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瓶梅那些事 > 第76章 春梅娇撒西门庆 画童哭躲温葵轩

要我说,《金瓶梅》里的西门府就跟现在的热门综艺似的,天天都有新 “抓马”,第七十六回更是把这热闹劲儿拉满了。咱们先从开头那首诗说起,“尊前百事皆如昨,简点惟无温秀才”,这话跟剧透似的,直接暗示了温秀才最后要卷铺盖走人,咱们就顺着剧情,看看这西门府里到底又上演了哪些精彩戏码。

话说这天,西门庆见吴月娘半天不出来,亲自进去催。月娘这才慢悠悠穿好衣裳,请任医官到明间坐下。等月娘从房里出来,跟任医官行了个万福,任医官吓得赶紧躲到旁边回礼,那拘谨的样子,活像现在下属见了大领导。月娘伸出手腕让任医官诊脉,诊完脉又行了个万福就回房了。小厮端上茶,任医官喝完就开始分析病情:“老夫人这是气血虚,胎气也不稳,还容易上火,得好好调理,少生气,少吃油腻的。” 月娘特意让琴童出来补充症状:“娘头疼心胀,胳膊发麻,肚子往下坠着疼,腰酸,吃啥都没味儿。” 西门庆在旁边赶紧补充:“我这媳妇怀着孕,还老生气,您可得多费心开点安胎的药。对了,我第三房媳妇也有点肚子疼,您再给拿点暖宫丸。” 任医官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我这就开方子,保证药到病除。”

任医官起身要走,看见前厅院子里好多教坊乐工,好奇问西门庆:“您家今天有啥大事啊?” 西门庆得意地说:“巡按宋公和两司官,要请巡抚侯石泉来家里喝酒。” 任医官一听,立马变得更恭敬了,出门的时候恭恭敬敬地打了好几个躬,跟之前判若两人。西门庆送完任医官,马上让琴童拿了一两银子、两方手帕,骑马去取药。

这边任医官刚走,李娇儿、孟玉楼一群人就在月娘房里忙着装果盒、擦银器。李娇儿先开口:“大娘,你之前还不想出去,人家任医官一诊脉就知道你啥毛病,真厉害。” 月娘一肚子气,吐槽道:“什么好老婆,死了才好!还说我是婆婆?不过就是个名分,我还比她大八个月呢,汉子疼我,你也就只能看着!要不是你们劝我出去,我十年都不出来,她死了才好,正所谓‘一鸡死,一鸡鸣,新来鸡儿打鸣忒好听’,我死了让她上位,才‘拔了萝卜地皮宽’。”

孟玉楼赶紧劝:“大娘,可别这么说,我跟您赌咒,六姐(潘金莲)就是有点不知好歹,行事爱出风头,其实是个没心没肺的。您这是错怪她了。” 月娘可不认同:“她没心?她一肚子心思,还爱偷听别人说话,动不动就拿话讽刺人。” 玉楼接着劝:“娘,您是当家人,得大气点,‘一个君子待了十个小人’,您姿态放高点,她还敢怎么样?您要是跟她一般见识,这事就没完没了了。” 月娘还是不服气:“有汉子给她撑腰,我这大老婆只能靠边站。” 玉楼笑着说:“您可别哄自己了,现在您身体不舒服,爹敢往她屋里去吗?” 月娘撇撇嘴:“怎么不敢?她屋里跟套马似的,汉子想去就去,谁拦得住?汉子的心就跟没笼头的马,喜欢谁就喜欢谁,拦着还说你多事。”

玉楼见劝不动,就换了个角度:“大娘,您消消气,我去叫六姐来给您磕头赔罪,正好大妗子也在,你们俩一笑泯恩仇,不然爹夹在中间也难办,想去她屋里怕您生气,不去又怕她不高兴。今天前边忙着摆酒,我们都在这儿忙,就她躲在屋里偷懒,我们也饶不了她。大妗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大妗子也帮着劝:“姑娘,玉楼说得对,你俩老不见面怄气,你姑夫也为难,互相让一步就好了。” 月娘听了,还是一声不吭。

孟玉楼不管这些,起身就往前走,月娘喊住她:“孟三姐,别叫她来,爱来不来。” 玉楼回头说:“她不敢不来,不来我就拿猪毛绳子套她来。” 一路走到潘金莲房里,看见潘金莲头发也没梳,脸拉得老长,坐在炕上生闷气。玉楼说:“五姐,别装糊涂了,赶紧把头发梳了,今天前边摆酒,后边这么忙,你也去帮帮忙,别老耍脾气。刚才我跟大娘劝了半天,你去后边,把坏情绪收一收,跟大娘赔个不是,‘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俩都闹成这样了,总不能一直僵着。人都要面子,你服个软,天大的事就过去了,不然爹夹在中间多难受。”

潘金莲委屈地说:“我怎么跟她比?她说她是真材实料的正经夫妻,我们都是凑数的露水夫妻,连她的脚指头都比不上。” 玉楼听了赶紧反驳:“你又胡说,我昨天就说你,一说话就得罪一群人。就算是后嫁过来的,当初也是三媒六证明媒正娶的,不是随便凑数的。做事得留有余地,‘有势休要使尽,有话休要说尽’,不管是谁,都得给人留面子。昨天当着三位师父和郁大姐的面,大家脸上都挂不住,她今天也该不好意思了。你要是不去,总不能一直不见面吧?赶紧梳头发,我跟你一起去后边。”

