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 第202章 刘备的抉择

汝南城外的军营里,傍晚的风卷着尘土和草屑,打在粗糙的营帐布面上,发出持续的沙沙声响。刘备独立在自己的辕门前,望着远处操练的兵士,那些身影在昏黄的天光下显得模糊而疲惫。他刚刚送走了又一批来自附近坞堡的使者,他们献上了一些粮秣,言辞恭敬,眼神却游移不定。这些地方豪强的心思,他再清楚不过,不过是看在他如今暂据汝南,又曾与吕布协同作战的份上,先行投资罢了。真正的忠诚,半点也无。

脚步声自身后传来,沉稳而坚实,不必回头,也知道是云长。

“大哥,”关羽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静,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许昌那边,又有消息了。”

刘备转过身,接过关羽递来的一卷帛书。是来自许昌的正式檄文抄本,上面加盖着清晰的皇帝玺印。他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熟悉的罪状——曹操挟持天子、祸乱朝纲……目光最终停留在最后那几句措辞严厉的宣告上,凡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负隅顽抗者,破城之日,严惩不贷。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钉子,敲打在他的心头。

这不是吕布的话,这是“朝廷”的意志。是那个刚刚在许昌击溃了曹操主力、迎奉了天子的吕布,所代表的朝廷意志。

“程昱、荀彧他们,还能撑多久?”刘备将帛书缓缓卷起,指尖感受着绢帛细腻却冰冷的纹理。

关羽丹凤眼微眯,望向西北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丘陵,看到那座被困的孤城。“鄄城粮草将尽,人心离散,陷落只是迟早之事。吕布并未强攻,意在困死。至于其他几处……”他顿了顿,“不过是凭着荀彧、程昱等人的威望和曹氏旧将的死忠在硬撑。兖豫大局,实则已定。”

已定。这两个字像一块顽石,沉甸甸地压在刘备的胸腔里。他想起不久前的汝南之行,自己如何联络刘辟、龚都这些黄巾旧部,如何在颍川、汝南一带艰难地扩大影响,好不容易才有了眼下这块不算稳固的立足之地。可吕布的动作太快了,快得令人心悸。许昌一战击溃曹操主力,随即传檄四方,整个中原仿佛一夜之间就改换了门庭。他刘备,和他的汝南,此刻就像激流中的一片孤叶,随时可能被这磅礴的大势所吞没。

“吕布……”刘备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思绪复杂。他记得虎牢关前那杆无敌的方天画戟,也记得后来此人种种反复无常的传闻,更记得不久前在许昌,隔着混乱的战场,远远望见的那员立在赤兔马上、气势吞并山河的猛将。如今的吕布,已非昔日那个纯粹的武夫,他挟天子,握强兵,据中枢,控兖豫,势倾天下。

“大哥,吕布势大,兼有天子名分,硬抗恐非良策。”关羽的话语打断了他的思绪,“然其人心性,向来难以揣度。我等若去,是吉是凶,犹未可知。”

刘备何尝不知。投靠吕布?想当年徐州之事,他收留吕布,反被其鹊巢鸠占,那段经历至今想起仍如鲠在喉。如今要他去许昌,向那个曾夺他基业的人俯首称臣,这其中的屈辱与风险,他比谁都清楚。

这时,张飞粗豪的声音由远及近,人未到,声先至:“大哥!二哥!又在商议什么军国大事?莫要瞒着俺老张!”只见张飞大步走来,甲叶铿锵,豹头环眼里满是关切与不耐,“要俺说,那吕布三姓家奴,名声臭遍天下!如今不过是仗着兵强马壮,窃据了朝廷名分罢了!咱们就在这汝南,凭大哥的仁德,二哥和俺的武艺,再加上军师的谋略,未必不能与他周旋!何必去看那厮的脸色!”

刘备看着性情耿直的义弟,心中苦笑。周旋?拿什么周旋?汝南新定,兵不过万,将止关张,粮草还需仰仗地方豪强鼻息。而吕布,坐拥并州狼骑、陷阵营精锐,掌控司隶、兖州、豫州大部,钱粮广盛,更顶着朝廷大义的名分。这已不是周旋,而是螳臂当车了。

他没有立刻反驳张飞,只是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地站在稍远处的诸葛亮。年轻的军师羽扇轻摇,神色平静,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睛里,似乎早已看清了所有的利弊得失。

