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瓶梅那些事 > 第86章 雪娥唆打陈敬济 金莲解渴王潮儿

诗曰:“雨打梨花倍寂寥,几回肠断泪珠抛。睽违一载犹三载,情绪千丝与万条。好句每从秋里得,离魂多自梦中消。香罗重解知何日,辜负巫山几暮朝。” 这诗写的是离别相思的苦,可搁在第八十六回的西门庆家,那哪儿是 “相思苦”,分明是 “作死作到家门口,全员翻车没眼看”—— 陈敬济把 “渣男” 属性焊在脸上,潘金莲从 “宅斗选手” 沦落到 “待售商品”,孙雪娥趁火打劫当 “挑事精”,整个家乱得跟被台风扫过似的,热闹得不行。

话说潘金莲自从春梅被赶走,每天在房里跟 “霜打的茄子” 似的,没精打采。可陈敬济这主儿,心里还惦记着春梅,第二天借口出去讨账,骑着牲口就往薛嫂家跑。薛嫂一看见他,就知道没好事,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哎哟,我的姐夫,你可别害我!昨天你家丈母才跟我撂下狠话,说你俩通同作弊,把春梅赶出去了,让我防着你俩见面,你怎么还敢来?万一被你家小厮看见,我这买卖还做不做了?”

陈敬济哪儿管这些,从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往桌上一拍:“薛妈,这钱您先拿着买茶,改日我再谢您。昨天春梅出来,我就想跟她说两句话,您就行个方便。” 薛嫂见钱眼开,立马换了副嘴脸,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了:“姐夫早说嘛!不过我得跟你算笔旧账 —— 去年腊月,你在我这儿当了两副扣花枕顶,本利该八钱银子,你今儿得给我寻回来,不然我可不好交代。” 陈敬济拍着胸脯保证:“这事儿简单,明天就给您送过来!”

薛嫂这才领着陈敬济进里间,让他跟春梅见面。春梅一看见陈敬济,气就不打一处来:“好你个陈敬济!把我和五娘弄得出丑又丢人,现在我被赶出来了,你倒好,还在他家当你的‘娇客’?” 陈敬济赶紧辩解:“我的好姐姐,你别生气!我在他家也待不长了,‘妻儿赵迎春,各自寻投奔’,你让薛妈给你找个好人家,我呢,打算回东京找我爹,把西门大姐休了,只要回我家寄放的箱子就行 —— 我现在跟‘腌韭菜’似的,早入不了他家的‘畦’了!”

俩人正说着,薛嫂买了茶食酒菜回来,摆上炕桌,让他俩喝酒叙话。薛嫂陪喝了两杯,就找了个借口,让儿媳妇金大姐抱着孩子躲出去,故意留他俩单独相处 —— 这媒婆的 “眼力见”,放在现在绝对是 “金牌红娘”,就差直接把房门锁上了。正所谓 “云淡淡天边鸾凤,水沉沉波底鸳鸯”,俩人**,又厮混了一回,临分别时还难舍难分。薛嫂怕夜长梦多,催着陈敬济赶紧走,陈敬济骑着牲口,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没两天,陈敬济又偷偷给春梅送了两方销金汗巾、两双膝裤,还把之前当的枕头取出来给了薛嫂,又拿银子打酒,跑到薛嫂家跟春梅接着喝。可他忘了 “纸包不住火”,月娘派来安儿去催薛嫂赶紧给春梅找下家,来安儿一看见陈敬济的牲口拴在薛嫂家门口,回去就跟月娘打了小报告:“大娘,我看见姐夫也在薛嫂家呢!”

月娘一听就炸了,派人一茬接一茬地叫薛嫂来,指着鼻子骂:“你领了春梅去,天天推三阻四不找下家,是不是故意窝藏着让他俩私会,好赚黑心钱?你要是再不上心,我就把春梅领回来,让冯妈妈卖,你以后别想再上我家门!” 薛嫂也是个 “职场老油条”,立马装可怜:“我的大娘,您可冤枉我了!我天天领着春梅看主儿,可您要十六两原价,人家都出不上 —— 昨天看了两三个,最高才出十二两,我总不能倒贴吧?”

