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仲裁者”达成临时协议后,林墨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标识——ECF(异常收容基金会)特殊顾问,权限等级L-7,仅次于O5议会。这个身份赋予了他更高的信息访问权和一定程度的自主行动权,但也意味着他的一切举动都将处于更严密的监控之下,无论是来自基金会,还是“仲裁者”。
Site-07内部,关于林墨的讨论渐渐从“他是什么”转向了“他能做什么”。恐惧与好奇并存,但在他协助解决了数次规则层面的小规模危机后,质疑的声音逐渐被一种谨慎的依赖所取代。
林墨并未在意这些。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两件事上:一是继续适应和锤炼自身力量,寻找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平衡点;二是追踪“祖始者”的蛛丝马迹。
借助L-7权限和自身对规则的超然感知,林墨开始系统性地梳理基金会全球网络上报的所有异常事件报告,尤其是那些涉及规则扭曲、现实稳定性波动或带有“祖始者”仪式特征的事件。海量信息在他意识中流过,规则层面的关联被迅速提取、比对。
很快,几个看似无关的低优先级事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 苏格兰北部一个偏远村庄,近期报告了多次集体性的“既视感”现象,村民声称重复经历同一天。
· 南太平洋某无人岛礁周围,海洋生物行为异常,绕行特定区域,仿佛在躲避什么。
· 撒哈拉沙漠深处,一个早已废弃的前基金会观测站,其屏蔽力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周期性衰减。
单独看,这些事件微不足道。但在林墨的规则视野中,这三个地点与Site-07之间,隐隐构成了一个巨大、扭曲的等边三角形。每个地点都残留着极其微弱、但同源的规则扰动痕迹——一种试图“缝合”或“钉住”现实结构的暴力尝试。
(……不是攻击……是定位……锚点……) (……他们在测绘现实的“经纬线”……为了更大规模的……“嫁接”?)
林墨将自己的发现共享给了特殊应对小组和“仲裁官7号”。
“三角定位……他们在寻找现实结构最薄弱的‘节点’。”莉娜看着林墨构建出的规则模型,脸色发白,“如果让他们成功锁定节点,并实施‘规则嫁接’,他们可能直接撕裂现实,或者将某个区域的物理法则替换成他们想要的……比如,纯粹的混沌。”
“能阻止吗?”雷昊直接问道。
“他们尚未完全锁定节点,这三个点是他们在‘试错’。”林墨指向规则模型中心,那里一片模糊,但隐约能感觉到一个巨大的引力源,“真正的目标节点,应该在这个三角区域的中心某处。我们需要在他们最终计算完成前,找到并加固那个节点,或者……摧毁他们的测绘网络。”
“仲裁者”方面很快回复,认可了林墨的分析,并将此列为高优先级威胁,授权特殊应对小组主导此次阻截行动,林墨提供核心支持。
根据林墨的推算,目标节点最可能的位置位于青藏高原某个人迹罕至的区域。那里地磁异常,规则结构本就相对脆弱。
没有大规模调动部队,行动组只有特殊应对小组核心四人(林墨、雷昊、莉娜、艾登),以及一支“仲裁者”派来的、仅有五人的沉默小队作为观察与支援。他们乘坐经过特殊改装、具备规则隐匿功能的垂直起降飞行器,悄然抵达目标区域。
刚一下飞行器,一股异样的感觉就笼罩了所有人。空气似乎比高原常态更粘稠,光线带着不自然的扭曲,仿佛透过毛玻璃看世界。远处雪山的方向不时传来低沉的、非自然的嗡鸣。
“规则环境极其不稳定,”莉娜看着手持探测仪上疯狂跳动的读数,“就像一张被反复拉扯、快要破裂的薄膜。”
林墨纯白的眼眸扫视四周,规则视野下,他能看到无数纤细的、暗紫色的规则“丝线”从虚空中探出,如同贪婪的根须,试图扎入这片脆弱的现实结构,进行测量和绑定。这些丝线的源头,分散在周围几个隐蔽的山坳里。
“分散清除测绘点。雷队,你们负责东侧和北侧。仲裁者小队,西侧。南侧主测绘点,交给我。”林墨迅速分配任务,语气不容置疑。他能感觉到,南侧那个点的规则波动最强,几乎已经完成了节点的最终锁定。
雷昊点头,没有丝毫犹豫:“行动!保持通讯静默,必要时使用规则短波。”
小组立刻分散行动。林墨身形一闪,如同融入规则本身,瞬间消失在原地,下一刻已出现在南侧山坳的入口处。
山坳内,景象诡异。七名身着暗红色长袍的“祖始者”信徒围成一个圆圈,中间悬浮着一个不断旋转的、由暗紫色能量构成的复杂几何体。几何体延伸出无数丝线,连接着虚空和大地,正是它在进行规则的测绘与绑定。信徒们吟唱着亵渎的咒文,他们的生命力正被源源不断地抽入几何体中。
林墨的出现,没有引起任何骚动。为首的那个信徒抬起头,兜帽下是一张狂热而扭曲的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