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瓶梅那些事 > 第82章 陈敬济弄一得双 潘金莲热心冷面

诗曰:“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着鲛绡。夜香知为阿谁烧?怅望水沉烟枭。云鬓风前绿卷,玉颜想处红潮,莫交空负可怜宵,月下双湾步俏。” 这词写的是男女私会的旖旎劲儿,可搁在西门庆刚死、家里乱成一锅粥的第八十二回,就成了 “潘金莲与陈敬济地下情” 的 “主题曲”—— 你瞅瞅这俩人,一边瞒着吴月娘搞 “办公室恋情”,一边还拉着春梅组 “同盟”,中间还掺了段 “簪子引发的醋意风波”,比现在的狗血偶像剧还热闹,堪称 “明代宅斗版情感修罗场”。

话说西门庆一死,潘金莲没了靠山,眼瞅着家里的好日子快到头,就把主意打到了女婿陈敬济身上。这俩人早在之前就暗通款曲,尝过甜头儿后,更是变本加厉 —— 白天趁人不注意就倚肩**、掐打嬉闹,跟俩 “早恋学生” 似的;要是有人在跟前没法说话,就写小纸条丢在地上传情,比古代的 “飞鸽传书” 还隐蔽,简直是 “地下情教科书级操作”。

四月里的一天,天气刚好不冷不热,潘金莲把自己的银丝汗巾包着个纱香袋,里面塞了一缕自己的头发和些松柏枝,封得严严实实,想给陈敬济当定情信物。可她去厢房找陈敬济时,偏偏人不在,只好从窗眼里扔进去。陈敬济回来一看,见是个密封的小包裹,拆开一看,里面是汗巾香袋,还有张纸上写着首《寄生草》词:“将奴这银丝帕,并香囊寄与他。当初结下青丝发。松柏儿要你常牵挂,泪珠儿滴写相思话。夜深灯照的奴影儿孤,休负了夜深潜等荼縻架。” 翻译过来就是:“我给你寄了我的贴身物件,头发代表咱俩的情分,松柏是让你常想我,晚上记得来荼縻架下跟我约会,别让我一个人等。”

陈敬济一看有约会,立马来了精神,找了柄湘妃竹金扇,也写了首词回她,揣在袖子里就往花园跑。可他忘了 “查岗”—— 吴月娘正好在潘金莲房里坐着呢!陈敬济一进角门就喊:“可意人在家不在?” 潘金莲一听是他的声音,吓得魂都快没了,生怕月娘听见露馅,赶紧掀帘子出来,一边摆手一边装模作样:“我道是谁,原来是陈姐夫来找大姐啊!大姐刚才还在这儿,跟人去花园亭子上摘花儿了。” 陈敬济眼疾手快,趁月娘不注意,把扇子偷偷塞到潘金莲袖子里,赶紧溜了。

月娘纳闷:“陈姐夫来做啥?” 潘金莲赶紧圆谎:“来寻大姐,我跟他说去花园了。” 等月娘走了,潘金莲掏出扇子拆开,见扇面上画着青蒲流水,写着首《水仙子》:“紫竹白纱甚逍遥,绿囗青蒲巧制成,金铰银钱十分妙。美人儿堪用着,遮炎天少把风招。有人处常常袖着,无人处慢慢轻摇,休教那俗人见偷了。” 意思就是:“这扇子是我专门给你选的,天热能用,有人的时候你藏着,没人的时候慢慢用,别让别人偷了去,这是咱俩的专属。” 潘金莲看了心里美滋滋的,当晚就开始 “约会准备”。

她先给春梅、秋菊俩丫头灌了点酒,把她们关在炕屋睡觉,然后自己在房里点上蜡烛,收拾好床铺,薰了香,还洗了澡,独自站在木香棚下等陈敬济。巧的是,西门大姐那晚被吴月娘叫去后宅听王姑子宣卷了,只有丫鬟元宵儿在房里。陈敬济偷偷给了元宵儿一方手帕,嘱咐她:“你帮我看着房,我去五娘那儿下棋,等大姑娘回来,你赶紧来叫我。” 元宵儿收了好处,自然满口答应。

