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旋城大学校报编辑部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苏晓雯揉着发酸的手腕,对着电脑屏幕上关于“校园资源分配”的评论稿初稿发呆。文章的矛头依旧隐约指向体育生群体,但下笔却不如以往那般流畅锐利,脑海中总会不经意闪过那个在跑道上沉默奔跑、在图书馆专注查阅、甚至笨拙地帮她搬过三脚架的身影——朱智本。
她烦躁地合上电脑。“讨厌的体育生……”她低声嘟囔,可这抱怨听起来,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底气不足。
军师洞见与“弱点”攻略
与此同时,在周曜野的穿线室。
朱智本罕见地主动找上门,这个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中长跑王者,眉宇间难得染上了一丝困扰。
“曜野,”他声音低沉,“苏晓雯她……好像最近在做一个关于‘特长生于学术潜力挖掘’的专题。她……找我要过一些训练和学业平衡的资料。”
周曜野正小心翼翼地给一支球拍穿线,头也没抬,语气却了然:“所以,你这位‘至尊宝’,终于感觉到你那位‘紫霞仙子’的紧箍咒有点松动了?”
他放下工具,看着朱智本:“她不是讨厌体育生,她是讨厌‘ stereotypical ’(刻板印象)的体育生。而你,朱智本,恰恰是那个打破她所有偏见的、最有力的‘反证’。她现在对你,是好奇,是探究,甚至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一丝好感,混杂着她固有的偏见,正处于最纠结的时候。”
“那我该怎么做?”朱智本直接问道。
周曜野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简单。她不是在做专题吗?给她她想要的,甚至更多。但这次,我们不用温水煮,改用‘弱点突袭’。”
他凑近,压低声音:“据‘星野情报网’(主要来源李静瑶)可靠消息,苏晓雯为了这个专题,明天会去市体育科研所收集资料,但她对那边流程不熟,估计会碰壁。而且,她有个致命弱点——”
周曜野顿了顿,一字一句道:“她是个路痴,尤其在不熟悉的新区。”
NSX的再次出击与“偶然”的向导
第二天下午,周曜野那台烈焰般的NSX再次出街,副驾坐着李静瑶。车子精准地“偶遇”了在校门口略显迷茫、正在查看手机地图的苏晓雯。
“苏记者,去哪?顺路的话捎你一段。”周曜野降下车窗,台词一如既往的熟练。
苏晓雯看到他们,有些意外,本想拒绝,但看着复杂的导航和遥远的目的地,犹豫了一下:“我去市体育科研所……”
“太巧了!”周曜野立刻接话,“智本刚好也要去那边,好像是尹教安排他去取什么最新的运动员生理数据监测报告,对我们整个队的训练调整都有参考价值。让他给你带路,那边他熟。”
话音刚落,朱智本就如同计算好时间一样,从旁边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袋。他看向苏晓雯,眼神平静无波:“要去体科所?我知道路,一起吧。”
苏晓雯看着突然出现的朱智本,又看了看车上笑容“无辜”的周曜野和李静瑶,心里明白这绝不是什么巧合,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她抿了抿嘴,低声对朱智本说了句:“……谢谢。”
NSX绝尘而去,留下朱智本和苏晓雯并肩走向公交站。一路上,朱智本话不多,只是在她走错方向时,会默默走到正确的方向,在她疑惑时,言简意赅地说明该坐哪路车,在哪站下。
体科所的“专业”共鸣与无声守护
到了体科所,朱智本果然轻车熟路。他不仅帮苏晓雯找到了她要联系的部门,在她因为预约问题被前台为难时,他只是平静地出示了自己的运动员证件,用几句专业术语和前台的工作人员沟通了几句,问题便迎刃而解。
苏晓雯跟在他身后,看着他与研究人员用她听不懂的术语流畅交流,看着他拿到一叠厚厚的、充满数据和图表的研究报告,看着他沉静侧脸上那份对自身领域的熟悉与自信。这和她印象中“头脑简单”的体育生形象,相去甚远。
收集资料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些档案室需要权限。朱智本没有多言,只是默默陪着她,在她被拒绝时,会提出从其他角度获取信息的建议,虽然话语简短,却往往切中要害。他甚至凭借自己的关系,帮她联系到了一位正准备下班的资深研究员,让对方愿意抽出十分钟接受她的简短采访。
当苏晓雯终于拿到关键资料,满怀感激地送走研究员时,才发现外面的天已经黑了,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
“走吧,回去了。”朱智本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把伞,撑开,大部分罩在了她的头顶。
雨夜的伞与紧绷弦的断裂
回程的公交车上,人不多。两人并排坐着,窗外是模糊的雨幕和流光溢彩的城市灯火。
苏晓雯抱着来之不易的资料,心情复杂。她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智本,他正看着窗外,侧脸轮廓在流动的光影中显得格外坚毅沉稳。这一下午,她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朱智本——专业、可靠、沉稳,甚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那种她一直用以武装自己的、对体育生的偏见,在这一刻,如同被雨水浸泡的土墙,悄然坍塌了一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