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瓶梅那些事 > 第11章 潘金莲激打孙雪娥 西门庆梳笼李桂姐

咱接着上回说,这《金瓶梅》的第十一回,简直就是西门庆家的 “宅斗大戏” 加 “风月小剧场”,热闹得跟赶大集似的,各种狗血桥段轮番上演,保证让你看得眼花缭乱。

话说潘金莲自从搭上西门庆这棵 “摇钱树”,那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在家那是说一不二,跟个横行霸道的 “小主” 似的,动不动就耍脾气,一会儿嫌天热,一会儿嫌饭凉,整得家里鸡飞狗跳,就没个安生时候。她这人还特爱疑神疑鬼,跟个 “人形雷达” 似的,谁家有个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耳朵。她身边的春梅也不是省油的灯,脾气爆得像个炮仗,一点就着。

有一天,潘金莲因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把春梅数落了几句。春梅心里窝着火没处撒,就气冲冲地跑到后厨房,对着锅碗瓢盆一顿乱砸,那动静大得跟拆房子似的。孙雪娥在旁边看得直皱眉,忍不住打趣她:“你这小蹄子,想汉子就别处想去,在这儿撒什么野?” 春梅正憋着一肚子火呢,听见这话立马炸了,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跳起来:“你胡说八道什么呢?谁惦记汉子了?” 孙雪娥见她急了,赶紧装聋作哑假装没听见。可春梅不依不饶,气呼呼地跑到前边,添油加醋地跟潘金莲告状:“娘,孙雪娥骂您呢!说您教爹收了我,娘俩合伙哄着爹玩!”

潘金莲本来就一肚子气,听完这话更是火冒三丈,心里把孙雪娥骂了千百遍,可表面上还装作没事人似的。这会儿孟玉楼摇摇摆摆地走过来,笑嘻嘻地问:“姐姐,怎么闷闷不乐的?” 潘金莲叹口气:“别提了,早上起得早,累得慌。妹妹刚从哪儿来?” 孟玉楼道:“刚在后厨房溜达了一圈。” 潘金莲赶紧追问:“她跟你说什么了?” 孟玉楼摇摇头:“没说啥。” 潘金莲虽然心里恨得牙痒痒,可也不好再说什么。俩人坐下来做点针线活,春梅端来茶水,喝完之后都觉得没劲,就摆开棋盘下起棋来。

正下得热闹呢,看园门的小厮琴童气喘吁吁地跑来说:“爹回来了!” 俩人吓得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棋子。西门庆一进门,看见她俩穿着家常衣裳,头上梳着银丝鬏髻,露出光洁的额头,耳朵上戴着青宝石坠子,白纱衫配着银红比甲,下身穿挑线裙子,脚上是小巧玲珑的红绣鞋,跟俩精心打扮的 “小粉头” 似的,顿时眉开眼笑,打趣道:“这俩小美人,卖了也值百八十两银子!” 潘金莲白了他一眼:“我们可不是粉头,你家后院才有呢!” 孟玉楼趁机想溜,被西门庆一把拉住:“跑啥?我回来了就想走?老实交代,我不在家你们俩偷偷干啥呢?” 潘金莲嘴硬:“我们俩闷得慌,下了两盘棋,又没做贼,谁知道你突然回来。” 一边说一边上前给他脱衣服,“你今天送殡回来得挺早啊。” 西门庆道:“今天斋堂里都是些当官的,天又热,我懒得应酬,就先回来了。” 孟玉楼问:“大娘咋还没回来?” 西门庆说:“她的轿子也快进城了,我先回来,让俩小厮去接了。”

