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三巴掌傻柱眼神就清澈了 > 第301章 欺上瞒下

何卫国这番话一说完,旁边的陈麻子更是赞同地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何科长,您说这话确实有水平,句句都说在咱心坎上了!”

“要不说您是青年楷模呢!”

“报纸上都写了您的事迹,我还特意看了,那上面介绍说您是从朝鲜战场上退下来的英雄是吧?”

对于这一点,何卫国没什么好隐瞒的,坦然点头道:

“是的老陈。”

“我啊,当兵早,15岁就进了部队,一进去就是开车,给前线运物资。”

“后来退伍回来,组织上分配工作,还是干老本行。”

“所以你说开车这一行有多辛苦,路上会遇到什么沟沟坎坎,我肯定也是门儿清。”

“正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所以嘛,现在就更能够体谅各位弟兄们的辛苦了。”

陈麻子听何卫国说完,站那儿又重重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点惊叹和敬意:

“那何科长,您这当了这么多年的兵,在运输这行里入行的时间,可比我这老家伙都要早得多啊!”

“那说起来,修车这一块,恐怕我这半路出家的,手艺还不如您呢!”

何卫国连忙摆手,语气诚恳:

“哎呀,老陈,话不能这么说。”

“人各有所长嘛!我这也就是仗着年头多,摸车摸得早。”

“您这可是天天钻在车底下,跟这些零部件打交道,一门心思地钻研,经验都是实打实积累出来的,怎么可能比不过我?”

“您太客气了。”

他话锋一转,开始切入正题:

“对了,老陈,我这儿还真有点正事儿想跟你了解一下。”

“你看,咱们队里这么多司机,这么多辆车,平时出车任务,大概都是个什么情况?”

“我也知道咱们厂子大,生产任务重,运输压力肯定小不了。”

“那师傅们平时都是怎么排班的?任务紧不紧?”

“我也想听听这运输线上的真实情况。这一点,你在队里待得久,应该最清楚不过了。”

陈麻子一听,立刻拍了拍胸脯,笃定地开口道:

“何科长,这事您可算是问对人了!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整个运输队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情况,恐怕还真没人比我老陈更门儿清了!”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

“这么说吧,咱们运输队任务的大头,肯定是围着生产资料转。”

“比如一些生产原料,像矿石、生铁这些,都是上面按计划调配下来的,指标一下来,咱们基本就得组织车队出长途,去指定的矿点或者冶炼厂往回拉。”

“这些东西都死沉死沉的,一车装不了多少,但分量压得实实在在,所以跑这些线的车子损耗大,司机也格外辛苦。”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

“这些原料拉回来之后,按理说得找仓库码放好。”

“但有时候实际情况是,吊装搬运的人手、设备跟不上,可生产线上又等着米下锅,眼看就要断料了。”

“这种时候,兄弟们是最辛苦的,调度上就得连轴转,加班加点地往回赶,时间卡得特别死,根本没办法按部就班,得抢时间!”

“还有一块呢,”陈麻子伸出两根手指:

“就是咱们厂生产出来的成品钢材,得按照上面的规划,运到指定的单位去,比如各地的机械厂、建筑公司。”

“这些单位往往也等着咱们这批料急用,所以任务下来,也得抓紧时间送出去,跑得也比较远。”

何卫国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记,点了点头问道:

“那照老陈你这么说,咱们队里的情况,基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跑长途,是吧?”

陈麻子点了点头:

“算是吧!一大半的任务都是长途。”

“不过也有短途的活儿。比如厂里每天烧锅炉、炼钢炉消耗的燃料煤,这就是个固定任务。”

“火车皮把煤运到货站,咱们得每天派车去拉回来。”

“还有厂里生产出来的一些废料、钢渣,也需要拉出去处理掉。”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

“另外,还有一辆车是专门负责运输粮食的。”

“何科长您也知道,咱们厂万把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粮食这条线也是重中之重,一天都断不得。”

“有时候粮食量大了,光靠那辆固定车忙不过来,队里其他车也得临时抽过去帮忙。”

“主要是您知道,光靠计划内供应的粮食不一定够,厂里还得自己想办法采购计划外的粮食,量大了就得咱们出马。”

陈麻子最后总结道:

“总的来说,咱们厂的实际运输任务里,长途能占到三分之二还多。”

“所以您平时在队部里,基本看不到一半以上的人,他们都在外面路上飘着呢!”

