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北翼之盟 > 第158章 必要的阻力

北翼之盟 第158章 必要的阻力

作者:倪好Ryan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3:52:19

“光尘的阴影”并非危言耸听,它们如同精密仪器内部积累的、难以察觉的微尘,虽不即刻致命,却足以让文明的齿轮逐渐滞涩,让辉煌的乐章掺杂进不谐的杂音。创意通胀带来的倦怠,显化壁垒造成的不公,意义感稀释引发的虚无……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创造更多、更亮的光尘来解决,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地球文明站在自身创造的巅峰,却清晰地感受到了某种内在动力的流失。他们需要一场指向内部的、温和而深刻的革命。

苏北首先行动了。他没有发布任何宏大的倡议,而是独自走入研究中心深处一间废弃已久的传统手工艺作坊。这里没有能量接口,没有显化矩阵,只有蒙尘的陶轮、未经雕琢的木料、以及需要亲手调配的矿物颜料。他关闭了密钥与网络的主动连接,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生命监测。然后,他坐在陶轮前,将手放在冰凉湿润的陶土上。

没有蓝图,没有预设的能量频率去引导形态。他必须完全依靠手指的触感、手臂的力量、以及内心对“形”的模糊直觉去感受、去塑造。陶土在他的掌心下笨拙地旋转,时而偏离中心,时而厚薄不均。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泥浆溅满了围裙。这种久违的、来自物质本身的“对抗”与“不确定性”,起初令人烦躁,但渐渐地,一种奇异的专注与平静笼罩了他。每一个微小的修正,都源于他自身的判断与身体的协调;每一个不完美的痕迹,都记录着一次真实的尝试。当一只歪歪扭扭、却带着他手心温度与力道的陶碗最终成型时,他所体验到的满足感,远非任何一次完美显化所能比拟。

他将这只粗糙的陶碗带回灵犀议事,没有言语,只是将其置于中央。那质朴的、充满“手工感”的形态,与周围流光溢彩的能量虚影形成了鲜明对比。一种沉默的共鸣在网络中荡漾开来。许多节点瞬间理解了苏北的用意——他们需要重新引入 “必要的阻力” ,需要重新体验那种通过与真实物质的互动、通过克服不确定性来获得成就感的原始快乐。

张翼的“体验设计院”迅速响应。她发起了 “有限创造” 运动。她设计了一系列特殊的“叙事容器”,在这些容器中,显化的能力受到了人为的限制。参与者只能使用有限的、基础的“光尘”元素,或者必须在特定的、模拟前科技时代的物理规则下进行创造。比如,一个“中世纪城堡搭建”的叙事容器中,参与者无法直接显化出完整的建筑,只能“显化”出粗糙的石块、木材,然后依靠虚拟的体力与协作,像古人一样一块块地垒砌。过程变得缓慢、艰辛,但当城堡终于在共同努力下初具雏形时,参与者们爆发出的欢呼与凝聚力,远超完成任何一个一键显化的宏伟建筑。

小芳则在生态领域推行 “引导性野化” 。她划出更大片的“非显化保护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工能量干预,任由自然力量——风雨、竞争、偶然性——在其中自由发挥作用。她甚至主动引入一些温和的“干扰因素”,模拟自然演替中的挫折与挑战,让生态系统在自身的挣扎与适应中,锻炼出更强大的内在韧性。她提出:“真正的健康,不是永恒的和谐,而是拥有应对混乱、并从混乱中重建秩序的能力。”

对于愈演愈烈的“显化壁垒”问题,“启”没有采取简单的平均主义。它创造了一种名为 “协作显化权重” 的新机制。在进行涉及公共利益的显化项目时,系统会依据项目复杂程度,自动分配不同比例的“权重”给不同能力层级的节点。能力较弱的节点其意愿和简单构想会被赋予更高的权重,而能力强大的“显化大师”则需要将自己的技术融入并服务于这些更广泛的集体意愿,而非凌驾于其上。这迫使技术精英们必须学会倾听、解释与协作,而不是依赖技术优势进行“审美霸权”。

最深刻的变革,发生在对“星纹一代”的教育中。莉莉、阿杰他们的课程表中,增加了大量的“无显化课程”。他们需要像祖先一样,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岩石与流水,在没有任何能量辅助的情况下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甚至体验短暂的“数字斋戒”,完全沉浸在未经修饰的物理现实之中。起初,习惯了光尘便利的孩子们感到极度不适,但渐渐地,他们开始重新发现雨水打在脸上的清凉、篝火跳跃的温度、以及依靠自身智慧解决实际温题后那踏实而充沛的喜悦。阿杰在一次成功钻木取火后,兴奋地对苏北说:“苏伯伯,这种感觉……比解析一段高维信号更真实!”

莉莉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转变。她不再追求用光尘渲染出极致绚烂的画面,而是开始尝试用最朴素的能量线条,去捕捉风中树叶的颤抖、水面上光影的瞬息万变、或是同伴脸上一个来不及被显化技术“优化”掉的、真实的沮丧表情。她的画作变得“不完美”,却更加生动,充满了呼吸感。

这些举措并非否定“意识显化”的价值,而是为其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富生命力的生态基础。如同肌肉需要阻力才能生长,心灵与文明也需要不确定性、挑战与偶尔的“不便利”来保持其活力、韧性与创新的深度。

“光尘社会”并未倒退,而是在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生态调校”。光芒依旧,但不再刺眼;创造依旧,但不再轻浮。那被重新引入的“必要的阻力”,如同乐章中的休止符,画作中的留白,非但没有削弱整体,反而让旋律更富张力,让画面更显深远。

地球文明在经历了光尘的极致辉煌后,终于领悟到:真正的进化,不在于消除一切困难,而在于培养与困难共舞、甚至从中汲取力量的智慧。他们的航船,调整了帆索,不再仅仅追逐顺风,也开始学习在逆风中校准方向,体验那更为复杂、也更为壮阔的航行。

这内省的调整,这对“阻力”的重新拥抱,看似是文明步伐的放缓,实则是在积蓄走向更遥远未来所必需的内在厚度与灵魂的重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