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 第106章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第106章

作者:菲菲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3:23:44

看来即便陈太阿已死,曹操麾下仍有如陈登这般的谋士辅佐。

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

“元龙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陶谦改称陈登的表字,以示器重。

“等。”陈登答道。

“等?”

“嗯。”陈登微微颔首。

《略》

曹操兵寡,竟敢入泰山,实出众人所料。

然此确是妙着。今曹军既据泰山险道,臧霸四万之众顿成无用之兵。不若遣使令臧霸自东路北上,与陶谦七万大军会师。

合兵十一万,可围剧县而歼援军。料不出半年,剧县必破。臧霸行军期间,陶谦可先探东莱虚实。若东莱空虚,则唾手可得;纵有守军,待臧霸兵至亦可图之。

陶谦宜暂持重,以静制动,防曹军奇袭。时日愈久,于陶谦愈利。西线公孙瓒终将察觉临济空虚,届时曹军回援,则局势必向陶谦倾斜。

王朗等闻陈登之计,皆深以为然。

陶谦抚掌称善:便依元龙之策,静候与臧霸合兵!

青州布局半年,诸事齐备。伪制之曹军旗、琅琊旗皆已就绪。八千副琅琊甲胄,尽取自阵亡士卒。此皆为决战时惑敌之需。

行军不着全甲乃常例,故遣小队着琅琊甲巡哨即可。旌旗既备,自泰山险道南返之军,何人能辨非臧霸所部?

此前曹仁等率军入泰山南道时,陶谦斥候所传军报,尽为曹军所获。今陶谦予臧霸之信,复呈曹操案前。

曹操朗声大笑:妙哉!太阿果真是料事如神,陶谦当真传令召回臧霸!

军帐内仅剩陈渡一人,曹操全无平日枭雄作态,竟像个孩童般手舞足蹈。原来陈渡献计令五万将士携半月粮草入泰山,竟真令徐州谋士们判断失误。

从陶谦回信可见,这位刺史完全中计。他定以为泰山驻军中仅数千战卒扼守要道,余者皆为民夫。殊不知 ** 恰恰相反——半年前青州便已在群山中暗藏粮草,这五万人里竟有四万精锐!

曹操斜倚几案,反复把玩陶谦书信:昔日总忧心我军惯用奇谋,日久恐被世人识破。岂料太阿这一年来的神机妙算,反倒成了今日计策的关键!

此乃连环妙计:因曹军素来善用险招,徐州谋士们难免疑神疑鬼,认定那五万驻军必是诱敌之策。加之东莱屯田民未撤的异常举动,更让他们坚信【青州欲诱陶谦攻东莱】的臆测。

太阿揣摩人心的本事,简直登峰造极!曹操拍案叫绝,不,这等智谋已非凡俗可及!

此刻青州各郡仅留千余守军,若陶谦真攻北海,必能取胜。可谁又能想到,曹军精锐早已降服臧霸,正长驱直入徐州腹地?那些谋士们怕还在担心遭遇伏兵呢!

曹操此刻的狂喜,堪称毕生之最。

他深谙这等惊天逆转的战役,终其一生都难再遇第二回。当臧霸屈膝请降时,战局已然扭转;而陶谦按兵不动,默许两军合流的决策,更注定这场青徐大战必将如淮阴侯背水之阵般铭刻史册!

如此翻云覆雨的绝世战例,怕是百年难得一见。

如今的曹操,已能窥见胜利的曙光。战局再明朗不过——胜利女神已彻底向青州展露笑颜。

太阿,开阳近在咫尺,可需驻军?曹操收起陶谦来信,转向陈渡问道。此战虽胜券在握,但要全歼七万徐州军仍非易事。

先前与臧霸交锋,青州以千余伤亡换敌首级逾万。眼下曹操亲率南路军步卒三万、骑卒四千;曹仁领中路军步卒八千、骑卒千余;另遣千骑西进拦截公孙瓒部。总计四万大军,兵力实不占优。

高密平原无险可据,难以形成合围之势。若陶谦残部退守琅琊,再攻势必艰难。开阳乃徐州咽喉,控此要地则徐州如囊中之物——沂水串联淮泗沐三水,构成贯通全境的漕运网络,恰是徐州易攻难守的命门所在。

唯一的变数...

