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 第3章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第3章

作者:菲菲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3:23:44

只要击败董卓,太平便会重现。

至少,能回到从前的汉室,

甚至,比从前更好。

毕竟,刘宏已死,

宦官尽诛,

党锢之祸随他们的落幕而终结。

这是士族集团的胜利,

大小士族皆以为,盛世将至,

他们将亲手缔造这盛世!

可如今,

陈渡却说——

乱世已至,

乱世就在眼前,

汉室,再难复兴。

众人惊惶难安,脊背发寒,

不由自主地担忧起自身与家族的命运。

若真如陈渡所言,

在这兵戈肆虐的乱世里,

往昔那种有财有地、安稳度日,

便能筹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日子,

将彻底终结。

“可依太阿之见,十八路诸侯中,竟无一人赤心报国?”

曹操此刻仍忠于汉室,一心要做征西将军,自然觉得他人亦如此。

陈渡微微颔首,唇角轻抿:

“或许有吧。”

但像主公这般,甘愿为汉室赴汤蹈火、肝脑涂地的...

绝无仅有。

曹操闻言愕然。

若此言属实,我等在此何为?不如及早归去早谋出路?

有人出声问道。发问者语调不似争辩,反透着几分颓唐与惶恐。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言辞间既有时局之愤懑,亦有前途未卜之忧惧。

确实!依你所言,诸侯为阻袁绍抢得首功,定然不肯全力讨董。

袁绍为保全实力,也必不肯率先出兵。

难怪多日来联军裹足不前,终日设宴作乐,何来讨董之意?

更闻河内太守王匡竟纵兵劫掠治下百姓,简直荒谬!

既如此,不若早日撤兵另谋出路,趁实力尚存,亦可割据一方!

主公志在匡扶汉室,岂能临阵退缩?!

若首个退出联盟离开酸枣,天下人如何看待主公?岂非落得不忠不义之名?

陈渡寥寥数语掀起轩然 ** 。满座各执己见之际,白衣戏志才默然注视陈渡与曹操,始终未发一语。曹操亦陷入长久沉默。

此番议事务本为商讨讨董良策,未料经陈渡剖析,竟转为如何保存实力割据一方。若真如其言,汉室辉煌难复,天下将陷大乱,不知多少生灵涂炭。

倘若袁绍欲效董卓之行...甚或志不止于此?昔日袁绍常言其以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为楷模,彼时只道其志向高远。如今天下大乱,若其当真欲效光武...

思及与袁绍近三十载相交,自己始终是其最坚定支持者与得力臂助。若袁绍行悖逆之事,难道还要继续依附此等乱臣贼子?

曹操心头涌起难以言喻的酸楚,昔日知己竟要走向陌路?

他的目光长久停留在陈渡身上,这个从容镇定的年轻人此刻在他眼中已然褪去所有身份标签。蔡邕女婿的称谓不再重要,需要照拂的后生形象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足以搅动风云的谋士形象——寥寥数语便如利剑劈开迷雾,将天下棋局清晰呈现。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份洞察力与年龄的反差。最难得的是少年既不因惊世见解而骄矜,亦不因局势严峻而惶恐。这般心性,恰似浊世清流。

乱世的浪潮确实拍到了眼前。

是该谋划未来了。

但第一步该迈向何方?

时间的流逝在寂静中格外分明。当第三炷香即将燃尽时,曹操终于挥退众人。陈渡正欲告退,忽见主君眼中暗含深意。戏志才同样察觉这个细节,离去的脚步略显沉重,直至被曹操唤住才稍感宽慰。

这位谋士看得很明白:无论韬略或格局,自己都难及陈渡项背。真正刺痛他的并非才智差距,而是对方那份沉稳气度。相较自己献策后的暗自得意,那个年轻人始终如深潭止水——这才是成大事者该有的模样。

当厅内只剩三人,曹操忽然上前攥住陈渡的双手。他仰视着年轻谋士的眼睛,灼灼目光似要穿透迷雾:太阿既已洞若观火,可有破局良策?

陈渡迎着他的注视坦然颔首:诸侯虽各怀鬼胎不愿成全袁绍,但若有人率先攻破汜水关......届时谁还坐得住?

曹操神色一震,忙握住陈渡手腕:三计可破汜水关?

席间炭火噼啪,戏志才的衣袂早已沾满蒲席纹痕。他方才舒展的眉峰此刻又聚作山峦,目光灼灼似要穿透陈渡的衣袍。

此三计关键,系于一人之身。陈渡指尖轻叩案几,十八路诸侯在酸枣畏葸不前,唯长沙孙文 ** 战董贼。

曹操不假思索道:孙坚遣长史会盟,其人正与胡轸交战。

案上舆图被烛火映得明灭不定,陈渡的影子在帐幔上蜿蜒如蛇:属下登鸡落山观其营寨,孙文台这两万雄师...他突然压低嗓音,不出三日必遭重创。

此话当真?曹操手中酒樽当啷滚落。戏志才的指甲已掐进掌心,却不敢出声打断。

其一在粮。陈渡沾酒画线于案,长沙军远征千里,近日营中饮烟稀薄——他忽然蘸酒弹向灯焰,火苗地窜起三尺,这第二要害,正在于...

“眼下军中已生哗变,将士离心,士气涣散。”

陈渡话音刚落,曹操与戏志才目光交错,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了惊骇。

统兵者皆知,行军打仗最紧要的从来不是奇谋妙策。

辎重粮饷才是命脉。

数万大军即便按兵不动,每日消耗的粟米刍藁也堪比金山银海。

没了粮草支撑,纵有虎狼之师、良将如云,终是空谈!

