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京华墨韵 > 第50章 以雕会友的书画活动

京华墨韵 第50章 以雕会友的书画活动

作者:无始无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10:00:59

红三楼活动室的墨香尚未在记忆中淡去,陈默与林卿之间因书画而结下的缘分,便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他所擅长的领域。那是一个周四的下午,阳光透过图书馆高大的窗户,在布满岁月痕迹的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默正埋首于一堆关于汉代石刻拓片的文献中,手机轻轻震动,是林卿发来的消息。

“陈默师弟,下午有空吗?听说你擅长雕刻,我最近在临摹一些汉代瓦当和画像石的纹样,对其中的刀法和造型很感兴趣,不知能否向你请教一下?我在红三楼活动室。”

消息的措辞礼貌而直接,带着学术交流般的纯粹。陈默看着屏幕上“雕刻”二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合上面前厚重的典籍,回复道:“有空,我马上过来。”

再次踏入书画社活动室,氛围与晚间集体活动时略有不同。午后的阳光将房间照得透亮,只有林卿一人在。她正伏在靠窗的画案上,面前摊开几本厚重的图册,里面是翻拍的汉代瓦当、画像石拓片,那些古朴雄浑、充满生命张力的线条与图像,与她平日清雅的书画风格形成有趣的对比。

听到脚步声,林卿抬起头,阳光下她的眼眸显得格外清澈。“来得正好,”她招手让陈默过去,指着图册上一块“青龙”瓦当的拓片,“你看这龙的形态,矫健腾跃,线条如此简练,却感觉充满了力量。还有这刀法,凿刻的痕迹那么肯定,一气呵成。我在用毛笔模仿这种味道时,总觉得差了点‘金石气’。”

陈默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那些熟悉的纹样上。这些源自远古的雕刻艺术,与他所学的陈氏太极、所研的古典文献,在精神内核上有着奇妙的共通之处——都追求一种内在的、饱满的生命力。

“毛笔柔软,追求的是韵味和变化;刻刀坚硬,追求的是力量和肯定。”陈默拿起林卿桌上的一支铅笔,在旁边空白的速写本上随手画了几根线条,模仿着瓦当上龙纹的凿刻感,下笔果断,边缘清晰,带着一种“刻”的意味。“你看,如果用笔时,想象不是在‘描画’,而是在‘镌刻’,意念先到,手腕发力更加肯定,或许能接近那种感觉。”

林卿凝神看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意念先到……就像书法中的‘意在笔先’?”

“对,道理是相通的。”陈默赞许道,“无论是执笔还是握刀,心是主帅。心里有了那个充满力量的‘形’,手上的工具不过是延伸。”

他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拿出了那个熟悉的旧木盒。打开,赵老所赠的那套精钢刻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而沉静的光泽。他又取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半个巴掌大小的黄杨木块,木质细腻,色泽温润。

“光说可能比较抽象,”陈默将木块固定在随身携带的小木工台上,“我刻个小东西,你看看刀法的运用。”

林卿立刻来了兴致,将画案清理出一块空间,双手托腮,专注地看着陈默的动作,像个好奇的学生。

陈默没有选择复杂的汉代纹样,而是选了一个更贴近文人雅趣的题材——一截微弯的梅枝,枝头点缀着两三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他拿起平口刀,没有立刻下刀,而是先用手指在木块上轻轻抚摸着,感受木纹的走向,如同太极起势前的“听劲”。

“下刀前,要‘读木’,”他低声解释,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给林卿听,“顺着它的纹理,引导它,而不是对抗它。”

话音落下,刀尖稳稳地切入木中。他的动作并不快,但极其稳定、精准。手腕悬空,以小臂带动,力量从肩部发出,贯注到指尖,再传递到锋利的刀尖。削、切、挖、挑……各种刀法随着梅枝的形态自然转换。处理主干时,他用刀阔大,留下爽利的块面,表现出梅枝的苍劲;雕刻细枝与花苞时,则换上了更精细的圆口刀,动作轻灵婉转,刀刃如笔锋,在方寸之间游走,勾勒出细腻的生机。

林卿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她看惯了毛笔在宣纸上的游走,那是墨色的渲染与线条的流淌。而此刻,她看到的是坚硬的钢铁在与致密的木材对话,碎屑如同时光的尘埃般簌簌落下,一个立体的、充满骨力的形象在刀下一点点“生长”出来。那种创造过程带来的直观冲击力,与书画的“加法”(笔墨叠加)不同,这是一种“减法”,在剔除冗余中显露天性,更显得干脆利落,充满力量的美感。

她尤其注意到陈默运刀时那种全神贯注的状态,眼神锐利而平静,呼吸悠长,整个身体都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协调与稳定,仿佛与他手中的刻刀、与那块木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能量场。这让她不由得联想到了他打太极拳时的样子。

不到半小时,一件小巧精致的黄杨木梅花镇纸便初具形态。梅枝曲折有力,花苞饱满圆润,虽未打磨,却已神采奕奕,尤其是那股由果断刀法带来的“金石味”,与桌上拓片中的汉唐气象隐隐呼应。

陈默放下刻刀,轻轻吹去木屑,将镇纸递给林卿。“仓促之作,还很粗糙。”

林卿小心翼翼地接过,触手是微凉而光滑的木质感。她仔细端详着,手指轻轻拂过刀痕留下的细微转折与顿挫,感受着那其中蕴含的节奏与力量。“一点也不粗糙,”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感觉太奇妙了!这些刀痕,就像是凝固的笔触,比毛笔线条更直接,更肯定。我好像有点明白你说的‘金石气’了!”

她将镇纸放在一张白纸上,又拿起毛笔,尝试着按照刚才观察到的运刀感觉,去临摹拓片上的线条。下笔果然更加果敢,少了几分犹豫和修饰,多了一份朴拙的力量感。

“对了,”林卿忽然想起什么,从自己的画筒里取出一个细长的锦盒,递给陈默,“上次看你用社里的笔不顺手,这支笔是我平时用的,狼毫小楷,弹性还不错,你应该会更容易找到发力点。算是……提前支付的‘学费’?”

锦盒打开,一支做工精良的狼毫小楷笔静静躺在丝绒衬垫上,笔杆是温润的青竹,透着雅致。这份礼物既贴心又不着痕迹,维护了受赠者的自尊。

陈默心中一动,没有推辞,接过锦盒,真诚地道谢:“谢谢师姐,这份礼物太珍贵了。”

“比起你这‘以雕会友’的指点,一支笔算得了什么。”林卿笑道,阳光在她微微泛红的脸颊上跳跃。

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将房间染成一片温暖的橙色。活动室里,一个专注于刀与木的碰撞,一个沉浸于笔与墨的交融,偶尔交流几句对线条、对力感、对古典美学的理解,话语不多,却句句落在关键处,充满了知音般的默契。

这“以雕会友”的午后,没有喧嚣,没有客套,只有两种古老技艺在阳光下的静静对话,以及两颗因对传统艺术共同的热爱而悄然靠近的年轻心灵。当陈默收拾好刻刀,林卿洗净毛笔,两人相视一笑,一同走出活动室时,都知道,这段始于墨香、续于刀木的友谊,已然在他们各自的艺术道路上,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