坐下之后,西门庆问:“你们俩下棋赌啥了?” 潘金莲道:“就下着玩,没赌啥。” 西门庆来了兴致:“我跟你们下一盘,谁输了拿一两银子请客。” 潘金莲撇嘴:“我们可没银子。” 西门庆笑道:“没银子就拿簪子抵押,一样的。” 于是仨人摆开棋子下起来,结果潘金莲输了。西门庆正数着子呢,潘金莲耍赖,一把把棋子全扒拉乱了,扭头跑到瑞香花下,靠着假山假装掐花儿。西门庆追过去:“你这小滑头,输了就躲?” 潘金莲见他过来,笑得花枝乱颤:“你欺负人!孟三儿也输了,你咋不找她?” 说着把手里的花瓣撒了西门庆一身。西门庆一把抱住她,俩人就在假山边腻歪起来。正亲热呢,孟玉楼走过来说:“六姐,大娘回来了,咱赶紧回后边去吧。” 潘金莲这才放过西门庆,说:“等会儿再跟你算账。” 然后跟着孟玉楼去给吴月娘请安。吴月娘问:“你们俩刚才笑啥呢?” 孟玉楼笑道:“六姐跟爹下棋输了一两银子,说要请咱们吃饭呢。” 吴月娘笑了笑。潘金莲在吴月娘跟前打了个照面,就赶紧回前边陪西门庆去了,还让春梅在房里熏香,准备洗澡水,看样子是打算晚上好好 “伺候” 西门庆。

这里得跟大伙儿说清楚,西门庆家虽然吴月娘是大老婆,但她身体不好,不管家事,也就是个名义上的 “正宫”。家里人情往来、管钱管账的活儿,都归李娇儿管。孙雪娥呢,就负责带着家里的仆妇在厨房做饭,各房的饮食都归她打理。比如西门庆在哪个老婆房里歇着,要吃啥喝啥,都得经过孙雪娥的手,再让那房的丫头去厨房拿。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天晚上,西门庆在潘金莲房里喝了点酒,洗完澡就睡下了。第二天,西门庆答应给潘金莲买珠子穿箍儿戴,早上起来就想吃荷花饼和银丝鲊汤,让春梅去厨房说一声。可春梅磨磨蹭蹭的不动弹。潘金莲道:“别让她去了。有人说我纵容她,让你收了她,娘俩合伙哄你。还指桑骂槐的,欺负咱们娘俩。你另叫秋菊去吧。” 西门庆就把秋菊叫来,让她去厨房跟孙雪娥说。

等了快两顿饭的功夫,桌子都摆好了,吃的还没送来。西门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屋里团团转。潘金莲见秋菊也没回来,就使唤春梅:“你去后边看看那蠢货,是不是在那儿生根发芽了,到现在还不回来。”

春梅本来就一肚子气,这会儿更是火上浇油,气冲冲地跑到厨房。看见秋菊还在那儿傻等着,上去就骂:“你这死奴才,娘都快气炸了!说你咋还不去?爹等着吃完饼去庙里呢,急得在前边跳脚,让我来揪你回去!” 孙雪娥一听这话,火气也上来了,骂道:“你这小**!赶着投胎啊?锅是铁打的,也得慢慢来啊!熬好的粥不吃,突然要吃烙饼做汤,谁知道你们抽的什么风!”

春梅哪受得了这气,回嘴道:“你少在这儿放屁!不是主子使唤,谁耐烦来问你要?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我们到前边说一声就行,用得着你在这儿瞎嚷嚷?” 一边说一边拧着秋菊的耳朵,就往前边拽。孙雪娥在后面嘟囔:“主子奴才都这么横,等着瞧!” 春梅回头道:“瞧就瞧,还能把我们娘俩吃了不成?”

俩人气呼呼地回到前边,潘金莲见春梅脸都气黄了,拉着秋菊进来,赶紧问:“咋回事?” 春梅道:“你问她!我去的时候她还在厨房里磨蹭,慢悠悠地和面呢。我就说了句‘爹在前边等着,娘说你咋还不去’,结果那后院的就跟疯了似的,一口一个奴才地骂我,说爹是赶着去投胎,还说谁撺掇爹不吃粥,偏要吃饼和汤,就在那儿骂骂咧咧不肯做。” 潘金莲在一旁帮腔:“我就说别让她去,准得吵架。说我们娘俩霸着你,这不明摆着挨骂吗?”

