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瓶梅那些事 > 第50章 琴童潜听燕莺欢 玳安嬉游蝴蝶巷

开篇先有一段词,咱们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想关起香帐和心上人温存,却先皱着眉头犯愁夜晚太短。赶紧催着小伙子先去把鸳鸯被暖热,好早些共度良宵。没一会儿两人就像蝴蝶、蜜蜂采花似的情意缠绵,脱了衣裳尽情享受相处时光,还特意留着床头的灯,时不时就看看对方娇美的脸庞。这段词把男女间的柔情写得很细腻,而接下来西门庆家发生的事儿,可比这词里热闹多了。

话说那天是李娇儿的生日,观音庵的王姑子特意请了莲花庵的薛姑子来,还带了薛姑子的两个徒弟,一个叫妙凤,一个叫妙趣。吴月娘早听说薛姑子是个有修行的出家人,赶紧亲自出来迎接。只见薛姑子戴着素雅的僧帽,披着茶褐色的袈裟,脑袋剃得光溜溜的,泛着青茬儿,身材又高又胖,脸盘大,腮帮子还鼓鼓的。她一进门就跟月娘等人双手合十问好,月娘一群人慌得赶紧回礼。这薛姑子说话时爱摆架子,还总拽些文绉绉的词儿,大家都得称呼她 “薛爷”,而她则喊月娘 “在家菩萨” 或 “官人娘子”,把月娘哄得对她格外敬重。

那天吴大妗子、杨姑娘也都在月娘家,月娘特意吩咐厨房准备了一大桌子茶点,比平时丰盛得多,有精致的小菜、点心,还有各种蜜饯。薛姑子的两个徒弟妙凤、妙趣才十四五岁,长得清秀可爱,就坐在旁边的小桌子上吃东西。众人喝完茶,都在上房里坐着听薛姑子讲佛法。这时书童从前面收拾完东西过来,月娘顺口问:“前面那个能吃酒吃肉的和尚走了吗?” 书童回答:“刚走,爹还送他到门口了。”

吴大妗子好奇地问:“这是从哪儿请来的和尚啊?还能吃酒吃肉?” 月娘撇撇嘴说:“就是你姐夫今天给蔡御史送行时,从城门外寺庙里带来的。听说这和尚会配药方,给银子他不要,给钱也不收,谁知道他到底是来干嘛的!” 薛姑子听见这话,立刻接话:“吃荤、喝酒这两件事,在佛门里也不是绝对不能有。俺们尼姑还多少守点戒律,那些男和尚可不管这些!《大藏经》里都说,你今天吃别人一口肉,下辈子就得还别人一口,这都是因果报应。” 吴大妗子一听就慌了:“那像俺们天天吃肉,下辈子得欠多少债啊!” 薛姑子又赶紧安慰:“大妗子您别担心,您能享现在的荣华富贵,都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就像种庄稼,春天不播种,秋天哪能有收成?您这辈子的好日子,都是上辈子积德换来的!” 几人又聊了些别的,这里就先不细说了。

另一边,西门庆送完胡僧回来,玳安就悄悄凑过来,拉着他的衣角说:“爷,刚才韩大婶(就是韩道国的老婆王六儿)让她兄弟来请您,说今天是她生日,想请您过去坐坐。” 西门庆刚从胡僧那儿拿到了一些药方,正想找机会试试效果,王六儿这一请,刚好合了他的心意。他立刻吩咐玳安准备马,让琴童先送一坛酒去王六儿家,自己则绕到潘金莲房里,从床后的抽屉里拿了个装着小物件的布包,又换了身便衣,戴了顶小帽,还罩了层眼纱,让玳安跟着,往王六儿家去了。

到了王六儿家门口,西门庆下马后吩咐:“让琴童在这儿伺候,玳安你先骑马回家。要是家里人问起,就说我在狮子街的房子里算账呢,别露馅。” 玳安应了声 “知道了”,就骑马回去了。王六儿一看见西门庆,赶紧跑出来磕头,磕完头就站在旁边陪着,笑着说:“也没别的事,就是想请您过来散散心。还谢谢您特意让琴童送酒来。”

