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162章 战利品与降卒

空气中弥漫的气味复杂得令人窒息。新鲜血液的甜腥气、内脏破裂后溢出的恶臭、皮肉烧焦的糊味、河水浸透泥土的潮气,还有无数人身上散发出的汗臭与恐惧的气息,所有这些混合成一种沉重的、几乎能用舌头尝到的死亡味道,沉甸甸地压在官渡北岸这片刚刚经历浩劫的土地上。吕布深吸了一口这令人作呕的空气,任由那混杂的气息灌满肺叶,一种奇异的、混杂着胜利亢奋与生理不适的战栗感沿着脊椎爬升。他现代人的灵魂在叫嚣着远离这片血腥屠场,而身为统帅的本能却强迫他睁大眼睛,审视着眼前这片由他亲手铸就的、用无数生命堆砌而成的胜利景象。

目光所及,是一片狼藉的汪洋。原本连绵壮观的袁军营寨,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仍在苟延残喘的火苗,黑烟如同巨兽垂死的呼吸,扭曲着升上灰蒙蒙的天空。旗帜、兵刃、盔甲、粮车……各种军用物资被随意抛弃,散落得到处都是,与横七竖八、姿态各异的尸体混杂在一起。更多的,是活人——成千上万丢盔弃甲、面如土色的河北降卒。他们如同被抽去了骨头,密密麻麻地跪伏在泥泞和血污之中,黑压压的一片,从河滩一直蔓延到视野尽头的营盘深处,几乎望不到边。偶尔有压抑不住的抽泣声从人群中传来,旋即又被死一般的寂静吞没。他们眼神空洞,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茫然与对未知命运的深切恐惧。胜利的欢呼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胜利之后更为庞大、更为沉重的肃杀与压抑。处理这些降卒,远比击溃他们的大军更令人头痛。一股无形的压力开始取代战斗时的激昂,沉甸甸地压在吕布心头。

“主公!”张辽策马从前沿奔回,沾染血污的甲胄叮咚作响,他脸上混合着疲惫与兴奋,声音却依旧沉稳,“各营初步清点,俘获敌军逾五万之众,具体数目还在核实。缴获的军械、粮秣、辎重堆积如山,一时难以计数。末将已命人封锁各要道,收拢降卒,严加看管。”

吕布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跪伏在地、如同待宰羔羊般的降卒。五万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是五万张需要吃饭的嘴,五万个可能随时爆炸的火药桶。杀降?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强行摁下。白起坑卒四十万,项羽活埋二十万,他们的名字最终与暴戾一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吕青来自后世,深知人心向背的可怕力量。若想真正立足河北,乃至天下,绝不能行此绝户之计。但全部收编?并州军自己的粮草供给本就紧张,骤然增加五万降卒,先不说能否消化,光是每日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拖垮他的后勤。更何况,这些降卒军心未附,隐患无穷。

“文远,你怎么看?”吕布没有立刻下达命令,反而将问题抛了回去。他需要时间思考,也需要听听麾下将领的意见。

张辽略一沉吟,目光扫过远处黑压压的降卒人群,眉头微蹙:“主公,降卒人数众多,心思各异。全部收编,恐难驾驭,易生内乱。若尽数……恐失河北人心,于日后攻略各州郡大为不利。末将以为,当区分对待,择优而用,其余……需妥善安置。”他话说得含蓄,但意思明确,既不赞成全杀,也不支持全留。

这时,高顺也大步走来,他身上的黑色陷阵甲沾满了泥浆和凝固的血块,步伐却依旧稳健如山。他向吕布抱拳一礼,声音一如既往的冷硬:“主公,降卒虽众,然军心已丧,短期内不堪大用。顺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清除溃兵,恢复营垒秩序。至于降卒处置,需从长计议,不可仓促。”他的建议更偏向于军事上的稳妥。

吕布听着两位心腹大将的意见,心中念头飞转。他知道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这还不够,他需要一个更具体、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他转头对身旁的亲卫吩咐道:“去请枣祗先生,还有陈宫、陈杉二位先生,速来中军大帐议事。”

中军大帐原本属于袁绍,此刻虽经战火,主体结构尚存,只是内部一片狼藉,翻倒的案几、散落的文书、破碎的器皿随处可见,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袁绍常用的熏香气味,与外面的血腥气形成诡异对比。吕布站在帐中,随手捡起地上半卷被踩脏的帛书,上面是冀州某郡的粮赋记录。这些……都是袁绍统治河北的根基所在。

很快,枣祗、陈宫、陈杉三人先后赶到。枣祗一身文士袍,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风尘,但眼神明亮,一进帐目光就先扫过那些散落的文书地图。陈宫与陈杉则更关注帐外的情形,眉头紧锁,显然也被那庞大的降卒数量所震动。

