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103章 面圣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第103章 面圣

作者:好像是作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3:23:48

安邑的宫室,与其说是皇宫,不如说是一处稍大些的官衙略作修葺而成。低矮的宫墙斑驳陆离,殿宇的漆色暗淡剥落,连守卫的羽林郎也大多衣甲陈旧,面带菜色,强打着精神站立,却难掩一股颓唐之气。这与吕布记忆中雒阳南宫的巍峨壮丽、长安未央宫的恢宏气象,简直云泥之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似无的霉味和压抑感,无声地诉说着天子和朝廷所遭受的屈辱与困顿。

在董承的引导下,吕布解下佩剑,卸去甲胄,只着一身玄色深衣,步入所谓的“德阳殿”。殿内光线昏暗,陈设简陋,几位公卿大臣分列两侧,目光复杂地投向这位新近抵达、并以雷霆手段诛杀李乐而震动安邑的边地将领。他们的眼神中有审视,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的,是难以掩饰的警惕与不安。

吕布目不斜视,步伐沉稳,来到御阶之前。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如同无数细密的针。他依照前夜任红昌(貂蝉)紧急提点、并由陈宫再次核对的礼仪,一丝不苟地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清晰,在这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臣,镇东将军、领并州牧、假节钺,吕布,奉诏觐见。陛下万岁!”

御座上的少年天子刘协,身形略显单薄,穿着浆洗得有些发白的旧龙袍,脸色带着些许营养不良的苍白。他经历了董卓的暴虐、李傕郭汜的颠沛,早已不是深宫中不谙世事的孩童。此刻,他看着阶下这位英武逼人、名声赫赫的将军,小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袍袖,眼中既有劫后余生者对强力的渴望与依赖,又有一丝深藏的、几乎本能的畏惧。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有力:“吕爱卿平身。朕……朕在长安时,便久闻将军于并州屡破胡虏,威震塞外,乃国之栋梁。今又不辞辛劳,千里勤王,诛除悖逆,安定地方,朕心甚慰。”

少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措辞却相当得体,显然是经过身旁近侍或公卿的预先提点。

吕布依言起身,垂首恭立,朗声回应,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保境安民,乃边将本分;诛除国贼,更是人臣大义!臣恨不能早日扫清寰宇,迎奉陛下还于旧都,重振汉室威仪!致使陛下蒙尘,宗庙受辱,是臣等之过!”

他这番话,既点明了自己过往的功绩,又表达了强烈的忠心和未来的志向,姿态放得极低,将君王受辱归咎于臣子未能尽力,听得殿内不少老臣微微颔首,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

刘协似乎也被这番话触动,眼圈微微发红,语气真切了几分:“爱卿忠勇,朕已知之。如今国家多难,奸佞未平,正需倚仗爱卿这等忠臣良将。”

这时,太尉杨彪出列,语气较为持重:“吕将军忠心可嘉。然安邑地小粮寡,非久居之地。不知将军于迎奉陛下还都之事,有何高见?”这是个试探,既问能力,也问意图。

吕布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应对:“回太尉,雒阳经董卓之乱,残破不堪,宫室尽毁,恐难 入驻。并州、河内,乃臣驻防之地,粮草稍足,可为陛下暂歇之所。然此皆权宜之计。臣已命部下加紧探查雒阳情形,并广筹粮秣,修缮道路。待时机成熟,必当奏请陛下,择吉日,备法驾,风风光光重返东都!眼下首要之务,乃是肃清安邑周边,确保圣驾绝对安泰,绝不容李乐之辈惊扰之事再度发生!”

他并未提出立刻迁都自己的地盘,而是给出了一个看似稳妥、以天子安全为重的渐进方案,并将话题引回自己刚刚建立的“功绩”上,暗示只有他才能提供真正的保护。

董承见状,也出言帮腔:“陛下,吕将军所言极是。如今城外诸军混杂,唯吕将军所部军纪严明,战力卓着,足可倚为干城。有吕将军在,陛下可安枕矣。”他急于巩固与吕布的“联盟”,为自己增添政治资本。

刘协看着阶下英武的吕布,听着他沉稳有力的承诺,再对比此前李傕郭汜的跋扈和白波贼的骚扰,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稍稍松弛了一些。一种久违的、微弱的安全感悄然滋生。他点了点头,声音也坚定了些许:“如此,便有劳吕爱卿多多费心。朕…朕便将安邑防务,暂托付于将军。”

“臣,吕布,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吕布再次躬身,语气斩钉截铁。

觐见的过程比预想的更为顺利。吕布恰到好处的恭敬、清晰表达的战略以及对自身武力的自信展示,成功地给年轻的天子留下了“强有力且似乎可靠的保护者”这一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

退出德阳殿后,董承热情地邀请吕布至偏殿稍坐,名为“商议防务细节”,实则是想进一步拉近关系。吕布自然从善如流。

而在吕布于殿内应对之时,貂蝉虽身在宫外吕营之中,其影响力却已悄无声息地渗入。她凭借对长安旧事的熟悉,提前为吕布梳理了可能出席的公卿名单及其大致立场、性情。当吕布与几位重臣——如司徒赵温、司空张喜等——短暂寒暄时,他能精准地提及一些无关痛痒却显示“关切”的旧事,或避开某些敏感话题,这种细微处的得体,让那些原本对他心存疑虑的公卿也稍稍改观了几分印象。

这一切,都被悄然报知给偏殿中的董承,使他愈发觉得吕布不仅勇武,更“颇知礼数,懂得进退”,是个值得投资的对象。

偏殿中,董承屏退左右,低声道:“奉先,如今安邑局势,看似稍安,实则暗流涌动。白波韩暹、胡才虽暂惧将军兵威,然贼性难改。杨奉拥兵自重,其心难测。便是那张杨,亦未必全然可靠。陛下身边,能倚仗者,唯奉先与承耳!”

吕布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凝重之色:“国舅所言极是。布一介武夫,只知效忠陛下,扫平奸佞。然于朝堂之事,多有不明,日后还需国舅多多提点扶持。”他顺势将姿态放低,满足董承的虚荣心和权力欲。

董承果然大为受用,抚须笑道:“好说,好说!你我同心,共辅社稷,何愁奸佞不除?”他似乎已经看到借助吕布的兵力,铲除异己,独掌朝纲的美好未来。

又“推心置腹”地交谈片刻,吕布才借口军务繁忙,告辞离去。

走出宫门,重新披上甲胄,感受着阳光照在冰冷的铁甲上的温度,吕布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宫墙内的压抑、算计和那双少年天子眼中交织的期望与恐惧,都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沉重。

“主公,情况如何?”等候在外的陈宫迎上前来。

“第一步,算是站稳了。”吕布翻身上马,目光扫过不远处那些若隐若现的其他势力探子,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冷硬,“陛下授我安邑防务之权,董承亦试图拉拢于我。接下来……”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该是真正接手防务,将这安邑内外,彻底纳入掌控的时候了。传令下去,升帐议事!”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