西门庆装模作样地说:“哎呀,我都忘了今天是你生日!我今天去城门外送蔡御史,刚回来没多久,要不是玳安说,我还记不起来。”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根簪子递给王六儿:“今天给你过生日,这个你拿着。” 王六儿接过来一看,是一对刻着寿字的金簪,赶紧道谢:“这簪子真好看,谢谢您啊爷!” 西门庆又拿出五钱银子,说:“你称五分出来,让小厮去买瓶南烧酒,我今天想喝这个。” 王六儿笑着说:“爷您这口味也多变,别的好酒都喝厌了,又想起南烧酒了。” 她赶紧称了五分银子,让琴童拿着瓶子去买酒,同时帮西门庆脱了外衣,请他进房里坐,还亲自泡了热茶,又摆了张小桌子,陪西门庆玩牌。两人玩了一会儿,才开始准备吃寿酒。

再说说玳安,他骑马回到家后,因为白天跟着胡僧跑了一路,又陪西门庆送蔡御史,累得不行,倒头就睡,一直睡到天黑掌灯才醒。他揉了揉眼睛,一看天晚了,赶紧往后院去要灯笼,准备去接西门庆,就站在那儿等着。月娘看见他,就问:“刚才你爹送完和尚,也不进来换件衣裳,一眨眼就不见了,他到底在谁家吃酒呢?”

玳安按西门庆教的说:“爹没去别人家,就在狮子街的房子里算账呢。” 月娘显然不信,皱着眉说:“算账?哪有算一天的道理!” 玳安又补了一句:“算完账,爹就自己在那儿喝酒了,说没人陪清净。” 月娘更不乐意了:“没人陪还自己喝酒?这话一听就假!刚才韩道国的小厮来找你,到底是干嘛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打什么鬼主意!”

玳安心里一慌,赶紧撒谎:“他就是来问韩大叔什么时候回来,没别的事。” 月娘瞪了他一眼,骂道:“你这小崽子,肯定没说实话,又在帮你爹打掩护!等你爹回来,我非得问清楚不可!” 玳安不敢再多说,低着头站在那儿。月娘也没再为难他,让小玉拿了灯笼给他,吩咐:“你去接你爹,就说你二娘(李娇儿)还等着他回来过生日呢,让他赶紧回来。”

玳安拿着灯笼,赶紧往前院的铺子走,他可不想再待在月娘跟前,怕再被问出什么破绽。刚到铺子门口,就听见里面热闹得很,推开门一看,书童正和傅伙计坐着喝酒,水柜上放着一瓶酒、几个碗碟、一盘牛肚子,平安刚从外面拿了两瓶腌肉回来,正准备一起吃。

玳安一看,把灯笼一放,嚷嚷道:“好啊,你们在这儿偷偷喝酒,可让我抓着了!傅二叔,你也不管管他,让他在这儿偷懒!” 说完就凑到书童跟前开玩笑:“好你个小家伙,我找了你半天,原来躲在这儿喝酒呢!” 书童也不服气,回嘴说:“你找我干嘛?难不成想给我当半天小弟?我可没空搭理你!”

玳安笑骂:“你这毛头小子,还敢跟我顶嘴!” 说着就上前把书童按在椅子上,假装要亲他。书童赶紧用手推开,喊道:“你疯了吧!别胡闹,把我牙都快磕破了,帽子也给我弄掉了!” 傅伙计看见书童的帽子掉在地上,赶紧说:“这可是新帽子,别踩脏了,平安你快帮他捡起来。” 结果书童一把抢过帽子,往炕上一摔,脸都气红了。

玳安笑着说:“我跟你闹着玩呢,你还当真了?这么不禁逗?” 不由分说,又掀起腿把书童按在炕上,还故意把桌上的酒打翻了,酒流到了水柜上。傅伙计怕酒弄湿账簿,赶紧拿毛巾擦,一边擦一边劝:“你们俩别闹了,一会儿真恼了,等官爷回来知道了,有你们好受的!”