陈敬济溜到花园里,只见月光洒在花上,影影绰绰的。走到荼縻架下,远远看见潘金莲摘了冠子,头发随便挽着,正站在木香棚下。他突然从架子后跳出来,双手抱住潘金莲,把潘金莲吓了一跳:“呸,你这小短命!突然冒出来,吓死我了!幸好是我,换了别人,你也敢这么抱?” 陈敬济刚喝了点酒,笑着说:“就算错搂了红娘,我也认了!” 俩人搂着进了房,房里烛火亮着,桌上还摆着酒菜,潘金莲先把角门顶好,俩人并肩坐着喝酒。

潘金莲问:“你来了,大姐呢?” 陈敬济说:“大姐在后宅听宣卷,我跟元宵儿说了,有事她会来叫,我就说跟你下棋。” 说着俩人就黏糊到一起,喝了会儿酒,越看越顺眼,亲嘴的亲嘴,摸脸的摸脸,吹了灯就上了床。正折腾到一半,突然听见元宵儿叫门:“大姑娘回房了!” 陈敬济慌得赶紧穿衣服跑了 —— 这场景,像极了现代情侣约会被查岗,慌慌张张 “提裤子跑路”,真是 “狂蜂浪蝶有时见,飞入梨花无处寻”。

从这以后,俩人更是肆无忌惮,潘金莲住的三楼,中间供着佛像,两边堆生药香料,成了他们的 “秘密基地”。有一天早上,潘金莲去楼上给观音菩萨烧香,刚好陈敬济拿钥匙上楼开库房取药材,俩人撞了个正着。潘金莲也不烧香了,见楼上没人,俩人立马搂在一起亲嘴,陈敬济叫 “亲亲五娘”,潘金莲喊 “心肝短命”,还说:“趁没人,咱在这儿来一次!” 说着就解衣服,在一张春凳上缠到一起。

也是巧了,春梅正好上楼拿茶叶,撞见了这一幕。俩人慌得手忙脚乱,春梅怕他们尴尬,赶紧退下楼梯。陈敬济急着提裤子,潘金莲也赶紧穿裙子,还叫住春梅:“我的好姐姐,你上来,我跟你说句话。” 春梅上来后,潘金莲说:“好姐姐,你也知道,我和你姐夫情投意合,拆不开了,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就放你心里。” 春梅赶紧说:“娘说啥呢!我伺候您这么多年,还能不知道您的心思?肯定不跟别人说!”

潘金莲还不放心,又说:“你要是真帮我们,趁你姐夫在这儿,你也过来跟他好一次,我才信你。你要是不肯,就是不心疼我们俩。” 春梅脸一下子红了,可也不敢拒绝,只好卸下裙子,躺在春凳上。你说这事儿,简直是 “古代版拉人入伙”,潘金莲为了让春梅保密,也是够拼的。事后,潘金莲、春梅和陈敬济就成了 “同盟”,天天偷偷约会,只瞒着秋菊一个人 —— 这秋菊也是心大,天天在跟前,愣是没发现,跟个 “职场透明人” 似的。

六月初一那天,潘金莲的妈潘姥姥病死了,有人来报信。吴月娘买了张插桌、三牲冥纸,让潘金莲坐轿子去门外探丧烧纸。潘金莲去了一趟回来,到初三那天,起得挺早,在吴月娘房里聊了会儿天,出来走到大厅院子墙根下,突然想上厕所,就撩起裙子蹲在那儿。当时西门庆死了,没人来做客,大厅仪门平时都关着,陈敬济在东厢房刚起床,听见墙根下有尿尿的声音,就从窗眼里往外看,见是潘金莲,就调侃:“谁这么大胆,在这儿尿尿?小心溅湿裙子!”

潘金莲赶紧系上裙子,走到窗下问:“原来你在屋里啊,这才起来,挺自在嘛!大姐没在房里?” 陈敬济说:“在后边呢,昨晚三更才睡,大娘拉着我听宣《红罗宝卷》,坐得我腰都快断了,今天差点起不来。” 潘金莲撇撇嘴:“你少骗人!昨天我不在家,你啥时候去后宅听宣卷了?丫鬟说你在孟玉楼房里吃饭呢!” 陈敬济赶紧辩解:“真没有!大姐看着呢,我们都在后宅,没去孟三儿房里!” 说着,陈敬济站在炕上,把那话弄得硬邦邦的,从窗眼里伸了出去。

