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63章 李傕郭汜之乱

河东郡的初夏,空气中弥漫着黄河水汽的湿润与草木生长的躁动。并州军驻扎于此,犹如一张逐渐拉满的强弓,弦已紧绷,箭簇的目光却沉静地凝视着西方,等待着猎物露出最致命的破绽。

李肃布下的情报网络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着,一匹匹快马不分昼夜地穿梭于黄河两岸,将纷乱繁杂的消息不断送入安邑郡守府,如今已成了吕布的临时行辕。

消息有好有坏,但坏的远多于好的。

最初的混乱过后,长安城内的局势逐渐清晰起来。司徒王允在诛董成功后,以功臣和社稷栋梁自居,总揽朝政。他确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赦免一批被董卓迫害的士人,追封表彰遇害的忠臣,试图拨乱反正。然而,李肃和陈杉从那些看似积极的政令中,敏锐地嗅到了不祥的气息。

“主公,王允此人,恐非宰辅之器。”陈杉将一份份情报汇总分析后,面色凝重地向吕布进言,“其执政,过于操切且器量狭小。对于董卓故吏,他虽有赦免之令,实则心存猜忌,多有薄待。尤其对原董卓部下的西凉将士,更是视若仇寇,欲尽夺其兵权,甚至传言欲将凉州人尽数诛除!”

吕布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那些西凉军卒的彪悍与凶顽,更知道在恐惧和绝望的驱使下,这群失去首领的饿狼会爆发出何等可怕的破坏力。“王允……这是在自掘坟墓。”他冷声道。

果然,坏消息接踵而至。

先是王允拒绝了李傕、郭汜等人最初试探性的请降,反而下令各地围剿他们。这道命令彻底断绝了西凉军残部的生路。

五月中,一个暴雨将至的沉闷午后,一份沾着泥点和血渍的紧急军报被以最快速度送入吕布手中。消息来自张辽派过黄河的斥候,以及李肃收买的西凉军中层将领。

军报的核心内容令人心惊:在李傕、郭汜等人惊慌失措,甚至欲各自逃亡之际,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讨虏校尉贾诩(字文和)!

这位素以智计深沉、明哲保身着称的谋士,在此刻却献上了一条毒辣至极的计策。他劝告李傕、郭汜等人:“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

此计可谓绝地求生,置之死地而后生!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西凉将领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立刻采纳了贾诩之计。他们迅速收拢溃兵,并沿途煽动恐惧,宣称“王允欲尽灭我凉州人”,竟在短时间内聚拢了十余万惶惶不安、同仇敌忾的西凉大军!

“报——!”又一骑探马飞驰入府,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主公!李傕、郭汜已合兵一处,打出‘为董公报仇’旗号,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傕、郭汜亲自率领,沿渭水南岸直扑长安!另一路由张济、樊稠率领,沿渭北推进,以为策应!大军浩荡,烽烟蔽日!”

吕布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划过渭水流域,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贾文和……好一个贾文和!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丧邦!”他深知,贾诩这条计策,已将整个关中,乃至天下,推入了更深的血火深渊。

接下来的日子,坏消息如同雪片般飞来。

西凉叛军势如破竹。王允虽派徐荣、胡轸等将出城迎战,但徐荣战死,胡轸竟率部投降叛军!长安城外防线迅速崩溃。

五月底,叛军合围长安。长安城高池深,本可坚守,但绝望的西凉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加之城内仍有董卓旧部作为内应……

围城第八日,暴雨倾盆。吕布在安邑府中,似乎都能听到西方传来的隐约杀声和雷鸣。

“报——!长安……长安失守!叛军已攻入城内!”一名浑身湿透、带伤的斥候带来了最终的确切消息,

消息得到多方证实。长安,这座伟大的帝都,再次陷入了比董卓时期更恐怖的混乱之中。李傕、郭汜等叛将纵兵大肆烧杀抢掠,报复百官百姓,昔日繁华街市化为焦土,尸骸塞路,哭声震天。

“王允……如何了?”吕布沉声问,语气复杂。尽管不齿其为人处事,但对其诛董的胆魄,仍有一丝敬意。

李肃低声道:“据闻,王允拒不投降,痛骂李傕、郭汜不止……已被处死于长安街头。其家族……亦多遇害。”

帐内一片寂静。一位诛杀国贼的“忠臣”,最终却因自己的失误和狭隘,招致了身死族灭、都城遭劫的更大灾难,这结局令人唏嘘,更令人警醒。

“天子呢?公卿大臣呢?”吕布更关心这个问题。

“天子与一众公卿已被李傕、郭汜控制,软禁于未央宫。李傕自封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张济等皆据要职,把持朝政。然其部众军纪败坏,仍在城中劫掠不休,局势混乱至极。”

吕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历史的车轮,尽管因他的出现而发生了微小的偏差,例如他自己并未卷入长安乱局,但大势依旧沿着固有的残酷轨迹隆隆向前。

“高顺、张辽、陈杉、李肃!”吕布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与决断。

“末将在!”