潘金莲琢磨了半天,只能忍气吞声,在镜台前梳好头,戴上发髻,穿上衣裳,跟着玉楼去后边上房。玉楼掀开帘子先进去,笑着说:“我一去就把她给牵来了,她可不敢不来!” 又对潘金莲说:“我的儿,还不过来给你娘磕头!” 接着又对着月娘说:“亲家,孩儿年幼不懂事,冲撞了您,您高抬贵手,饶她这一回,下次再敢这样,您怎么打我都不拦着。”

潘金莲给月娘磕了四个头,起来就追着玉楼打:“你这麻淫妇,还敢当我娘了!” 众人一看这情景,都笑了,月娘也忍不住笑了。玉楼说:“你这贼奴才,见你主子给你好脸色,就敢跟我动手了。” 大妗子也说:“你们姐妹俩和和气气的多好,姑娘你有时候说话急了点,大家互相体谅,让一步就没事了,‘牡丹花儿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互相帮衬着才好。” 月娘说:“她不先服软,我哪好先说。” 潘金莲赶紧说:“娘您是天,我们是地,您能原谅我们,我们心里都感激。” 玉楼拍了她一下:“这才像话,别光说不做,我们忙了一天了,你也来帮帮忙装果盒。” 潘金莲这才坐下,跟玉楼一起装果盒。

没过多久,琴童把药取回来了,西门庆看了药单,就让人送进去给月娘和玉楼。月娘问玉楼:“你也拿药了?” 玉楼说:“前几天就觉得下边有点疼,我让爹跟任医官说,顺便带点丸子药回来。” 月娘说:“你这是之前空腹受了凉,是宫寒的毛病。”

咱们再把镜头转到前厅,宋御史先到了,西门庆陪着他在卷棚里坐。宋御史一见面就感谢西门庆送的炉鼎:“我还得给你钱。” 西门庆赶紧摆手:“送您的,哪能要钱。” 宋御史客气道:“这多不好意思。” 喝完茶,俩人聊起地方民情,西门庆捡着重要的说说。宋御史又问起官员的情况,西门庆说:“本府胡正堂口碑好,李知县做事勤快,其他的我也不太清楚,不敢乱讲。” 宋御史又问:“守备周秀跟你熟,他人怎么样?” 西门庆说:“周总兵虽然老练,但不如济州荆都监,他是年轻的武举出身,又有本事又勇敢,您可以多关注他。” 宋御史问:“你说的是都监荆忠?你怎么跟他熟?” 西门庆说:“我们见过一面,他昨天还递了手本,想请您多关照。” 宋御史说:“我也听说他是个好将官。”

西门庆又趁机说:“我还有个妻兄叫吴铠,现在是本衙右所正千户,昨天被派去管修义仓,按规矩该升指挥,也希望您能提拔一下,这可是您对我的恩惠。” 宋御史爽快地说:“既然是你亲戚,等下次我写奏折的时候,不仅给他升本职,还保举他在现任上管事。” 西门庆赶紧作揖感谢,把荆都监和吴大舅的履历手本递过去。宋御史看了,让书吏收起来,吩咐道:“下次写奏折的时候,拿给我看。” 西门庆又悄悄让手下给了书吏三两银子,这操作,跟现在求人办事塞红包没啥两样。

正聊着,前厅鼓乐响了,手下人来报:“两司老爷到了。” 西门庆赶紧出去迎接,到厅上跟众人行礼。宋御史慢慢从花园角门走出来,大家见完礼,看着厅中间摆的大桌子,上面放着五老定胜方糖、高顶簇盘,周围的宴席也很丰盛,都很高兴,跟西门庆道谢:“麻烦你了,回头我们请你。” 宋御史说:“大家凑的钱也不够,看在我的面子上,就别跟四泉(西门庆字)客气了。” 西门庆说:“哪能让大家出钱。” 众人按次序坐下,手下人端上茶,又派人去请侯巡抚。

等到下午,终于有报马来说:“侯爷来了。” 两边鼓乐立马响起来,众官都出大门迎接,宋御史在二门里等着。不一会儿,蓝旗马队过去,侯巡抚穿着大红孔雀纹的官服,戴着貂鼠暖耳,系着浑金带,坐着四人大轿,到门口下轿。众官迎进去,宋御史也换了大红金云白豸暖耳、犀角带,陪着侯巡抚往里走。到了大厅,行完礼,众官参拜,然后西门庆上前拜见。侯巡抚之前因为摆酒请六黄太尉见过西门庆,就让官吏拿了双红友生侯蒙的拜帖,递给西门庆。西门庆双手接过来,让家人拿上去,然后参拜完毕,大家宽衣坐下。众官在两旁坐好,宋御史坐在主位。上完茶,台阶下开始奏乐,宋御史给侯巡抚递酒簪花,又送上丝绸,然后把宴席装在盒子里,派官吏送到公厅。接着大家入席,上汤饭、献花猪,这些流程跟现在的高端宴会差不多。先是教坊的人表演吊队舞、百戏,特别精彩,然后海盐子弟上来磕头,递上节目单。侯巡抚吩咐演《裴晋公还带记》,唱了一折,又上了锦缠羊。现场那叫一个热闹,吹弹歌舞不停,满座都是达官贵人,真是 “华堂非雾亦非渐,歌遏行云酒满筵。不但红娥垂玉佩,果然绿鬓插金蝉”。