潘金莲一看,笑得不行,骂道:“你这死鬼,突然把你爹的东西露出来,吓死我了!赶紧收回去,不然我拿针扎你,让你疼死!” 陈敬济笑着说:“你这会儿嫌它碍事,好歹给它个好去处啊,也算积点德。” 潘金莲骂了句 “你这老油条”,就从腰里摸出个小铜镜,放在窗棂上假装照镜子,其实是用嘴帮陈敬济解决。正忙着呢,突然听见有人走路的声音,潘金莲赶紧摘了镜子躲到一边,陈敬济也把东西收回去。进来的是小厮来安儿,说:“傅大郎在前边请姐夫吃饭呢!” 陈敬济说:“让他先吃,我梳完头就来。” 来安儿走了,潘金莲悄悄跟陈敬济说:“晚上别去别的地方,在房里等着,我让春梅叫你,有话跟你说。” 陈敬济赶紧答应:“听你的!” 潘金莲说完就回房了,陈敬济梳洗完,就去铺子里忙活了。

到了晚上,天气特别热,月亮也看不见,星星倒挺密。潘金莲让春梅烧热水,想在房里洗澡、剪脚趾甲。她收拾好床铺,赶了蚊子,放下纱帐,还在香炉里点了香。春梅说:“娘,今天是头伏,要不要用凤仙花染指甲?我去给你找些来。” 潘金莲问:“你哪儿找去?” 春梅说:“大院子里有,我去拔几根,娘让秋菊找杵臼捣点蒜。” 潘金莲凑到春梅耳边,悄悄说:“你去厢房叫你姐夫晚上来,我跟他说话。” 春梅点点头去了,潘金莲在房里洗完澡,剪完脚趾甲,等了好一会儿,春梅才拔了凤仙花回来,让秋菊捣了半天。潘金莲又给秋菊灌了点酒,让她去厨房睡觉,自己在灯光下用凤仙花染指甲,染完后让春梅搬了张凳子到天井里,铺着凉席枕头纳凉。

到了半夜,月亮没出来,只有星星闪着,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还能闻到花香,看见几只萤火虫飞。潘金莲手里拿着扇子,靠在枕头上等陈敬济。之前俩人约好,陈敬济来了就摇木槿花树当信号,跟现代情侣的 “暗号对接” 似的。潘金莲看见木槿花树动了,知道是陈敬济来了,就咳嗽了一声当回应。陈敬济推开门进来,俩人并肩坐着,潘金莲问:“你来了,房里有人吗?” 陈敬济说:“大姐没出来,我跟元宵儿说了,有事她来叫我。秋菊睡了吗?” 潘金莲说:“早睡着了。” 说着俩人就搂在一起,在院子的凳子上光着身子办事,那叫一个缠绵。完事之后,潘金莲拿出五两碎银子递给陈敬济,说:“我妈死了,棺材还是你爹活着的时候给的,三天入殓时,我去烧过纸了。明天出殡,你大娘不让我去,说你爹热孝在身,不让出门。这五两银子给你,明天一早你去门外帮我送送我妈,给抬棺材的钱,看着把她埋了,你回来跟我说一声,就当我去了。”

陈敬济接过银子说:“这事儿简单,我明天一早就去,办好了回来跟你说。” 怕西门大姐回房,陈敬济早早回厢房了。第二天,陈敬济到中午才回来,潘金莲刚起来在房里梳头,陈敬济进来回话,还从门外昭化寺里拿了两枝茉莉花给潘金莲戴。潘金莲问:“我妈下葬了吗?” 陈敬济说:“放心吧,我亲手把她老人家送进棺材埋了,还剩了二两六七钱银子,给你妹子(潘姥姥的另一个女儿)了,让她过日子。她还千恩万谢,让我跟你说谢谢。” 潘金莲一听妈埋了,就掉眼泪了,叫春梅:“把花儿泡在杯子里,倒茶给你姐夫喝。” 一会儿工夫,摆上两盒蒸酥、四碟小菜,陈敬济吃了茶,就去前院了。经过这事儿,潘金莲和陈敬济的关系更亲近了,跟 “老夫老妻” 似的。

七月的一天,潘金莲早早就跟陈敬济约好:“你今天别去别的地方,在房里等着,我去你那儿跟你玩。” 陈敬济答应得好好的,可偏偏被崔本拉着,跟几个朋友去门外玩了一天,还喝得大醉回来,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啥都忘了。黄昏的时候,潘金莲偷偷去陈敬济房里,见他睡得跟死猪似的,推都推不醒,就知道他肯定出去喝酒了。潘金莲摸他袖子的时候,掉出来一根金头莲瓣簪子,上面刻着两句话:“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潘金莲借着光一看,立马认出来这是孟玉楼的簪子 —— 你说巧不巧,孟玉楼平时就戴这种簪子,潘金莲天天见,能不认识吗?

