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山脚下那个巨大的陷坑。”杨逍宇指向来路,“莫将军想必很奇怪,如此规模的陷阱,是如何在我们眼皮底下完成,又能精准地在骑兵通过时发动?”
他招了招手,几名“平民军”士兵推着一个简陋的沙盘走了过来。沙盘上清晰地标示出了山寨周边的地形,包括那个陷坑的位置。
“这个坑道,并非一日之功。”杨逍宇拿起一根细棍,点在沙盘上,“事实上,在过去半个月里,我让兄弟们每次来此训练时,都会轮流挖掘一部分。坑道内部用可拆卸的支柱支撑,上方覆以原土和特意移植的草皮,并掺入了糯米浆等增加粘合性的物质。坑道两侧,还提前挖掘了引水渠,与附近的山泉相连。”
他详细解释了运作原理:当莫盛启的先锋斥候通过,山上了望哨通过旗语确认骑兵主力进入陷坑范围后,埋伏在坑道特定出口的、由“指导员”带领的十人小队,便会利用杠杆和绳索,快速破坏关键支柱。上方泥土和植被的自重,加上骑兵行进产生的震动以及人马、装备的重量,会在计算好的时间内引发连锁崩塌。预先引入的地下水与泥土中的粘性物质混合,迅速形成比普通沼泽更可怕的特制泥潭。
“选择首先解决掉骑兵,是因为他们是莫将军您麾下机动性最强、冲击力最大的力量。废掉了他们,就等于斩断了您快速突进、直捣黄龙的可能。”杨逍宇语气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说实话,我还考虑过使用水泥、或者石灰什么的……”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扫过莫盛启和他身后一些脸色微变的士兵:“但转念一想,毕竟是自己人,总不能真把诸位当成……嗯,某些需要彻底消灭的敌人来对付吧?虽说只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但说出来,想必也能让诸位体会到,若真是生死相搏,诸位面临的,可能就不仅仅是狼狈,而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了。”
这话让不少士兵倒吸一口凉气。水泥的神奇,他们中不少参与过樊城建设的人都见识过。想想看,如果陷坑里不是泥浆而是水泥……那画面太美,他们不敢想象。看向杨逍宇的眼神中,除了愤懑,不禁又多了一丝后怕和复杂。
虽说这东西凝固成堪比岩石的硬度需要时间,但这可是这位大少爷弄出来的神奇造物。鬼知道他有没有办法加速这凝固的过程!
更何况,他还考虑过“石灰”……
太残暴了!
杨逍宇没有在意他们神色的变化,继续他的“表演”。他让人推上来那辆造型古怪、被砸得有些变形的“自行车”。
“接下来,是那遮蔽视野的漫天沙尘,以及如影随形的骚扰。”杨逍宇抚摸着那粗糙的车架,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得,也夹杂着几分明显的遗憾,“此物,我称之为‘自行车’。利用齿轮组和链条,将人脚踏的力量尽可能高效地转化为车轮旋转的动力,以实现远超常人奔跑的速度。”
他指着车架上的附件:“这些扇叶,以及车后拖曳的树枝、破布,就是制造沙尘的工具。凭借此车,我派出的骚扰小队,才能在复杂山地环境下,始终与诸位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并能及时出现在需要制造混乱的地方。”
“说实话,我很遗憾。”杨逍宇叹了口气,看向那破损的车轮,“时间、人力和工艺都有限,我们无法制造出更舒适、更高效的……嗯,比如带有充气轮胎的型号。否则,配合兄弟们这近一个月来,每日近乎撕裂大腿的训练强度,或许真能在机动性上,与莫将军的骑兵部队一较高下。”
的确,他就算有超前知识,但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完整的工业架构,橡胶制品现在还是没啥指望……
不过,有些东西,也许快能弄出来了!
充气轮胎?众人听得云里雾里,但“与骑兵一较高下”这话,还是让莫盛启瞳孔微缩。他亲自体验过那些“骚扰者”的速度和滑溜,若真如杨逍宇所说,能有更先进的“自行车”,那在特定地形下,普通步兵威胁到骑兵,并非完全不可能!
“当然,光是扬沙子还不够。”杨逍宇话锋一转,又让人取来一个同样损坏严重,结构复杂的弩具残骸,“为了给诸位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还改进了连弩。”
他指着弩具上那些齿轮和链条结构:“此弩可通过脚踏带动链条齿轮,实现半自动的箭矢装填和击发,虽然准头欠佳,射程也有限,但胜在短时间内能形成密集的覆盖打击。诸位身上那些五彩斑斓的颜色,便是拜它所赐。箭矢都是特制的,箭头包裹浸染了颜料的海绵,虽无杀伤,但标记效果显着。”
这是根据原来世界中,后世对于“诸葛连弩”的解构弄出来的。杨逍宇干脆将其联动在了自行车上,通过链条、轮盘和齿轮完成箭矢装填和激发。
当然了,还是因为工业技术的限制,这东西的强度和寿命还很有限,很大程度上来说,基本就是个一次性的东西。索性成本不高就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