侯巡抚坐到傍晚,喝了几轮酒,看了两折戏,就让手下拿了五两银子,分给厨役、茶酒、乐工、下人,然后起身告辞。众官都送出大门,看着他上轿走了。回来后,宋御史和众官跟西门庆道谢,也告辞回去了。

西门庆送完客人,让乐工散了,看天色还早,吩咐别把宴席撤了,让人去请吴大舅、温秀才、应伯爵、傅伙计、甘伙计、贲第传、陈敬济来喝酒听戏。又摆了两桌酒给戏子们吃。等大家到了,就让戏子唱《四节记(冬景)韩熙载夜宴陶学士》,还抬出梅花放在桌子两边,边赏梅边喝酒。先是三个伙计来了,坐下没多久,温秀才、吴大舅、吴二舅、应伯爵也来了。应伯爵一见到西门庆就作揖:“前几天没跟各位嫂子问好,还多谢你送的重礼。” 西门庆笑骂道:“你这贼东西,是不是从窗户缝里偷看我家娘们了?” 伯爵赶紧辩解:“你别听别人胡说,哪有这回事,我看也没人会这么说。” 又指着王经说:“肯定是你这小崽子,回家就乱传话,等明天我非咬你不可。” 说完,喝了杯茶。

吴大舅想去后边看看,西门庆陪着他,悄悄说:“我跟宋巡按替你说了,他看了手本,让书吏收起来了,我还给了书吏三两银子,把荆大人的也一起放进去了,他亲口答应,下次写奏折的时候会安排。” 吴大舅听了特别高兴,连忙给西门庆作揖:“多亏姐夫费心。” 西门庆说:“我就说你是我妻兄,他说既然是我亲戚,肯定会帮忙。” 俩人一起到房里见了月娘,月娘跟吴大舅行了万福。吴大舅对大妗子说:“你还是回家吧,家里没人,别老在这儿待着。” 大妗子说:“三姑娘让我过了初三再走。” 吴大舅说:“既然姑娘留你,那你就初四再走吧。” 说完,一起到前边,跟众人坐下喝酒。没多久,戏子开始演《韩熙载夜宴(邮亭佳遇)》,正热闹的时候,玳安过来说:“乔亲家派乔通来,请爹过去说话。”

西门庆赶紧下席见乔通,乔通说:“我家爹说昨天没来看您,今天让我送援纳例的银子来,一封三十两,另外还有五两给吏房用。” 西门庆说:“我明天一早就把银子给胡大尹送去,他会给札付,不用给吏房银子,你带回去吧。” 又让玳安给乔通拿酒饭点心,打发他走了。

当天唱了两折《邮亭》,到了一更天,前边的人都散了,西门庆让人收拾好东西,就进了月娘房里。大妗子见西门庆进来,赶紧躲到另一边屋里去了。西门庆跟月娘说:“我今天跟宋巡按替你哥说了,他答应不仅给你哥升一级,还让他在现任上管事,升指挥佥事,我刚才跟你哥说了,他特别高兴,估计年底就能上奏折。” 月娘说:“别瞎说了,他一个穷卫所官,哪有二三百两银子打点。” 西门庆说:“我没要他一分钱,我就说他是我妻兄,宋巡按亲口答应的,肯定会帮忙。” 月娘说:“你愿意帮就帮,我不管。” 西门庆问玉箫:“给你娘煎的药呢?拿来我看着,让你娘喝了。” 月娘说:“你别管,我临睡自己喝。”

西门庆刚要往外走,被月娘叫住:“你要去哪儿?要是往前边去,就别去了。潘金莲之前已经跟我赔过不是了,现在就差你跟她赔不是了。” 西门庆说:“我不去她屋里。” 月娘说:“你不去她屋里,那你去哪儿?也别去前头那媳妇(李瓶儿)屋里,昨天她还当着大妗子的面说我,说我纵容你跟她好,就为了让你高兴。你也太没廉耻了。” 西门庆说:“你别跟那小淫妇一般见识。” 月娘说:“你就听我的,今天别往前边去,也别在我这屋里,你去李娇儿房里睡,明天你爱去哪去哪,我不管。” 西门庆没办法,只能去李娇儿房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是腊月初一日,西门庆一早去衙门,跟何千户一起发牌升厅,处理公文,到中午才回家。又准备了礼物、猪酒和三十两银子,派玳安送到东平府给胡府尹。胡府尹收下礼物,马上把札付封好给了玳安。西门庆在家请了阴阳徐先生,在厅上摆了猪羊酒果,烧纸还愿,然后打发徐先生走了。玳安回来后,西门庆看了回帖和札付,上面盖了好多印,写着乔洪本府义官的名目。又让玳安送两盒胙肉到乔大户家,顺便请乔大户来喝酒,让他看札付。还分了胙肉给吴大舅、温秀才、应伯爵、谢希大还有众伙计,每人一盒。另外又发帖子,初三请周守备、荆都监、张团练、刘薛二内相、何千户、范千户、吴大舅、乔大户、王三官儿,一共十位客人,叫了一起杂耍乐工,还请了四个唱曲的来助兴。安排完这些,西门庆才歇了口气,转身去看孟玉楼交账。