曹操为兑现对臧霸的诺言,并未征调其部众讨伐陶谦,仅索要了一封亲笔信与琅琊相印信。此二物,正为劝降开阳城中数百琅琊守军所用。

然若曹军入驻开阳,城中耳目必察觉臧霸部众未随,恐生疑虑。陶谦惯于安插细作,若识破伪装,奇袭之策便前功尽弃。是否驻军开阳,实需慎思。

在下建议暂不入驻。陈渡沉吟道,待击溃陶谦主力后,可遣轻骑疾驰南下。陶军断难快过我军铁骑。届时若城门洞开,我军自可堂皇进驻;若城门紧闭,不妨令士卒换上琅琊军甲胄诈作败兵,再使本部佯装追击,骗开城门当非难事。

不过末将以为,城门紧闭之况未必会出现。守军本就是臧霸旧部,见印信岂有不开城之理?陶谦在徐州威信寥寥,城中豪族岂会为其死守?见我大军压境,只怕要争相犒师。

曹操拊掌大笑:争相犒师陈渡这番谋划虽不及往日奇策恢宏,却令曹操暗自惭愧——自己竟未虑及此节。

曹操忽然发觉,自陈渡随军,己身竟日渐疏于筹谋。倒非懈怠,实因陈渡所献之策,总比己想更为周详。更奇者,经陈渡道出之言,总能令他莫名笃信。

尚有一事请教明公。陈渡忽转话锋,是否要让陶谦命丧青州?

太阿有何高见?

陶谦若死,我军南下徐州便失了大义名分。陈渡指尖轻叩案几,毕竟北伐青州这事,是陶谦这个州牧做下的。

倘若陶谦殒命青州,其恶名自会随他一同消逝。他二子平庸无能,根本无力执掌徐州权柄。若我军此时趁机南下征讨徐州,未免太过昭显野心,恐遭天下人非议。

陈渡将此难题交予曹操决断。

他向来只负责战术谋略的分析献策,最终的决策权始终紧握在曹操手中。他既不能代主决断,亦不可强令行事——毕竟承担后果之人并非自己。

陈渡的职责唯二:

先是竭尽所能剖析利弊,助主公明断;

而后在曹操定策后,全力推动决策向利好转折。

即便曹操做出他认为不当的抉择,也绝不抗辩。这便是辅佐之道的精髓。

若曹操决意要拿下徐州,他自有计策让陶谦永留青州;

若曹操选择放虎归山,他亦能另谋良策,不过是多费些时日罢了。

无论如何,此战至少已为青州赢得琅琊、东海二郡。

现在,只看曹操如何抉择。

是否该让陶谦命丧青州?

是否该刻意放其归徐?

曹操陷入沉思。

这场青徐大战已搅动天下风云。各方势力暗中窥伺,皆欲从中渔利:

北边袁绍与公孙瓒两败俱伤已成定局;

南边袁术正对下邳、广陵垂涎三尺。

陶谦兵败归徐后,徐州豪族势必与其离心离德。他们必将另择明主——究竟会选曹操,还是袁术?

曹操终于决断:

陶谦老朽将死,饶他一命又何妨?纵使放归徐州,也难有作为。徐州,已非他所有。

那依主公之见,此战后徐州当归何人?陈渡反问。

曹操微微一怔,旋即会意:

是孤失言了。徐州从来就不属于陶谦。这片土地,永远只属于徐州的世家望族。

陈渡颔首,对曹操的悟性深感欣慰。

古城徐州,非陶谦囊中之物,亦非袁术禁脔,更非曹孟德掌中棋。

这片土地,永远烙着彭城百姓的印记。正因如此,陶恭祖才会对青州垂涎三尺,不惜倾巢而出也要北渡泗水。

凡欲在此地扎根者,都不得不向盘踞千年的门阀士族低头。此间缘由,可归结为二:

其一,彭城豪族林立,根深叶茂。其二,此地虽为四战之地,却是问鼎中原必争之所。两者交织,便成死局——除非麾下雄兵能震慑八荒,否则徐州永远都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猎场。

若不能同时扼守西线广戚、彭城、取虑、临淮,北控琅琊开阳,南锁广陵要冲,任你兵锋再盛,也难令徐州士族真心归附。六处关隘但凡失守一处,敌军便可长驱直入下邳腹地。

届时纵有五路重兵把守,也须立即回援下邳、郯县。而主力一旦回撤,其余关隘立现空虚,更恐遭围城打援之祸。他日曹孟德沿泗水南下时,将沿线城池屠戮殆尽,除泄愤外,更为日后再征预作铺垫。

正因这般地利与豪族盘踞之势,无论谁坐上州牧之位,徐州世家都漠不关心。他们只在乎,谁能给出最丰厚的价码。

不肯让步?且看州府官吏能否绕过豪族向佃农征税?可曾见过猛虎向豺狼讨食?若仍执迷不悟——反正四通八达的徐州,永远不缺愿与士族共治的枭雄。

此番若非麋竺被迫站队,陈登等世家子弟被扣为质,陶谦哪敢举兵北上?

明公既知徐州乃徐州人之徐州,又决意暂留陶谦性命...陈渡轻抚棋盘,不妨换种棋路。

愿闻其详。曹操眼中精光乍现。

帷帐中响起竹简展卷声:《孙子》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话音在羊皮地图上逡巡,要让他们...跟着我们的令旗起舞。

“此策深谙兵法精髓。

此番可借徐州民心,令其亟盼明公入主,进而迫其让步。”

令徐州人主动退让?

曹操神色稍缓,唇边浮现笑意。

陈渡直言道:

“陶谦新败,世人皆料明公将直取徐州。

然我等偏要反其道而行——

仅取琅琊及东海北部接壤青州之地,将彭城、下邳尽数予袁术。”

曹操略怔,徐州山川形势骤现心头,立时彻悟:琅琊多山贫瘠,豪族稀少,且被困于开阳与青州之间,易降难叛。

更妙在夺得开阳后,青州防线仅余龙凑一渡口,自此无人敢犯泰山狭道。屯兵琅琊,随时可截杀来犯之敌于泰山。

至于让城袁术,曹操心知此为驱虎吞狼之计——广陵尚在孙坚之手。

“先生之意,是诱袁术与孙坚争夺彭城、下邳?”曹操抚须。

“然。”陈渡道,“袁术视豫州为囊中物,早对徐州垂涎。

陶谦需守六处要冲,袁术却只需防两处:北面琅琊我军,南面广陵孙坚。

故徐州于陶谦是烫手山芋,于袁术却是盘中蜜饯。

只需佯装无意染指徐州,袁术必抢先夺取彭城、下邳。

届时我军回师琅琊,袁术定会南下与孙坚死斗。”

时机成熟时,我们可派出一支奇兵攻占沛国,彻底切断袁术西撤的退路,将其围困在徐州与淮南地区。

袁术为与我军交战,势必向徐州世家大族强 ** 员粮草。

如此一来,徐州豪族先经袁陶之战,再遭我军与袁术交兵,必将元气大伤。

反观我青州,在此期间可安稳发展,当今天下没有势力能赶超青州的发展速度。

待袁术将徐州消耗殆尽,徐州百姓自会主动迎我军入城。

这个时机不会太久,约莫半年至一年光景。

在此期间,只需固守沛国,就能完全封锁徐州。

曹操凝视陈渡久久不语。

青徐战事尚未落幕,陶谦尚未彻底溃败,陈渡竟已开始谋划后续讨伐袁术的战略布局?

以臧霸镇守青州咽喉龙凑,可保全境无忧。

引诱袁术攻打陶谦后,再率青州精兵进驻沛国,将袁术困死在徐州淮南。

此计万无一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