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 第105章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第105章

作者:菲菲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3:23:44

这种集约化管理极大增强了曹操的动员实力。在陶谦未发兵前,就有消息称曹操已将剧县周边数百农庄的百姓迁往临淄安置。这百万流民组成的生产大军,成为曹操最核心的优势,也是陶谦此次北犯最觊觎的战利品。

掌握如此规模的屯田力量,意味着曹操完全摆脱了在粮草供应上受制于豪强的困境。反观陶谦,在徐州连征收自耕农税粮都需要豪族协助,层层盘剥后到手的粮食所剩无几。这正是他在豪强面前腰杆挺不直的关键——军命粮脉被旁人扼住,自然硬气不起来。

徐州其实也不乏流民,董卓之乱后就涌入近百万之众。可惜这些人力资源九成被地方豪强瓜分,州府根本插不上手。陶谦虽有心效仿曹操屯田,却争不过豪强势力,最后只能委任地头蛇陈登为屯田都尉,勉强收拢五六万人小打小闹地搞些屯田,根本无济于事。

至于像曹操那样吸引自耕农加入,陶谦更是不敢奢望。徐州自耕农处境尚可,要让他们放弃自有土地,需要付出比青州更高的代价。囊中羞涩的陶谦既无盐税这样的财源,又无雄厚资本,只能望洋兴叹。

此刻,盯着舆图的陶谦转头询问众将:诸位以为,我军该分兵进击还是合力一处?

徐州牧陶谦召集了陈登等当地世家子弟,将最新军情悉数展开。这些机密文书本不该示与外人——毕竟这些士族子弟某种程度上只是人质。

无奈帐下心腹曹豹、曹宏等人面对军报竟毫无见地。陶谦只得寄望于这些年轻才俊,尤其看重陈登、赵昱、王朗三人。

「青州五万大军进驻泰山?」陈登执简凝眉。

陶谦捋须道:「曹操此举确实出人意料,竟亲率主力截击臧霸。」

细读简牍后,陈登质疑道:「文中推测五万之众含两万五千兵卒与等量民夫,仅携十余日粮?行军途中,青州军难道会全副武装?」

「自古用兵,辎重民夫与战兵各半,此乃常理。」陶谦不以为然。

「若五万尽是战兵?或皆为民夫?」陈登肃然道,「这份推断放之四海皆准,唯独在曹操治下的青州,恐失偏颇。」

他并非真认为如此极端,只是隐约察觉异常。

陶谦嗤笑道:「贤侄莫非被曹操、陈宫吓破了胆?如今陈宫既殁,曹孟德独臂难支,岂敢再行险招?若真如你所言倾巢而出,难道要拱手让出青州?」

「况且士卒民夫尚可伪装,但这粮草辎重做不得假。区区五万人十余日之粮,若真全是战兵,仅够七八日之用。往返泰山便需这些时日,莫非是去踏青?」

陶谦眯眼轻笑,须发微颤。陈登默然凝视竹简——确实,军粮之数太过蹊跷。

陶谦停止抚须动作,沉思后回答:曹操此举定是要在泰山险径拦截臧霸,阻止其进军临菑。

陈登指出疑点:仅携半月粮草,岂不蹊跷?

陶谦不以为然:何来蹊跷?曹军五万中至少两万是精锐,外加新募青州兵万余。他必是想以三万精兵击溃臧霸四万部众,若能取胜便可解除三面受敌之势。即便失利,也能依托泰山要道安然撤退。

他继续分析:按行程推算,此刻两军应在泰山交战。不出数日,曹军必会败退回师。

陈登追问:若曹操真能击败臧霸当如何?