月娘又问:“来安说陈敬济在你家喝酒,你怎么说?” 薛嫂赶紧狡辩:“哎哟,我的大娘,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陈姐夫是来送之前当的枕头,我让他喝杯茶,他都没喝就走了,怎么可能在我家喝酒?肯定是来安儿看错了,这孩子眼窝子浅,见着个男的就以为是姐夫!” 月娘被她哄得没了脾气,薛嫂又趁机说:“现在有个好主儿 —— 周守备府,周老爷之前在咱家酒席上见过春梅,知道她会唱,出十三两银子,您看行不?再高人家也不出了。” 月娘琢磨着十三两也差不多了,就跟薛嫂敲定了价钱。

第二天,薛嫂把春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 头上戴着围发云髻,满头珠翠,身上穿红缎袄、蓝缎裙,脚上是双鸾尖翘的小脚鞋,雇了顶轿子送到守备府。周守备一见春梅,比以前更白更俊,身段又好,满心欢喜,直接兑了五十两一锭元宝给薛嫂。薛嫂拿着元宝,凿下十三两给月娘,又跟月娘要赏钱:“大娘,周老爷还赏了我一两喜钱,您这儿是不是也得给点?” 月娘没办法,又秤了五钱银子给她 —— 你看这媒婆,两头赚钱,比现在的 “中介” 还黑,最后一算,她足足赚了三十七两五钱,真是 “十个媒人九个贪,还有一个是巨贪”。

春梅这边算是有了着落,可陈敬济那边又开始作妖。他见春梅被卖了,自己又没法跟潘金莲私会,月娘把家里门户管得严严实实,晚上还亲自打灯笼查门,锁好了才睡觉,他根本没机会下手。陈敬济急得跟 “热锅上的蚂蚁” 似的,先是跟西门大姐大吵大闹,一口一个 “淫妇” 骂:“我在你家当女婿,可不是来吃白饭的!你家收了我多少金银箱笼,你是我老婆,不养我就算了,还说我吃你家的饭?” 骂得西门大姐只会哭,一点辙都没有。

十一月二十七是孟玉楼的生日,玉楼好心准备了酒菜点心,让春鸿送到前铺,叫陈敬济陪傅伙计吃。月娘却拦着说:“他不是那块料,别理他!要给傅伙计吃,自己送过去就行,不用叫他。” 玉楼不忍心,还是让春鸿送过去了。陈敬济和傅伙计喝了一大壶酒,还不够,又让来安儿去后宅要。傅伙计劝道:“姐夫,别要了,这酒够了,我也不吃了。” 陈敬济不依,非要来安儿去要,来安儿不动,他就自己拿钱打酒回来接着喝。

喝到半醉,陈敬济开始口无遮拦,骂来安儿:“你这小奴才,敢不听我的话?你主子不待见我,你也敢欺负我?我在你家当女婿,爹在的时候谁不敬我?现在爹没了,你们就翻脸不认人,挤兑我!我丈母听奴才的话,凡事都托奴才,不托我 —— 等着瞧,我好惹的?” 傅伙计赶紧劝:“姐夫,别胡说了,墙有缝壁有耳,让人听见不好。” 陈敬济却越骂越凶:“老伙计,你不知道!我酒在肚里,事在心头!我就算跟人有事儿,那也是你情我愿,轮得到你们管?大不了我把你们家这些老婆都告到官去,就说后丈母通奸,我也只是个‘不应’的罪名!我还能去东京万寿门递状子,说你们家收的是杨戬的赃物,把你们家房子抄了,老婆当官卖!我不图别的,就图混水摸鱼,看你们还敢不敢挤兑我!”

傅伙计是个胆小的,见陈敬济越说越离谱,穿上衣服悄悄溜回家了。小厮收拾了家什也走了,陈敬济倒在炕上睡了一夜,一点都没觉得自己错了。

第二天一早,傅伙计就跑到后宅找月娘,哭哭啼啼地说要辞职:“大娘,陈姐夫昨天喝醉了骂我,还说要告官抄家,我实在不敢在这儿做了,您让我回家吧,我把账目交清楚。” 月娘赶紧劝:“伙计,你别理他,他就是个没脑子的泼才!当初你家出事投奔过来,才十六七岁,跟个黄毛小子似的,是在这儿养了几年,才会做买卖的。现在翅膀硬了,就恩将仇报,这种人跟臭屎似的,别理他就行。你安心做你的买卖,我替你做主。” 傅伙计这才放下心来,接着留在这里。

没过几天,又出了件大事。印子铺里挤满了人赎东西,**如意儿抱着孝哥儿送了一壶茶给傅伙计,放在桌上。孝哥儿在怀里哇哇哭,陈敬济对着满屋子的人,故意大声说:“我的乖儿子,别哭了,听爹的话。” 又跟众人笑道:“你们看这孩子,多像我养的,我一说话他就不哭了。”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如意儿赶紧说:“姐夫,你别胡说,我告诉大娘去!” 陈敬济追上如意儿,踢了她两脚,骂道:“你这邋遢奴才,敢去告状?我踢你个响屁股,让你记住!”