西门庆一听,气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后厨房,不由分说就给了孙雪娥几脚,骂道:“你这贱货!我让她来要饼,你凭啥骂她?你骂她是奴才,你撒泡尿照照自己啥德行!” 孙雪娥被打得莫名其妙,敢怒不敢言。西门庆刚走出厨房,就听见孙雪娥跟来昭的老婆一丈青抱怨:“你看看我多倒霉!要不是你在这儿听见,我啥也没说啊。他跟个疯子似的冲进来,劈头盖脸就骂,把丫头拉走了,还在主子面前颠倒黑白,害得我平白挨了一顿打。我等着瞧,看他们主子奴才能横到啥时候,早晚得栽跟头!”

西门庆听见这话,立马转身回去又给了孙雪娥几拳,骂道:“你这贱奴才!还敢说没欺负她?我亲耳听见你骂她!” 打得孙雪娥疼得嗷嗷叫,西门庆这才气呼呼地往前边去了。孙雪娥在厨房里哭得死去活来,跟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吴月娘正在上房梳头,听见厨房那边乱糟糟的,就问小玉:“厨房那边咋回事,这么吵?” 小玉回道:“爹要吃饼去庙里,说孙姑娘骂五娘房里的春梅,被爹听见了,踢了孙姑娘几脚,这会儿正哭呢。” 吴月娘叹口气:“也真是的,要饼就赶紧做了给他呗,平白无故骂人家丫头干啥。” 说完就让小玉去厨房,劝孙雪娥赶紧带着仆妇们做吃的,别耽误了西门庆去庙里。

孙雪娥气不过,哭哭啼啼地跑到吴月娘房里告状。没想到潘金莲跟个 “幽灵” 似的,悄没声儿地走到窗下偷听。就听见孙雪娥在房里跟吴月娘、李娇儿说潘金莲坏话,说她怎么霸着西门庆,背地里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娘,你是不知道那淫妇有多浪,比那卖身的还不要脸,一天没汉子都不行。背地里干的那些龌龊事,正常人都干不出来。当初在家把自己汉子毒死了,才嫁过来的。现在又想把我们都坑死,把汉子迷得晕头转向,看见我们就没好脸色。” 吴月娘道:“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事。她前边让丫头来要饼,你好好给她就是了,何必骂人家呢?” 孙雪娥道:“我骂她啥了?那丫头以前在娘房里就不听话,我在灶上用刀背打她一下,娘都没说啥。现在轮到她得势了,就这么嚣张。”

正说着,小玉进来道:“五娘在外边呢。” 不一会儿,潘金莲走进来,盯着孙雪娥说:“既然我当初毒死了汉子,你就不该让汉子娶我来,省得我霸着他,占了你的位置。要说春梅,又不是我的丫头,你要是气不过,让她去伺候大娘好了,省得你跟她吵架,把我也扯进来。谁乐意死了汉子再嫁人啊?现在也简单,等他回来,给我一纸休书,我立马就走。” 吴月娘道:“我不知道你们这些弯弯绕绕,你们都少说两句吧。” 孙雪娥道:“娘,你看她那嘴,跟个炮筒似的,谁能说得过她?在汉子面前搬弄是非,转脸就不认账。依我看,除了娘,把我们都赶走,就留着她一个才好呢!” 吴月娘坐在那儿,任凭她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就是不说话。后来俩人越吵越凶,孙雪娥道:“你骂我是奴才,你才是真奴才!” 差点就打起来。吴月娘实在看不下去了,让小玉把孙雪娥拉到后边去。潘金莲气呼呼地回到前边,卸了妆,哭得跟个泪人似的,躺在床上生闷气。

到了下午,西门庆从庙里回来,袖子里揣着四两珠子,进房就问:“这是咋了?” 潘金莲一见他,立马放声大哭,哭着喊着要休书,把刚才的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我当初又不是图你钱才跟你的,现在凭啥让人这么欺负?一口一个说我毒死汉子,说我霸着你!没丫头就算了,凭啥要人家房里的丫头伺候?这不是明摆着让人骂吗?” 西门庆一听,气得三尸神暴跳,五脏六腑都快气炸了,一阵风似的跑到后边,抓住孙雪娥的头发,拿起短棍就打。多亏吴月娘上前拉住:“有啥大不了的,至于这么生气吗?” 西门庆怒道:“这贱货,我亲耳听见她在厨房骂,还敢在这儿狡辩,我不把她打残了不算完!”