陶谦面色转阴:你与曹操都低估了臧宣高。此人用兵稳健,我早已嘱咐他广布斥候防敌埋伏。只要不中诡计,曹军再多也难取胜。

对于叛变可能,陶谦斩钉截铁:我识臧霸多年,他绝非背信之人。若非如此,也不会委以琅琊相重任。

此次北伐青州,陶谦自认谋划周详。夺取北海、东莱,招引流民屯田,都是志在必得。

陈登默然颔首。臧霸在徐州素以信义着称,确实难以找出破绽。但曹军粮草短少之事,仍令他难以释怀。

曹操此举出人意料,未固守青州反挥师南下入泰山。

以万余兵力扼守泰山要道,足令臧霸月余难进寸步。

陶谦东路军远在三百里外,断不敢入狭道与臧霸合围。

莫非真如陶谦猜测,曹操意在试探能否破局?若不成则退守青州?

此说确有道理。

陈登忽目光灼灼:

曹操主力既入泰山,青州空虚,陶公意欲何为?

陶谦答道:当趁势攻取北海剧县与东莱黄县。

然除臧霸中军外,陈登实难料曹操尚有他计可施。

五万大军仅携十余日粮秣,着实蹊跷,令人费解。

纵以四五千兵卒,亦足守泰山半月有余。

陶谦东路军距狭道三百余里,必不敢轻入会师。

莫非...

曹操意在佯攻臧霸?若事不顺即返青州?

此计或有可能。

慢着!四五千兵便可守泰山半月?

陈登骤然明悟:

曹操倾巢而出,青州防务空虚,陶公原定方略为何?

陶谦不假思索:自当直取北海剧县与东莱黄县。

此或正为曹操所图。陈登沉声道,

其五万军众中,或仅数千战卒,意在诱使陶公攻城。

陶谦闻言顿时色变。

陈登淡然一笑:曹操破局之机,恐非臧霸,而在陶公自身。

陶谦不得不慎思陈登所言。

确如所料,泰山五万之众,战卒与民夫比例存疑。

唯粮草辎重难作假。

若按原判,六成战卒四成民夫,粮草仅支旬余,

则曹军意图显在臧霸。

然若如陈登所料,仅数千战卒而四万余民夫,

则粮草足支二十余日。

饥饿的士兵无法打仗,而民夫却可以忍饥负重前行。

青州军的规矩陶谦是明白的——士卒每日能享三顿饱饭,尽食干粮。放眼天下各路豪强,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待遇。

其他诸侯即便有心效仿也难以实现,更多则是根本不屑于此。唯有财大气粗的曹操肯做这等活菩萨之举。

至于民夫的伙食标准,陶谦无从考证。按徐州惯例,每日不过两餐,半干半稀而已。

如今青州局势特殊,为迷惑敌军视线,曹操很可能在刻意削减民夫口粮。若真如此,同等粮草足以支撑五万大军三十日之需。

这般盘算之下,曹操作战的真实意图确实需要重新研判。

一直沉默的王朗突然开口:陶使君当真认为,公孙瓒会渡河与曹操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陶谦目光陡然锐利,缓缓摇头:本官从未笃信公孙瓒必会渡河。但即便他不渡河,曹操难道就敢不驻守临济与盐城?

有何不敢?陈登嘴角泛起讥诮,曹操既能出其不意攻打泰山郡,又设下这虚实难辨的迷局。依我之见,他分明是要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陶使君的七万大军来破此僵局。