原来孟玉楼管了一阵子家,这会儿要把账目交给潘金莲,自己撒手不管了。她先去问月娘:“大娘,你昨天吃了任医官的药,感觉好些没?” 月娘笑着说:“还真别说,那老大夫捏了捏我的手腕,今天头也不疼了,心口也不胀了,难怪人说‘专业的事得找专业的人’。” 玉楼打趣道:“大娘,我看你不是病好了,是少了人家那‘一捏’!” 这话逗得月娘和旁边的大妗子都笑出了声。西门庆拿着账本过来,问月娘:“这账该谁管,你定个数。” 月娘撇撇嘴:“谁爱管谁管,别问我,省得又说我偏着谁。” 西门庆也不纠结,直接兑了三十两银子、三十吊钱,交给潘金莲打理,潘金莲嘴上说着 “我哪会管这个”,手却麻利地接了过去,那小模样,活像现在刚拿到年终奖的打工人,嘴上客气心里乐。

没过多久,乔大户就来了。西门庆陪着他在厅上坐,把胡府尹给的札付递过去。乔大户一看上面写着 “义官乔洪”,还注了 “援例上纳白米三千石,以济边饷”,眼睛都亮了,连忙给西门庆作揖:“多谢亲家费心,这份情我记一辈子!” 又赶紧叫乔通把札付好生收着,还说:“明天亲家要是请客,我穿着这身官服来,也不算给你丢脸。” 西门庆笑着说:“初三你可一定早点来。” 俩人喝了会儿茶,西门庆又把乔大户让到西厢书房,那儿暖和。刚坐下,应伯爵就到了,还带来了十位朋友凑的 “人情钱”,西门庆接过来一看,有吴道官、谢希大、常峙节这些老熟人,笑着说:“我这边还有吴二舅、沈姨夫他们二十多人,干脆初四再请一波,热闹到底!”

正说着,县衙的人送历日来了,一共二百五十本。西门庆赏了来人,拆开五十本,分给乔大户、吴大舅和应伯爵。应伯爵翻着历日,嚷嚷道:“哟,明年改元‘重和’了,还闰正月,这年得过俩月,可有的热闹了!” 几人边看历日边喝酒,猜枚行令闹到傍晚,乔大户才告辞回家。西门庆又陪吴大舅、应伯爵坐到起更,才打发他们走,还特意吩咐伴当:“明天一早备马,跟何老爹一起去郊外送侯巡抚,再留四个排军,跟着来安、春鸿,陪大娘坐轿去夏家。” 交代完这些,西门庆才往潘金莲房里去。

这边潘金莲早等着了,见西门庆进来,故意把冠儿摘了,头发乱蓬蓬的,衣裳也歪着,靠在床边不说话。西门庆坐在床上,捏了捏她的脸蛋:“小祖宗,又跟谁置气呢?” 潘金莲还是不吭声,西门庆又把她拉起来,她这才委屈巴巴地掉眼泪,那泪珠儿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砸在衣襟上。西门庆再铁石心肠也软了,搂着她的脖子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你跟月娘闹别扭了,可你俩各退一步,不就没事了?”

潘金莲抽抽搭搭地说:“谁跟她闹了?是她先骂我‘拦汉精’‘趁汉精’,说她是正经夫妻,我是凑数的。她怀着孩子就了不起了?你昨天守着她请大夫、端茶倒水,我呢?在屋里死了都没人知道!还得我含着眼泪去给她赔不是,凭什么呀?” 说着又往西门庆怀里钻了钻,“我知道,我是你买来的小老婆,‘贱里买来贱里卖’,可我也想有人疼啊。” 西门庆亲了亲她的额头:“别胡说,我心里有你。昨天本来想来看你,月娘不让,我只好去李娇儿房里睡,可我满脑子都是你。”

正说着,秋菊端着茶进来了,西门庆皱着眉说:“怎么让她端茶?春梅呢?” 潘金莲叹了口气:“别提春梅了,她跟我一起受气,这三四天没吃几口饭,躺在那边屋里哭,说要寻死,还说等韩道国老婆来了,要好好骂她一顿,说都是她挑的事。” 西门庆一听急了,赶紧往隔壁屋跑,见春梅头发乱着,躺在炕上装睡。西门庆叫了两声,春梅也不动,他只好把春梅抱起来。春梅一扭身子,差点把西门庆掀倒,嘴里还嘟囔:“达达,你别管我,我就是个奴才,死了也不碍事。”

西门庆哄着她说:“我的小祖宗,月娘就说了两句,你别往心里去。饿了吧?我让秋菊弄点吃的来。” 春梅哼了一声:“我不吃,要吃你让别人弄,我走不动。” 西门庆没办法,拉着春梅往潘金莲房里去,又吩咐秋菊:“去后边拿点菜,再烤盒果馅饼,做碗馄饨汤,要香喷喷的。” 不一会儿,吃的摆上桌,西门庆、潘金莲、春梅三人坐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喝着酒吃着菜,刚才的委屈劲儿,慢慢就散了。

第二天一早,西门庆就和何千户汇合,一起去郊外送侯巡抚。月娘则打扮得漂漂亮亮,坐大轿去夏指挥家赴宴。夏指挥娘子见了月娘,亲热得不行,拉着她的手说:“早就想请你过来,今天可算把你盼来了。” 还跟月娘说,夏指挥有信来,初六初七就要搬去京城,想请贲四帮忙送家小,月娘一口答应:“贲四是西门庆的人,这事包在我身上。” 席间,夏指挥家的小厮瑞云给月娘磕头,月娘见他长得精神,还赏了两枝金花儿。瑞云是贲四的儿子,之前叫 “长儿”,是夏指挥娘子给改的名,这会儿在夏家当差,跟亲儿子似的,月娘忍不住跟西门庆感叹:“这孩子命好,遇上了好主子,要是在别人家,指不定受多少罪。” 西门庆笑着说:“可不是嘛,有些人就是眼瞎,放着好孩子不用,偏要折腾。” 月娘白了他一眼:“你少说风凉话,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想的啥。”

