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 第78章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第78章

作者:菲菲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3:23:44

各国诸侯再不敢轻视秦国,纷纷遣使道贺。

诸位思考,商鞅究竟凭借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这正是我强调的:商鞅变法使秦国以弱胜强,与周代商、春秋五霸更替有着本质区别。

周取代商,是奴隶参与耕作直接扩大了劳动力规模,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

五霸更迭,则是铁器牛耕革新了生产工具,带动生产力进步。

但商鞅面临的局面是:秦国既无更多劳动力,也无更多耕地,更不存在技术优势。

他却能让秦国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原因何在?

这个问题让在场众人陷入短暂沉思。

曹操却突然神色剧变。

《商君书》可是**!

他十分确信,在场除了自己,无人真正读过《商君书》内容,包括曹昂和陈渡在内。

而此刻陈渡所讲授的,岂非正是商君思想的精髓?

回想《商君书》要义,曹操已然领悟陈渡的教学意图,暗自颔首。

今日这堂课,陈渡就是要引导众人从生产关系的本质,重新理解商鞅变法的精髓。

听完这节课,这些年轻人——不,包括自己在内,或许真能领悟治理州郡的切实良策?

商鞅效法早期士大夫,充分调动了奴隶的生产热情!诸葛亮猛然顿悟。

曹昂与王粲齐齐望向诸葛亮,随即也露出恍然神情。

确实,在劳动力、工具、耕地等硬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唯有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人,其主观能动性可以迅速改变。

商君的整套制度设计,不正是围绕如何**民众生产积极性而展开的吗?!

说得对,陈渡肯定道,这正是今日课程的核心要义。

在资源受限时,制度设计的唯一准则就是:

掌握有限资源时,如何通过优化生产关系充分释放人的生产潜能。

记好这句话——今后你们制定政策时,这就是根本原则。

教室里响起沙沙的写字声,停笔后众人相视而笑。此刻大家都领悟到:制度设计的核心永远是。

若没有陈渡系统讲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或许要历经多年实践才能悟透这个道理。但此刻通过商周更替、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等案例,所有人都深刻理解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看似简单的理论,为何独有商鞅能洞悉?

理论缺失必然导致信念匮乏,没有信念支撑的改革注定难以持久。秦国六代君主为何能始终坚持变革?关键就在于那部《商君书》——古代世界关于通过生产关系革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当六国被迫效仿秦制时,只见其形未得其神。缺乏理论指导的修补式变革,不过是杂乱无章的冒险。此刻陈渡要做的,就是为曹操、曹昂、诸葛亮等人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让未来的制度革新有据可依。

假设诸位是商鞅,该如何调整【耕地、粮种、农具的归属制度】来激发农耕效率?子修先谈谈你的构想。陈渡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命题。

曹昂搁下写满字的纸张,重新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继续书写。

思索片刻后,他开口道:

关于农田,在商鞅变法之前,虽然民间已有不少私人田地,但朝廷并不认可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因此,我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律法中明确私田的合法地位。

当年商君废除阡陌封疆,瓦解井田制度,正是这个道理。

只要私田获得官府认可,奴隶与平民在完成贵族分配的耕作后,自然会积极开垦属于自己的田地。

至于种子问题,按理说奴隶与平民本无资格留存种子。官府可以效仿现今对待佃农的做法,先借出种子,待收成时连本带利收回。

农具归属一事,受限于当前铁器产量,恐怕暂时难以改变现状。

话音刚落,曹昂忽然觉得豁然开朗。

他虽自幼被曹操当作文士培养,未曾学习治理州郡的实务,但此刻所言的政令,看似脱胎于《商君列传》,实则已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

如今他能从生产根本出发,真正理解如何通过调整政策来调动百姓的农耕积极性。这些建议不再是凭空臆想,而是建立在实地考察与深思熟虑之上的切实之策。

若能继续深入民间调研,他定能制定出更完善的具体措施。

陈渡闻言颔首,转向王粲说道:仲宣,你来阐述粮食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拥有者的关系,以及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王粲略显诧异,原以为自己会负责最后一个议题。他重新铺展宣纸,沉吟许久才提笔书写,最终陈述道:

秦孝公在位时,耕作者实则是拥有土地与农具的贵族的奴隶,缺乏耕作热情。

倘若我是商君,首先会提升奴隶地位,使其在法律上获得平民身份。不过此举恐怕会招致贵族反对...

幸而当时秦孝公与宗室子弟多支持变法,阻力或许不如想象中巨大。

至于耕作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当既存在协作,也保持竞争。

“如果合作过于紧密而影响政策推行,就要设法削弱这种合作。

“如果合作过于松散难以形成合力,就要促使他们加强联合。

“对于内部竞争,首先要禁止公开械斗,转而引导他们在耕地、粮食产量上展开良性竞争。

“对勤恳高产者给予奖励,对怠惰低产者实施惩戒。

“目前就想到这些。”

王粲本不善制度建设,此刻却惊讶于自己能脱口说出这么多见解。

陈渡颔首赞许,目光转向诸葛亮:“亮儿,你来制定【粮食分配权归属】的方案。”

诸葛亮立即回应:

“要让分配制度激励生产,必须确保隶农所得超过以往。

“师父方才提到,赋税制已在底层士大夫与隶农间自发形成。

“商君将赋税制合法化,正因其最能调动隶农耕作热情——从此他们首度拥有余粮。

“反观井田制时期,士大夫不论收成几何,仅给予隶农活命口粮,余者尽数收缴。

“隶农自然怠惰,毕竟奴隶主不会任其饿毙。

“私田与赋税制确立后,新晋庶民们为积攒余粮,自发拓垦荒地。

“土地私有化使秦国疆土尽归秦王所有。

“赋税制令庞大隶农群体皆须向秦王纳粮。

“原本由贵族士大夫分配的私田产出,如今转由秦王掌控。”

诸葛亮稍顿,检视竹简笔记。

“但分配变革必遭阻力。

“私田合法化前,士大夫征收的赋税本属其私有。

“从前是士大夫主动进贡公田所得,如今秦王需遣人下乡强征私田之税。

“故须组建征税队伍 ** 旧贵族,更需配套律法支撑。

“想来郡县制便由此诞生?

“然此已超出分配制度范畴——

“因分配之变,秦王须同步革新法令、地方治理、军制等诸多领域。”

商鞅变法中,最关键的举措在于重新划定利益分配格局。秦王通过废除贵族世袭爵位,确立军功授爵制度,将田赋征收权彻底收归 ** 。

诸葛亮领悟到,要推行新的分配制度,必须配套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陈渡对此表示赞同,并进一步阐释道:

变法精髓在于构建耕战体系。今日单论农耕改革,其核心在于两项根本制度:一是破除井田制,推行土地私有;二是改革赋税制度。这两项制度都能有效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减少劳动力浪费。

为确保新制度顺利实施,配套措施包括:对怠农者施以严惩,全家贬为奴籍;对勤勉者给予奖励,减免徭役;废除分封制,改设郡县。通过这套改革,秦王成功绕开贵族阶层,直接掌控基层农户,建立起 ** 集权的治理体系。

这才是变法的精妙所在。陈渡强调道,减少中间盘剥,培育自耕农群体,既有利于政令推行,又能最大限度提升生产力。我们若要发展青州,也必须设法越过豪强,直接惠及百姓,充分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

随后他抛出观察题:诸位今日所见,使用铁锄的佃农与使用木锄的自耕农,耕作效率孰高孰低?

曹昂立即回应:铁锄确实更快,但效率提升仍不尽如人意。他对两类农具的效能差距印象深刻——铁锄的耕作速度实际可达木锄的五六倍。

那些挥舞铁锄的佃农,耕作速度仅仅是木锄佃农的两倍左右。这明显是因为他们缺乏耕种的积极性。

佃农并非地主的奴隶,只是租用地主的土地耕作,缴纳高昂的田租。如果他们更加勤勉,粮食产量本可以更高。但由于土地不属于他们,收获不能完全归其支配,加之田租过重等因素,大多数佃农只求温饱,不愿为地主增产粮食。

这在曹昂、诸葛亮、王粲等人看来曾难以理解,但如今亲眼所见,事实便是如此。

“佃农的耕作意愿不足,生产力未能充分释放。”曹昂眉头紧锁,说道。

“因此,青州若要提升生产力,调动百姓积极性,首要之务是防止自耕农沦为佃农,其次是将佃农从地主手中解放,使其重新拥有土地。”

曹昂认为已触及问题根源,但仍有一事不解。

生产力涵盖劳动力、土地与工具。如今青州乃至天下都不缺土地,可佃农却仍依附于世家豪强,导致生产力无法充分发挥。

且不说如何克服地主阻力解放佃农,单是如何阻止自耕农成为佃农,便令人困惑。自耕农沦为佃农的根源何在?

诸葛亮与王粲也在思索同样的问题。

“你们以为,自耕农为何最终会变成佃农?”陈渡问道。

佃农的形成,并非地主强行夺地或胁迫买卖——这在汉朝属违法行径。尽管确有少数人如此行事,但绝非主流。

“天灾。”诸葛亮面露愧色,“前年泰山蝗灾,百姓绝收,只得投靠世家。当年我家也收留了不少佃农。”

此前,他一直认为这些农民若无自家接济,必将饿死,而收地、借粮种不过是理所应当的善举。如今才意识到,此举实则会削弱百姓的耕作意愿。

他家如此,天下其他家族亦如此。久而久之,佃农增多,国家税粮便随之减少。

“嗯,算是部分原因。”陈渡答道。

“那你可曾想过,为何这些人会成为你家的佃户?”

“为何不向你家族借粮种,继续耕作自家田地,反而要将土地卖给陈家?”

诸葛亮一时语塞。

他方才确实忽略了这层缘由。

“因他们先前已向我家借过粮种,如今逢灾年,实在无力偿还,只得卖地抵债……”诸葛亮面颊微热,声音渐低。

“那又为何会无力偿还粮种?”陈渡循循善诱。

“或许……是我家收取的种息过高?”诸葛亮迟疑道。

陈家实则只收三成利,比起泰山羊氏五成已是温和——他听闻某些豪强竟收七八成利。

“确有可能。”

“若果真因此致百姓沦为佃户,丧失耕作热忱——”

“诸位以为,该施何政以缓此势?”

“降息!”曹昂脱口而出。

话既引至种息,若再答不出对策,当真枉读诗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