“情况诸位都看到了。”吕布没有废话,直接切入主题,他用脚踢了踢地上散乱的竹简和帛书,“缴获的图书、珍宝、地图、印信不少,但这些死物,远不如外面那五万活人棘手。如何处置这些降卒,关乎我军能否真正在河北立足,都说说吧。”

陈宫率先开口,他捻着胡须,语速不快,却条理清晰:“主公,袁绍新败,河北震动,各州郡正处于观望之中。此时若行暴虐之举,必使各地惧而坚守,增加我军日后攻略之难度。宫以为,当示以宽仁,以安人心。可效仿古之善政,愿留者编入行伍,愿去者发给路费,遣散归农。”

陈杉补充道:“公台先生所言极是。然则,全部遣散,亦非上策。我军经此大战,虽有缴获,亦需补充兵员。河北士卒骁勇,若能择优吸纳,可增强我军实力。关键在于如何甄别,如何安置,如何使其归心。”

吕布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打量着地上那些户籍粮册的枣祗:“枣祗先生,你有何高见?屯田之事,你最熟悉。”

枣祗闻言,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务实的光芒:“主公,诸位先生。祗以为,关键在此。”他弯腰从地上捡起几卷竹简,拍了拍上面的尘土,“河北历经战乱,袁绍横征暴敛,民生凋敝,大量田地荒芜,流民遍地。这五万降卒,与其视为负担,不如看作恢复生产、充实根基的劳力。”

他走到帐中那张尚未损坏的巨大的河北地图前,手指划过冀州、并州等地:“我军日后若要经略河北,粮草为第一要务。可将降卒中老弱、或不愿从军者,与流民一同,大规模组织屯田!分发农具、种子,划定区域,以军法部勒,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如此一来,降卒得以活命安身,心生感激;我军则可得稳定粮源,缓解后勤压力;荒地得以复耕,地方渐趋安定。此乃一举三得之策!”

枣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至于择优编入军中,祗亦赞同。可令各部将领仔细甄选,择其精壮骁勇、背景清白者,打散编入各营,但需与老兵混杂,严加管束,以老带新,逐步同化。同时,其家眷若能寻得,亦可优先安置于屯田区内,使其有后顾之忧,更能安心效命。”

他顿了顿,看向吕布,语气更加凝重:“至于那些兵痞、惯匪、或是袁绍死忠,则绝不能姑息,或严加看管劳作,或……必要时,需行雷霆手段,以儆效尤,绝不可让其坏我大局。示以宽仁,并非一味纵容。”

帐内一时寂静。枣祗的方案,将军事需求、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既考虑了当下的稳定,又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尤其是将降卒转化为屯田劳力这一核心,直接点中了问题的要害。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就是他需要的人才,不仅能提出战略构想,更能拿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陈宫和陈杉,见二人都微微点头,显然也认可此策。

“好!”吕布猛地一拍案几,震得上面的灰尘簌簌落下,“就依枣祗先生之策!陈宫、陈杉,你二人协助枣祗,立即着手拟定详细章程。文远,高顺,你二人负责降卒的初步甄别与看管,配合枣祗先生进行分流。愿意归农屯田者,造册登记,集中管理;愿意从军者,由你二人会同其他将领,严格筛选,打散编入各营;至于那些冥顽不灵者……”吕布眼中寒光一闪,“另行关押,严加审讯,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下去,对所有降卒明言我之政策:愿留者,分田屯垦,或择优从军,一视同仁;愿去者,发放三日口粮,任其归家,绝不阻拦。但有鼓噪生事、趁机作乱者,立斩不赦!我要让这河北之地都知道,我吕布,既能以雷霆之势破敌,亦能以仁德之心安民!”

“诺!”帐内众人齐声应道,各自领命而去。

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当“愿留者分田,愿去者发粮”的消息在降卒中传开时,那死寂般的绝望氛围终于被打破,如同冰河解冻。许多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降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抬起头,惊疑不定地看着那些传达命令的吕布军士卒,直到有人真的领到了粗糙但足以活命的口粮,并被引导着走向指定的集结区域,人群中才爆发出压抑的、劫后余生的呜咽声和感激涕零的叩拜声。虽然对未来依旧迷茫,但至少,活下去的希望被重新点燃了。

吕布走出大帐,看着眼前开始缓慢流动、逐渐被分流的降卒人群,看着麾下士卒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点缴获的物资——成堆的兵刃铠甲被收拢,一车车的粮秣被登记入库,那些象征着权力与知识的图书、地图、印信被小心整理、装箱。战争的狂潮已经退去,留下的是一片需要耐心梳理和重建的狼藉滩涂。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消化这场空前胜利的果实,整合河北庞大的土地和人口,远比打赢一场战役要复杂和漫长得多。一股混合着疲惫、满足与新一轮挑战来临前的凝重感,悄然爬上他的心头。他抬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指尖似乎还能嗅到那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