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三巴掌傻柱眼神就清澈了 > 第234章 去文化馆

没等多大一会儿,随着食堂里面一声吆喝,社员们便自觉地排起了几条长队,有序地进入食堂打饭。

何卫国和王大锤也被老王安排着排在了队伍里。

何卫国注意到,这里吃饭似乎不像城里工厂需要各种粮票、菜票,更像是按需取用。

只要你是在编的公社社员,干了集体的活儿,就可以来这里吃饭。

轮到何卫国时,他探头看向打饭窗口。

窗口后面摆着几个巨大的笼屉和菜盆。主食是黄白相间的二合面馒头,个头不小,看着就实在。

菜品居然有好几样:一大盆油汪汪、冒着热气的猪肉炖粉条,里面能看见不少厚实的肉片。

一盆清炒萝卜丝,还有一盆飘着油花的白菜豆腐汤。

这伙食标准,远远超出了何卫国的预期,比他想象中农村公社的饭菜要好上太多,甚至比很多普通工人家庭平时的伙食还要丰盛!

他和王大锤各自打了满满一饭盒的菜,拿了两个大馒头,跟着老王在靠墙的一张长条桌旁坐下。

老王热情地招呼着:

“何同志,王同志,千万别客气!敞开了吃!”

“咱们公社现在这集体食堂啊,就一个好处——管饱!”

“饭菜要是不够,随时可以去加,保证让你们吃得饱饱的!”

何卫国点头道谢,开始吃饭。

他一边吃,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

果然如老王所说,食堂里准备的饭菜量非常充足。

很多社员打完一轮后,觉得没吃饱,又起身去窗口添加馒头或加菜,食堂的工作人员也丝毫没有吝啬或不耐烦的意思,都是乐呵呵地给添上。

整个食堂里弥漫着一种食物充足、无忧无虑的气氛,大家吃得都很尽兴。

然而,看着这“无限量供应”的热闹场面,何卫国的心却渐渐沉了下去。

他忽然想起了些什么——关于这年代的集体食堂,他是知道一些的。

这种“吃饭不要钱”的公共食堂,在很多地方并没能持续太久。

正是因为这种缺乏计划和节制的消耗方式,导致粮食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掉。

大家干集体活,吃大锅饭,容易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反正有得吃”的心理,节约意识淡薄。

一旦遇到天灾减产,前期毫无节制的消耗就会导致后期库存迅速见底,酿成严重的粮荒……

眼前这看似红火、富足的场面,或许正埋藏着未来困难的伏笔。

“必须抓紧时间屯粮了!” 何卫国在心里再次对自己强调。

眼前的景象非但没有让他安心,反而像一记警钟,让他更加紧迫地意识到提前准备的必要性。

一些不好的征兆,似乎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显现了。

这顿饭何卫国吃得有些心事重重。

很快,他和王大锤都吃完了。

再次向热情的老王道谢并告辞后,两人回到了卡车上。

车子发动,驶离了红星公社。

坐在副驾驶的王大锤,还沉浸在刚才那顿丰盛午餐的满足感里,他咂咂嘴,忍不住对何卫国说:

“何师傅,你还真别说,这公社食堂的伙食是真不赖啊!”

“有肉有菜,馒头管饱,比我平时在家里吃得都好!”

“看来这公社生活还真不错!”

何卫国听到徒弟这单纯而满足的感慨,心里五味杂陈。

这可能是一个月吃掉了几个月的口粮,那能吃的不好吗?

在这个生产力极度贫乏的时代,这种做法……

不过他一个小司机,又能改变什么呢?

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他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坑洼不平的土路,加大了油门。

有些话,他现在没法说,也不能说。

回到食品厂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

两人顾不上休息,立刻拿着下一趟任务单赶往仓库。

这次要送的货物不多,很快就装完了车。

何卫国拿着任务单,看着上面的收货单位——“市文化馆”三个字,心里微微一动。

他想起了昨天在周正邦家,嫂子赵素心好像就提到她在文化馆工作。

以赵素心的家庭背景和气质能力,在文化馆里恐怕至少也是个科室领导。

也不知道待会儿去能不能碰到。

开着车再次驶出厂门,何卫国一边注意着路况,一边随口问旁边的王大锤:

“大锤,你对这个文化馆了解吗?”

“它具体是干什么的?”

王大锤显然做足了功课,或者平时听老师们闲聊知道一些,他点点头,认真地回答:

“嗯,何师傅,这个我还知道一些。”

“区文化馆啊,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区里的一些文艺演出、汇演,管理区图书馆,还有就是印发一些学习资料、宣传画什么的。”

“嗯……像咱们厂工会搞文艺活动,有时候也得跟区文化馆报备或者请他们指导呢。”

“反正,就是管着区里跟文化、文艺沾边的事儿。”

何卫国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大致明白了。

这应该就是一个负责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宣传的文化职能部门。

可能下面各个工厂的文艺骨干、甚至一些街道、区县的文化站,都归它指导管理。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何卫国想了想,又问道:

“那大锤,你知道咱们现在要去的这个区文化馆,规模大不大?”

“里面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王大锤点了点头,显然对这方面也有所了解:

“嗯,知道,何师傅。”

“咱们现在去的这个是咱们区里的总文化馆,听说是一栋三层的苏式小楼,挺气派的。”

“里面人不少,估计得有五六十号人吧。”

“那种街道或者小县城的文化馆规模就小多了,可能也就几个人。”

“反正,咱这次去的地方,里面工作的基本都是有编制的干部,听说好多都是中专、高中毕业的文化人,可厉害了。”

王大锤这么一说,何卫国心里就更清楚了。

这年头,能被称为“干部”的,通常就是指有国家行政编制的人员。

很多中专毕业生一分配工作就会定行政级别,办事员、科员之类的,统统都可以叫做干部。

在文化馆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单位工作,没有一定的学历和文化水平肯定是不行的。

想到赵素心那温婉知性的气质,确实与文化馆干部的形象十分吻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