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看,我豢养的前世仇家多可爱 > 第121章 朝辩

看,我豢养的前世仇家多可爱 第121章 朝辩

作者:灯火映楼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03:12:38

一连数日,杜翀与韦沉瑞明面上依旧如常交际应酬,暗地里却将名单上那些人的底细查了个底儿掉。一沓厚厚的卷宗,记录着那些道貌岸然之臣欺男霸女、侵吞田产的铁证,被无声无息地呈送到了太子的书案前。

烛光下,太子仔细翻阅,眼神冰冷。他提起朱笔,在几个名字上缓缓圈过,皆是地位关键的荣王党。

“去,”他将一份新名单递给心腹,声音没有一丝波澜,“让御史台的人准备着,明日大朝,参奏这些人。记住,证据要甩得响亮。”

这名单,不出意外地,经由宋源,迅速摆在了荣王的案头。

荣王看着名单上那几个自己费尽心机笼络、安插在关键位置的棋子,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

太子果然沉不住气了,竟想动他的人?

他当即给宋源记上一功,随即下令让自己麾下的言官们准备反击,务必在朝堂上保住这几人,更要反咬太子一口,说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次日,大朝会。

金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百官序列井然,各怀心思。

果然,有御史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臣,要参劾吏部侍郎袁仪、御史中丞丁喆、户部司部司郎中田丰、工部虞部司郎中赵谦……等七人!”

荣王立于班列之中,闻言精神一振,准备给己方人马使眼色。然而,接下来御史口中滔滔不绝的罪状,却像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了他的心上!

不是宋源名单上那些明处的人!被参的赫然全是他荣王暗中倚仗的助力!

从袁仪强占良田、逼死人命,到赵谦中饱私囊、以次充好,御史中丞丁喆纵子行凶,欺男霸女,欺压百姓,户部司部司郎中田丰夺人祖产…………一桩桩,一件件,时间、地点、人证、物证,言之凿凿,清晰得令人胆寒!

荣王:“!!!”

他脑中“嗡”的一声,几乎要维持不住脸上的平静。

卧槽!

他完全没准备!

宋源传回来的,是假消息!

这朝堂势力,明面上自然是皇帝心腹最为势大,太子作为储君,拥趸次之,他荣王看似最弱。但暗地里,他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平日里,三方各有默契,太子会护着他的人,他荣王也会保全自己的党羽。

可像袁仪、赵谦、丁喆这些表面上保持“中立”的官员,一旦出事,才是最要命的!

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派系标签,一旦罪证确凿,谁公开出面力保,谁就等于承认了与他们的关系!

此时,铁证如山,荣王想捞人,难如登天!

可再难,也不能不捞!

若是让手下其他依附他的人看到,袁仪这等核心人物出事他都袖手旁观,岂不寒了众人的心?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人心若是散了,队伍就彻底没法带了!

但若是强行去捞,他们之间那层隐秘的关系,就有可能会暴露!

荣王心里瞬间将无能的宋源骂了千万遍!这蠢货,连消息真伪都分辨不出,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龙椅上的皇帝,面沉如水地听着御史的奏报。他虽疑心重,但也乐得看太子出手收拾这些“中立派”。

反正不是自己的心腹,太子愿意当这个恶人,得罪朝臣,他何乐而不为?等太子将人“干掉”,他好提拔几个自己人上来!

正好也杀几个贪官,显得他公正无私,一心为百姓!

果然,以袁仪为首的几个官员,起初还梗着脖子喊冤,直呼“御史风闻奏事,诬陷忠良”。

可御史台显然有备而来,条条证据甩出,辩得他们面色惨白,汗如雨下。

很快,在几位御史连番轰炸、引经据典的痛斥下,袁仪等人几乎被打成了祸国殃民、尸位素餐的“国之蠹虫”!

皇帝眼见火候已到,脸上适时露出震怒之色,一拍龙椅:“岂有此理!尔等食君之禄,竟敢如此败坏朝纲!来人,将袁仪、赵谦等一干人等,即刻停职,交予三司会审,李介主审。严查不贷!”

荣王一听“三司会审”,心里更是咯噔一下!三司之中,刑部尚书是皇帝的铁杆,大理寺卿明显偏向太子,御史台有本有他的人,可惜丁喆行事不慎自己折进去了,御史大夫又是个油盐不进的纯臣……

这案子一旦交给三司,他的人还能有好果子吃?非得被扒掉三层皮不可!

而且,宰相李介虽然不站队,他女儿和定国公的女儿走得极近,还成了妯娌,保不齐他心里偏向太子!

荣王知道,他不能再等了!立刻向队列中几个依附自己的官员使了个眼色。

当下便有人出列,硬着头皮为袁仪等人求情。

中书舍人孟玉:“陛下息怒!袁大人等人纵然有错,也曾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恳请陛下念在他们往日辛劳,从轻发落,允其戴罪立功……”

散骑常侍乔诚:“袁大人主持历次京察,夙兴夜寐;赵主事督修皇陵偏殿,亦曾因工负伤……臣恳请陛下念在其往日勤勉,准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若因一时之过便严惩不贷,岂非令天下兢兢业业之臣子心寒?”

乔诚一开口,如同打开了闸门,又有几名官员相继出列,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乔大人所言极是!法理不外乎人情,陛下仁德布于四海,还望网开一面。”

“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骤然罢黜多名官员,恐致政务停滞,于国无益啊!”

这话还没说完,太子一派的人岂能干看着?

参人的御史就站出来反驳,言辞犀利:“此言差矣!陛下赏罚分明,往日之功,已赐予高官厚禄,使其光宗耀祖,荫及子孙!如今他们仗着权势,欺压良善,强占民田以致百姓家破人亡;贪墨公款,致使河工险情频发!此等行径,与蠹虫何异?若因其曾有功便可法外容情,那要这《大齐律》何用?要这朝廷法度何用?!?”

宝文阁直学士钟弘也道:“至于所谓‘政务停滞’,更是无稽之谈!我大齐人才济济,岂会因少了几个国之蠹虫便无法运转?正应借此机会,擢拔清正干练之臣,涤荡朝堂浊气!如此,方能不负陛下圣恩,不负天下万民所托!”

紧接着,又有太子阵营的官员跟进,引经据典:

“《尚书》有云:‘刑故无小,宥过无大。’袁仪等人所为,皆是明知故犯,岂能轻饶?若此番从轻,国法何在?天理何存?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陛下?此风断不可长!”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若不严惩此等民贼,何以正风气、安民心?莫非在诸位大人眼中,几个蠹虫的前程,比陛下圣誉、比江山社稷的安稳还要重要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