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看,我豢养的前世仇家多可爱 > 第126章 升官

看,我豢养的前世仇家多可爱 第126章 升官

作者:灯火映楼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03:12:38

韦顺家中是平地一声雷,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升迁之喜。而中书舍人孟玉的府上,却是愁云惨淡,笼罩在一片难以言说的憋闷与惶恐之中。

他也“升”了。

从中书舍人孟玉,变成了工部虞部司郎中孟玉。

听起来是中书舍人升到了工部郎中,品级未变,甚至职权范围似乎还大了些。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简直是云泥之别!

中书舍人官职虽不算极高,却是天子近臣,掌侍进奏,参议表章,代皇帝草拟诏书,是名副其实的“机要秘书”。日日随侍君前,见皇帝的时间比见自家亲爹都多,清贵无比,前途无量。只要得了皇帝青眼,外放或擢升皆是坦途。

而工部在六部中本就地位不显,虞部司更是闲差中的闲差,掌管的是苑囿、山泽草木、百官蕃客的菜蔬薪炭供应以及畋猎之事,几乎与核心权力绝缘。

这分明是贬谪!

孟玉整个人都懵了,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心里拔凉拔凉,更涌起巨大的委屈和不解。

他投靠荣王,当初是隐隐得了皇上暗示的!皇上不是要他暗中观察、牵制荣王吗?怎么如今事发了,非但不保他,反而要贬斥他?

他哪里想得到,皇帝此刻在宫里,想起他也是一肚子火气!

朕是让你去荣王身边做个暗桩,盯着他,必要时引导他,谁让你真个去给他当心腹谋士,为他摇旗呐喊、冲锋陷阵了?你这蠢材,分明是摆错了自己的位置!贬你去虞部司管菜园子,都是看在你还算“听话”的份上,从轻发落了!

处置了孟玉,皇帝胸中那口因荣王势力膨胀而淤积的恶气,总算松快了些。他目光在朝臣名录上扫过,顺手就将自己那个刚满十七岁的小外甥,康乐长公主的次子秦瀚,提溜出来,补了中书舍人的缺。

秦瀚这小子,没什么别的突出优点,就是个十足的“兄控”。一控他亲哥,殿前副都指挥使秦深;二控他表兄,太子。

平日里开口闭口就是“我哥说了……”、“我表哥认为……”,那股子盲从崇拜的劲儿,连他亲娘康乐长公主都没眼看。

可皇帝瞧着却觉得挺好。知孝悌,敬兄长,心思纯直,是好孩子!最重要的是,用着放心!

来,给皇舅干活来!也省得被那些心思深沉的老狐狸带坏。

秦瀚接到旨意,乐得一蹦三尺高!他哥秦深是殿前副都指挥使,相当于给他皇帝舅舅“看大门”;太子表兄在东宫。他要是做了中书舍人,岂不是天天都能见到两位兄长了?这差事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至于他亲爹是殿前都指挥使也在宫里,能时时管束他的事儿,他一高兴,全忘了。

想到此处,秦瀚手脚麻利地收拾好行装,兴冲冲就进宫找他皇帝舅舅报到去了。

至于秦瀚年纪尚轻、资历全无?没人敢质疑。那可是皇上嫡亲的外甥,康乐长公主的宝贝疙瘩,太子的忠实拥趸,谁敢多嘴?

秦瀚规规矩矩给皇帝舅舅请了安,得了几句勉励,便按捺不住雀跃的心情,请求在宫里“熟悉环境”。

皇帝看他那藏不住事的模样,笑着摆了摆手,准了。

秦瀚想都没想,目标明确,出了大殿就一溜烟朝着东宫的方向“溜达”过去了。

东宫之内,太子正立于书案前,执笔作画。他悬腕运笔,洁白的宣纸上,墨迹渐渐勾勒出美人,身姿窈窕,亭亭玉立,裙裾微扬,仿佛正凭栏远眺,又似欲转身离去,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风致。笔下的美人,身段仪态无一不精,唯独那张脸,却是一片空白。

此番让荣王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损失了大量暗桩,更失了圣心,他这做太子的,自然神清气爽。

至于宋源,已被捆得结结实实,由杜翀亲自押送,连带着那份详细的口供,一并送还了宋尚书府上。

宋尚书展开供词一看,上面宋源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向荣王传递了哪些消息,桩桩件件,记录得清清楚楚。

老尚书眼前一黑,差点当场背过气去!

他宋家明面上投入太子门下,他这儿子却暗地里投了荣王,还玩了一手“无间道”!

这让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搁?让太子如何看他?简直像是在替荣王当探子!

尤其想起这东宫詹事一职,当初还是他舍了老脸,在太子面前极力争取来的。太子原本属意他人,是他认为此职紧要,力荐儿子,才为宋源争到此位。如今想来,简直是自打耳光,脸上火辣辣地疼!

杜翀站在一旁,语气平和,却字字敲在宋尚书心上:“殿下念及尚书大人劳苦功高,不忍严惩,特将令郎交由老大人自行管教。望老大人……莫要辜负殿下的一片回护之心。”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按东宫的规矩,宋源此罪绝不轻饶。但太子看在你这老臣的面上,网开一面,不公开处置,给你们宋家留了颜面。但这东宫詹事是绝不能留了,你们自己上表请辞,寻个体面的理由,大家脸上都好看。

宋尚书闻言,老泪纵横,朝着东宫方向深深一揖:“是老臣……辜负了殿下信重啊!”

宋尚书转头就传了家法。仆从将宋源按在长凳上,扒去外袍,厚重的刑杖结结实实地落了下去。

宋源年岁委实不小,他侄女都已到了能选公主伴读的年纪,他还能是个翩翩少年吗?

此刻在府中仆役面前被如此责打,羞愤欲死,惨叫连连。

宋尚书还不给儿子留面子,叫了家中儿孙都来观刑,给出的理由很大:忤逆。

十恶之罪!

这个讲究忠孝的时节,得了父亲亲口认定的忤逆之名,基本上就是告诉众人这是个不孝子,你们慎用!要是做父亲的告到衙门,要求断亲,衙门可以直接准了,顺便捉了这不孝子再打顿板子。

如今,忤逆之后落到宋源身上,宋源的仕途基本上就完了。

而杜翀并未立刻离去,反而在前厅慢悠悠地品着茶,听着后堂传来的动静,直到行刑完毕,他才又去“安慰”了宋尚书一番。

话里话外,反复强调一点:太子并未因宋源之事疑心于您,您且安心办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