如意儿抱着孝哥儿跑到后宅,把陈敬济的话一五一十告诉月娘。月娘正在镜台边梳头,一听这话,半天说不出话来,往前一栽,直接昏倒在地上。这下可慌了小玉,赶紧叫家里人把月娘扶到炕上。孙雪娥跳上炕,又是掐人中又是灌姜汤,折腾了半天,月娘才醒过来,胸口堵得慌,光哽咽哭不出声。如意儿又跟孟玉楼、孙雪娥说了陈敬济踢她的事,雪娥扶着月娘,等众人走了,悄悄跟月娘说:“大娘,您也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不值得。陈敬济就是因为春梅被卖了,跟潘金莲勾不上,才故意说这话气您。现在一不做二不休,西门大姐已经嫁过来了,跟咱家没关系了,咱不用顾着她。明天把陈敬济哄到后宅,找几个人打他一顿,赶出去,再把潘金莲叫王妈妈领走卖掉,省得留在家里惹麻烦,不然早晚把咱们都扯下水。” 月娘想了想,觉得雪娥说得对,就定下了主意。

第二天饭过后,月娘埋伏了七八个丫鬟媳妇,每人拿着棒槌短棍,让来安儿去请陈敬济到后宅,说有话跟他说。陈敬济一进后宅,月娘就把仪门关了,让他跪下:“你知罪吗?” 陈敬济不但不跪,还仰着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月娘大怒,带着孙雪娥、来兴儿媳妇、来昭妻一丈青、中秋儿、小玉、绣春等人,七手八脚把陈敬济按在地上,拿着棒槌短棍就打。西门大姐站在一边,根本不出来救他。

陈敬济被打得急了,突然把裤子脱了。众妇人一看,吓得赶紧丢了棍棒乱跑。月娘又气又笑,骂道:“你这没根基的王八羔子,就会耍流氓!” 陈敬济心里暗喜:“要不是这招,我还真脱不了身。” 他爬起来,一手兜着裤子,头也不回地走了。月娘让小厮跟着他,让他跟傅伙计算账,陈敬济知道自己在这儿待不下去了,收拾了衣服铺盖,也不告辞,气冲冲地回了他母舅张团练家的旧房子,自己住去了 —— 这可真是 “自作自受,活该被赶”,好好的女婿不当,非要作死,最后落得个 “净身出户” 的下场。

潘金莲在房里听见陈敬济被打赶走了,心里更愁了,天天唉声叹气。没过几天,月娘听了雪娥的话,让玳安儿去叫王婆来。这王婆现在可不一样了,自从她儿子王潮儿跟着淮上客人拐了一百两银子回来,她就不卖茶了,买了两头驴,开了个磨房,日子过得挺滋润。一听说西门庆家叫她,赶紧穿好衣服就来了,路上还跟玳安儿闲聊:“我的好玳安,你爹没了,叫我来做啥?是不是你五娘生了儿子,让我来抱腰?” 玳安儿笑道:“五娘没生儿子,倒是跟我姐夫搞到一块儿了,大娘让你把她领出去嫁人。”

王婆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我就知道这淫妇守不住!想当初我给她做媒,她连杯茶都不跟我好好喝,现在还不是落得这个下场?” 到了月娘房里,王婆道了万福坐下,月娘把潘金莲跟陈敬济的事说了一遍:“老王,现在是‘是是非人,去是非者’,麻烦你把她领出去,不管是聘嫁还是打发,让她自己过活去。我汉子没了,管不了这么多人了,当初你也知道,为了她花了不少钱,现在随便你怎么处置,只要把她领走就行。” 王婆道:“大娘,您还稀罕那点钱?只要把祸害赶走就好,我肯定给您办得妥妥的。不过话说回来,她当初是坐轿子来的,还有箱笼,现在也得给她个箱子,雇顶轿子吧?不然多难看。” 月娘说:“箱子给她一个,轿子就别雇了。” 小玉在旁边劝:“大娘,别这么说,街坊邻居看着呢,抛头露面的不好,还是雇顶轿子吧。” 月娘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月娘让绣春去叫潘金莲来,潘金莲一看见王婆在房里,就知道没好事,勉强行了个万福坐下。王婆开门见山:“你赶紧收拾收拾,大娘让我今天就领你出去。” 潘金莲不服气:“我汉子没了才多久,我没做啥坏事,为什么赶我出去?” 王婆冷笑:“别装糊涂了,你跟陈敬济的事,谁不知道?‘蛇钻窟窿蛇知道’,你自己心里清楚!‘没个不散的筵席’,你也别赖着了,赶紧走。” 潘金莲也火了:“你别得寸进尺!我在这儿做老婆这么久,凭什么听你一个外人的?赶人别赶尽,以后有你后悔的!”