各位看官可记好了,就因为今天打了孙雪娥,以后潘金莲的报应可就接二连三来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自古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生尘。”

西门庆打完孙雪娥,回到前边,好言好语哄着潘金莲,还从袖子里拿出在庙里买的四两珠子给她。潘金莲见汉子为自己出头,气也消了,立马眉开眼笑,对西门庆那是百依百顺,俩人的感情反而更好了。

闲话少说,有一天轮到花子虚家摆酒请客,花家就在西门庆家隔壁。内官家请客,那场面可真叫一个丰盛,跟现在的豪华自助餐似的。兄弟们都到齐了,就等西门庆,因为他有事,约好下午才来,大家都等着他,没人敢先坐。过了一会儿,西门庆来了,大家客气了一番,花子虚让西门庆坐了首席。席间还有两个妓女,弹着琵琶古筝唱歌助兴,那姿色,那才艺,真是没的说。你看她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头发梳得跟乌云似的,樱桃小嘴,杏脸桃腮,杨柳细腰,唱起歌来跟黄莺似的,跳起舞来跟凤凰展翅似的,那唱腔,那身段,真是绝了。

酒过三巡,唱了两段,两个妓女放下乐器,过来给大家磕头。西门庆让玳安从书袋里拿出两封赏赐,每人二钱银子,俩人谢过就下去了。西门庆问花子虚:“这两位姑娘叫啥?唱得真不错。” 花子虚还没开口,应伯爵就抢着说:“大官人您这记性也太差了,这都不认得了?弹古筝的是花二哥的相好,勾栏后巷的吴银儿。弹琵琶的,就是我前几天跟你说的,李三妈的女儿,李桂卿的妹妹,小名叫桂姐。你家还有她的亲姑姑呢,咋能不认得?” 西门庆笑道:“原来是她啊,六年没见,出落得这么标志了!” 后来酒快喝完了,桂姐上来敬酒,那叫一个殷勤,跟西门庆聊得热火朝天。

西门庆问:“你三妈和你姐姐桂卿在家干啥呢?咋不来我家看看你姑姑?” 桂姐叹口气:“我妈从去年就病了一场,到现在腿脚还不利索,只能让人扶着走。我姐姐桂卿被一个客人包了半年,经常被接到店里住,好几天不回家。家里没人,就靠我出来唱曲儿挣钱,苦得很。我也想经常去宅里看看姑姑,就是没时间。爹您也好久没去院里玩了,啥时候让姑姑回家看看我妈呗。” 西门庆见她说话乖巧,嘴又甜,心里早就痒痒了,说道:“我今天约两个好朋友送你回家,咋样?” 桂姐笑道:“爹您别哄我了,您这贵人咋会去我们那穷地方?” 西门庆道:“不哄你。”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汗巾、挑牙和香茶盒儿,递给桂姐。桂姐道:“啥时候去?我先让保儿回去说一声,好准备准备。” 西门庆道:“等人散了就走。”

过了一会儿,敬完酒,大概到了掌灯时分,客人都散了,西门庆约上应伯爵、谢希大,也不回家,直接带着骡马送桂姐,往勾栏里的李家去了。这可真是:“陷人坑,跟土窖似的偷偷挖;**洞,跟监狱似的巧着盖;检尸场,跟屠铺似的明着摆。全都是坑蒙拐骗的勾当。招牌上明明白白写着:买俏的钱,哥哥别耍赖;缠头的锦,婆婆自己接;卖花的钱,姐姐不赊账。”

