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208章 乌桓再议

许昌的秋意渐深,庭院里的梧桐叶落了厚厚一层,踩上去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吕布从堆积如山的文书里抬起头,揉了揉酸胀的眉心。西边马腾、韩遂归附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北方边患的急报已如秋寒般刺入骨髓——斥候密信言,逃往乌桓的袁熙、袁尚勾结蹋顿单于,屡犯幽州边塞,劫掠百姓,屠戮吏民,渔阳、右北平等地烽燧连日举火,边关告急的羽书一道紧似一道。

他起身走到巨幅地图前,指尖划过并州以北那片广袤而模糊的区域,那里标注着乌桓诸部的活动范围,像一块块暗沉的瘀斑,紧贴着大汉疆域的北部边缘。蹋顿……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历史上曹操北征乌桓,正是为了铲除这个依附袁氏、屡为边患的枭雄。如今,历史的轨迹因他的介入已然偏移,但北疆的威胁却依旧如影随形。

“传众将议事。”他沉声吩咐,亲卫领命而去。

不过两刻钟,司空府正堂内已是济济一堂。武将以张辽、高顺为首,文臣以陈宫、钟繇为核心,新近归附的张合、徐晃亦位列其中,甚至连暂居许都、并无实职的刘备也被请来旁听。堂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脸庞。

吕布没有绕弯子,直接将几份边关急报传阅下去。绢帛上记录的不仅是乌桓骑兵的凶残——焚烧村落、掳掠人口、抢夺粮畜,更有边将的血泪控诉与求援。一股压抑的愤怒在堂内弥漫开来,尤其是张辽、高顺这些并州旧部,自幼便深知胡患之苦,拳头不自觉已然握紧。

“北疆烽烟再起,袁氏遗孽勾结蹋顿,寇我边郡,杀我百姓。”吕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交击般的冷硬,“诸君,有何高见?”

张辽率先出列,他甲胄未卸,风尘仆仆,显然是刚从城外军营赶来,抱拳道:“主公!乌桓辈,豺狼习性,畏威而不怀德。昔日汉室强盛,尚需卫霍之功以靖边患;今其敢如此猖獗,无非欺我中原初定,无暇北顾。若不予以雷霆重击,恐其势愈炽,边民无宁日,更恐塞外诸胡有样学样,则北疆永无宁日!辽愿请精兵数万,北出卢龙,直捣柳城,擒斩蹋顿,永绝后患!”他言辞激切,眼中燃烧着征战沙场的渴望与对胡患的深恶痛绝。

高顺紧随其后,他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陷阵营特有的决绝:“顺附议。乌桓之患,非仅边衅,更关乎新政推行、中原安定。若北方门户洞开,战火绵延,则并、幽屯田难以为继,流民更难安置,朝廷威信亦将受损。当以战止战,以杀止杀。陷阵营愿为前锋,破其精锐,震其胆魄。”

然而,文臣一侧却有不同的声音。钟繇抚着颔下清髯,眉头微蹙:“文远、孝父忠勇可嘉。然,大军远征,非同小可。乌桓盘踞塞外,地势险远,气候苦寒,我军多为中原、并州之士,恐难耐风土;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更兼中原新定,兖豫诸州新政方行,阻力未平,荆州刘表、江东孙权皆在观望,若主力久悬于外,一旦内部生变,或南疆有警,如之奈何?”他目光扫过堂内众人,最后落在吕布身上,“繇非畏战,乃虑全局。或可先遣使斥责,晓以利害,辅以金帛羁縻,令其暂敛锋芒,待我内部稳固,再图北征,亦不为迟。”

陈宫微微颔首,补充道:“元常(钟繇字)所虑,不无道理。然,乌桓与袁氏勾结,其志非小,恐非金帛所能满足。宫以为,或可双管齐下。一面整军备武,调集粮草,做出北伐姿态,震慑乌桓及塞外诸部;一面利用袁熙、袁尚在乌桓内部未必服众之机,行分化离间之策。蹋顿能统合诸部,皆因袁绍昔日支持,今袁氏败亡,其内部未必铁板一块。可密遣细作,散布流言,或许以重利,诱使其内部自乱。”