玳安还不依不饶:“你这小子,今天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跟我这么横?信不信我告诉爹,说你偷懒喝酒?” 书童把头发揉得乱糟糟的,委屈地说:“闹着玩就闹着玩,你干嘛把东西弄洒了,多脏啊!” 平安赶紧筛了杯酒递给玳安:“安哥,你快喝了酒去接爹吧,有啥事儿等回来再说,别在这儿耽误工夫了。” 玳安接过酒喝了一口,瞪了书童一眼:“行,等我接了爹回来,再跟你算账,不收拾得你服服帖帖的,你就不知道谁是老大!” 说完就拿着灯笼,往门班房去了。

玳安在门班房叫了个小跟班,让他拿着灯笼,自己则骑着马,又往王六儿家去了。到了门口叫开门,问琴童:“爹在里面干嘛呢?醒了没?” 琴童回答:“爹在屋里睡觉呢,刚睡下没多久。” 两人关上门,就往后院厨房走,毕竟厨房暖和,还有吃的。

王六儿家的老妈子老冯一看玳安来了,赶紧笑着迎上来:“安官儿,你可算来了!你韩大婶一直等你,还特意给你留了吃的,知道你肯定没吃饭。” 说着就从厨柜里拿出一盘驴肉、一碟腊烧鸡、两碗寿面,还有一小壶酒,都是王六儿特意留的。

玳安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一边吃一边说:“还是韩大婶疼我,知道我没吃饭。” 吃了一会儿,他看见琴童站在旁边,就说:“琴童,过来一起吃啊,这酒我喝不完,咱俩分着喝,别浪费了。” 琴童赶紧摆手:“不了,这是给你留的,你自己喝吧,我不喝酒。” 玳安又劝:“哎呀,客气啥,我刚才在铺子里已经喝了一杯了,咱俩一起喝点,一会儿还得跟爹回去,暖暖身子也好。” 琴童拗不过他,只好坐下来,两人一起把那壶酒喝了。

喝完酒,玳安跟老冯开玩笑:“冯奶奶,我跟您说个事儿,您可别生气啊。我记得您以前在六娘(李瓶儿)那儿帮着管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现在到了韩大婶这儿,又帮韩大婶管家,您可真是个‘管家能手’!回头我跟六娘说说,让她也学学您,省得家里总乱糟糟的。”

老冯一听就慌了,赶紧拍了玳安一下,笑着说:“你这小猴儿,可别胡说!要是让六娘知道了,她该恼我了,我可不敢见她了。我就是帮着打打杂,哪能跟在六娘那儿比啊,六娘才是真会管家呢!” 玳安一看老冯急了,笑得更欢了:“逗您玩呢,我才不跟六娘说呢,说了她还得说我多嘴。” 老冯这才松了口气,赶紧给玳安倒了杯热水,让他暖暖胃。

这边玳安和老冯正说笑,琴童却偷偷溜到了卧房的窗户底下,他好奇心重,想听听里面到底在干嘛。原来西门庆刚才用烧酒送服了一粒胡僧给的药,脱了衣裳坐在床沿上,打开从潘金莲那儿拿来的布包,里面是些用来调理身体的小物件,他按胡僧说的方法摆弄好。没一会儿,药性就起作用了,西门庆心里暗喜:“这药果然有点效果,胡僧没骗我。”

王六儿坐在西门庆怀里,问:“怪不得你刚才非要喝烧酒,原来是为了这个啊!你这药是从哪儿弄来的?是不是那个胡僧给的?” 西门庆得意地说:“可不是嘛,就是今天送蔡御史时,从城门外寺庙里请来的胡僧给的,他说这药能调理身体,我还不信,没想到这么管用。”