作为徐州豪族代表,陈登对这位州牧向来心存芥蒂。无论是演义还是史载,他在迎刘备入主徐州时都说过那句着名的话:彼州殷富,户口百万...特意用字划清界限。

此刻张口闭口陶使君兵马,而非我徐州兵马,其中疏离之意昭然若揭。

陶谦暗自冷笑。他深知这些士族的傲慢——中原世家瞧不起徐州豪族,而徐州豪族又鄙视他这般丹阳出身的山野之人。

既然双方互相鄙薄,陶谦对这群世家子弟的排斥自然与公孙瓒如出一辙。公孙瓒与商贾之流结为兄弟,他便与曹宏等谄媚小人为伍。

可有地图?陈登毫不客气地索要。这位从未踏足青州的谋士,对当地地形全然不晓。

不识山川沟壑便妄议攻伐,这般行径连夸夸其谈都算不上。

陶谦沉着脸令人呈上青州与泰山舆图,又取来徐州地形图。

三幅皮卷在席间铺开。

这些图绘得粗陋,仅能辨明山脉走向、江河脉络及各郡治所方位,却让陈登暗自颔首。

乱世中,一纸舆图可抵千军。

尤以泰山这等险要之地,详实舆图更是无价之宝。

陈登细细揣摩,想寻出曹军是否可能借泰山小道奇袭徐州腹地。

然而图上逶迤如龙的泰山山脉横亘两州,除却主道竟无大军可行之路。

山间小径?那与送死无异。

至此陈登更确信:那五万入泰山的青州兵,怕是唬人的幌子。

从剧县至黄县几何?陈登忽问。

四百余里。陶谦捋须答道。

至临菑呢?

百二十里。

陈登指尖敲击案几——这舆图比例谬误,若据此调兵必遭大祸。

陶公若分兵,恐正中曹操下怀。

此话怎讲?陶谦愕然。

陈登的佩玉在东莱位置叮当作响:

陶公此伐,所求不过划北海、东莱而治,使二郡与徐州连成掎角之势。

若我所料不差,陶公欲以偏师牵制剧县曹军,主力却奔袭东莱?

陶谦手上一颤,茶汤溅在袍角。

这年轻人竟将他的谋划洞若观火。

曹孟德用兵如神,岂会看不破?陈登冷笑时露出虎牙,

那泰山五万疑兵若真为调虎离山之计,待陶公分兵四百里奔袭东莱——

莫说铩羽而归,只怕连这身老骨头,都要永远留在青州了。

葬身青州?!陶谦手中茶盏砰然落地。

六旬老翁浑浊的瞳孔里,映着年轻人凌厉如剑的目光。

“陶徐州有没有想过,曹操为何只将北海的屯田百姓迁往临菑,却对东莱的百姓置之不理?”

“陈太阿遇刺后,曹操立即开始转移北海的屯田民。”

“东莱虽远,但若曹操不愿让这些屯田民落入陶徐州之手,他完全来得及迁移。”

“可他为何按兵不动?”

陶谦展示给陈登等人的情报中,并未提及东莱屯田民的迁徙。

这不禁让陈登心生疑虑。

他清楚,东莱对陶谦而言 ** 过于庞大,陶谦最觊觎的,莫过于曹操的百万屯田民。

因此,陶谦绝不可能 ** 东莱的屯田民。

换言之,曹操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诱使陶谦的精锐部队奔赴东北四百里外的东莱。

甚至,东莱可能早已是一座空城,静候陶谦占领……

“你的意思是,曹操或许压根没在东莱驻军?他早就算准我会趁青州空虚,出兵抢占东莱?”

陶谦猛然醒悟,额间渗出冷汗。

若果真如此,曹操在青州的兵力,除去进入泰山的那部分,其余可能全部集结于剧县或临菑!

倘若自己真派大军攻向东莱,留守北海的一两万兵马岂不是会被一举歼灭?

一旦这批人马溃败,东莱的部队将彻底被困于青州境内!

届时,曹操四万大军倾巢而出,自己五六万兵马恐难抵挡!

陶谦的老脸上冷汗涔涔。

他从未想过,曹操竟能在青徐之战中集中兵力与自己决战!

他原以为联合公孙瓒、臧霸兵分三路,便可分散曹操的兵力。

此刻,陈登与王朗的话让他彻底明白:短期内,曹操完全有能力合兵一处!

唯有在青徐两军陷入长期对峙后,曹操才需分兵镇守青州各地!

如此看来,陈登所言——曹操诱使自己分兵东莱,进而歼灭北海弱旅——极可能属实!

陶谦暗自庆幸。

幸好召来陈登等人商议,否则必将落入曹操的圈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