这时,一直沉默的刘备忽然开口,他声音温和,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吕将军,备昔日曾居北地,稍知边情。乌桓骁勇,善于骑射,来去如风,然其部族林立,亦有矛盾。蹋顿虽强,亦非一手遮天。若能结好其中较弱部落,或支持与蹋顿有隙者,使其内耗,则我可收渔利,事半功倍。”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远征耗费巨大,粮草、民夫皆需提前筹措,万不可因北征而动摇国本,令中原百姓再受盘剥之苦。”他这话说得恳切,既展现了对边事的了解,也隐含着一丝对民生的关切。

张合、徐晃等降将则大多保持沉默,他们新附不久,在此重大战略决策上不便轻易表态,但眼神交流间,显然也在权衡利弊。

吕布静静听着,将每个人的神态、话语都收入眼中、听入耳内。他深知,张辽、高顺是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考虑,力求根除威胁;钟繇、陈宫则更侧重于政治与全局的平衡;刘备之言,既有实用考量,也未尝没有存着几分显示价值、暂避吕布锋芒的心思。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上的北疆。那里有广袤的草原,有纵横的河流,有险峻的关隘,也有无数在胡骑铁蹄下颤抖的汉家百姓。玉璜偶尔传来的模糊幻象里,似乎总有北方的风雪与烽火。历史的惯性巨大,乌桓之患,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不除,则寝食难安。中原内部的整合固然重要,但若北门失火,所有的建设都可能毁于一旦。况且,并州、幽州是他起家和经营之地,绝不容有失。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转移内部视线,锤炼这支成分复杂的军队,进一步确立他无可动摇的权威。一场针对外患的、正义的战争,往往是凝聚人心、巩固权力的最佳催化剂。

思绪电转间,吕布已然有了决断。他站起身,身形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高大,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乌桓之患,非止边患,实乃心腹之疾!今日容其劫掠,明日彼便敢叩关!袁氏遗孽,妄图借胡人之力死灰复燃,更是痴心妄想!”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汉家疆土,岂容胡马践踏!汉家子民,岂容屠戮奴役!此战,必打!不仅要打,更要打出三十年太平,打出赫赫天威,让塞外诸胡,闻我旌旗而胆寒!”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但决策已下:“然,元常、公台所虑,亦是老成谋国之言。北伐之事,不可仓促。即日起,擢升张辽为北伐大都督,总领征北军事;高顺副之,整训步骑,精选士卒,尤以并州、幽州籍熟悉边情、耐苦寒者为佳。钟繇、陈宫,会同枣祗,统筹粮草军械,计算所需,务必精确到斛、到具。粮秣优先从河北、并州屯田区调拨,不足部分,由许都太仓及兖豫赋税补充,所有调配,必须账目清晰,来源明确,不得额外加赋于民!匠作营加紧赶制御寒衣物、修缮军械,所需皮毛、铁料,由府库拨付,或向并北商队平价采购。”

他看向陈宫:“公台,离间分化之策,便由你负责,可动用一切资源,务必在战前,让乌桓内部先乱起来!”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张辽和高顺身上,“文远,孝父,给你二人三个月时间准备。来年开春,冰雪消融之日,便是大军誓师北伐之时!我要亲率大军,踏平乌桓王庭,擒杀蹋顿与袁氏余孽,以告慰北疆枉死之军民,扬我大汉国威于塞外!”

“末将领命!”张辽、高顺慨然出列,声音斩钉截铁。

“臣等遵命!”陈宫、钟繇等人亦躬身应诺。

堂内气氛为之一肃,战争的机器,开始为北方的那场大战,缓缓加速运转起来。吕布能感觉到,一股混杂着亢奋、凝重与决然的情绪在众人之间流淌。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深秋的寒风立刻涌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远方,漆黑的夜空中,几颗寒星闪烁,仿佛北疆哨兵警惕的眼睛。他知道,平定乌桓,将是他统一北方、稳固霸业的关键一步,也是一场不容有失的硬仗。冰冷的夜气扑面而来,让他因连日政务而有些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即将压上肩头的、沉甸甸的战争重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