两人又聊起了韩道国的事,西门庆说:“等你家韩道国回来,我就打发他跟来保、崔本一起去扬州领盐,把盐卖了钱,再让他去湖州买些丝绸回来,湖州的丝绸质量好,能卖个好价钱,你觉得怎么样?” 王六儿赶紧说:“好啊,您让他去哪儿都行,最好别让他在家待着,他在家除了喝酒就是睡觉,啥也不干,看着就烦。” 又问:“那铺子里的生意谁管啊?总不能没人看着吧。” 西门庆说:“我让贲四先帮他看着,贲四办事靠谱,等韩道国回来再说。” 王六儿点头:“行,贲四我知道,挺能干的,让他看着我放心。”

琴童在窗外听得正入神,玳安从后面过来,突然拍了他一下,吓得琴童差点叫出声。玳安笑着说:“你在这儿偷听啥呢?赶紧走,趁爹还没醒,咱们去别处玩玩,这附近有个好地方,我带你去开开眼。” 琴童赶紧捂住嘴,点点头,跟着玳安往外走。

玳安一边走一边说:“这后面的小胡同里,新来了两个小姑娘,长得可俊了,我刚才骑马过来时看见的,就在鲁长腿家。鲁长腿是开茶馆的,那两个姑娘一个叫金儿,一个叫赛儿,都不到十七八岁,跟花儿似的。我让小跟班在这儿看着门,咱们去玩一会儿就回来,不耽误接爹。” 他又吩咐小跟班:“你在这儿等着,要是里面有人找我们,你就到小胡同口喊我们一声,别让我们听不见。” 小跟班点头:“知道了安哥,你们快去快回。”

两人在月光下往小巷走,这条巷叫 “蝴蝶巷”,里面住了十几户人家,大多是开茶馆、酒馆的,白天安安静静,晚上就热闹起来,能听见有人弹唱、说笑的声音。玳安本来就喝了点酒,胆子更大了,到了鲁长腿家门口,使劲敲门:“开门开门,有人吗?” 敲了半天,门才开了。

开门的是个男人,大家都叫他 “老王”,他正和鲁长腿在灯下用秤称银子,估计是刚收了客人的钱,在算账。一看玳安和琴童俩人气势汹汹地闯进来,老王赶紧把里屋的灯吹灭了,怕影响生意。他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才认出玳安是提刑所西门庆家的管家,赶紧笑着让座:“哎呀,是两位管家哥哥啊,快请坐,屋里暖和,外面冷。” 说着就想把他们往客厅让。

玳安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耐烦地说:“别废话,把金儿和赛儿叫出来,给我们唱个曲儿,我们听完就走,不耽误你做生意。” 老王一脸为难:“哎呀,管家哥哥,实在对不住,您来晚了一步,俩姑娘刚才已经有客人了,正在里面忙呢,要不您改天再来?”

玳安一听就不乐意了,站起来一脚踹开里屋的门,说:“我倒要看看是谁在里面,敢占我的位置!” 里面没点灯,借着月光,能看见炕上坐着两个戴白毡帽的老头,一看就是乡下进城的有钱人,一个已经躺下了,另一个正在脱裹脚布(那时候有些有钱人会裹脚,显得斯文)。那老头看见有人闯进来,还挺横,没好气地问:“你们是哪儿来的?敢闯进来?知道我是谁吗?”

玳安一听就火了,骂道:“你还敢问我是谁?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提刑所西门大人家的管家,你敢跟我横?” 说着就一拳打过去,正好打在那老头的脸上,老头疼得 “哎哟” 一声,裹脚布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打人啦!打人啦!” 另一个老头也吓得从炕上爬起来,跌跌撞撞地跟着跑了,连帽子都忘了拿。

玳安指着他们的背影骂:“这两个老东西,真是活腻了,还敢跟我横?要是把我惹急了,把他们抓到衙门里,让他们尝尝新夹棍的滋味,看他们还敢不敢嚣张!” 鲁长腿赶紧点上灯,一边给玳安赔罪,一边说:“二位管家哥哥别生气,这俩是外乡人,不懂规矩,您别跟他们一般见识,我这就把他们赶远些,再也不让他们来了。” 说完赶紧喊:“金儿、赛儿,快出来,给二位叔叔唱个曲儿,别让叔叔等急了。”

