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228章 论治天下

献俘礼的喧嚣与“天可汗”的呼声,如同昨日擂响的余震,仍在邺宫高耸的梁柱间低回缠绕。然而武定元年夏日的阳光,已带着不容置疑的灼热,穿透凌霄阁的窗棂,将空气中浮动着的细微尘埃照得纤毫毕现,也照亮了吕布眉宇间那与庆典氛围格格不入的沉凝。他身上那件便于行动的玄色常服,取代了沉重衮冕,赤焰刀随意地搁在身侧案几上,仿佛随时准备再次出鞘。他的目光越过宫墙,落在更远处正在操演的军校场,落在那些因北征之功得以休整、此刻正享受着额外犒赏的酒肉与假期的将士身上。欢呼与荣耀固然醉人,但他深知,沉醉于此,便是覆亡之始。

辰时,景阳钟再鸣,声传九重。太极殿内,文武百官依序肃立。与北征前那场弥漫着肃杀之气的点将不同,今日殿中的气氛,更多了几分胜利后的审慎与对未来的深远思虑。御座之上的吕布,并未急于开口,他目光沉静地扫过阶下每一张或熟悉或新晋的面孔,那些脸上大多还残留着北疆风霜与昨日庆典交织而成的亢奋。

“诸卿,”吕布的声音终于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不高,却似金石坠地,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神,“北疆暂平,胡虏俯首,此乃将士用命,上天庇佑,亦是在座诸位同心协力之功。”

一番例行的肯定,让殿中气氛稍缓。但吕布话锋随即一转,如同暖流中骤然注入一股寒泉:“然,北疆之胜,非是终点,乃是我大燕迈向天下一统的新起点!今日之大燕,已非偏安一隅之诸侯,而是囊括北地、威加塞外的煌煌天朝!目光,当须放得更远。”

他微微抬手,示意内侍将早已备好的巨幅《天下舆图》在丹陛之下缓缓展开。丝帛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那上面,代表燕国的玄色已覆盖了整个北方,而长江以南,荆州、江东、益州、交州……依旧被刺目的朱红与其他杂色所占据。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吕布起身,步下御阶,来到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长江一线,“此江,如今已成割裂华夏之天堑。孙权据江东,刘表守荆州,刘备……此丧家之犬,亦栖身荆南。此等割据之势,岂是长久之象?我大燕,承天景命,下一个目标,便是挥师南下,涤荡群丑,混一宇内!”

“陛下圣明!臣等愿效死力,助陛下一统山河!”以张辽为首的武将们率先激昂响应,声震屋瓦。北征的辉煌胜利,让他们对南征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与渴望。

然而,吕布却摆了摆手,压下了这股即将燃起的炽热战意。“然,”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陈宫、钟繇等文臣身上,“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朕再问诸卿,如今,是立即挥师南下,毕其功于一役为宜?还是暂缓兵戈,积蓄国力,待时机成熟,再行雷霆一击?”

这一问,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陛下!”一员年轻气盛的将领迫不及待地出列,“如今我军新胜,士气如虹,兵锋之盛,天下无双!岂不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趁此良机,水陆并进,一举荡平江南!若拖延时日,恐孙刘坐大,荆州稳固,反增日后征伐之难度!”此言代表了军中大批渴望凭借军功更进一步的少壮派军官的普遍心态。

“臣以为不然!”陈宫持笏出列,神色凝重,“公台并非不欲陛下早日一统,然南征之事,关乎国运,岂能轻启?陛下适才所言极是,‘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我军虽强,然北征耗费巨大,去岁各地屯田所积、府库所藏,已在此番征战及后续赏赐、抚恤中消耗近半,此有度支尚书账册可查。”他侧身看了一眼钟繇,钟繇微微颔首,表示确有其事。

陈宫继续道:“且南方地理、气候、战法,迥异于北。长江天险,非滦水可比;江东水师,纵横江表,非塞外胡骑可类。我水军初建,虽得文远苦心经营,缴获刘表部分战舰,然欲与周瑜之辈争雄于波涛之上,尚需时日锤炼。更兼北疆新附,诸部虽表面臣服,其心难测。若主力尽出,远征江南,一旦后方有变,如之奈何?故,宫以为,当此之时,宜将战略重心,自军事征伐,暂转向内部建设与国力积蓄。此非怯战,实乃老成谋国,行稳致远之道也!”

陈宫的分析,引用了具体的财政数据、军事短板和政治隐患,符合吕布对决策需有坚实依据的要求。

钟繇紧接着补充,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陛下,公台先生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见。治国如同烹小鲜,火候未到,急于翻动,则糜烂不堪。如今《新格》律法甫行,各地士族豪强尚在观望适应之中;北疆新附之民,需时间安抚教化,使其真正成为大燕之子民,而非潜在之敌;各地屯田虽见成效,然水利修缮、新田开垦、农具推广,在在需钱、需人、需时。此皆为国家之根基,根基不固,纵有百万雄师,亦如沙上筑塔。故,繇以为,未来一至两年,当时‘休养生息,固本培元’之期。全力发展经济,整顿内政,积蓄粮草,精练水军。待府库充盈,内部稳固,水军可堪一战之时,再议南征,则事半而功倍,天下可传檄而定!”

