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187章 邺城书院

钟繇持节西行的车驾扬起的尘土尚未落定,那股致力于稳定边疆、调和诸夏的政治气息仍萦绕在邺城的官署之间,吕布却已将目光投向了另一项关乎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武力可以拓疆,权谋可以制衡,但若要真正凝聚人心、传承秩序、乃至塑造一个超越兵戈的新朝气象,便需触及那无形却无所不在的力量——文教。这源于现代人对知识与文化软实力的深刻认知,促使他必须在霸业初成的河北之地,播下一颗属于文治的种子。

这一日,吕布召来了陈宫、陈杉,以及被特意留下的钟繇——在他出发前往关中之前。书房内,炭火驱散了深秋的寒意,却驱不散几人脸上思索的神情。

“天下纷争,非独恃武力可定。”吕布开门见山,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昔日董卓焚洛阳,典籍散佚,太学崩坏,文脉几近断绝。袁绍据河北,虽聚名士,然多务虚谈,少涉实务。我辈欲开创基业,非仅需攻城略地之猛将,亦需经世致用之能臣,更需一套能维系人心、指明方向的道理与学问。”

陈宫眼中露出赞同之色:“主公所言,实乃根本之论。然则,学问之道,源远流长,非仓促可成。且如今士人,多聚于荆襄、颍汝,河北经此战乱,文风凋零……”

“正因凋零,才需重建!”吕布打断他,语气坚定,“我们不能永远指望从别处招揽人才,必须有自己的根基。我意,在邺城设立‘书院’,非是寻常聚徒讲学之所,而是一处汇聚四方学者,研讨学问,培养官吏之地。”

“书院?”钟繇微微挑眉,对这个称呼感到些许新颖,但更关注其实质,“主公欲以何学教士?”

“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吕布吐出八个字,清晰明确,“儒家经典要讲,那是立身之本,明君臣之义;但算学、律学、农学、兵法等‘实学’,亦需列为必修!学子不能只知空谈道德,更要懂得计算粮秣、明晓律令、知晓天时地利、通晓战阵谋略!我要培养的,是能做事、会做事的干才,而非只会吟风弄月的清谈客!”

这番言论带着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甚至有些离经叛道,让陈宫和钟繇都为之动容。这完全不同于汉代官学乃至私人讲学的传统,更像是一种针对现实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构。

陈杉眼中闪着光,补充道:“主公此议,实为开创之举!书院若能建成,不仅可以系统培养我等所需人才,更能吸引天下有识之士前来邺城,无形中提升我河北之文化地位,改变外界视主公仅为‘边地武夫’之偏见。此乃争夺文化话语权之要着!”

钟繇沉吟片刻,缓缓道:“理念虽佳,然施行极难。经学博士易得,然精通算学、律法、农事、兵略且愿投身教学之实务大家,何处去寻?且此举必然触动一些固守经典的腐儒之非议。”

“博士之事,可分步而行。”吕布早已思虑及此,“先以征辟、聘请为主。郑玄康成公,海内大儒,避乱居于北海,可厚礼聘请其至邺城,主持经学讲授,以其声望,可定书院文脉之基。同时,广发招贤令,不拘一格,征召那些精通实务、或许名声不显,却有真才实学之人,授予学官之职,讲授专门之学。初始不必求全,但须务实。”

他看向钟繇:“元常,你精通律法典章,即便西行,亦可荐举人才,并为书院律学一门拟定纲要。公台长于谋略,于兵法等科可建言。子郁统筹全局,负责书院筹建具体事宜。”

他又对陈杉道:“书院选址,务求清净宽敞,靠近邺城,便于管理。建筑不必奢华,但求坚固实用,需有足够讲堂、斋舍、藏书之所。一应开支,由大将军府直接拨付。”

众人见吕布决心已定,且思虑周详,便知此事势在必行,纷纷领命。钟繇更是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西行安抚军阀,东望筹建书院,皆是巩固根基的要务。

诏令传出,果然在河北乃至更远的士林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聘请大儒郑玄的消息,让许多崇尚经学的士人看到了希望,纷纷打探详情。而将算学、律学等“小道”与经学并列,甚至强调“实学”的理念,则引来了一些守旧者的私下讥讽,称之为“标新立异”、“不伦不类”。

然而,吕布对此充耳不闻。他深知改革必然伴随争议。在他的强力推动和充足资源保障下,邺城书院的筹建工作迅速展开。城西一片原本属于前朝某位显贵、如今已然荒废的园林被划拨出来,工匠民夫日夜赶工,清理场地,修筑屋舍。陈杉亲自监督,确保工程进度。

同时,派遣往北海聘请郑玄的使者带着厚重的礼物和吕布的亲笔信出发了。招揽各类实务人才的命令也下发至各州郡。一些原本不得志、却精通刑名、钱谷、水利的底层官吏或民间学者,闻讯后开始心动,陆续向邺城汇聚。

这一日,吕布在处理完军政事务后,在陈杉的陪同下,亲自来到书院的建设工地。秋日的阳光照在忙碌的工地上,夯土声、锯木声、工匠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充满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和木材的清香。

吕布站在一处刚刚打好地基的讲堂遗址前,想象着未来这里坐满学子、辩论学问的场景。他弯腰从地上抓起一把略带潮湿的泥土,在指尖捻开。

“这里,将来不止要传出诵读经典之声,”他对着陪同的陈杉,也像是对自己说,“更要研讨如何让粮食增产,如何让律法更公,如何让城池更固,如何让兵甲更利。学问,不该是束之高阁的装饰,而应是改造这乱世、缔造新朝的利器。”

陈杉肃然道:“主公寄望深远,杉必竭尽全力,使书院不负主公所托。”

吕布点点头,目光扫过这片初具雏形的工地,仿佛看到了未来从这里走出的一批批兼具学识与实干能力的官员,他们将把新的理念和知识带到四方,支撑起一个更为强盛和有序的帝国。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新夯实的土地上。吕布负手而立,玄色披风在风中微微拂动。他知道,建立书院比打赢一场战役要漫长和艰难得多,其成效也非立竿见影。但这颗文治的种子,他必须亲手种下。这不仅是与天下诸侯争夺人才的战略,更是试图从根本上扭转自汉末以来政治与文化逐渐脱节的颓势,为一个可能的崭新时代,奠定知识与思想的基石。他俯身,将指尖那点湿润的泥土,轻轻弹落在地基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