“局势已然明朗。西凉叛军反扑成功,王允败亡,天子再次落入豺狼之手。关中大乱,已成定局!”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军既定方略不变,然需调整!高顺,加派巡逻,严防死守河东各要隘,尤其是黄河渡口!绝不容任何西凉乱军溃兵流窜至河东地界!若有小股人马试图强渡,一律歼灭于河西!”

“遵命!”高顺领命。

“张辽!你麾下轻骑,继续严密监视对岸动静。不仅要关注李傕、郭汜主力动向,更要留意是否有小股溃兵、逃难百姓、乃至……从长安逃出的官吏、士人试图东来。若有,可视情况接应过河,但需严加甄别,防止奸细混入!”

“明白!”张辽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主公这是要趁乱吸纳关中流失的人力资源。

“陈杉、李肃!”

“你二人负责接收、安置所有从河西过来的流民、溃兵、士人。妥善安置,给予衣食,登记造册。尤其是其中若有才学之士、能工巧匠、或是熟知关中情势者,务必礼遇,带来见我!”

“另外,发文至郡内各县,告知长安剧变,宣示我并州军驻守河东乃为保境安民,让百姓安心生产,勿要惊慌。”

“是!”两人齐声应道。

吕布的策略清晰而务实:暂不西进与气势正盛、且人数众多的西凉叛军主力硬碰。而是利用黄河天险,牢牢守住河东这个前进基地,屏护洛阳和并州侧翼。同时,像一个耐心的渔夫,张开大网,打捞着从关中这场混乱中流失出来的一切“资源”——人口、人才、情报。悄然无息地增强着自身实力,静待李傕、郭汜这群暴徒内部生出变乱。

命令迅速得到执行。并州军如同磐石般钉在河东,冷眼旁观着对岸的惨剧。黄河,成了一道鲜明的界限,东岸秩序井然,西岸则是一片血火地狱。

很快,第一批“收获”便到来了。有拖家带口、惊魂未定的普通百姓;有丢盔弃甲、面黄肌瘦的败兵溃卒;也有衣衫褴褛却难掩惊惶气度的落魄官吏。

张辽和李肃严格把关,仔细甄别。普通百姓安置到后方屯田,溃兵打散编入辅兵或进行屯垦,官吏士人则被客气地请往安邑。

这一日,李肃亲自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是一位年轻女子,虽满面风霜,衣裙破旧,却仪态端庄,眉宇间带着一股书卷气和深藏的哀恸。

“主公,这位是已故蔡中郎之女,蔡琰。”李肃介绍道,语气颇为郑重,“蔡小姐在乱中与家人失散,险些遭难,幸得我军斥候救下,护送过河。”

吕布闻言,肃然起敬。蔡邕名满天下,虽因董卓之事蒙污,但其学问人品,吕布亦是敬重的。他温言道:“蔡小姐受惊了。令尊之事,布亦感惋惜。如今既到河东,便请安心住下,一应所需,皆会供应。待局势稍定,小姐欲往何处,布亦可派人护送。”

蔡琰盈盈一礼,声音虽疲惫却清晰:“多谢将军搭救之恩。亡父……获罪于天,妾身亦无所归……但凭将军安置。”她眼神哀伤,显然还未从家破人亡、自身飘零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吕布叹口气,吩咐左右好生照顾蔡琰,将其安置于安邑城内一处清净宅院。他知道,吸纳如蔡琰这般有才学、有影响力的士人,其意义远超过接收千百溃卒。这无声地向天下表明,他吕布并非只知杀伐的边地将领,亦是能庇护文明、尊重士人的一方雄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河西渡河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关长安和西凉军内部的情报也愈发详实。吕布稳坐河东,如同一个冷静的棋手,通过无数信息的碎片,逐渐拼凑出对手的全貌和弱点。

他知道,李傕、郭汜等人粗蛮无谋,骤得大权,必生内讧。他们的暴政,只会将更多的力量和人心推向自己这一边。

现在,他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等待关中那群豺狼自相残杀,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黄河的水默默东流,承载着无数的血泪与希望,也映照着河东岸那双日益深邃、掌控全局的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