“昨天您来看到那么多人,那情况算是比较特殊的,估计是正好赶上大部分车都回来检修或者休整,那也只是咱们整个运输科一半左右的人手,还有另一半在外面没回来呢。”

听陈麻子这么一番详细的介绍,何卫国心里算是彻底明白了。

好家伙,轧钢厂这边的运输任务,果然是大头在跑长途,而且都是重载任务。

这样一来,整个车队的车辆损耗、油耗,以及司机们的各种出差补贴,那肯定比其他一般的厂子要高出一大截,因为这边的生产任务实在太重了。

随即,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张大海和李大奎那两张脸。

这两个人把持的,正是运输科最核心、也最油水丰厚的部分——油耗统计、运输量核算以及相关耗材的管理。

在厂里这么大的运输量背景下,光是油耗这一项,如果能从中做点手脚,那能捞的油水可就海了去了!

何卫国这下算是彻底想通了,为什么张大海和李大奎今天表现得那么反常,推三阻四,百般阻挠自己接触核心数据。

也明白了张大海为什么那么不愿意放权,要把所有审批权都抓在手里。

他所有的“利益”,他的“自留地”,全都在这里面!

其实,这两个家伙利用职务之便,在油耗、运输量上做点手脚,贪墨一些钱款,这事在何卫国心里,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没什么疑问了。

但此刻,何卫国心里更担心、也更让他恼火的另一点是。

这俩王八蛋,可别是“吃上又吃下”——既贪公家的油水,又克扣下面辛苦跑车司机们应得的补贴!

要真是这样,那可真就是黑了心肝,寒了这些常年在外的运输队员们的心了!

何卫国想到这里,脸色不由得沉了沉:

“老陈,我再问你个事情。”

“就是咱们队里的司机,他们出长途,每天补贴概是多少钱?”

“这个标准你清楚吗?”

旁边的老陈闻言,很肯定地说道:

“哎,这个啊,咱这出车补贴,一直都是按一天一块钱在算。”

“只要是跑长途,都是这个数,一天一块,好些年了。”

听到这个确切的报价,何卫国的眉头瞬间紧紧皱了起来。

因为按照他对目前运输行业普遍情况的了解,每个驾驶员出长途的每日补贴,标准应该在八毛到一块二之间浮动,具体看任务性质和地区。

他之前在食品厂去保定出差,给的补贴就是一天一块钱。

但轧钢厂这么繁重、这么紧急的运输任务,无论是强度、风险还是实际消费水平,压根就不是食品厂那种相对轻闲的任务能相提并论的!

按理说,这种情况,厂里为了保障司机积极性,稳定队伍,肯定是按照最高标准,应该是一块二一天才对!

这中间两毛钱的差价,肯定有问题!

但何卫国心里翻江倒海,面上却没有立刻声张:

“老陈啊,那除了补贴标准,队里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比较特殊的情况?”

“比如说,咱们厂里这种要求限期完成的紧急任务,多不多?”

何卫国这么一问,陈麻子立刻点了点头,语气带着点无奈:

“多!何科长,您说这事,还真是……还真是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

“咱们厂生产任务重,这一点大伙儿都知道。有时候生产科那边催得特别厉害,就跟催命似的,说原料马上要断了,火烧眉毛了!”

“其实这种真正急迫的时候,大家都能理解,拼了命也得把料拉回来。”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满:

“但问题是,平时很多任务也催得特别紧!”

“你就说,比如咱们送成品钢材出去吧,这东西送出去之后,回来的空车,其实有些时候并没有那么着急,路上宽松一两天完全没问题。”

“但科室里面的调度安排,不知为啥,每一趟任务都比正常情况下要加急一天两天不等。”

“反正感觉每一趟出去,时间都卡得死死的,搞得大家精神都很紧张,疲于奔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