俩人吵了半天,月娘让人把潘金莲的东西收拾好 —— 两个箱子,一张抽替桌,四套衣服,几件钗梳簪环,一床被褥,其余的都留下了。又把秋菊叫到后宅,锁上了潘金莲的房门。潘金莲穿上衣服,在西门庆灵前大哭了一场,又跑到孟玉楼房里,玉楼毕竟跟她姐妹一场,也落了泪,悄悄给了她一对金碗簪子,一套翠蓝缎袄和红裙子:“六姐,你找个好人家好好过,‘千里长篷,没个不散的筵席’,以后你要是有了落脚的地方,派人告诉我,我有空去看你。” 俩人洒泪而别,小玉也悄悄给了潘金莲两根金头簪子,潘金莲感动地说:“好姐姐,还是你有心。”

王婆早就雇人把箱子桌子抬走了,潘金莲坐了轿子,玉楼和小玉送到门口,看着轿子走远了才回去 —— 这一去,潘金莲算是彻底离开了西门庆家,从 “五娘” 变成了 “待售的妇人”,真是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共生离”。

潘金莲到了王婆家,王婆把她安排在里间住,晚上跟她睡在一起。王婆的儿子王潮儿已经长成了大汉子,留着头发,还没娶媳妇,在外间支了张床睡。潘金莲第二天就开始打扮,描眉画眼,在帘下看人,没事就坐在炕上弹琵琶。王婆不在家的时候,她就跟王潮儿下棋、斗叶子牌,俩人眉来眼去,没多久就勾搭上了。

晚上等王婆睡着了,潘金莲假装出去上厕所,溜到外间王潮儿的床上,俩人厮混起来,床子摇得吱呀响。王婆被吵醒了,问:“什么声音?” 王潮儿赶紧说:“是柜底下猫抓老鼠呢。” 王婆迷迷糊糊地说:“肯定是屋里有麸面,引来了老鼠,半夜吵得人睡不着。” 过了一会儿,床子又响了,王婆又问,王潮儿又说:“猫钻到炕洞里咬老鼠呢。” 王婆侧耳听了听,还真有 “吱吱” 的声音(其实是潘金莲故意学的),就没再问了。俩人完事后,潘金莲又悄悄溜回里间炕上睡了 —— 你看这王婆,为了赚钱,连儿子跟租客乱搞都不管,只要不耽误她卖潘金莲,其他的都无所谓,真是 “无利不起早,见钱眼开”。

没过几天,陈敬济打听出潘金莲在王婆家待嫁,就提着两吊铜钱跑来了。王婆正在门口扫驴子拉的粪,陈敬济赶紧上前作揖:“王奶奶,我听说西门家的潘六姐在您这儿,我想跟她见一面。” 王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说:“你是她什么人?我可告诉你,她大娘子说了,不许闲杂人来看她,你别想骗我 —— 你是不是她家那个姓陈的女婿?想在我这儿耍花样,没门!”

陈敬济赶紧从腰里掏出两吊铜钱,放在王婆面前:“王奶奶,这钱您先拿着买茶,我就跟六姐说几句话,改日再重谢您。” 王婆见钱太少,故意摆架子:“你这两吊钱,打水都不浑,想让我办事?告诉你,想见一面五两银子,见两面十两,要是想娶她,一百两银子,我的十两媒人钱另算。你这点钱,不够塞牙缝的!” 陈敬济没办法,又从头上拔下一对金头银脚簪子,重五钱,跪在地上说:“王奶奶,您先收下这个,容我明天再补一两银子,我真的有急事跟六姐说。”

