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李世民重生水浒 > 第162章 辞王爵承乾避嫌 谈约定节度两路

十二月初十,大名府外的官道上,一队打着“钦差”旗号的车马正缓缓前行。李纲身着绯色朝服,坐在马车里,指尖反复摩挲着袖中那份“封王圣旨”,眉头始终未展。

他比谁都清楚,“淮南郡王”这四个字,根本不是恩赏,而是朝廷给柴承乾设下的考验。

马车刚到帅帐外,柴承乾已率卞祥、李助等人迎了出来。一身玄色劲装的他,比数月前平定淮西时更显沉稳,见李纲下车,当即上前见礼:“李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柴总管客气了。”李纲握住他的手,掌心传来的力道让他暗自放心——至少此刻,柴承乾没有反意。两人并肩走进帅帐,帐内早已备好暖炉与热茶,待随从退下,李纲便从袖中取出圣旨,沉声道:“陛下有旨,柴承乾平定淮西,功勋卓着,特封淮南郡王,食邑万户,赐金印紫绶,可佩剑上殿,入朝不趋。”

柴承乾接过圣旨,目光扫过“郡王”二字,指尖微微一顿,随即抬眼看向李纲,语气平静:“李先生,您我相识多年,不必绕弯子。异姓封王,自汉以来便是大忌——韩信、彭越之功,不比臣小,最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陛下此举,是想让臣背负‘不臣’之名,还是真的觉得,臣敢受这个爵位?”

李纲闻言,长长叹了口气:“你果然看出来了。朝中蔡京、童贯等人,早就盯着你的兵权,封王不过是个由头——你若接了,他们便会说你‘觊觎王位,心怀不轨’;你若不接,又会说你‘抗旨不尊,目无君上’。陛下虽有制衡之意,却也不愿真的逼反你,这才派我来,想听听你的想法。”

柴承乾将圣旨放在案上,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山东、河北的疆域:“李先生请看,自平定田虎后,河北百姓流离失所,臣用了一年才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山东去年遭了蝗灾,臣刚调了三万石粮食过去赈灾。这两地的百姓,认的是能让他们活下去的人,不是什么郡王爵位。”

他转身看向李纲,眼中满是恳切,“臣只求能守住这山东河北,抵御金人南下,护百姓周全。至于爵位,臣不敢要,也不能要。”

李纲看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赈灾点”“练兵场”,心中愈发清楚——柴承乾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听他指导的少年了,他在山东河北的根基,比朝廷想象的还要深。

他沉吟片刻,道:“你不愿封王,朝廷也不能没有表示。若朝廷改封你为‘河北、山东两路节度使’,总揽两路军政、民政、财政,许你‘便宜行事’之权,你看如何?”

“两路节度使?”柴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冷静下来,“李先生,这会不会让朝中大臣更忌惮?”

“忌惮也没办法。”李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如今金人已逼近燕云,江南方腊又在作乱,朝廷根本抽不出兵力对付你。你若能承诺‘不扩兵、不南下、不与朝廷为敌’,专心抵御金人、安抚地方,陛下便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比起一个可能造反的郡王,一个能守边疆的节度使,更让朝廷放心。”

一旁的李助适时开口:“将军,李先生所言极是。两路节度使虽不如郡王尊贵,却能名正言顺地掌控山东河北,比空有爵位的郡王实用得多。而且,推辞封王还能向天下人显示将军无反心,堵住朝中奸佞的嘴。”

柴承乾点了点头,转身对李纲道:“好!臣可以答应朝廷三个条件:第一,臣绝不拥兵自重,不向河南、京西扩张;第二,臣会整训山东河北兵马,一旦金人南下,必率军抵御;第三,臣会按时上缴山东河北的赋税(实则是象征性的,大头留作军饷),不与朝廷争利。”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但朝廷也需答应臣两个要求:第一,不得再派监军干涉山东河北军政;第二,朝廷需供应山东河北的军械,至少保证每年五千副铠甲、一万张弓——毕竟,臣守的是大宋的边疆,不是臣自己的地盘。”

李纲闻言,心中大喜——这两个要求并不过分,朝廷完全可以答应。他当即起身:“你的条件,我会如实禀报陛下。我敢保证,陛下定会应允。”

柴承乾也站起身,双手抱拳:“有李先生这句话,臣便放心了。待朝廷旨意下来,臣定当恪尽职守,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也不辜负李先生的斡旋。”

数日后,李纲回到汴梁,直奔宣和殿复命。宋徽宗听完柴承乾的条件,又看了李纲递上的“山东河北防务奏书”(上面详细写了柴承乾的练兵、赈灾计划),终于松了口气:“还好,他没有反心。两路节度使就两路节度使,只要他能守住边疆,不添乱,朕便认了。”

蔡京在一旁见皇帝松口,连忙附和:“陛下圣明!柴承乾既愿守边疆,又愿缴赋税,这是好事。只是军械供应,不如减半,免得他手握太多军械,再生异心。”

“不可!”李纲连忙反驳,“金人骑兵凶悍,若无足够军械,柴承乾如何抵御?况且,咱们答应了他的条件,若再反悔,恐生事端。不如足额供应,让他知道朝廷的诚意。”

宋徽宗想了想,点头道:“就按李纲说的办!传旨,改封柴承乾为河北东路、京东路两节度使,总揽两路军政、民政、财政,许便宜行事之权。军械按他要求的供应,不再派监军去山东河北。”

旨意下达的那一刻,汴梁与大名府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朝廷默认了柴承乾对山东河北的控制,柴承乾则承诺不与朝廷为敌,专心抵御金人。

而此刻的大名府帅帐内,柴承乾正看着李助送来的“流言反馈”。山东河北的百姓都在称赞他“推辞封王,心系百姓”,对朝廷的好感度也高了不少。他笑着对李助道:“李先生,看来咱们这步棋走对了。两路节度使,足够咱们为将来抗金做准备了。”

李助摇着羽扇,笑道:“将军放心,只要咱们守住山东河北,积蓄力量,待金人南下时,天下人都会知道,谁才是能护他们周全的人。”

帐外,阳光透过雪雾洒下来,照在帅帐前的“节度使”大旗上,泛着金色的光芒。一场可能爆发的内乱,在李纲的斡旋与柴承乾的隐忍下,暂时消弭。而山东河北,这片饱受战火的土地,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安宁。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安宁,很快就会被金人的铁蹄打破。

喜欢李世民重生水浒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李世民重生水浒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