潘金莲心里一下子就炸了:“这簪子怎么在他袖子里?难道他跟孟玉楼也有一腿?怪不得这死鬼最近对我忽冷忽热的,原来有别的女人了!我要是不给他留个记号,他还以为我没来过,等他醒了,我再慢慢问他!” 于是潘金莲找了支笔,在墙上写了四句诗:“独步书斋睡未醒,空劳神女下巫云。襄王自是无情绪,辜负朝朝暮暮情。” 意思就是:“我特意来找你,你却睡得跟死猪似的,白瞎了我的心意,你就是个没良心的,辜负了我对你的好。” 写完潘金莲就生气地回房了。

陈敬济一觉睡到晚上才醒,房里点着灯,他想起白天跟潘金莲的约定,后悔得不行。回头看见墙上的诗,墨迹还没干,就知道潘金莲来过了,心里更慌了。“这都半夜了,大姐和元宵儿在后宅没回来,我去潘金莲那儿,角门肯定关了。” 陈敬济就走到木槿花树下,摇了摇树枝,没听见回应,就踩着太湖石翻过粉墙跳了进去。潘金莲因为陈敬济喝酒错过约会,还发现了簪子,正生气呢,穿着衣服躺在床上。陈敬济悄悄走到房门口,见门没关严,就溜了进去,借着月光看见潘金莲背对着他躺着,就小声叫 “可意人”,叫了好几声潘金莲都不理他。

陈敬济赶紧解释:“你别生气,今天崔大哥拉着我去门外五里原庄上射箭,喝多了回来就睡着了,没记住你的约会,你原谅我吧!” 潘金莲还是不说话,陈敬济急了,跪在地上,把事情说了一遍又一遍。潘金莲突然反手给了他一巴掌,骂道:“你这死鬼,小声点!别让丫头听见!我知道你有别的女人了,把我当傻子耍!你今天到底去哪儿了?” 陈敬济说:“真的是去射箭了,喝醉了才错过的,你别恼,我看见你墙上的诗就知道错了。” 潘金莲追问:“你少狡辩!就算你去射箭,你袖子里的簪子是哪儿来的?” 陈敬济赶紧说:“这是我前几天在花园里捡的,都放了好几天了。”

潘金莲冷笑:“你骗谁呢?花园里捡的?你再捡一根给我看看!这是孟玉楼那**的簪子,我认得清清楚楚,上面还有她的名字,你还想瞒我?怪不得前几天我不在家,她叫你去房里吃饭,原来你们早就勾搭上了!你是不是把我们的事都跟她说了?难怪她前几天见我笑,肯定是你跟她说了啥!从今天起,你是你,我是我,咱俩一刀两断!” 陈敬济急得直哭,还赌咒发誓:“我要是跟孟玉楼有半点关系,就让我活不到三十岁,生疮害病,没人管!” 潘金莲还是不信:“你这誓说得比唱的还好听,亏你说得出口!”

俩人吵了半宿,天快亮了,潘金莲也累了,只好跟陈敬济一起躺下。潘金莲还是生气,背对着他不理他,陈敬济怎么哄都没用,还时不时被潘金莲打一巴掌,吓得大气不敢出,干挨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陈敬济怕丫头起来看见,赶紧翻过墙回厢房了 —— 这真是 “偷情一时爽,哄妻火葬场”,陈敬济要是早点说实话,也不至于闹成这样,可他偏要撒谎,跟现代那些 “被抓包还嘴硬” 的渣男一模一样。

其实仔细想想,潘金莲也挺可怜的,西门庆死了,她在这个家里没了依靠,只能靠陈敬济找存在感,可陈敬济又是个 “没担当的主儿”,一边跟她好,一边还跟春梅不清不楚,说不定还跟孟玉楼有牵扯,把潘金莲当 “备胎”。而潘金莲的 “热心”,只对自己人 —— 对亲妈潘姥姥,她会偷偷给银子让陈敬济去送葬;对陈敬济,她会精心准备约会,甚至拉春梅入伙保密;可对别人,比如孟玉楼,她就 “冷面” 相对,一旦发现陈敬济跟孟玉楼有瓜葛,立马就翻脸,这也是她在宅斗里的 “生存法则”—— 在这个没安全感的家里,她只能靠 “占有欲” 保护自己,可惜用错了地方。