此时,一直沉默的高顺也沉声开口,他从纯军事角度给出了支持:“陛下,顺在北方,深知兵种克制,地形之利。我军铁骑,利于平原旷野。江南水网密布,山岭纵横,骑兵难以施展。攻坚步战,舟师水战,乃未来南征之关键。陷阵营虽不惧步战,然水战非我所长。文远在合肥编练之水军,整合降卒、打造新舰、训练水手,非数月之功可成。末将以为,南征必行,然确需待水陆两军皆准备万全,方可动如雷霆。”

几位重臣的连续发言,引用了大量具体困难和现实考量,如同一盆盆冷水,渐渐浇熄了武将们过于炽热的求战之心,也让朝堂的议论转向更为务实的方向。

吕布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舆图边缘划过,感受着丝帛的细腻纹理。他需要的就是这种争论,需要臣子们将所有的困难、所有的风险都摆在明面之上。

待到争论声渐息,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他身上时,吕布才缓缓踱步回到御座之前,并未立刻坐下。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他首先肯定了各方意见的合理性,随即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然,天下大势,时不我待!休养生息,固本培元,乃必然之举。但此‘休养’,非是偃旗息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击!”

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故,朕决意:未来一年,定为‘南征准备期’!此期间,国之重心,在于‘文武并用,积蓄力量’!”

他随即开始下达一系列具体而清晰的指令:

“其一,经济为先!枣祗所领屯田体系,需加速向全国推广,尤其淮北、荆州北部新附之区,着吏部选派干练典农官,划拨专款(源自去岁北方各州郡赋税盈余及部分北征缴获变现),兴修水利,分发耕牛、籽种(由将作监统一督造、采购,记录在册),务使荒地尽辟,仓廪充盈!”

“其二,强军为要!水军建设,乃重中之重!张辽仍总督青、徐、扬(江北)水军事务,驻节合肥。加大战舰打造力度,所需木材、工匠、钱帛,由少府与将作监协同,优先保障,建立独立账目,由御史台定期稽核!广募江淮熟谙水性之民,优给粮饷,严格操练。另,陆军各部,需加强山地、丛林、水网地带作战演训,着兵部拟定新操典,限期推行!”

“其三,稳固内部!《新格》律法,需严格执行。对于北疆新附部落,依柳城之议,分而治之,护乌桓校尉、护鲜卑校尉需切实履职,监控动向,安抚与威慑并重。对于中原、河北士族,继续推行拉拢与打压并举之策,配合者,许以官爵利益;阻挠新政、阴怀异志者,严惩不贷!此事务由陈宫总领,刑部、大理寺配合。”

“其四,广布耳目,探听南方虚实。着枢密阁加派精干细作,潜入荆、扬、益等地,绘制精密地图,查探兵力部署、粮草囤积、人事变迁,尤其关注孙权、周瑜、鲁肃,以及刘备、诸葛亮之动向!所有谍报开支,由内帑与枢密阁专项经费共同承担,单独列账,定期禀报于朕。”

他一口气下达了十余条具体命令,涵盖了经济、军事、政治、情报等各个方面,每一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资源来源(或为国库专项,或为地方赋税,或为缴获,或为内帑,皆有据可查)和执行要求。

“此一年之期,便是朕给予诸位,也是给予大燕的时间!”吕布最后总结,声音斩钉截铁,“一年之后,朕要看到一条从中原直通江淮、可供百万大军粮秣畅通无阻的运河雏形!要看到一支足以在长江之上与江东水师一较高下的强大水军!要看到一个政令畅通、府库充盈、民心归附的稳固后方!届时,方是我大燕王师,吊民伐罪,统一寰宇之时!”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殿内文武,无论原先持何立场,此刻皆心悦诚服,齐声应诺。吕布的决策,既明确了未来的战略方向,又给出了务实的准备期和清晰的执行路径,平衡了理想与现实。

朝会散去,吕布却留下了陈宫、钟繇、张辽等核心重臣,移驾至侧殿,对着更为精细的南方地图与各类账册、文书,继续商讨各项计划的具体实施细则。殿外的阳光逐渐西斜,将窗棂的影子拉长,殿内的讨论声却持续了许久,直至宫灯初上。

当吕布最终独自走出侧殿时,夜幕已然降临。他深吸一口带着夏日草木气息的清凉空气,缓步走向宫城高处。身后,是依旧灯火通明、为落实各项新政而忙碌的宫署;脚下,是万家灯火、暂时享受太平的邺城;远方,是沉浸在黑暗之中、却注定无法平静的南方。

他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向,为这个新生帝国规划了清晰的未来一年的蓝图。然而,他心中并无丝毫轻松。蓝图绘就,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推动、去监督、去调整。

夜风吹动他的衣袂,猎猎作响。他仿佛能听到合肥船厂彻夜不息的锤凿声,听到江淮河工嘹亮的号子声,听到各地驿站马蹄疾驰传递文书的清脆蹄音,更听到南方那看似平静的长江水下,暗流汹涌的澎湃之声。

他的手掌缓缓握紧,指尖嵌入掌心,带来一丝清晰的痛感。

统一之路,道阻且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