“孔明,你以为如何?”刘备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诸葛亮轻轻挥动羽扇,驱赶着傍晚扰人的飞虫,语气平和而清晰:“主公,吕布之势,已成气候。其据天子以令不臣,掌强兵而慑四方,中原腹地,已尽入其彀中。此时与之争锋,非但不能阻其势,反会授之以柄,招致雷霆之击。昔日勾践卧薪尝胆,光武隐忍待时,皆因审时度势,知进退存亡之道。”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关羽和张飞,最后落在刘备脸上:“前往许昌,表面是臣服,实则为存身待时。一者可避其锋芒,保全实力;二者,许昌乃天子所在,亦是天下目光所聚,主公若能身处其中,或可借朝廷名义,正我之名,广结人望;三者……亦可就近观察吕布,知其虚实,窥其破绽。未来天下之变,犹未可知也。”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风吹旌旗的猎猎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战马嘶鸣。

张飞拧着脖子,显然不服,还想再争辩,却被关羽用眼神制止了。关羽抚着长髯,沉吟道:“军师之言,老成谋国。只是……此行凶险,那吕布若心怀叵测,如之奈何?”

诸葛亮微微颔首:“云长所虑极是。故而,此行需示之以弱,示之以诚。主公当主动交出兵权,只带少数亲随前往,以示无争。吕布新得志,又重名声,在主公如此姿态之下,于公于众,反而不好贸然加害。且其麾下谋士如陈宫、陈杉等人,亦非短视之辈,当知杀害皇叔、自毁长城之弊。”

刘备静静地听着,胸膛里那股不甘的火焰渐渐被理智压了下去。他想起自己半生颠沛,从涿郡起兵,辗转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麾下,几起几落,从未真正拥有一块稳固的根基。仁义之名传于四海,却总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如今,面对一个更强大、更占据大势的对手,硬拼,只能是死路一条。隐忍,或许还能留下一线生机,等待那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转机。

“兴复汉室……”他在心里默念着这个支撑他走过无数艰难岁月的目标,一股巨大的无力感袭来,随即又被更深的执着所取代。为了这个目标,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满腹的纠结和屈辱都压入肺腑深处,再抬起头时,脸上已是一片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认命般的释然。

“翼德,不必多言。”他打断了还想开口的张飞,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意已决。上表许昌,向天子……也向吕将军,表示臣服。”

“大哥!”张飞急得跺脚,环眼圆睁。

“三弟!”关羽低喝一声,按住了张飞的肩膀,微微摇头。

刘备看着两位义弟,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有愧疚,有决绝,也有深深的倚重。“云长,翼德,收拾行装吧。我们……不日启程前往许昌。”他顿了顿,补充道,“将汝南的兵马名册、钱粮账簿一并整理好。还有,从府库中挑选一些像样的礼物,不必太贵重,但要显心意。”他想起军中还有几匹不错的战马和一些缴获的精致兵器,可以作为进献之礼。

命令下达,整个军营的气氛都变得微妙起来。有人不解,有人沮丧,也有人暗自松了口气。士兵们默默收拾着行装,将领们则忙碌着清点物资,准备交接。一种压抑的、混合着失落与迷茫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刘备将汝南的防务和剩余的军队交给了值得信赖的部将统领,并再三叮嘱他们谨守城池,勿生事端。他自己则只带了关羽、张飞、诸葛亮以及百余亲兵,押着十几辆装载着行李和贡礼的大车,离开了汝南城。

车辙碾过干燥的泥土道路,发出单调的辘辘声。刘备坐在车中,闭目养神,但微微颤动的眼皮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张飞骑着马,跟在车队旁,脸色一直阴沉着,时不时低声嘟囔几句。关羽则一如既往地沉默,只是那双总是半眯着的丹凤眼里,锐利的光芒不时扫过道路两旁的原野,警惕着任何可能的风吹草动。

诸葛亮坐在另一辆简朴的马车里,手摇羽扇,目光透过车窗,望着天际流散的云气,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队伍沉默地向西北方向行进,离汝南越来越远,离那个名为朝廷、实为吕布掌控的许昌越来越近。前路是吉是凶,是深渊还是机遇,没有人知道。刘备只知道,这是他当下唯一,也是必须走的一步。他只能将所有的抱负、所有的隐忍,都暂时埋藏起来,等待着一个或许渺茫,却必须去等待的未来。

车队行进的速度不快,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沉重的心事上。当夕阳再次将天边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时,许昌城那巍峨而尚带着几分战争创伤的轮廓,终于出现在了遥远的地平线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