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谍战:暗夜 > 第86章 技能的提升

谍战:暗夜 第86章 技能的提升

作者:一个豆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3:51:38

高岛的调查和林婉的试探,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宋梅生危险的迫近。然而,越是如此,他越需要表现得正常,甚至要比以往更加勤勉、更专注于“本职工作”。蛰伏,是为了更好的出击。他决定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警察局内部管理的“优化”上,这既是绝佳的伪装,也能为未来的特殊行动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甚至可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机会。

于是,新上任的宋副局长,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管理革新”。这场革新,在外人看来,充满了这位年轻副局长特有的“书生意气”和“追求效率”的劲头,甚至有些…不接地气。

变革首先从总务科开始,这是他的老根据地,推行起来阻力最小。他召集王股长和几个文书骨干,开了个会。会上,他没有高谈阔论,而是拿出了一叠他亲自设计的表格。

“老王,各位,咱们科里以往记账、领用物资,多是流水账,查起来麻烦,也不容易看出问题。”宋梅生将表格分发下去,“我琢磨了个新法子,大家看看。”

王股长拿起表格,眼睛有点发直。只见表格上横平竖直,分门别类地列着日期、事项、经手人、数量、单价、总额、备注……甚至还多了“预算科目”和“结余”两栏,看得他头皮发麻。

“副局长…这…这是啥?”王股长苦着脸问。

“这叫‘标准化台账’和‘分类报销单’。”宋梅生耐心解释,“以后每一笔开销,大到采购煤火,小到买瓶墨水,都得按这个格式记,按这个单子报。什么钱属于哪类预算,花了多少,还剩多少,一目了然。”

底下几个老文书面面相觑,这得增加多少工作量啊!以前随手记个账多方便!

宋梅生看出他们的抵触,笑了笑:“我知道,刚开始是麻烦点。但大家想想,以后对账、查账是不是快多了?年底写总结,数据是不是随手就来?再说了,”他压低声音,“账目清楚,上面查下来,咱们腰杆也硬不是?免得像张副局长那样……”他适时打住,留下无限遐想。

想到张怀民的下场,王股长等人一个激灵,连忙表态:“副局长高见!我们学!马上学!”

宋梅生又引入了“定量采购”和“领用签字”制度。比如,各科室领用文具,不再是一抓一把,而是根据人数和实际消耗,核定一个基本量,定期发放,超额需说明理由并由科长签字。这下,那些以往大手大脚、甚至往家顺东西的现象被有效遏制了。

这些现代企业司空见惯的管理方法,在1938年的哈尔滨警察局,堪称革命性的。起初,各科室怨声载道,尤其是侦查科那些大爷,平时散漫惯了,现在领盒火柴都得签字,背地里没少骂宋梅生“抠门穷酸”、“瞎折腾”。

但很快,一些微妙的好处显现出来。物资浪费减少了,一些隐性的损耗(其实就是贪污)被堵住,账面清晰得让会计都挑不出毛病。连局长某次问起一项开支,宋梅生都能迅速报出精确到角的数字和用途,让局长刮目相看。

王大力对副局长搞的这些“新花样”倒是充满好奇。有一次,他看到宋梅生在画一种叫“平面图”的东西,用来规划局里车辆停放和物资仓库布局,以减少取用时的交叉和耗时。

“副局长,您这画的是啥?跟地图似的,还挺好看。”王大力挠着头问。

“这个啊,叫‘空间优化布局图’。”宋梅生随口解释道,“简单说,就是让东西放得更有规矩,谁用谁拿都方便,还不打架。就像你们巡逻,也得有固定路线和重点区域,不能满街瞎转悠,那叫…嗯…无效巡逻。”他差点说出“刷微信步数”,赶紧刹住车。

王大力似懂非懂,但觉得副局长说的肯定有道理,憨憨地点头:“俺懂了!就跟排兵布阵一样!副局长您懂得真多!”

除了流程改造,宋梅生也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职务,接触和学习一些“有用”的技能。他经常往通讯科跑,美其名曰“关心通讯保障”,实则旁敲侧击,了解电台的基本原理、常用频率、甚至一些简单的故障排查方法。通讯科的人见副局长如此“重视”他们的工作,受宠若惊,讲解起来格外卖力。

他还以“加强内部档案规范化管理”为由,让小陈协助他,重新梳理了档案室的索引和归档规则。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动声色地摸清了各类档案的存放规律、密级划分以及调阅流程,这为他日后自行“查阅”某些敏感文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些“技能提升”的举动,在旁人看来,是宋副局长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表现。连鸠山彦听到汇报后,都只是淡淡评价了一句:“宋桑,很有做事的样子。”在他看来,一个沉迷于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下属,至少比一个整天琢磨争权夺利的下属要好控制。

只有宋梅生自己知道,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清晰的账目,是为了更好地隐藏未来的特殊开支;规范的流程,是为了给非常规的物资流动打掩护;学习电台知识,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通讯需求;熟悉档案管理,更是为了在情报战场上知己知彼。

这天傍晚,宋梅生独自在办公室,对着哈尔滨市区地图,用不同颜色的铅笔,标记着几家主要医院、药房、电器行乃至废弃工厂的位置。他在脑子里模拟着各种物资筹集和转移的路线,评估着风险和可行性。窗外是寒冷的冬夜,但他的大脑却在高速运转,仿佛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在进行复杂的路径规划。

“这就叫,用KpI和流程优化,给地下工作打辅助。”他自嘲地笑了笑,放下铅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些看似枯燥的“技能提升”,就像是在下一盘大棋前,默默地打磨每一颗棋子,规划每一个落点。它们本身或许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却是在这险恶环境中活下去、并最终完成使命的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