俩人正说着,玳安来报,县前卖茶的王妈妈带着何九来了,想求西门庆办事。西门庆让潘金莲去应付,自己躲在里间听着。王妈妈一见潘金莲,就点头哈腰:“娘子,好久不见,您还是这么年轻漂亮。” 潘金莲让她坐下,问:“老王,今天来有啥事?” 王妈妈赶紧说:“是何九的兄弟何十,被贼攀咬,说是窝主,现在关在提刑院,想求老爹高抬贵手,放他一马。这是何九的帖子,您帮着递递。” 潘金莲接过帖子,说:“行,我帮你跟西门庆说,明天让何九来讨话。” 王妈妈千恩万谢,又跟潘金莲唠了会儿家常,才带着何九走了。

到了晚上,西门庆回来,潘金莲把何九的事说了,西门庆把帖子交给手下,吩咐道:“明天去衙门,把何十放了,找个和尚顶罪。” 又想起白天夏指挥请贲四送家小的事,跟月娘说:“贲四走了,线铺子没人看,让吴二舅来替几天吧。” 月娘说:“你自己定,别又说我偏着我兄弟。” 西门庆不管她,直接叫棋童去请吴二舅,把铺子钥匙交给他,吴二舅乐得嘴都合不拢,连说:“姐夫放心,我肯定把铺子看好。”

转眼到了初三,西门府里张灯结彩,周守备、荆都监、刘薛二内相这些客人陆续到了。乔大户穿着新官服,带着四个伴当,昂首挺胸地走进来,众人见了,都夸他 “官运亨通”。西门庆陪着众人在厅上坐,荆都监凑过来小声说:“四泉,宋巡按那边有信没?” 西门庆拍着他的肩膀:“放心,宋巡按说了,肯定给你安排,少不了你的好处。” 周守备也过来打听,西门庆也说了些宽慰的话,哄得众人都眉开眼笑。

不一会儿,四个唱曲的来了,分别是吴银儿、郑爱月儿、洪四儿、齐香儿,她们先去给月娘和大妗子磕头,然后才到前厅弹唱。刘内相听得高兴,赏了不少银子,还跟西门庆说:“四泉,你这日子过得比宫里还滋润,以后有好事可得想着我。” 西门庆赶紧说:“那是自然,内相大人的恩情,我记着呢。” 众人喝着酒,听着曲儿,看着杂耍,一直闹到一更天,才陆续散去。

西门庆打发走客人,回到李瓶儿房里,跟如意儿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去衙门把何十放了,又把那起奸情案的人犯送到东平府,才回家继续摆酒,请吴道官、花大舅、温秀才这些人。席间,应伯爵又开始耍活宝,跟李桂姐、郑爱月儿互相调侃,郑爱月儿笑着说:“应二哥,你别老跟我贫,小心我让我爹把你抓起来。” 应伯爵说:“你爹是提刑官,我是良民,他抓我干啥?”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

正热闹着,平安儿来报:“云二叔新袭了职,来拜爹,还送了礼物。” 西门庆赶紧出去迎接,见云理守穿着青纻丝补服,系着金带,身后跟着伴当,抬着十个貂鼠、一尾海鱼、一包虾米,还有腊鹅、腊鸭这些礼物。云理守给西门庆行了个大礼:“多谢老爹之前帮忙,我才能袭职,这点薄礼,不成敬意。” 西门庆赶紧扶起他:“自家兄弟,客气啥,以后有难处,尽管来找我。” 又把云理守让到厅上,跟众人一一介绍,还特意让吴二舅陪他坐,给他添酒夹菜,把云理守感动得不行。

喝完酒,云理守走了,西门庆正想歇会儿,贲四来了,说夏指挥让他初六送家小去京城,想跟西门庆辞行。西门庆说:“你放心去,线铺子我让吴二舅看着,等你回来,我给你涨工钱。” 贲四千恩万谢地走了。西门庆刚坐下,大妗子说要回家,月娘装了两盒子茶食点心,送她到门口。正要上轿,忽然听见门房里有小孩哭,仔细一看,是画童儿,平安儿正扯着他。月娘问:“平安,你扯他干啥?” 平安说:“温师父叫他去,他不去,还骂我。” 月娘让平安放手,问画童儿:“你为啥不去温师父那儿?” 画童儿哭着不说话,潘金莲在旁边说:“这小奴才,肯定是犯了错,不敢去。”

正说着,玳安骑马回来了,见画童儿哭,就问:“小大官儿,咋了?谁欺负你了?” 画童儿这才抽抽搭搭地说:“温师父…… 温师父要把他那东西放在我屁股里,弄的我好疼,我不敢去,他就让平安扯我。” 月娘一听,脸都红了,骂道:“这温蛮子,真是个畜生!人家小厮跟你使唤,你竟然干这种龌龊事!” 潘金莲也说:“我就说他不是好东西,天天躲在屋里,原来在干这个。” 孟玉楼说:“他有老婆,为啥还要欺负小厮?真是没廉耻。” 平安儿补充道:“他老婆也怪得很,来了半年,就回了一次娘家,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跟坐牢似的。”

