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宣布成立“历史遗留问题清算小组”的余波尚未平息,另一则人事任命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又一块巨石,在城投集团内部引发了新一轮、且更为复杂的暗涌。
周五下午,林浩接到县委组织部的正式通知:为加强集团领导班子力量,经县委研究决定,任命高长河同志为城投集团副总经理。
消息传来,林浩正在审阅赵强提交的清算小组初步摸排清单。他握着电话听筒的手指微微一顿,语气平静无波:“好的,收到。集团坚决拥护县委的决定,欢迎高长河同志。”
挂了电话,他目光重新落回那份清单上,上面罗列着十几个存在疑点的项目名称,像一张张沉默的诉状。高长河……这个名字他略有耳闻,原先是县发改委资产投资股的股长,以思路开阔、作风强硬着称,但也听说此人背景颇深,行事风格颇具争议。
县委在这个时间点,在他刚刚挥出“清算”重拳之后,空降这样一位资深干部,其平衡力量的意图不言而喻。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周一一早,高长河准时到任。
他约莫四十五六岁年纪,身材保持得很好,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种程式化的、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在班子见面会上,他发言时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非常感谢组织的信任!城投集团是咱们云城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顶梁柱,能来这里工作,我深感荣幸,也责任重大。”高长河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班子成员,最后落在林浩身上,笑容加深,“林总年轻有为,魄力十足,前段时间处理古巷项目危机、应对恶意陷害,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智慧,我非常钦佩!我过来,就是给大家当好助手,配合林总,全力以赴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绝不给班子拖后腿!”
姿态放得很低,话也说得漂亮。但林浩敏锐地捕捉到,那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审视和评估的光芒一闪而过。
见面会结束后,高长河便主动来到了林浩的办公室,也就有了本章开头的那一幕。
“林总,刚开完会就忙上了?真是辛苦了!”高长河笑着走进来,语气热络自然。
林浩站起身,从办公桌后绕出来,与他握了握手:“高总,欢迎。请坐。”
“叫我长河就行,显得亲切。”高长河摆手,很自然地坐在会客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一副准备深入交流的姿态,“林总,不瞒你说,我来之前,叶书记和王董事长都专门找我谈过话,重点就是强调要支持好你的工作。咱们班子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团结!”
“高总言重了,您经验丰富,以后还要多倚重您。”林浩在他对面坐下,语气客气而保持距离。他注意到高长河对他称呼的微妙坚持——“林总”,而非更显亲近的“林浩同志”或“浩子”。
“互相学习,互相支持!”高长河笑着接过林浩送来的茶,道了声谢,然后话锋一转,“对了,林总,我初来乍到,对集团情况还不熟悉,你看……我具体分工方面,有没有什么初步考虑?我也好尽快进入角色,帮你分担压力。”
林浩心中微动。果然来了,直奔主题——分工,即权力划分。
他早有准备,神色不变:“高总刚来,我的想法是先熟悉全面情况,不必急于具体分工。目前集团的几个重点项目,像南城古巷重启、文化传媒公司的效能提升,都还在推进中,高总可以多关注一下。另外,党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块,一直是王董事长亲自抓,高总作为副总经理,也可以多投入些精力。”
他将核心的业务和人事权模糊处理,给出了两个看似重要但相对务虚的方向。
高长河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脸上笑容不变:“好好,听林总安排。古巷项目是市里重点,我一定多学习。不过说到干部队伍,”他身体又往前倾了倾,声音压低了些,显得推心置腹,“林总,我听说你刚成立了历史问题清算小组,动作很大,很有必要!不过,这里面会不会牵扯到一些有能力、但一时糊涂的干部?现在集团正是用人之际,咱们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稳定和干部情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
林浩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高长河这话,看似站在集团大局考虑,实则是想干预清算小组的工作,为某些人当说客,或者,是想借此机会拉拢人心。
“高总的提醒很及时。”林浩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清算小组的原则就是赵强在会上说的,不放过一个问题,不冤枉一个好人。具体个案,会严格依规依纪处理。至于稳定,”他顿了顿,语气沉稳而坚定,“我认为,只有彻底清除蛀虫,集团才能真正稳定,才能凝聚人心,轻装前进。”
高长河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恢复自然,哈哈一笑:“林总格局大,看得远!是我考虑不周了。行,那我就先按林总说的,多熟悉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