲有些疑虑。

“靠谱的,爸。都是我自己刻的东西,有人喜欢就买。”陈默解释道。

“我哥厉害着呢!”陈灵嘴里塞着鸡肉,含糊不清地炫耀,“我们班同学都知道我哥在北京上大学,还会功夫!”

饭后,陈默拿出给家人的礼物。给爷爷的是一方用那块老紫铜料的边角料刻的“仁者寿”印章,给父亲的是一对健身核桃,已经被他提前盘玩得油润光亮,给母亲的是一条柔软的羊毛围巾,给小妹的则是一套精装的《山海经》绘本和一些北京带来的零食。

一家人喜笑颜开,尤其是小妹,抱着绘本爱不释手。

夜幕降临,村庄并没有完全沉睡。远处文化活动中心的方向隐约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夹杂着几声狗吠。一些亮着灯火的窗户里,闪烁着电视屏幕的蓝光。网络将这个世界的信息,无远弗届地送到了这个偏远的山村。

陈默站在院子里,仰头望去。城市的霓虹让星空黯淡,而家乡的夜空,依旧星河低垂,璀璨得令人心醉。清冷的空气吸入肺中,带着熟悉的柴火气息。脚下的土地坚实而温暖。

乡村在变,道路、房屋、生活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现代化奔去。但有些东西似乎没变,头顶的星空,脚下的土地,亲情的温暖,以及那份深植于血脉中的、对故土的眷恋。

他回到自己的小屋,书桌上,赵老赠的那套刻刀静静躺着,仿佛从未离开。他拿起一把平口刀,指尖抚过冰凉的刀身,感受着那份熟悉的触感。窗外,是变革中的乡村夜景;窗内,是游子归家后沉静的心。他知道,无论外界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比如手中的技艺,比如内心的坚守,将是他永恒的锚点。这次归来,他不仅要感受这份变化,更要在变化中,寻找自己与这片土地新的连接方式。

喜欢京华墨韵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京华墨韵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