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群星:舰与灵能的太空歌剧物语 > 第299章 反物质合成开始

基态真空可以被理解为由无数不同频率的量子场“波”完美相消干涉后的结果,如同所有颜色的光混合后形成的“纯白”。

而黑洞或虫洞这个时空透镜会散射并扭曲这些构成真空的“波”。

当这些代表着真空的“波”穿过被极度扭曲的时空区域时,它们原有的完美平衡被打破了。

一部分波被散射、吸收或进入了事件视界,导致它们无法再与原有的伙伴进行完美的相消干涉。

那些没有被完全抵消的“残余”的波在远方观察者看来,就是场的局部激发态——也就是真实的粒子。

总而言之——在这种诠释下,基态真空是一个由无数量子模式构成的完美平衡态。

而虫洞这个时空透镜通过散射作用混合了这些模式,导致原先在一个参照系下被定义为“真空”的状态,在另一个参照系中包含了无法抵消的激发成分。

这些成分即表现为真实的粒子——也就是白牧辰此刻所见的,那片没有影子的辉光。

但问题又来了,是什么破坏了时空的对称性,产生了这些苍蓝辉光?

虫洞本身的引力场是做不到的。

难道是超空间?

白牧辰忽然发现一个盲点,她以前一直默认太阳系内没有超空间,因为基于超空间的电涌线结技术无法使用。

但现在看来可能并非如此。

也可能是太阳系内也存在超空间,只是它的状态不同于太阳系之外?

研究依旧没有任何决定性的成果,但好歹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接下来,白牧辰只需要找到究竟是什么东西破坏了时空的对称性,产生了这些苍蓝辉光就好。

这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进展了。

时间点点滴滴流逝,来到了公元2146年的2月。

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因为白牧辰远在南门二星系的戴森云,其规模终于达到了可以支撑反物质生产的最低阈值。

白牧辰制造反物质走的是纯粹的力大砖飞路线,利用的是布赖特-惠勒过程。

布赖特-惠勒过程,是理论物理学中一个预测已久,但在21世纪初仍未能在实验室中直接观测到的现象。

其核心理论非常简洁——两个足够高能量的光子,通常是伽马射线光子,在真空中相互碰撞,可以将它们纯粹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物质。

具体来说,就是一个电子和一个它的反物质对应物——正电子。

这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宇宙中最干净的物质创生方式。

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真空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着能量涨落的沸腾的海洋。

在这个海洋中不断有虚粒子对凭空产生,然后又在极短的时间内相互湮灭。

这些虚粒子对包括虚电子和虚正电子、虚夸克和虚反夸克等。

它们就像是向宇宙能量银行借了一笔“能量贷”,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湮灭自身还清,就不会在宏观尺度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高能光子的碰撞正是以这些虚粒子为媒介。

高能光子的能量足以暂时“扰动”它周围的量子真空,从而将自己的能量“借给”真空,使得一对“虚电子-虚正电子对”有机会变成真实的粒子,哪怕只有一瞬间。

另一个高能光子此时恰好经过,它虽然无法直接撞上刚才的光子,而是撞上了刚才被“激活”出来的那个虚电子。

两个高能光子提供的总能量通过这个极其复杂的瞬间相互作用,被完全吸收,从而使本该快速湮灭的正反电子对稳定下来。

或者说,光子用自身强大的能量将两者撞开了,从而使得两者不会湮灭。

这是一个看脸的过程。

白牧辰的反物质工厂就建造在距离南门二A星不远处,以便能够接收戴森云采集到的庞大能量。

工厂最壮观的部分,是一个直径达到了30公里的巨大抛物面结构,如同一个面向恒星的巨型耳朵,这是戴森云微波能量的接收端。

有一条长达50公里的圆柱体从能量接收端的中心延伸出,这是工厂的主体,内部便是整个工厂的核心区域。

具体的运作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接收端将戴森云传输过来的高强度微波能量转化为原始的电流,并导入位于主体部分的巨型超导储能环中。

在这里,庞杂的能量被“平滑”处理,并转化为精确计时的极高强度电能脉冲。

紧接着,高压电能脉冲被注入位于工厂内部的两条相互平行,长达40公里的“自由电子伽马激光器阵列”中。

刹那间电子束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并在周期性排布的强磁场中剧烈摆动,从而释放出能量高度集中,方向性极强的伽马射线。

两条伽马射线激光束被精确地引导至位于工厂末端的合成室,一个处于绝对真空的球形反应室。

通过一套极其复杂的磁透镜系统,两束肉眼不可见的伽马射线束被聚焦在比一根头发丝还细万倍的一个微观点上。

在亿万分之一秒的脉冲时间内,两个光子以完美的角度迎头相撞。

在撞击点,布赖特-惠勒过程发生。

光子的能量转化为质量,瞬间创生出一对对高能的电子和正电子。

这一瞬间,反应室中心会爆发出极其微弱但频率极高的辐射闪光。

而在创生发生的瞬间,反应室内的超导磁体立刻施加一个强大的非对称磁场。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正电子,会在磁场中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偏转,就像被一个无形的叉子瞬间分开。

其中,被分离出来的正电子流会被引导进入一个环形的减速轨道。

通过“磁力刹车”和“激光冷却”等一系列技术,这些高能正电子的速度被大大降低,最终被导入特制的磁约束瓶中进行储存。

而作为副产品的电子则被引导至工厂的其它系统,作为常规的电流消耗掉。

整个过程非常、非常、非常耗能。

截至目前,白牧辰也只能将输入能量的大约0.00005%转化为最终需要的反物质。

主要的能量损耗发生在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电能到伽马射线的转化,以及最终的伽马光子对撞成功率与捕获效率上。

并非每一次光子碰撞都能成功创生粒子对,也并非所有产生的正电子都能被成功捕获。

这是一个极低概率的事件,综合效率仅为 0.001%,即每输入10万份能量,只有1份能成功转化为被捕获的正电子。

以目前的效率计算,仅仅生产1克的反物质,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约等于21世纪初全球总能源消耗量的三分之一!

且完成一个生产流程,需要耗费大约50小时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