西门庆回来,月娘把温秀才的事说了,西门庆气得拍桌子:“我把他当人看,他竟然干这种事!还敢教唆画童儿偷银器,把我的书稿拿给倪师父看,倪师父又给夏老爷看,难怪翟亲家说我‘机事不密’,原来是他在背后搞鬼!” 当即叫平安儿去跟温秀才说:“家里要堆货,你赶紧找地方搬出去。” 又把画童儿叫过来,说:“以后别去他那儿了,谁敢欺负你,跟我说。”

温秀才听说西门庆要赶他走,吓得脸都白了,赶紧穿好衣裳来见西门庆,可平安儿说啥也不让他进,说:“爹不在家,你别来烦。” 温秀才没办法,只好去倪秀才家,跟他商量搬回去住。临走的时候,他看着西门府的大门,心里又悔又恨,可也没辙,谁让他自己作死呢。

西门庆处理完温秀才的事,又跟月娘说:“贲四走了,线铺子让吴二舅看着,你多盯着点,别让他把铺子给我弄乱了。” 月娘说:“你放心,我会看着的。” 俩人正说着,玳安来报:“乔亲家派人来送请帖,说明天请您去喝酒,庆祝他升义官。” 西门庆笑着说:“这乔大户,倒挺会来事,明天我一定去。”

就这样,西门府的热闹日子还在继续,只是少了温秀才这个 “糟心事”,大家都觉得舒心多了。毕竟在西门府,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可要是像温秀才那样,又龌龊又嘴碎,被赶走也是早晚的事。

第二天一早,西门庆特意挑了件新做的酱色纻丝圆领,配着玉玲珑带,打扮得格外精神。刚到前厅,就见玳安牵着那匹雪白马在门口候着,旁边还放着给乔大户准备的贺礼 —— 一坛陈年状元红、两匹杭州织锦、一对银镶玉的酒杯。西门庆翻身上马,身后跟着四个排军,浩浩荡荡往乔大户家去。

刚到乔家门口,就听见里面吹吹打打,热闹得跟过年似的。乔大户穿着崭新的青罗员领,戴着纱帽,亲自迎了出来,老远就拱手:“亲家大驾光临,快里面请!” 西门庆下了马,跟乔大户并肩往里走,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桌子,已经来了不少客人,有本城的乡绅,还有乔大户的亲戚,见了西门庆,都纷纷起身问好,那阵仗,比之前西门府请客还热闹几分。

乔大户把西门庆让到上首坐了,又让人端上刚沏好的雨前茶,笑着说:“多亏亲家帮忙,我这才得了个义官,今天请大家来,一是热闹热闹,二是想当着众人的面,跟亲家道声谢。” 西门庆摆摆手:“都是自家亲戚,说这些见外话干啥。你能得这个官,也是你自己有本事,我不过是搭了个桥。” 俩人正说着,乔大户的娘子领着丫鬟,端着一碟刚炸好的芝麻糖过来,笑着说:“亲家,尝尝我亲手做的,看合不合口味。” 西门庆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甜脆爽口,连忙说:“嫂子的手艺真好,比外边卖的还好吃。”

不一会儿,宴席就开了,鸡鸭鱼肉摆满了桌子,还有好几道西门庆没吃过的新鲜菜,比如那道清蒸鲈鱼,鲜得能掉眉毛,乔大户解释说:“这是我托人从江南运过来的,刚上岸就送来了,亲家快尝尝。” 席间,众人轮番给西门庆敬酒,说的都是奉承话,有的夸他有本事,能跟巡抚、巡按打交道;有的说他为人仗义,肯帮朋友,西门庆听得心里美滋滋的,酒也多喝了几杯。

吃到一半,乔大户让人把儿子乔通叫过来,给西门庆磕头:“爹常说,要不是西门伯伯帮忙,咱家也不会有今天,你可得好好谢谢伯伯。” 乔通赶紧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西门庆连忙把他扶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到乔通手里:“好孩子,拿着买糖吃,以后好好跟着你爹学本事,将来肯定有出息。” 乔通接过红包,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蹦蹦跳跳地去一边玩了。

一直闹到下午,宴席才散,西门庆起身告辞,乔大户又让人搬了一箱子土特产,塞进西门庆的马背上,说:“亲家,这是我老家的一点心意,你带回去尝尝,别嫌弃。” 西门庆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骑着马往家走。

刚到家门口,就见吴二舅在门口候着,手里拿着账本,脸上带着急色。西门庆下了马,问:“二舅,咋了?出啥事儿了?” 吴二舅赶紧说:“姐夫,线铺子里来了个大客户,想要一百匹上等的绸缎,还说要得急,明天就要取,我拿不定主意,想跟你商量商量。” 西门庆接过账本,翻了翻,说:“咱家铺子里有这么多货吗?” 吴二舅说:“库房里还有八十多匹,差二十匹,我想着要不要跟别家铺子调点过来。” 西门庆想了想,说:“不用调,你跟客户说,先给他八十匹,剩下的二十匹,后天给他送过去,我让人去苏州催催货,应该能赶上。” 吴二舅点点头:“还是姐夫想得周到,我这就去跟客户说。”

西门庆走进院子,就见潘金莲带着春梅,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荡秋千,潘金莲穿着一身粉裙,随着秋千的摆动,裙摆飘起来,像只花蝴蝶。见西门庆回来,潘金莲赶紧停下秋千,跑过来,接过西门庆的外套,笑着说:“你可算回来了,我都等你半天了,刚才让小厮去乔家问了,说宴席早散了,还以为你出啥事儿了呢。” 西门庆捏了捏她的脸蛋:“能出啥事儿?不过是跟他们多喝了几杯。” 春梅也过来,给西门庆端上一杯热茶:“爹,喝杯茶解解酒。” 西门庆接过茶,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

