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京华墨韵 > 第79章 拍卖行成交的喜悦

京华墨韵 第79章 拍卖行成交的喜悦

作者:无始无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10:00:59

《山河映翠》以二十五万高价私洽成交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陈默和林卿身边的小圈子里漾开层层涟漪。赞叹与祝贺之余,一个全新的、以往觉得遥不可及的世界,也因此向他们悄然敞开了一丝门缝。

几天后,陈默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来自那位曾想购买《山河映翠》未果的资深藏家王先生。

“陈小友,恭喜啊!《山河映翠》找到了好归宿,吴老是真正懂行的大家。”王先生寒暄几句,话锋一转,“不知道小友对拍卖行有没有兴趣?”

“拍卖行?”陈默微微一怔。在他的认知里,那是顶尖艺术品与古董流转的殿堂,充斥着天价成交额和神秘的大藏家,与他这样埋头工作室的创作者似乎隔着千山万水。

“对,‘嘉艺国际’,下周末有一场‘当代工艺与文人清玩’专场拍卖。”王先生语气热忱,“我看过你网店那些‘刀笔相映’系列的小精品,水准很高,很有灵气,完全有资格上拍。尤其是那几件融合了石刻、木嵌和微雕的文房小件,韵味独特。有没有兴趣送一两件去试试水?”

送拍?陈默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这不同于网店明码标价的销售,也不同于私下的藏家交易。拍卖行是一个公开的竞技场,作品的价值将由众多匿名买家在瞬息之间用价格来投票,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王先生,感谢您的提携。只是……我对拍卖的流程和规则一无所知。”陈默如实相告。

“这个简单,我可以引荐你认识嘉艺当代工艺部的经理。流程他们都会详细指导。重要的是你的作品要过硬。”王先生笑道,“我觉得你那件‘秋山问道’黄杨木笔搁和那方‘云水禅心’歙砚适配的紫光檀砚盒就非常合适。一件清雅,一件拙朴,能代表你的不同面向。”

结束通话,陈默心绪难平。他立刻与林卿商量。林卿先是惊讶,随即眼中也闪烁起兴奋的光芒。

“拍卖行……听起来像是一场考试。”她沉吟道,“但王先生说得对,这是一个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作品的好机会,也是一个检验我们作品市场接受度的试金石。”

“风险呢?”陈默考虑得更周全,“如果流拍,或者成交价太低,会不会……”

“会不会打击信心?”林卿接过话,摇摇头,“默,我们创作是因为热爱,不是因为市场。即便结果不理想,也只是说明我们还需要时间沉淀,或者那件作品不适合那个场合。但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林卿的支持打消了陈默最后的顾虑。他联系了王先生介绍的嘉艺拍卖当代工艺部经理,一位姓李的干练女士。沟通很顺利,李经理在看了作品的高清图片和详细资料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邀请他们携带实物前去公司进行鉴定评估。

约定的日子,陈默和林卿带着精心包装好的两件作品,第一次踏入了位于cbd核心区的嘉艺拍卖大厦。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挑高数层的中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氛和一种无形的、属于资本与精英的气息,与陈默工作室里木屑和松墨的味道截然不同。他们穿着简单的学生装束,走在步履匆匆、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李经理在会客室接待了他们。她四十岁上下,妆容精致,举止得体,言语间既有职业性的热情,也保持着专业的审慎。她小心地打开包装,戴上白手套,拿起高倍放大镜,仔细审视着每一件作品。

“‘秋山问道’笔搁,黄杨木随形巧雕,刀法洗练,意境空灵,留白恰到好处,有明人小品的韵味。”李经理边看边点评,语气客观,“材质普通,但胜在意境和手艺。”

接着,她拿起那方“云水禅心”砚盒。紫光檀木质坚密,色泽沉穆,盒盖上利用木材本身的天然纹理,以极浅的浮雕手法勾勒出云水缭绕的意象,边缘处镶嵌了一小块打磨光滑的青田石,作为“点睛之笔”,与下方的歙砚相映成趣。

“这件更有意思。”李经理看得更久,“木石结合,构思巧妙。刀工内敛,不张扬,但细节经得起推敲。尤其是这种对材料天然美的尊重和引导,很有想法。”

评估完毕,李经理摘下眼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陈先生,林小姐,这两件作品我们嘉艺愿意接收,安排在下周的专场拍卖。起拍价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和作品本身定为:笔搁两万元,砚盒(不含砚台本身)三万元。这是委托合同,你们可以看一下细节。”

陈默和林卿仔细阅读了合同条款,包括佣金比例、保险、流拍处理等,条款清晰规范,他们确认无误后,郑重地签下了名字。

接下来的几天,等待变得有些煎熬。他们将作品上拍的消息没有大肆宣扬,只在极小的圈子里告知。

陈默依旧上课、教拳、雕刻,但心思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那个即将举行的拍卖会。他想象着拍卖师洪亮的声音,竞买人举牌的瞬间,落槌的定音……那是一个他完全陌生的世界运行的规则。

拍卖日终于到来。陈默和林卿都没有去现场,他们选择待在工作室,通过嘉艺拍卖提供的网络直播链接观看。屏幕上,拍卖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穿着考究的藏家、顾问、艺术爱好者们低声交谈,气氛庄重而略显紧张。

他们的两件作品被安排在专场中段。当“当代 黄杨木‘秋山问道’笔搁”的图片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陈默不自觉地握紧了林卿的手。

拍卖师用清晰快速的语调介绍着作品,台下有人举起号牌。

“两万!”

“两万二!”

“两万五!”

“三万!”

竞价声此起彼伏,虽然不像书画古董专场那样动辄百万千万,但每一次加价都让陈默的心跳加速。最终,那件清雅的笔搁以四万八千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超过了五万五千元!

紧接着是“当代 紫光檀嵌石‘云水禅心’砚盒”。

“三万!”

“三万五!”

“四万!”

“五万!”

竞争似乎更为激烈一些,或许是其独特的木石设计和实用性吸引了更多藏家。价格一路攀升,最终定格在七万两千元!落槌价!加上佣金,超过八万元!

网络直播的画面切换到下一件拍品,陈默和林卿却还沉浸在方才的激动中。两件总价不过几百元材料成本的小品,在拍卖行的槌声中,竟然拍出了总计近十四万元的价格(含佣金)!

巨大的喜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恍惚感笼罩了他们。这不仅仅是金钱的数字,更是一种来自专业领域和高端市场的、掷地有声的认可。

“我们……成功了?”林卿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嗯,成功了。”陈默长舒一口气,将林卿拥入怀中,感受着彼此激烈的心跳。他意识到,拍卖行并非遥不可及,它只是艺术价值实现的另一个渠道,一个更为残酷也更为公正的放大镜。它能将创作者的才华与心血,清晰地折射成市场价格。

几天后,扣除佣金及相关费用后的款项打入了陈默的账户。看着手机上银行发来的入账短信,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这笔通过公开拍卖获得的收入,与之前《山河映翠》的私洽款意义不同,它更像一份沉甸甸的“市场成绩单”。

当晚,两人再次坐在工作台前,规划这笔新入账的资金。

“这笔钱,我们不动。”陈默看着林卿,眼神明亮而坚定,“全部作为‘墨韵堂’的启动资金。拍卖行的经历告诉我们,好的作品,是有能力自己说话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创造出更多能‘说话’的作品。”

林卿重重点头,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初涉拍卖行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无比的信心和清晰的路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