只见两个小姑娘从里屋走出来,都梳着一窝丝的发髻,穿着洗白的衬衫和红绿相间的罗裙,衣服虽然不是什么好料子,但洗得干干净净,长得清秀可爱,眼睛水灵灵的。她们赶紧上前问好:“不知道叔叔来,晚上也没准备,屋里有点乱,您别见怪。”

鲁长腿赶紧摆上四碟干菜,有瓜子、花生、蜜饯、果脯,又端上来几碟热菜,有鸭蛋、虾米、腌肉、咸鱼、猪头肉、干板肠,都是些便宜又下酒的菜。玳安一把拉过赛儿,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琴童也拉着金儿,显得有些拘谨,他平时很少来这种地方。玳安看见赛儿戴着个银红纱的香袋儿,上面还绣着小花儿,挺好看的,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条汗巾(是西门庆给他的,料子不错),跟赛儿换了,赛儿不敢不换,赶紧把香袋儿递给他,接过汗巾揣在怀里。

过了一会儿,鲁长腿筛了酒上来,赛儿拿起酒杯,给玳安倒了一杯,声音甜甜的说:“叔叔,您喝杯酒暖暖身子。” 玳安接过酒喝了,又跟赛儿聊了几句。金儿拿起琵琶,先给琴童敬了杯酒,然后调了调弦,开始唱曲儿,唱的是一首《山坡羊》,歌词大意是:“在这茶馆里过日子真难,连个清净地方都没有。每天要迎接客人、招待客人,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都靠我一个人。到了晚上,老板娘还催着要房租、要银子,根本不管我的死活。我在门口站到半夜,冻得发抖,也没人问我饿不饿、冷不冷。要是再在这儿待个三五年,我这条命恐怕就没了,眼泪止不住地流。除非铁树开花、石头发芽,我才能有好日子过,不然这辈子就完了。”

金儿的声音有点沙哑,带着委屈,唱得让人心里酸酸的,琴童听得都有些走神。金儿刚唱完,赛儿拿起琵琶准备唱,就看见那个小跟班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安哥,琴童哥,快回去吧!我刚才听见屋里有动静,好像是爹要醒了,别让爹等急了。”

两人一听,赶紧站起来,玳安对赛儿说:“妹子,我们先走了,改日再来看你,给你带好东西。” 赛儿点点头,不敢多说话。玳安和琴童跟着小跟班,赶紧往王六儿家去,生怕西门庆醒了找他们。

这时西门庆刚醒,王六儿正陪着他吃酒,刚才睡了一觉,醒了有点饿,喝点酒垫垫肚子。玳安和琴童走进厨房,问老冯:“爹刚才找我们了吗?醒了没?” 老冯说:“没找,就是刚才问了句马回来了没,我跟他说回来了,他也没再问别的,现在正跟你韩大婶在屋里吃酒呢。” 两人松了口气,在厨房找了把椅子坐下,让老冯倒了杯茶,每人喝了一杯,刚才喝了酒,喝点茶解解酒,一会儿还得跟爹回家。

西门庆准备起身回家,王六儿赶紧挽留:“爹,这酒还热着呢,您再喝一杯再走呗,您回家了,家里人肯定不让您再喝酒了。” 西门庆笑着说:“不了,回家就不喝了,再喝就醉了,明天还得处理公务呢。” 说着还是拿起酒杯,又喝了一杯,毕竟王六儿劝酒,他不好驳面子。

王六儿拉着他的手,舍不得地说:“您这一回去,啥时候再来啊?我一个人在家怪无聊的。” 西门庆拍了拍她的手说:“放心吧,等我打发韩道国他们去扬州了,就来看你,到时候咱们再好好聊。” 说完,丫头端了杯茶过来,西门庆漱了漱口,王六儿一直送到门口,看着西门庆上马,还挥了挥手,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才转身回去。