王婆见有簪子,这才松口:“行了行了,起来吧!你进去跟她说几句话就出来,别磨蹭,不然我可就喊人了。” 说着掀帘让陈敬济进里间。潘金莲一看见陈敬济,就哭着埋怨:“你这没良心的!把我弄得出不上不下,你倒好,这么久才来看我!我跟你好好的,为什么拆散我们?” 陈敬济赶紧安慰:“我的好姐姐,我为你受了多少气,你还不知道?昨天我到薛嫂家,才知道春梅被卖到守备府了,又打听出你在这儿,就赶紧来了。我跟你说,我打算回东京找我爹,把西门大姐休了,要回我家的箱子,然后暗地里雇一顶轿子,把你娶回家,咱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潘金莲问:“可王干娘要一百两银子,你有吗?” 陈敬济愣了一下:“怎么要这么多?” 王婆在外间听见了,走进来说:“你家大娘子说了,当初你爹为了娶她,打个银人儿都够了,一百两银子一点都不多!昨天湖州的何官人出七十两,大街坊张二官府出八十两,都没成,你以为这是买菜呢,还讨价还价?” 陈敬济赶紧跟王婆商量:“王奶奶,我跟六姐感情好,您就少要点儿,五六十两行不行?我回母舅家典几间房子,娶六姐过门,以后肯定好好谢您。” 王婆哼了一声:“五六十两?八十两都轮不到你!你这小子,空口说白话,还想奚落我?我告诉你,想娶她,就拿一百两来,不然别想!” 说着就走到街上大喊:“谁家女婿要娶丈母,跑到我家来撒野!”

陈敬济慌了,赶紧把王婆扯进屋里,跪下哀求:“王奶奶,您别喊了,我依您,一百两就一百两!我明天就回东京取银子,最多半个月就回来。” 潘金莲也说:“你赶紧去,别来晚了,要是被别人娶走了,我就不是你的人了。” 王婆道:“先说好,我的十两媒人钱可不能少,明天你就得把银子送来。” 陈敬济连连答应,作辞出门,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就雇了牲口,往东京取银子去了 —— 这一去,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拿到银子,潘金莲会不会被别人买走,真是 “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咱们再回头说说西门庆家,自从陈敬济被赶、潘金莲被卖,家里算是暂时清净了,可这清净背后,藏着更多的问题:月娘带着孝哥儿,能不能守住西门家的家产?傅伙计会不会因为之前的事分心?孙雪娥会不会又找新的麻烦?孟玉楼心里又在盘算着什么?还有春梅到了守备府,能不能站稳脚跟?这些都是未知数,等着咱们慢慢往下看。

其实这第八十六回,就是西门庆家 “树倒猢狲散” 的缩影 —— 西门庆活着的时候,家里再乱也有个主心骨,他一死,各种矛盾都爆发了:陈敬济的贪婪无度、潘金莲的不安分、孙雪娥的挑唆、月娘的软弱又固执,最后导致 “亲者痛,仇者快”,好好的一个家,拆得七零八落。这就像咱们现在的一些家庭,一旦主心骨不在了,要是没人能撑起场面,又没人懂得包容,很容易就会因为一点小事闹得鸡飞狗跳,最后落得个 “一拍两散” 的下场。

你看陈敬济,本来是个有机会继承家产的女婿,可他偏偏不珍惜,又贪色又嘴欠,最后被赶出去,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潘金莲呢,一辈子都在追求 “富贵和情爱”,可每次都弄巧成拙,从武大郎到西门庆,再到陈敬济,最后沦落到被王婆待价而沽,真是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有王婆,一辈子就靠撮合别人赚黑心钱,不管别人的死活,这种人就算暂时过得好,早晚也会栽跟头。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看到这里是不是也觉得唏嘘?第八十六回的西门庆家,就像一场 “闹剧终局”,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奔波,最后却大多落得个不好的下场。陈敬济这趟东京之行,能不能顺利拿到银子娶回潘金莲?潘金莲要是等不到陈敬济,会被哪个 “下家” 买走?春梅到了守备府,又会遇到哪些新的人和事?月娘带着孝哥儿,能不能守住西门家最后的家底?咱们接着往下聊,你最关心哪个角色的后续故事呢?是想知道潘金莲的最终结局,还是春梅在守备府的新生活,或者是陈敬济能不能 “咸鱼翻身”?不管你想知道哪个,咱们都可以慢慢拆解,把《金瓶梅》里这些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一点点讲给你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