若孙坚真如陈渡所言陷入断粮绝境,纵然他威望盖世、军法森严,亦难挽颓势。

不出五日,必溃不成军。

为印证孙坚军是否缺粮,才要登鸡落山观势。

曹操不禁再度叹服:陈渡此人对大势的洞察与细处的推敲,当真鬼神莫测。

这本是极易被忽视的关键——可一旦点破,又显得如此理所当然。

孙坚率两万精兵自长沙远征雒阳,千里跋涉岂能自携粮秣?

《汉书》有载:“千里馈粮,三十钟仅余一石。”

换算到孙坚身上,便是从长沙运出两百石粮,抵达雒阳时只剩一石。

若联军再不供粮,孙坚军除了劫掠百姓,确实别无生路。

陈渡垂首点着地图上的鸡落山,对二人变幻的脸色视若无睹:

“孙坚必败的第二个缘由,不在其军,而在西凉铁骑。”

“我选择鸡落山,亦因看透了西凉军的困局。”

“近日西凉军新败于孙坚,而关东诸侯却作壁上观。”

“主公现已明白——只要袁绍按兵不动,诸侯绝无可能合力讨董。”

“然在董卓眼中——”

“关东二十万联军声势浩大,磨刀之声可闻。”

“纵知诸侯各怀鬼胎,他又岂敢赌联军不会以人海强破雄关?”

“如今诸侯按兵不动,在董卓看来,或许正因尚未摸清西凉虚实。”

“此刻董卓最惧何事?”

陈渡忽然收声,抬眼望向二人。

曹操摇头示不知,戏志才只得试探道:“可是怕诸侯联手破关?”

“非也。”陈渡轻掸衣袖,“董卓最怕的,恰是关东诸侯看穿他的虚实。”

虚实?

曹操眉心骤紧,突然拊掌:“太阿之意,董卓已是外强中干?”

“然。”

陈渡颌首时,唇边掠过一丝浅笑。

他再次指向地图上的河东区域——临汾与平阳交界处。

白波谷。

盘踞在此的白波贼势力猖獗。

“主公先前分析过西凉军的布防。”

“董卓坐拥二十万大军,却仅调遣不足十万驻守洛阳八关。”

“折算下来,每关守军不足两万。”

“更蹊跷的是,其心腹李傕、郭汜,乃至女婿牛辅——”

“为何全都未至洛阳前线对阵关东联军?”

“莫非董卓当真藐视关东诸侯?”

曹操的目光如刀,剜着地图上河东与太原间的那片谷地。

静默数息后。

他突然转向陈渡:“太阿此言何意?”

陈渡斩钉截铁道:

“症结就在白波贼。”

“董卓抽调重兵,非因轻视关东联军。”

“实乃腹背受敌——河东的白波贼才是心腹大患。”

“白波贼?”曹操喃喃重复,视线重新钉死在地图某处。

骤然瞳孔紧缩,拍案而起:

“原来如此!”

陈渡的话宛如惊雷劈开迷雾。

此前所有违和感此刻豁然贯通——

为何董卓不倾巢而出与联军决战?

答案正是这看似乌合之众的白波贼!

非因贼寇强于关东联军。

而是河东地势一马平川,无险可依。

若白波贼突破黄河天堑南下......

董卓基业将毁于一旦!

长安至洛阳唯有一条命脉——

四百里陕县狭道。

古秦函谷关便矗立在这狭道西端。

倘若贼寇截断此道......

洛阳西凉军不出两月必成饿殍!

曹操早知白波贼势大。

中平年间便聚众十万。

却始终未将其视为威胁。

此刻方悟——

群蚁亦可溃堤。

灵帝病危,朝堂无心剿贼。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太阿此言,当真醍醐灌顶!”

曹操神采飞扬,连连颔首。

戏志才却眉头紧锁,目光在曹操、陈渡与地图间来回游移,仍不解其意:“主公究竟悟到了什么?”

“哈哈哈……”曹操开怀大笑,“太阿,你来为志才解惑吧。”

陈渡微微一笑:

“主公果然明察。

正是。

董卓最惧虚实泄露,

只因一事——

他欲迁都长安,

非迁不可。”

话音方落,

“砰!”

曹操击案而起,再度朗声大笑。

“迁都长安?

董卓为何选长安?”戏志才怔怔凝视地图,仍陷迷思。

曹操捋须笑道:

“志才未经戎马,不明乃常理。

雒阳至长安四百里狭道,

可知运粮损耗几何?”

戏志才摇头。

曹操道:

“千里运粮,途中半数为役夫所耗。

如今白波贼截粮道,关东诸侯逼至城下。

雒阳缺粮,长安路遥,

董卓除却西迁,别无他途!

退守长安后,只需扼守潼关、风陵渡、蒲坂津三处,

纵使关东联军百万,西凉十万精兵据险,

亦可固守十年!

然迁都非易事——

公卿反对,粮草未备,需留断后之军,

皆需时日周旋。故如太阿所言,

董卓必要虚张声势,震慑诸侯。

若再败于孙坚,

诸侯窥其虚实,必群起攻之。

一旦汜水关破,董卓颓势尽显,

迁都大计便将付诸东流!

故其必求一胜,

以退为进迁往长安,

静候关东诸侯自乱阵脚。

太阿,我所思可与你谋合?”

曹操将胸中韬略尽数倾吐,只觉气贯长虹,快意非常。

陈渡执礼应和:主公英明,洞若观火。

曹操不问计策对错,只问所思是否相通。这既是对谋士的嘉许,亦是对自身的笃定。

戏志才此刻方如梦初醒,惊叹望向陈渡。他终于明晰了其中关节:孙坚困于粮草,军心动荡;白波贼截董卓粮道,诸侯进逼洛阳,迫其迁都;董卓为拖延时日,必择孙坚这支困兽之师作为突破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