另一边,潘金莲正和众人在月娘房里,听薛姑子的两个徒弟唱佛曲。忽然想起刚才月娘骂玳安 “说瞎话,不知道在搞什么鬼”,她心里犯嘀咕:“难道西门庆又出去鬼混了?不然玳安干嘛撒谎?” 于是偷偷回了自己房里,想找找那个布包(就是西门庆拿走的那个),结果翻遍了床底、抽屉,都没找着。

潘金莲赶紧叫春梅过来问:“我那个布包呢?就是放在床背抽屉里的那个,你看见没?是不是被谁拿走了?” 春梅是潘金莲的贴身丫鬟,知道不少事,赶紧说:“刚才爹进来过,在床背的抽屉里翻了半天,把那个包拿走了,我问他要干嘛,他也没说,就急匆匆地走了。”

潘金莲一听,气得牙痒痒,咬着牙说:“好你个西门庆!肯定是拿了这包去外面找女人了!要么就是去了王六儿家,今天是那女人的生日,肯定是她把西门庆勾走了!等他回来,我非得问清楚不可!” 越想越生气,把枕头都扔到了地上,但也没办法,只好又往后院去,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免得被月娘等人看笑话。

西门庆骑马回到家,一看天已经很晚了,也没往后院见月娘他们,怕被问东问西不好撒谎,就让琴童打着灯笼,把他送到花园角门,直接去了李瓶儿房里。李瓶儿是西门庆最宠爱的小妾,不仅长得漂亮,还温柔贤惠,刚给西门庆生了个儿子叫官哥儿,西门庆对她格外疼惜。

琴童把灯笼送到后院,小玉(月娘的贴身丫鬟)接了过去,月娘看见琴童,就问:“你爹回来了?去哪儿了?怎么没过来?” 琴童赶紧说:“回来了,去六娘房里了,说有点累,想早点休息。” 月娘一听就不高兴了,嘟囔着:“你看他,这边这么多人等着他回来过生日,他倒好,直接去李瓶儿房里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正房太太?真是没个正形!” 吴大妗子赶紧劝:“妹妹别生气,他肯定是累了,今天送蔡御史、招待和尚,忙了一天了,让他歇歇吧,生日宴明天再补也一样。” 月娘这才没再说话,但心里还是不舒服。

李瓶儿一看见西门庆进来,赶紧迎上去帮他脱外衣,笑着说:“他二娘还在后边等着您过生日呢,您怎么直接来我这儿了?要是让他二娘知道了,该不高兴了。” 西门庆拉着她的手说:“我喝多了,有点醉,没力气去后边了,明天再给她补个寿礼,赔个不是,行不行?” 李瓶儿又劝:“就算您醉了,也得去后边露个面,喝杯酒再回来啊,您不去,他二娘该觉得您不重视她了,再说还有大妗子、杨姑娘在呢,也得给她们个面子。” 说着就一劲儿撺掇西门庆去后院,西门庆拗不过她,只好跟着去了。

到了上房,李娇儿赶紧递了杯酒过来,笑着说:“官人,您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您不回来了呢。” 西门庆接过酒喝了一口,说:“抱歉抱歉,今天有点事耽误了,来晚了,祝你生日快乐。” 月娘问:“你今天一个人在狮子街的房子里,坐到这么晚?到底在忙啥呢?” 西门庆赶紧撒谎:“不是,我跟应二哥(应伯爵,西门庆的朋友)一起吃酒来着,聊得忘了时间,所以来晚了,让大家久等了。” 月娘也没再多问,毕竟是李娇儿的生日,不想扫了大家的兴,再说她也知道西门庆的脾气,问多了也没用。