再说说陈敬济,他就是个 “妈宝男 渣男” 的结合体,靠着西门庆的关系在家里混吃混喝,西门庆一死,就开始勾搭潘金莲,还拉上春梅,一点都不考虑后果。他跟潘金莲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跟春梅好,是为了巩固 “同盟”;可能跟孟玉楼有牵扯,是为了在这个家里多找个靠山。可他又没本事处理好这些关系,被潘金莲发现簪子后,只会赌咒发誓、哭哭啼啼,一点担当都没有,最后只能靠 “翻墙道歉”“干挨巴掌” 解决问题,跟现代那些 “出轨被抓只会求饶” 的男人没两样。

还有春梅,她是个 “识时务” 的人,一开始撞见潘金莲和陈敬济的事,她知道保密才能自保,后来被潘金莲拉入伙,她也乖乖听话,因为她知道,跟着潘金莲,比自己单打独斗强。在那个年代,丫鬟的命运都掌握在主子手里,春梅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 “无奈的生存智慧”—— 她不像秋菊那样傻乎乎的,也不像潘金莲那样锋芒毕露,而是悄悄在中间找平衡,为自己谋出路。

这一回里的细节也特别有意思,比如潘金莲和陈敬济用 “纸条传情”“摇花为号”,像极了现代情侣的 “地下恋情”,怕被家长发现,只能偷偷摸摸;潘金莲用凤仙花染指甲,相当于古代的 “美甲”,是爱美的表现;潘姥姥的丧事,潘金莲不能去,只能让陈敬济代劳,体现了当时 “寡妇守孝” 的规矩,也侧面反映了潘金莲的无奈 —— 就算是亲妈的丧事,她也做不了主,只能看吴月娘的脸色。

还有那个 “金头莲瓣簪子”,简直是 “导火索” 一样的存在,它不仅引发了潘金莲和陈敬济的误会,还暴露了陈敬济的 “花心”,也让潘金莲的 “占有欲” 彻底爆发。这就像现代情侣之间的 “手机误会”—— 一方发现另一方手机里有暧昧信息,立马就会炸毛,不管对方怎么解释,都觉得是在撒谎,本质上都是 “安全感缺失” 导致的。

不过话说回来,潘金莲和陈敬济的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好结果 —— 他们是 “丈母娘和女婿” 的关系,本身就违背伦理;而且他们是在西门庆刚死、家里最乱的时候搞在一起,相当于 “趁火打劫”;再加上陈敬济的 “花心” 和潘金莲的 “占有欲”,矛盾只会越来越多,最后肯定会闹得不可收拾。这也印证了那句 “偷来的感情,早晚要还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违背道德的感情,很少有好下场。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看这第八十二回,是不是像一部浓缩的 “古代情感狗血剧”?有地下情的甜蜜,有被抓包的惊险,有误会引发的争吵,还有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潘金莲的 “热心冷面”,其实是她在宅斗里的 “保护色”—— 对亲妈热心,是因为那是她唯一的亲人;对陈敬济又爱又恨,是因为她把陈敬济当成了唯一的依靠;对孟玉楼冷面,是因为她怕孟玉楼抢走自己的依靠。而陈敬济的 “弄一得双”,则是典型的 “渣男行为”—— 既想要潘金莲的温柔,又想要春梅的顺从,还可能对孟玉楼有想法,最后只会把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

其实咱们生活里也有类似的人和事:有些人像潘金莲一样,因为缺乏安全感,就把感情当成 “救命稻草”,一旦发现对方有一点不对劲,就会变得歇斯底里;有些人像陈敬济一样,贪心不足,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最后把感情搞得一团糟;还有些人像春梅一样,在复杂的环境里,靠着 “识时务” 生存下来。不过不管是哪种人,都要记住:感情里最忌讳的就是 “欺骗” 和 “贪心”,想要得到别人的真心,首先要对别人真诚;想要在复杂的环境里立足,首先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这一回的故事就像一个 “警钟”,提醒我们:不管是古代的宅斗,还是现代的生活,只有真诚待人、守住底线,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那些违背伦理、充满欺骗的感情,早晚都会 “翻车”。接下来的故事里,潘金莲和陈敬济的误会会不会化解?孟玉楼到底跟陈敬济有没有关系?春梅又会站在哪一边?咱们可以接着往下聊,你最想知道哪个问题的答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