到了晚上,西门庆在月娘房里歇着,月娘跟他说:“今天大妗子派人来,说家里有点事儿,让我明天过去看看,你要不要一起去?” 西门庆摇摇头:“明天我还要去衙门,处理那起奸情案的后续,你自己去吧,让来安带着排军跟你一起,路上注意安全。” 月娘点点头:“我知道,你也别太累了,少喝点酒,对身体不好。” 西门庆握住月娘的手,说:“放心,我心里有数。”

第二天一早,月娘打扮妥当,坐着大轿,带着来安和四个排军,往大妗子家去。大妗子家离西门府不算远,半个时辰就到了,大妗子亲自出来迎接,拉着月娘的手,说:“姑娘,你可来了,我这几天心里一直不踏实,想跟你说说。” 月娘问:“咋了?是不是家里出啥事儿了?” 大妗子叹了口气:“也没啥大事,就是我那小孙子,最近总咳嗽,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没看好,想问问你,任医官的医术好,能不能请他来看看。” 月娘说:“这有啥难的,我回去就跟西门庆说,让他派小厮去请任医官,明天就让他过来。” 大妗子听了,高兴得不行:“多谢姑娘,你可帮了我大忙了。”

月娘在大妗子家坐了一会儿,吃了午饭,又陪大妗子唠了会儿家常,才起身告辞。回到家,刚进院子,就见玳安跑过来,说:“娘,爹回来了,正在前厅跟温秀才说话呢。” 月娘一愣:“温秀才?他不是被赶走了吗?咋又回来了?” 玳安说:“我也不知道,温秀才说有急事找爹,爹就让他进来了。”

月娘走进前厅,就见温秀才穿着一身旧衣裳,头发也乱糟糟的,脸上带着哭腔,跟西门庆说:“老爹,我知道错了,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要是没了这份差事,我们一家都活不下去了。” 西门庆皱着眉,说:“温葵轩,不是我不给你机会,是你自己做的事太过分了,你教唆画童儿偷东西,还把我的书稿给别人看,我要是再留你,别人该怎么说我?” 温秀才赶紧跪下:“老爹,我真的知道错了,那些事都是我一时糊涂做的,我以后肯定改,求你可怜可怜我,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月娘在旁边说:“温秀才,不是我们不留你,是你做的事实在不地道,你要是真有难处,我们可以给你点银子,让你做点小生意,以后就别再来府里了。” 西门庆点点头:“月娘说得对,我给你五十两银子,你拿着,找个地方,好好过日子,别再干那些龌龊事了。” 温秀才见西门庆态度坚决,知道再求也没用,只好接过银子,磕了个头,慢慢悠悠地走了,走的时候,还回头看了一眼西门府的大门,眼神里满是不舍。

温秀才走后,西门庆跟月娘说:“其实我也不想赶他走,可他做的事实在太过分了,留着他,早晚是个麻烦。” 月娘说:“你说得对,这种人,就不能留,省得以后再出啥事儿。” 俩人正说着,玳安来报:“爹,任医官来了,说您请他来看病。” 西门庆赶紧说:“快请进来。”

任医官走进来,跟西门庆、月娘行了礼,坐下后,问:“老爹,不知是哪位不舒服?” 西门庆说:“不是我,是我大妗子的小孙子,最近总咳嗽,想请您明天过去看看。” 任医官点点头:“没问题,明天一早我就过去,您跟大妗子说,让孩子别吃生冷的东西,多喝热水,对病情有好处。” 西门庆说:“多谢任医官,辛苦你了。” 任医官说:“老爹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又坐了一会儿,任医官起身告辞,西门庆让玳安送他出去。

到了晚上,西门庆在潘金莲房里歇着,潘金莲跟他说:“今天我让春梅去买胭脂,听见街上的人说,温秀才拿着你给的银子,去赌场赌钱,输得一干二净,还跟人打架,被抓进衙门了。” 西门庆听了,叹了口气:“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给他银子是想让他好好过日子,他倒好,还去赌钱,真是活该。” 潘金莲说:“这种人,就不该可怜他,以后别再管他的事了。” 西门庆点点头:“知道了,以后再也不管他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西门府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西门庆每天去衙门处理公务,回家后就跟妻妾们喝酒聊天,偶尔请朋友来家里聚聚,日子过得十分惬意。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八,月娘按照习俗,让人煮了腊八粥,分给府里的每个人,还派人给乔大户、吴大舅、应伯爵他们送了去。

这天晚上,西门庆跟妻妾们坐在前厅,围着炭火盆,喝着酒,吃着腊八粥,潘金莲说:“再过几天就是小年了,该准备年货了,我想着,今年多买点鞭炮,再做几身新衣裳,好好热闹热闹。” 月娘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天我就让人去街上看看,把该买的都买了,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西门庆笑着说:“你们看着办就行,别亏了自己,想买啥就买啥,钱不够跟我说。” 众人听了,都高兴得不行,前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谁也没想到,这份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不远处等着西门府,等着西门庆。而这第七十六回里的种种 “抓马”,不过是西门府众多故事里的一小段,更多的精彩,还在后面等着呢。