西门庆在后边坐了没一会儿,就站起来说要走,他心里还惦记着李瓶儿,而且刚才吃的药药性还没完全过,想早点回房休息。李瓶儿只好陪着他,又回了自己房里。

李瓶儿本来以为西门庆会在后边待一会儿,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官哥儿已经在床上睡着了。官哥儿才几个月大,晚上睡得早,李瓶儿刚把他哄睡。她无奈地说:“您在后边睡多好,又来我这儿干嘛?孩子刚睡熟,别吵醒他,他要是醒了,又得哄半天。再说我身上来了(指月经),不方便,您去五娘(潘金莲)房里睡吧,一样的,她肯定乐意。”

西门庆一把搂住李瓶儿的脖子,亲了她一口说:“我今天就想跟你睡,别的谁都不想找,你要是不跟我睡,我就得难受死了。” 说着他跟李瓶儿说了吃胡僧药的事:“我今天吃了胡僧给的药,效果挺好的,你要是不依我,我这药劲儿没地方散,更难受。”

李瓶儿没办法,只好说:“那可怎么办啊?我身上才来两天,还没干净,要是在一起,弄出血来多不好,又脏又晦气。等我身上走了,再跟你睡好不好?我保证,到时候好好陪你。” 西门庆不依,抱着她说:“我不管,今天就想跟你睡,你要是不依我,我就一直抱着你不放手。”

李瓶儿拗不过他,只好让迎春(李瓶儿的贴身丫鬟)打了盆热水,自己清洗干净,才小心翼翼地上了床。可刚躺下,官哥儿就醒了,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李瓶儿赶紧拍着他哄:“宝宝乖,不哭不哭,娘在这儿呢。” 好不容易哄睡了,她刚爬过去想跟西门庆说话,官哥儿又醒了,一连醒了三次。李瓶儿没办法,只好让迎春拿了个博浪鼓(哄孩子的玩具),把官哥儿抱到奶妈屋里,让奶妈看着,这下两人才能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

西门庆和李瓶儿躺在床上聊天,西门庆说起胡僧药的效果,李瓶儿又劝他:“这药虽好,也不能多吃,伤身体。” 西门庆点点头,又跟她说起白天和王六儿的事,李瓶儿只是安静地听着,没多问。两人聊了一会儿,西门庆觉得困了,就睡着了,这时已经是三更天,外面静悄悄的,只有打更的声音传来。

再说潘金莲,听说西门庆在李瓶儿房里睡了,还以为他是拿了布包去跟李瓶儿厮混,根本不知道他白天去了王六儿家,心里气得不行,回到自己房里,关上门,咬着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心里琢磨:“肯定是李瓶儿那个小贱人勾着西门庆,不然他怎么天天往李瓶儿房里跑?还有王六儿那个女人,今天生日,肯定没少勾引西门庆!等明天我非得找个机会,好好教训她们一顿不可!”

月娘则和薛姑子、王姑子在上房睡,因为薛姑子和王姑子是出家人,不方便回家,月娘就留她们住一晚。刚躺下,王姑子趁着小玉睡着了,悄悄把一个包裹递给月娘,压低声音说:“月娘娘子,这里面装的是头男衣胞(刚生下来的男婴胎盘)和薛姑子配的药,这是好东西,能帮您怀上孩子。您找个壬子日(算命先生说的好日子),用酒把药送服下去,晚上跟官人同床一次,肯定能怀上。这事千万别让别人知道,不然就不灵了,连小玉都不能说。”

月娘一直想给西门庆生个儿子,她是正房太太,要是能生个儿子,地位就更稳固了,所以一听这话,赶紧把包裹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枕头底下,激动地说:“真是多谢二位师父了!要是我真能怀上孩子,以后肯定忘不了你们的好,还会给薛师父一匹黄褐缎子做袈裟,给王师父买些好东西。”

薛姑子赶紧双手合十道谢:“多谢菩萨好心!阿弥陀佛,只要娘子能怀上孩子,就是我们的福气。” 常言说:“十日卖一担针卖不出去,一日卖三担假货倒卖光了。” 就像薛姑子这样的出家人,表面上劝人向善,背地里却搞这些旁门左道的勾当,要是这样的人都能成佛,那天下的僧尼恐怕就多如流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