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137章 迁都许县

秋意渐深,濮阳城外的旷野上,枯草染霜,寒风卷起尘土,打着旋儿扑向巍峨的城垣。州牧府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寒意。吕布坐在主位,面前巨大的案几上铺开两张地图,一张是标注着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天下舆图,另一张则是更为精细的司隶及周边地形图。

荀彧、程昱、陈宫、钟繇等核心谋士分坐两侧,人人面色肃然。议题只有一个,却关乎未来战略的根基——天子行在,究竟该立于何处?

洛阳的残破景象仿佛还在吕布眼前晃动。那焦黑的断壁残垣,那被掘开的皇陵,那流离失所的百姓,无一不在诉说着董卓暴行带来的深重灾难。虽然击退曹操后,兖州压力稍减,但吕布心中清楚,将天子朝廷安置在那样一个易攻难守、满目疮痍的废墟之上,无异于将一块肥肉置于群狼环伺的旷野之中。他吕布总不能时时刻刻率重兵留守洛阳,一旦他领兵外出征讨,洛阳立刻就会成为各方势力觊觎的目标,朝廷内部那些心怀鬼胎的旧臣更会借机生事。

“主公,”陈宫率先开口,手指点向洛阳位置,“洛阳虽为旧都,象征意义重大,然经董卓焚烧劫掠,已成一片白地。重建非一日之功,且其地处四战之地,北有袁绍,西有韩遂马腾等关中诸将态度未明,南有刘表,东有曹操余孽。若定都于此,我军主力将被牢牢牵制,动弹不得,绝非长久之计。”

钟繇抚须沉吟,他身为旧臣,对洛阳感情深厚,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公台所言甚是。且洛阳残破,粮草转运艰难,供养朝廷百官及护卫军队,负担极重。陛下与公卿历经颠沛,亦渴望安稳之所。”

荀彧的目光则落在舆图上另一个点——安邑。“安邑目前作为行在,虽暂得安稳,然偏居河东,地势促狭,难以辐射天下。若久居于此,恐朝廷威仪不彰,渐失对四方州郡的影响力。”

程昱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安邑远离中原腹地,对于主公日后经略兖豫徐扬,乃至与袁绍决战,皆鞭长莫及。朝廷若不能与主公霸业重心相辅相成,则‘挟天子’之利,恐大打折扣。”

众人的分析都指向一个结论:无论是残破的洛阳,还是偏安的安邑,都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吕布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豫州颍川郡的一个点上——许县。

那里地处中原腹地,水路交通便利,颍水、汝水环绕,利于漕运,可方便地将江淮粮草输送到中枢。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屯田积谷,供养大军。更重要的是,它位置相对居中,向北可威慑冀州袁绍,向东可控扼青徐,向南则俯视荆襄,向西连接司隶,战略位置极佳。且许县本身城郭完好,无需像洛阳那样投入巨资重建。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吕布脑中形成,越来越坚定。迁都许县!唯有如此,才能将朝廷牢牢掌控在手心,才能让政治中心与他的军事经济重心完美结合,才能在未来与袁绍乃至其他诸侯的争霸中占据主动。

“诸公之意,我已明了。”吕布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洛阳残破,不可复都。安邑偏狭,非久居之地。为社稷长远计,为陛下安危计,我意已决——”

他站起身,手指重重地点在许县的位置上:“奏请陛下,迁都于豫州颍川郡之许县!”

话音落下,书房内一片寂静。迁都乃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众人都有类似想法,但由吕布如此明确果断地提出,仍感到一阵震动。

钟繇迟疑道:“主公,迁都之事,干系重大。朝中公卿,尤其是一些恋栈旧都的老臣,如杨彪、董承之流,恐会极力反对。且许县虽好,毕竟名望不及洛阳、长安,骤然定为国都,天下士林或许会有非议。”

陈宫却立刻表示支持:“主公英明!许县确是最佳选择!至于朝中异议,哼,如今朝廷仰仗主公鼻息方能存续,岂容他们置喙?若有人不识时务,正好借此机会,清理一番朝堂!”

荀彧思索片刻,也颔首道:“许县地利之便,确胜于安邑、洛阳。只是迁都过程繁琐,銮驾、百官、仪仗、典籍、府库搬迁,耗时费力,且需防备沿途宵小。须得周密计划,万无一失。”

吕布见核心谋士大多赞同,心中更定。他深知迁都必然引发朝野震动,尤其是那些心怀异志的旧臣,定会借此机会兴风作浪。但这恰恰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进一步巩固权力、清除异己的机会。

“异议必然会有,但大势所趋,非几句酸腐之言所能阻挡。”吕布语气斩钉截铁,“文若、仲德,迁都的具体筹划,由你二人总揽。拟定详细章程,包括路线选择、沿途护卫、物资转运、新都营建等一应事宜。务求稳妥高效。”

“宫台、元常,你二人负责应对朝堂舆论。元常可先与一些明事理的公卿透透风,陈明利害。至于那些顽固不化者……”吕布眼中寒光一闪,“待迁都之后,再慢慢料理不迟。”

“此外,”吕布看向陈宫,“迁都消息一旦公布,天下诸侯必有反应。袁绍定然不满,曹操或许会蠢蠢欲动,刘表、孙策等人也会重新审视局势。军务方面,需加强戒备,尤其是兖州与冀州、豫州与荆州接壤之处,严防敌军趁机偷袭。”

“末将明白!”陈宫肃然应道。

议事持续到深夜,各项细节逐一敲定。当众人告退时,窗外已是星斗满天。

吕布独自站在窗前,任由寒风吹拂面颊。迁都许县,这将是他霸业路上的又一关键步骤。一旦成功,他将真正实现对中原腹地的有效控制,朝廷将彻底成为他手中的棋子。然而,这也意味着他将直接面对来自北方霸主袁绍的更大压力,与曹操的争夺也将进入更激烈的阶段。

前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次日,吕布以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身份,正式向天子刘协上表,陈述洛阳残破、安邑偏狭之弊,极力推崇许县漕运便利、利于屯垦、居中御外等诸多优势,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为天下苍生计,迁都许县。

表文一经传出,果然在安邑行在引起了轩然大波。以杨彪、董承为首的一批旧臣纷纷上书反对,或言洛阳乃汉室根本,不可轻弃;或言许县名望不显,不足以承载国都之重;更有甚者,暗指吕布此举乃包藏祸心,欲更彻底地操控朝廷。

然而,如今的朝廷,兵权财权尽在吕布之手,些许反对的声音,很快便被支持迁都的奏疏和吕布麾下将领的态度所淹没。天子刘协经历多年颠沛流离,早已厌倦了不安定的生活,内心深处也渴望一个稳固的居所,在象征性地征询了少数几位近臣的意见后,便下诏准允了吕布所请。

迁都的庞大机器开始轰然运转。无数的车辆、民夫被调动起来,装载着朝廷的典籍、仪仗、府库财物以及百官家眷,在精锐军队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离开安邑,向着东南方向的许县迤逦而行。

吕布并未随銮驾同行,他需坐镇兖州,稳定大局,防备袁绍和曹操。但他派出了张辽率领精骑沿途护卫,并令陈宫、钟繇等心腹重臣随行,全权处理迁都事宜。

站在濮阳城头,望着远去的迁都队伍扬起的漫天尘土,吕布目光深邃。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在许县拉开序幕。而他,将是这个时代最有力的主导者。脚下的兖州大地,以及那片即将成为新都的许县田野,都将是他未来争霸天下棋盘上最重要的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