西门庆等人送桂姐到门口,李桂卿出门迎接,把他们让进堂屋。见过礼之后,就请老妈出来拜见。不一会儿,老妈拄着拐杖出来了,半边胳膊都动不了,看见西门庆,赶紧行礼:“我的天,姐夫您这贵人,啥风把您吹来了?” 西门庆笑道:“最近太忙,没顾得上来看您,老妈别见怪。” 老妈又跟应伯爵、谢希大打招呼:“二位咋也不来玩了?” 应伯爵道:“这不是没时间嘛,今天在花家喝茶,遇见桂姐,就跟西门爹一起送回来了。快上酒,我们得好好喝几杯。” 老妈赶紧让三人坐下,一边点茶,一边准备酒菜。

过了一会儿,灯烛都点上了,酒菜也摆好了。桂姐从新房里打扮得漂漂亮亮出来,在旁边陪着。姐妹俩轮流敬酒,又唱又跳,那场面,热闹极了。真是:“琉璃杯,琥珀酒,小槽里酿出的珍珠红。烧的龙肉烤的凤肉,油光锃亮,绣着花纹的帐子周围香气扑鼻。吹着龙笛,敲着鼍鼓,美女唱歌,细腰跳舞。何况是青春年少,可别虚度光阴,银灯照着美女低语,这种快活,就算到了刘伶的坟前也值了。”

当下姐妹俩唱了一套曲子,席间大家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西门庆对桂卿说:“今天有两位在这儿,早就听说桂姐又会跳舞又会唱南曲,不如唱一段,给两位助助兴?” 应伯爵道:“可别算上我,我这是沾了大官人的光,洗耳恭听。” 桂姐坐在那儿只是笑,半天不动。其实西门庆早就想 “梳笼” 桂姐了,故意让她唱曲儿。院里的婆娘那都是人精,早就看出来了。桂卿在旁边赶紧说:“我家桂姐从小娇生惯养,脸皮薄,不好意思随便唱。” 西门庆一听,就叫玳安从书袋里拿出一锭五两的银子放在桌上,说道:“这点钱不算啥,就当给桂姐买脂粉的,改天再送几套织金衣服。” 桂姐赶紧站起来道谢,让丫鬟收了银子,这才下席唱歌。

桂姐虽然年纪不大,可色艺双全,只见她不慌不忙地撩起袖子,摆了摆裙子,袖口边搭着一块银红撮穗的落花流水汗巾儿,唱道:“【驻云飞】举止从容,压过所有勾栏里的姑娘。一走动就香风阵阵,让人忍不住称赞。哎!就算在污泥里,也不是凡夫俗子。一曲唱完,满座都惊动。比襄王梦里的神女还美,比襄王梦里的神女还美。”

唱完之后,西门庆喜欢得不得了,让玳安回马房,晚上就在李桂卿房里歇了。西门庆一门心思想梳笼桂姐,又有应伯爵、谢希大在旁边撺掇,这事就成了。第二天,西门庆让小厮回家拿了五十两银子,又去绸缎铺讨了四件衣裳,要梳笼桂姐。李娇儿听说要梳笼她的侄女,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拿了一锭大元宝给玳安,让他拿到院里给桂姐打头面、做衣服、定酒席,还请了吹弹歌舞的,搞得花团锦簇,连喝了三天喜酒。应伯爵、谢希大又约了孙寡嘴、祝实念、常峙节,每人出了五分份子钱,都来道贺。铺的盖的都是西门庆出钱,每天大鱼大肉,在院里玩得那叫一个嗨。

真是:“舞裙歌板跟着时尚变,黄金散尽就剩这身皮囊。劝那些有钱人别太浪费,节俭就像良药,能治好贫穷。”

亲爱的读者朋友,这第十一回的热闹事儿可真是不少,宅斗的硝烟还没散尽,风月场的好戏又开场了,西门庆家的故事啊,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猜不透接下来又会发生啥新鲜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