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站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苏晓指尖摩挲着爷爷笔记里的古族文字拓片,那些扭曲的符号在墟心石温润的白光映照下,仿佛有了生命,顺着纸张缓缓流动。杨宇站在监测屏幕前,指尖划过屏幕上“暗眼”组织基地的分布图,眉头紧锁。缴获的资料显示,除了被摧毁的隐形船只,“暗眼”在归墟海域周边还有三个隐藏据点,其中一个距离栖潮滩暗渠不足百里,一直暗中监视着古族遗迹的动向。
“李博士的团队已经分析出变异药剂的核心成分了。”陈教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眼底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阴息催化剂,结合了深海特殊菌群和古族阴息残留,能快速刺激生物基因突变,强化攻击性。更关键的是,这种催化剂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需要特定的能量信号激活,这就是为什么之前的变异青黑生物会集体自爆。”
苏晓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明悟:“也就是说,‘暗眼’组织无法长期控制变异生物,只能通过催化剂和远程信号,进行短期的集中攻击?”陈教授点头,将报告放在桌上:“没错,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只要切断他们的信号源,同时研制出催化剂的中和剂,就能从根本上遏制他们改造生物的阴谋。”
杨宇转身看向两人,语气沉稳:“总站已经批准了我们的计划,三天后对‘暗眼’的三个据点同时发起突袭。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打开古族遗迹的石门。”他指着屏幕上遗迹的三维模型,石门的位置被红色标记突出,“资料里提到,墟心核心不仅能操控海域能量,还藏着古族对抗‘暗眼’先祖的关键技术。只有拿到这份技术,我们才能彻底粉碎‘暗眼’的野心。”
苏晓心里一动,伸手摸向胸口的守护者印记,印记突然发热,与桌上的墟心石产生强烈共鸣。笔记里“阳息为匙,印记为引,墟心为媒”的字句在脑海中回响,她忽然想起遗迹大厅里那块黑色石碑上的眼睛图案,当时只觉得诡异,此刻却与印记的纹路隐隐重合。“我想,我知道怎么打开石门了。”苏晓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石碑上的眼睛图案,不是‘暗眼’的标志,而是古族的‘启灵印’,需要守护者印记、墟心石,还有……温和类守渠者的阳息核心,三者合一才能激活。”
杨宇和陈教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之前一直卡在“阳息如何精准引导”的难题上,没想到温和类守渠者才是关键。“温和类守渠者的阳息核心,是指它们体内的能量源吗?”杨宇问道。苏晓点头,翻开笔记的某一页,上面画着一个淡青色的椭圆晶体:“爷爷在笔记里提到过,古族曾与温和类守渠者签订契约,将它们的阳息核心作为遗迹的第二重守护,只有得到守护者认可,才能借用核心能量。”
老张端着夜宵走进来,听到三人的讨论,放下餐盘笑道:“那正好,上次潜水时,那些温和类守渠者对我们挺友好的,应该不会拒绝帮忙。”他拿起一块能量棒递给苏晓,“丫头,这几天别太累了,你的能量还没完全恢复,可不能再像上次那样硬撑。”苏晓接过能量棒,心里暖暖的,点头应道:“我知道,这次有了净化装置和中和剂的初步配方,不会再冒险了。”
接下来的三天,海防站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小李和小王带领队员整理装备,将升级后的能量武器和防护盾逐一检查,老张则对快艇进行了最后一次改造,加装了小型净化模块和信号干扰器,确保航行过程中不被“暗眼”察觉。苏晓和陈教授、李博士一起,根据古族阵法图纸,优化了净化装置的能量传导效率,同时研制催化剂中和剂。
中和剂的研制并不顺利,阴息催化剂的菌群结构极其复杂,多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直到苏晓尝试将墟心石的阳息注入中和剂,菌群才开始逐渐失活。“古族的能量体系果然是关键。”李博士看着实验数据,赞叹不已,“阳息和阴息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制衡。墟心石的阳息能破坏催化剂的能量结构,再结合深海藻类的提取物,中和效果能达到九成以上。”
出发前夜,苏晓独自来到码头。快艇静静地停靠在岸边,甲板上的净化装置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海风卷着海浪的声音,像是爷爷的低语,她从口袋里掏出墟心石,石身的白光在夜色中格外柔和。杨宇悄悄走到她身边,递过一件外套:“夜里风大,别着凉了。”
苏晓接过外套披上,轻声道:“你说,爷爷当年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为了守护遗迹,一次次深入归墟海域?”杨宇看着她眼底的迷茫与坚定,轻声安慰:“苏教授是个伟大的研究者,更是个勇敢的守护者。他没完成的事,我们帮他完成。而且,他一定不希望看到你一直活在他的影子里,你有自己的使命。”
苏晓抬头看向杨宇,眼里闪过一丝光亮。认识杨宇以来,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她支持和力量,从最初的怀疑到现在的信任,两人之间的默契早已无需多言。“明天打开石门后,你一定要小心。”苏晓叮嘱道,“资料里说‘暗眼’的先祖曾在遗迹里留下过陷阱。”杨宇点头,指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我会的。你在快艇上操控净化装置,也要保护好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