腊月初八过后,西门府里筹备年货的热闹劲儿就没断过。月娘每天领着丫鬟媳妇们清点布料、挑选干果,潘金莲则拉着春梅去街上逛首饰铺,一会儿看中支金簪,一会儿又瞧上对银镯,西门庆也大方,只要她喜欢,二话不说就掏钱。吴二舅在线铺子里也没闲着,不仅把那笔绸缎生意妥妥当当办完,还顺带招揽了几个新客户,西门庆听了,特意赏了他十两银子,乐得吴二舅嘴都合不拢。

这天午后,西门庆正在前厅看账,玳安匆匆跑进来:“爹,宋巡按派人来了,说有要事找您。” 西门庆心里一动,赶紧整理了下衣裳,出门迎接。来的是宋巡按身边的书吏,手里拿着一份公文,递过来说:“宋公让小的把这个交给老爹,还说吴大舅的升职文书,已经递上去了,估摸着过几天就能批下来。” 西门庆接过公文,打开一看,上面果然写着吴铠升指挥佥事的字样,连忙谢道:“有劳兄弟跑一趟,快进屋喝杯茶。” 书吏摆摆手:“不了老爹,宋公还等着小的回去复命,改日再来拜访。” 说完,拱了拱手就走了。

西门庆拿着公文,乐呵呵地往后院走,正好撞见吴大舅来府里串门,赶紧把公文递过去:“二舅,你看,升职的文书下来了!” 吴大舅接过来,手都有点抖,看完后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姐夫,这可真是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哪能有今天啊!” 西门庆拍着他的肩膀:“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啥,以后好好当差,别给我丢脸就行。” 吴大舅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肯定好好干!”

俩人正说着,月娘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件刚做好的棉袄,笑着说:“正好你俩都在,我给爹做了件棉袄,你试试合不合身。” 西门庆接过棉袄,穿上一试,不大不小正合适,心里暖暖的:“还是你手巧,穿着真舒服。” 月娘白了他一眼:“舒服就好,别天天在外边喝酒,冻着了可没人管你。”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西门府里张灯结彩,贴春联、挂灯笼,忙得不亦乐乎。傍晚时分,西门庆让人在院子里摆上供桌,供奉灶王爷,还准备了糖瓜、点心,潘金莲笑着说:“灶王爷要是吃了咱的糖瓜,肯定会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来年咱府里肯定更兴旺。” 西门庆笑着说:“借你吉言,要是真这样,明年给你多打几副首饰。” 潘金莲听了,笑得更开心了。

小年过后,年味越来越浓,乔大户、应伯爵他们陆续来西门府送年礼,有送腊肉的,有送绸缎的,还有送字画的,堆了满满一屋子。西门庆也回了礼,还特意让人给任医官送了些滋补的药材,感谢他之前给月娘和大妗子孙子看病。

腊月三十这天,西门府里更是热闹非凡。一早,西门庆就带着陈敬济、玳安他们贴春联、放鞭炮,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得街坊邻居都来看热闹。中午,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潘金莲还特意给西门庆夹了块红烧肉:“你多吃点,这一年你也辛苦了。” 西门庆笑着说:“你也吃,大家都多吃点。”

晚上,众人坐在前厅守岁,丫鬟们端上瓜子、花生、糖果,还有温好的酒。西门庆看着眼前的妻妾儿孙,心里满是满足,说:“这一年,多谢大家帮衬,咱们府里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来年,咱们还要好好过日子,把生意做得更大,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月娘点点头:“是啊,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 潘金莲也说:“是啊爹,来年咱们肯定会更好。”

就在众人欢声笑语的时候,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玳安跑去开门,回来报告说:“爹,是温秀才的老婆,说温秀才还在衙门里,想求您帮忙把他弄出来。” 西门庆皱了皱眉:“真是阴魂不散,我都说了不管他的事了。” 月娘说:“好歹也是一条人命,要是真出啥事儿,也不好看,你就帮他这最后一次吧。” 西门庆想了想,说:“也罢,就帮他这最后一次,让玳安去衙门里说说,把他放出来,告诉他,以后别再找我了。” 玳安点点头,赶紧去了。

没过多久,玳安回来了,说:“爹,温秀才放出来了,他让我跟您说,以后再也不敢来打扰您了。” 西门庆点点头:“知道了,以后别再提他了。” 众人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继续守岁,直到凌晨,才各自回房休息。

正月初一这天,西门庆一早就起来,穿着崭新的官服,带着家人去庙里上香祈福,祈求来年平安顺遂、生意兴隆。回来后,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陆续来拜年,西门庆忙着招待客人,院子里一直热闹到傍晚。

回想第七十六回这一路的故事,从月娘生病、潘金莲闹别扭,到温秀才 “社死” 被赶走,再到后来的种种日常,西门府里的日子就像一部热闹的大戏,有欢笑,有矛盾,有温暖,也有糟心事儿。但不管怎样,日子还在继续,西门庆和他的家人们,还会在这座宅院里,上演更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明朝中后期官僚、商人家庭的真实生活样貌,有奢华,有贪婪,有温情,也有算计,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与社会百态。

亲爱的读者朋友,《金瓶梅》第七十六回的故事到这里就完整呈现了。这一回里,西门府的日常充满了烟火气,既有家长里短的琐碎,也有权势往来的算计,还有人性善恶的展现。或许你会对西门庆的圆滑世故有更深的认识,对潘金莲的娇俏与委屈多几分理解,对温秀才的荒唐结局感到唏嘘。而《金瓶梅》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后续还有更多精彩情节等着我们去探寻,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回目的解读,或者对书中某个人物、某个情节有特别的想法,都可以随时和我交流,咱们一起在这部古典名着的世界里,感受更多不一样的故事与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